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7章 需要拉拢的人才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7章 需要拉拢的人才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等这些人灰溜溜的离开,朱雄英关切的道:“景恪你没事吧?”

陈景恪感激的道:“谢太孙关心,我没事。”

然后他又开玩笑道:“不过你要是再晚来一步,就不好说了。”

朱雄英也笑道:“这你要谢谢十二叔,是他提醒我,可能有人会找你麻烦,我们才半路折回的。”

陈景恪有些惊讶,虽然早就知道朱柏有才,却没想到竟还如此聪明。

“谢湘王。”

朱柏笑道:“莫要如此客气,日后好好照顾雄英即可。”

“是,在下一定将太孙照顾好。”

之后陈景恪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大致讲了一下,并没有添油加醋,甚至还省略了许多过程。

听到他用‘救皇孙’和‘治皇后’戏耍常亮功,朱雄英和朱柏都大笑不已。

尤其是朱柏,他对陈景恪的了解,仅限于医术高明。

现在见他还如此有趣,顿时就心生好感。

“这几日你不要单独行动,以免他们报复你,若有事情就尽管找我。”

“谢湘王。”陈景恪好奇的道:“伱习过武吗?”

朱柏矜持的道:“习过,只是比李景隆要差一些,不过他不敢对我动手。”

陈景恪非常惊讶,李景隆虽然是个纸上谈兵的家伙,但自幼习武,身手非常好。

关键是,朱柏才十二岁,李景隆已经十九岁。

朱柏竟然能和他比,那武艺就相当高明了。

就是不知道统兵能力如何,要是也有这方面天赋,又是一个朱棣般的人物。

不过可能性不大,否则前世也不应该没什么名气。

事实上是陈景恪自己孤陋寡闻了,朱柏还真就是文武双全,私德又非常好的一个人。

和朱棣比有点欺负他了,但在朱元璋的诸多儿子里,确实是比较有能力的一個。

镇守荆州曾数次率军作战,调兵遣将颇有章法,为大明安定荆湘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且他至孝至忠,朱元璋驾崩他悲伤到厌世。朱棣联络他造反,也被他拒绝。

然而可惜,朱允炆并不准备放过他,诬陷他谋反派人要逮捕他。

本就厌世的他终于走向了极端,**明志。

这个结局,很是令人唏嘘。

不过就算不知道他的未来,也不妨碍陈景恪对他心生好感。

至少目前来看,朱柏的表现可圈可点。

且和朱雄英关系莫逆,可以说是穿一条裤子的玩伴。

不出意外的话,将来会成为朱雄英不错的帮手。

除此之外,还有皇十七子宁王朱权,也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

历史评价也非常高。

曾有人评价: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只不过此时他才四岁,想拉拢还太早。但反过来说,现在也是最容易和他搞好关系的时候。

朱雄英是可以在后宫自由活动的,找个机会去见见朱权。

然后时不时的就去看看他,给他送点小玩具什么的,再给他的母亲杨妃送点东西。

很容易就能获得杨妃和朱权的好感,关系自然而然就好了。

等过上几年,朱雄英年龄大了就要避嫌,不能再随意出入后宫。

至少不能随意去见朱元璋的妃子。

且朱权的年龄大了,想法也会变多。

到那个时候再想和他搞好关系,就要费很多手段。

想到这里,陈景恪就做出决定,找个机会提醒朱雄英一下。

对了,还有燕王朱棣。

朱雄英之前说过,他和这位四叔关系非常好,必须要将这种关系维系好。

今年朱棣就藩北平,没办法上门拜访,那就多写几封信。

还有朱高炽,在应天府的时候,和朱雄英的关系也特别好,算是儿时玩伴。

也要给他写信,送一些小礼物什么的。

堂兄弟关系好了,有助于维系和朱棣的关系。

况且朱高炽、朱高煦,一个擅长内政,一个擅长征战,未来也可以成为朱雄英的左膀右臂。

况且,陈景恪自己的很多计划,也需要朱棣的参与才行。

比如让朱雄英上战场,若没有一个绝对可靠保镖,朱元璋是绝对不会松口的。

而朱棣就是最合适,也是唯一的那个人。

总之一句话,和燕王的关系必须要维系好。

-----------------

中午用餐休息的时候,叶兑将陈景恪单独叫过去,问道:

“常亮功他们找你麻烦了?”

陈景恪也没有隐瞒,点点头道:“确有其事,不过有太孙在,他们不敢做的太过分。”

叶兑很想说,若拜我为师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但他也是要面皮的人,之前给你机会你不要,我也不会上赶着收徒弟。

“如此便好,今日听了我讲课,感觉如何?可能听懂?”

陈景恪老实的道:“我曾读过论语,粗略了解过其意,倒是能听懂。”

“不过我是郎中,更喜专研医术,以后恐不能每日都来学堂,还请先生见谅。”

叶兑颔首道:“此事陛下曾与我说过,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且你能学医救人,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谢先生。”

“今日课堂,我见你时时观察众人,可是有何发现?”

陈景恪想了想,还是决定将真实想法告诉对方,他听不听就和自己无关了。

于是就将自己的发现讲了一下。

叶兑笑道:“你想差了,今日是大本堂第一次开课,让大家在一起学习是为了表示隆重之意。”

“明日就会另开一班,专门为年幼皇子启蒙。”

陈景恪恍然大悟,不好意思的道:“原来如此,是学生多事了。”

叶兑道:“你能想到这一点,说明用心观察过,很不错。”

又聊了几句,陈景恪就起身离开。

皇家子弟课业一点都不轻松,甚至比普通学堂还要重。

之前陈景恪在私家学馆读书,每日也就三个时辰的课。

大本堂足足四个半时辰,若非别的学子要在宫门落下之前离宫,估计学习时间还要更长。

据说以后还会留很多课业,就算回家了也不能休息。

不过现在才刚开课,课业倒是不多,就是温习今天学过的东西。

不过这些都和陈景恪没什么关系,他连课都可以不来听,课业更是不用做。

回到乾清宫偏殿,陈景恪找来朱雄英,主动和他谈起了燕王朱棣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