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50章 你特么想反皇权?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50章 你特么想反皇权?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方孝孺当然不会忘记那两个词:

人权和剥削。

一开始他并不甚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还很奇怪为何陈景恪会如此郑重其事。

随着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

尤其是唯物思想小成,并用其来分析历史。

他终于知道了这两个词意味着什么。

可以想象当时他是多么的震惊。

再回头去看陈景恪的种种政策,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也因此,他对陈景恪彻底心服口服。

然而,这两个词也成了他心中的禁忌,不敢对任何人提起。

此时听陈景恪问起,他深吸口气说道:

“你准备把这两個词写进新书里吗?”

陈景恪反问道:“不行吗?”

方孝孺表情凝重的道:“你可知这么做的后果?”

皇帝就是最大的剥削者,你确信要把这一点写进书里吗?

他很想大声的质问一句,你特么想反皇权?

陈景恪笑了:“看来你真的明白了这两个词的含义,我很高兴。”

方孝孺却一点都不想笑,甚至想调头就走:

“这一点都不值得开心。”

陈景恪没有再说笑,表情转向严肃,说道:

“我岂能不知道其中的危险性,但有些事情没必要直说,也没必要说透。”

“关键看你怎么去做。”

“我的种种政策,其实都是在赋予百姓更多的人权,减轻对他们的剥削。”

“这些政策不是一样得到广泛施行吗。”

方孝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但……

“可是这两个概念依然很危险,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最危险的还是来自于百姓的觉醒……一旦天下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果你应该能想到。”

陈景恪心道,我可太知道了。

“但就算我们不说,就能保证没有人领悟到这个道理吗?”

“与其遮遮掩掩,不如想想怎么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方孝孺并不看好这一点,说道:“真的能平衡吗?”

陈景恪说道:“至少目前可以,你说的情况或许会出现,但那也是数百年后的事情了。”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那会儿大明还在不在都不好说,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杞人忧天。”

方孝孺愣了一下。

一是没想到,陈景恪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二是陡然明白过来,自己好像真想多了。

对百姓来说,任何大道理都远不如一碗饭来的实在。

这碗饭是谁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会将忠心献给让他们吃饱饭的人。

想让百姓在乎这些大道理,至少也要等到解决了全民温饱问题。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吗。

全民温饱有可能实现吗?

至少方孝孺无法想象该如何实现。

大明采用陈景恪的新政,废除奴籍,采用均田、摊丁入亩、一条鞭法等等良法。

广大百姓才算是有了安身之地而已,温饱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

就算如此,也称得上是史上少有的大治之世了。

后人提及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至少也是洪武之治、建章之治一类的评价。

至于全民‘仓廪实’、‘衣食足’,简直不敢想。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告诉百姓人权和剥削的概念,大家也不会在意。

估计只有造反的人才会拿此事当口号。

自己纯粹是被自己给吓到了,将这两个词当做禁忌一般的存在。

想通了这些,方孝孺心中豁然开朗,说道:

“我明白了,还是景恪看的透彻啊。”

陈景恪说道:“明白了就好,伱以为陛下他们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我又不是傻子,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正是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才敢把它写进新书里面。”

阶段性的解决也是解决,至于未来会如何,那就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只要华夏能称霸全球,随便后人怎么折腾都无所谓,反正肉都烂在锅里了。

方孝孺气道:“你为何不早说,故意戏耍我是吧。”

陈景恪笑道:“我可没戏耍你,有些事情你自己想通了才行,别人解释效果会差很多。”

方孝孺也不是真的生气,也就没有继续纠结此事,转而说道:

“给我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陈景恪就将‘历史赋予皇权’、历史赋予国家的责任和义务、皇权的责任和义务。

以及皇权代天行道,抑制权贵,帮扶百姓。

历史的发展,就是中央集权以及人权普及的过程等等。

这一系列的思想,全都讲了一遍。

“这些思想之前都已经告诉过太上皇、陛下他们,也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尤其是太上皇,比起天赋皇权,他更喜欢历史赋予皇权使命这个说法。”

方孝孺想起朱元璋的那句‘我本淮右布衣’,也不禁赞道:

“陛下实乃千古一人也。”

而对于陈景恪的这一套思想逻辑,他更是大为惊叹。

这一套逻辑对不对且不去说,但确实是地地道道的唯物思想。

“你对唯物学的认识远胜于我,我还在思考什么是唯物学,你已经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了。”

陈景恪也没有谦虚,笑道:“总不能这么快就被你这个后来者给超越吧,哈哈。”

笑过之后,陈景恪进一步解释了这一套逻辑。

当然,光有思想也不行,纸上谈兵谁不会?

最重要的是,如何将你的思想付诸于实际。

说白了,就是针对这套逻辑,设置的政治制度。

这其实也是一种思想,能否存在下去的根本。

为啥农家、阴阳家、名家之类的学说,始终成不了大气候?

因为他们只有一套不完整的思想逻辑,要问他们具体如何治国,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法家、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能兴盛,则是因为他们不光拥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还根据这套思想体系,构建了相应的政治制度。

陈景恪的思想,自然也有相应的政治制度设计。

“税的本质是朝廷主持的财富分配……是实现代天行道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

“只是历朝历代都不明白这个道理,往往会给特权阶级免税特权,去问穷人收税。”

“然后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这完全违背了‘代天行道’的思想,最终穷人活不下去,揭竿而起一切重来。”

“大明朝廷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进行了税改,并设立税务稽查司,专门问有钱人征税。”

“事实上,科举制按照省份划分名额,也同样可以看做是代天行道思想的体现。”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穷人松绑,让占有更多资源的富人,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同样也是保护人权,减少削弱的体现。”

“在这个过程中,天子受到万民爱戴,统治更加稳固。”

“朝廷的财政状况更加健康,国家可以长治久安……”

“可以说,这就是多赢的局面。”

方孝孺听的目放异彩,连连点头。

这一番解析,让他对陈景恪的思想以及变革,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对陈景恪也就更加的佩服,对他的这套思想也就更加的好奇。

“来说说你的新书吧,到底写了什么。”

陈景恪说的有些口渴,拿起杯子喝了几口,严肃的道:

“我要围绕大同世界,构建一套全新的思想体系。”

即便已经想到他的新思想不简单,可方孝孺震惊不已:

“等等……大同世界?你真的以为它能实现?”

之前他还在朝鲜国的时候,陈景恪几次写信询问他对大同世界的看法。

当时他随口评论了几句,直言这是儒家幻想出来的理想世界。

和佛教的净土世界没有区别,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儒家自己都只提三代之治,从不提大同世界。

他以为陈景恪就是随便问问,所以并未放在心上。

今日才知道,对方竟然要围绕大同世界做文章。

太不可思议了。

陈景恪知道他为何会有这样的疑问,就说道:

“我并不觉得大同世界能实现。”

方孝孺问道:“那为何还要围绕它来搭建思想体系?”

陈景恪解释道:“我的目的是树立一个标准,告诉世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世人只要向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了。”

“而有了目标,就能减少很多弊政的出现。”

“最重要的是,我要用大同世界,彻底摆脱儒家敬天法祖的思想。”

儒家推崇三代之治。

三代就是夏商周,是过去的朝代,儒家推崇它们,就注定了保守。

而大同世界是未来,以它为目标,大家就会变得开放。

以后谁再想搞变法,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而是先考虑是否符合大同思想的要求。

如果施行新政,离大同世界更远了,大家就会反对。

如果离大同世界更近,大家就会支持。

闻听此言,方孝孺不禁再次感到震惊,没想到他竟然能想到这一层。

大同世界也是儒家构想出来的理想社会。

这还真是以彼之道,还使彼身,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啊。

关键是,以儒家来破儒家,能大大降低儒生的抵触情绪。

方孝孺感叹道,果然不愧是亘古第一天才啊。

现在他已经开始认同,陈景恪的大同思想真的有实施的可能了。

陈景恪等他消化完之后,才继续说道:

“不过大同世界毕竟是终极理想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反对派必然会针对这一点来发动攻击。”

“且,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也会让人产生消极情绪,进而怀疑整个大同思想的正确性。”

方孝孺再次感到意外:“你连这都已经考虑到了?”

这种前瞻性,太可怕了。

陈景恪没有解释太多,而是说道:“所以,我们要设置阶段性目标。”

“也就是说降低标准,设立一个或者多个,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模型。”

“如此既可以应对别人的攻击,也可以让相信这个学说的人,有更确切的奋斗目标。”

方孝孺再次赞叹道:“景恪高瞻远瞩,为兄佩服……这个阶段性目标,你准备如何设置?”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有了一些想法,但还不确定行不行,这也是我想和你讨论的问题之一。”

方孝孺精神一振,终于轮到我出马了吗:

“哦,不知景恪都有哪些想法,我看看能否给你一些建议。”

陈景恪说道:“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和你讨论一下另外一个理论。”

方孝孺说道:“你说。”

陈景恪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这个理论,我称之为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方孝孺疑惑的道:“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陈景恪解释道:“就是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一个道理。”

方孝孺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具体说一说。”

陈景恪说道:“我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活下来是人最大的本能。”

“吃饭、喝水、呼吸、睡眠等,都可以囊括在内。”

方孝孺点点头,这个道理很简单,他轻易就能听懂。

陈景恪继续说道:“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人类会产生安全需求。”

“就是希望身体健康、财产家人都安全……”

方孝孺再次点头,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就是这个道理。

将这两条放在一起,确实存在一个递进关系。

先是活下来,然后追求安全。

他不禁开始期待后面的内容。

“人是社会性动物,对族群具有极强的依赖性,这是天性使然……”

“所以,在安全得到满足之后,就需要社交。”

“通俗点说就是,需要亲情和友情,需要参与到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去。”

“第四个阶段,获得尊重,大家都不希望自己被无视或者谩骂,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

“第五个阶段,也就是人类的最高需求,自我理想的实现。”

“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说完之后,陈景恪看着他,问道:“方兄以为这五种需求理论,是否有道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