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让你女儿怀孕怎么了 > 第774章 为难的房玄龄,嗨皮的师兄二人

夜色已深,房玄龄的书房中,烛光闪烁,烛光下,他坐在椅子上,对着案几上的两封信,看了又看,看了又看。

笔和纸就放在案几上,但迟迟不肯动笔。

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两位老师,他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卢恺,范阳卢氏的大儒,曾经在稷下学宫讲学。

他与卢恺的相识,还得从他七岁的时候说起。

房玄龄是出生于官宦之家清河房氏,他曾祖父就是北魏的镇远大将军,后来做了郡守,被封为武伯爵位,他祖父同样是地方二把手,他父亲没有走仕途,但却是山东儒学大家。

房玄龄自幼耳濡目染,继承了祖上的遗风,七岁就博览经史,能文善诗,又跟随他父亲学习了一手优秀的工草隶,在当地都被称为小神童。

当然了,这可能也有房家为了房玄龄的将来,夸大其词,故意为房玄龄摇旗呐喊,希望得到更加厉害人物的关注。

然而,还真就有这么一位稷下学宫的大儒,在游学期间,碰到了房玄龄,一老一少两人交往中,彼此竟然很是融洽。

房玄龄给卢恺的第一印象是聪慧,孝顺,善良,能言善辩,每一个细节中,都透露着儒家君子的风范。

于是,他寻到了房玄龄的家长,没想到卢恺和房玄龄的父亲是好友,只是多年不曾见过面。

随后,房玄龄便拜入了卢恺门下,学习启蒙知识,后来又跟随卢恺前往稷下学宫,跟着卢恺学习了两年儒家经文。

到房玄龄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读完了诸子百家的经典,写出的文章,都能让卢恺啧啧称奇。

房玄龄十八岁时,他便前往齐州,去参加科举考试,没想到一举就考中了进士。

只是,他的报负是在朝中为官,与朝中的大佬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可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冷耳光,朝廷让他做一个县的县尉。

就这个芝麻官,就算他不去可靠,以他们家的家世,随便就能弄一个官来做。

并且此时正处于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处反贼攻打城池,占山为王,他这个县尉,拼死也护不住即将倒塌的大隋江山社稷。

他亲眼经历了那些山匪打家劫舍,强抢民女,杀人如同杀畜生一般,在这乱世,道德伦理崩溃,律法形同摆设,谁的拳头大,谁的刀快,谁就有理。

于是,他毅然决然辞去了县尉一职,开始游历天下,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寻找能力挽狂澜的主公。

在他游历的途中,便见到了他人生转折的第二个老师,此人名为王通,是隋朝的大儒学者。

房玄龄拜访这位大佬,大佬为人随和,两人相谈甚欢,觉得遇到了知己一般,在探讨的过程中,房玄龄这才意识到,他知识的匮乏和对这位大儒的大格局所震撼。

于是房玄龄厚着脸皮,便拜了王通为师,跟随王通学习了两年时间。

可王通此人行踪诡异,有时候三五天不见人,有时候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都消失了。

恰逢此时,各处暴乱越演越烈,大隋的江山岌岌可危,房玄龄听闻留守晋阳的李渊,也在晋阳造反了。

听闻李渊的二子李世民为人义气,爱护百姓,打仗勇猛,有勇有谋,他便前往投奔李世民。

这一去就是好多年,他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连战连胜,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终于建立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后来他再次去拜见老师,这才发现,没想到跟随李世民一起打江山的人中,好几个都是这位老师的得意弟子。

这些年来,他经常去拜访老师,老师给他讲了许多的道理,让他受益匪浅,在朝中游刃有余,如今才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相位置。

没有两位老师的教导,他房玄龄何德何能,能有如今的成就。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哎,两位老师这是要逼着学生做那不忠不义之辈吗?”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这是老师教给他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道理。

“可如今,老夫该如何回禀两位老师呢?”

房玄龄从未这么为难过。

“不行,老夫得去寻找陛下,让陛下决断。”

他的这位老师,曾经为大唐教育了无数的人才,陛下也曾经肯定过老师的功绩,他高度赞扬老师,虚怀若谷,德才兼备,是当代大儒。

只是如今天色已晚,他这个时候去求见陛下,是非常不合适的。

于是,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太子李恪。

“对,就去求太子,太子一定有法子,本来这件事就是朝廷与儒家的较量,何必将他们拉入其中呢!”

房玄龄心中也很纳闷,老师一直都在钻研儒学,一般不会去搭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的心境早已超脱了。

可这次老师为何写信给他,要让他出面,挽回儒家的面子。

尤其是书信中说,要让朝廷出面道歉,澄清孺子的事情,不是真实的,是有人故意抹黑。

可房玄龄知道,他亲眼看到了,那孺子真的干了猪狗不如的事情,丢了儒家的脸面,更是让他们这些儒生的老脸都挂不住了。

现在他要是去向陛下和太子求情,那无疑是自己狠抽自己的老脸,以后还如何在朝堂上混,如何统领百官?

但太子也在皇宫里,太子那厮,最烦的就是被人打扰,现在恐怕抱着某个女人拉起了鼾声吧!

房玄龄又开始在屋子里来回走动。

终于,他想起了其余几个老师的学生,老师给他来了信件,难道会不给其他几个人来信?

他只是半路才拜了老师的一个弟子,而李靖才是老师的大弟子,虽然不在朝中,但魏徵在啊!

还有王珪那个墙头草!

魏徵那个大喷子,可是老师的二弟子,喷人那么厉害,老师一定会写信给魏徵。

“来人,备车!”

房玄龄收起了信件,揣进了怀里,便打开了书房的门,朝着外面走去。

房玄龄的夫人听到书房的门开了,夫君却是朝着远处走去。

难道朝中又发生了大事?

她连忙起床,打开了房门,喊道:“夫君,这么晚了,你要上哪里去?”

房玄龄闻言转身道:“去一趟外面,有要事,夫人你早点休息,为夫可能在外面过夜了。”

“夫君,你可千万别去天上人间,被我抓住,你就完了。”

房玄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