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让你女儿怀孕怎么了 > 第1162章 封赏(3)

又是一年春节。

与去年比较,今年的收成要比往年都要好,在大唐境内,因为开辟了大量的荒地,整个南方,尤其是岭南,开发的最为厉害,大量的中原人迁往岭南。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大量的粮食产出,再加上海运和运河运输的便利性,中原再也没有饿死的人了。

并且每家每户都有了余粮,尤其是西域和河西走廊一带,民众都过上了高质量的生活,一座座整洁的村落已经开始形成了。

这主要原因还要归结于西域的两次战争,这第一次战争之后,利用战俘和奴隶大量开垦了荒地,又修建了水泥道路,又给当地的老百姓修建了房屋,分了田地和草场。

再加上西域商路畅通,河西走廊上又建了了五座大城,来往的旅客商人络绎不绝,老百姓靠着地理优势赚了不少钱。

而这次大唐与西方发生了大战,因为武则天动员了整个河西和西域的老百姓,又让大家赚了一笔,毕竟工坊里需要工人,运输需要工人,那那都需要人员。

相比较西域,岭南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比如广州沿海,依靠着海运商贸,以广州为中心,建了了许多大城。

甚至有些商人,已经出海,开始在南洋诸岛上开始种植粮食,或者经济作物,尤其是香料。

南洋诸岛的香料,让第一批出海的商人赚的盆满钵满,甚至有些胆子大的,已经开始准备去传说中的海外仙岛了。

相比较西域和岭南,最穷的就是原先的中原地区了,中原地区已经被历代先民开发的差不多了,而人口又是最多的,地还少,大多都被豪门占着。

所以朝廷也多次提出移民,将多余的平民迁移到西北或者岭南,毕竟往后发展,南方和西域才是重点。

只是普通民众恋乡情结严重,没有到饿不死的时候,他们是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

但朝廷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全乡一起迁移,并且铺天盖地的宣传,加上许以重利。

不过这些工作只能放在年后了。

李世民带着皇后和妃子,在年前乘船去了江东,见识了扬州和苏州的繁华,本来准备坐船出海,前往岭南看看,听闻岭南发展非常迅速,他就想亲眼看看整个大唐,但皇后和杨妃非要回家,说家里就孩子们,马上过年了。

李世民没办法,只能准备下次再去岭南了。

“恪儿,还没睡呢?”

夜晚子时了,李世民被皇后逐出了后宫,原因无他,长孙皇后怀孕了,杨妃也怀孕了,其他几个他喜欢的妃子也怀孕了。

之所以被赶出来,是因为怀孕后,年后就无法跟随李世民前往西域游玩了。

在长孙皇后等人看来,这李二郎绝对是故意的,他肯定是想去西域邂逅一位西域美女。

毕竟南茹仙太美了,又是修炼者,无论身材还是气质就是和中原女子不一样,李二郎就喜欢西域风格的。

然而,南茹仙半年前就闭关了,到如今还没有出来。

李恪蓬头垢面,他已经三天没有好好洗漱和休息了,就是为了能在年前处理好一些国务,然后好好和家人过年。

即便他已经放权了,还是彻底的放权了,但大唐实在是太大了,各处的事务都需要处理,一个不慎,可能就会导致地方出现问题。

李恪抬头,见是李世民,笑道:“父皇,你啥时候回来的,这个时候,你不去睡觉,跑来这里干什么?”

“恪儿,父皇看你辛苦,就来看看有没有啥帮忙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

“来吧,孩儿三天没有睡觉了,这些东西都给你看看吧!”

啊这……

自己可真是嘴贱啊,好不容易逃脱了这种折磨的生活,没想到自己又钻进来了。

不过看着桌子上的并不是太厚的折子,就笑道:“这点奏折,看父皇如何处理,你还是太年轻了。”

“父皇,你坐着,孩儿去如厕了。”

李世民坐下,翻开了一本奏折。

咦?

这是什么玩意?

为毛自己看不懂折子?

翻开看了署名,又惊呆了,什么玩意?

大行台尚书令、尚书令、户部……

署名的地方盖了三个印章,并且在每个印章下面还签了名字,分别是李靖、房玄龄、户部侍郎薛收。

当初从咸阳回来,他留下了一封书信,便急匆匆地带着皇后和杨妃等人离开了长安,生怕李恪反悔。

而后他并不知道李恪做了什么!

“侍御史,你过来一下!”

刘亦璇坐在不远处,她现在成为了李恪的贴身秘书,太极殿的办公室主任,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她来处理,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

但她依旧乐此不疲,能跟在李恪身边,就是她最大的荣耀。

见到李世民来了,她刚才就问候了,不过父子俩说的话,他就当没听到。

现在突然叫她,她连忙起身走到了李世民身边,只见李世民脸色很难看,好像很生气的样子。

“陛下……”

“这是怎么回事?李靖何时成为了大行台尚书令了?”

“还有房玄龄,他为何拿着尚书令的印章?”

“这个,陛下,是这样的,您走后呢,太子殿下召开了朝会,便大肆册封了有功之臣,将权利给分解了下去,现在是臣子们各干各的事情。”

“大行台尚书令是李靖没错,尚书令是房玄龄也没错!”

李世民狠狠地捶了一拳桌子,吓了刘亦璇一跳,骂道:“这个逆子,不管是大行台尚书令,还是尚书令,都是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握在手中,岂能吧这么重要的权柄交给他人。”

“这岂不是说,独揽大权的丞相又回来了,三省六部岂不是就是一个摆设?”

这个时候,李恪回来了,见李世民不开心:“父皇,怎么了?”

“你看看你干的好事!”

“为何将这么重要的职位给了他们?”

李恪问道:“不给他们,你让我一个人干?”

“这都是这么干过来开的。”

“父皇,你也不想想,你当时多大地盘,现在大唐多大了?”

“就是一头,也得干废啊!”

“要不,我收回来,您继续……”

李世民:“……”

“罢了,罢了,朕不管你了,你爱怎么弄就怎么弄!”

“朕走了!”

“嘿,这奏折处理完了吗,你就要走,侍御史,你将奏折全部拿过来!”

李世民冷笑道:“老子都看不懂,你让我处理个毛!”

刘亦璇:“???”

李恪这才恍然大悟,这几个月来,他已经改变了奏折的写法,改成了报表的格式,全是数据说话。

并且还使用了阿拉伯数字。

李世民气呼呼地就走了,到了后宫,实在没地方去了,就去了一个冷宫,站在门前看了许久,走了进去。

这一夜,冷宫了不冷了,热火朝天。

除夕夜,全家人去了歌剧院,并没有在皇宫过,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话剧表演,可把一群妃子给看哭了。

贞观十四年刚刚过完年,萧瑀病重,半个月后,撒手人寰。

本来李世民还想着收拾这个老家伙一顿,结果还没来及收拾,就连萧锐殉国的消息都没有告诉襄城,结果萧瑀老家伙就病逝了。

可能是一时间无法接受丧子之痛,悲痛之下,就这样走了。

李渊、李世民、李恪三人去了萧家,并且慰问了萧家的老小,萧家人表示,一定会安排好后事,绝不会让公主和少公子少小姐受罪。

只是萧锐战死的消息,也只有萧钧知道,但他依旧当做不知道的模样,在忙前忙后。

最终,还是李渊告诉了萧钧,萧锐已经在西域为国战死了,只是他希望,这个消息先不要告诉襄城。

萧瑀死了,按道理,萧锐应该前来守丧尽孝,可萧家传出去的消息却如同石沉大海,自从萧瑀病重,襄城就传了书信,一个多月,依旧没有信息传来,也不见萧锐的踪影。

她以为是西域太遥远了,又是战场,收不到消息,也是非常正常了,但萧过世了,萧锐必须回来。

于是他就去求了李恪,也许只有李恪才能让萧锐回家,送萧父最后一程。

李恪看着自己姐姐。实在是无法说出口,最后还是李世民解围,说萧锐正在沙场激战,这个时候告诉他,万一战败了怎么办?

多少人的性命,就掌控在萧锐的手中呢!

最后,襄城只能作罢。

可她心中已经有些怀疑了,在大唐孝顺是摆在第一位的,可父皇竟然说出这等话来。

没有了萧锐,难道就没有人打仗了,还有皇爷爷和太子的反常,让他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尤其是萧瑀临死前,紧紧抓着她的手,说对不起!

送走了萧瑀,襄城带着两个孩子就进宫见了李世民,李世民这才将实情告诉了襄城,襄城得到这个消息后,感觉天塌了。

随后,萧锐的遗物也被送到了公主府,并且由朝廷出钱风光送丧。

当然了,封赏是少不了的,李恪做主,直接册封了襄城的孩子为安国郡公和乌浒郡主,并且由襄城和萧锐的孩子继承萧家一切。

如此,萧瑀的算盘算是真的达成了,就是苦了襄城了,她今年才二十五,直接成了寡妇。

同时,李恪也给了襄城选择,如果再嫁,他可以做主,毕竟是皇室的公主,是他的亲姐姐。

他不能眼看着一辈子守活寡。

但襄城拒绝了,似乎对所有人都很痛恨,其实这也正常,萧锐死了,却一直隐瞒着。

贞观十四年十一月初,从巴格达传来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阿拉伯帝国彻底覆灭,大唐占领了巴格达,占领了耶路撒,占领了其余阿拉伯境内重要的城池。

而海军同样攻占了埃及,利用当地的贵族开始统治埃及。

地中海沿岸的小国家,被吓坏了,纷纷投降,愿意成为大唐的藩属国,但被司怀瑾给拒绝了。

说要么死,要么成为大唐的子民。

很快,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全部投降了大唐,献上了他们国家所有的东西,目前就剩下了一个法兰克帝国了。

法兰克面对来势汹汹的唐军,有人要抵抗,有人要投降,最终国内爆发了内战。

而司怀瑾也没有忙着去收拾法兰克,而是开始了一场打土豪分田地的策略,解放了奴隶,又利用战俘开始在阿拉伯大搞基础建设。

同时击败了东欧平原上的土著,占领了那最为肥沃的黑土地,开始将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移民到那片黑土地上种植粮食,支援大唐国内建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