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结连理 > 第137章 这一年

结连理 第137章 这一年

作者:二三意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8 19:31:00 来源:小说旗

“若县令大人秉公办事,要被人说愧为正人君子,你这不经通报硬闯进别人家院子,还大肆打骂仆人的恶劣行径,你岂不是成了市井无赖一样的不逞之徒?”

“谁是不逞之徒?”

暴怒的张梅龄停止了挣扎的动作,顺着声音看过来。

结果就见不远处正站在一位,穿着鹅黄色绣草绿色如意纹小袄,面染薄霜,眸光清冷,霞姿月韵,昳丽清绝的女子。

张梅龄动作当即一顿,浓眉微微蹙起。“你又是何人?”

话落音,他似乎又想到了那些被他打听来的闲言碎语,再看眼前这女子如此姿容瑰丽,那绝不做第二人想。

张梅龄拧紧了眉头说,“你是陈宴洲的妾室?”

“大人还说自己不是不逞之徒?你不觉得自己如此寻根究底,太失礼仪体统了么?这是我的院子,还请这位大人移步。您是外男,我不方便接待,还请速速离去。”

张梅龄眉头拧的更紧了。

他想说这怎么会是你的院子?

这是前院,是外院,就在整个宅子的中轴线上!不管从哪里说,这也只是当家男人才能住的院子。你住在这里……

那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这位云莺姑娘据说挺受陈宴洲的宠爱,据说她还管着县衙后宅所有大小事情,在云归县也有些名声。

再看她如此姿容模样,陈宴洲昏了头将她带到前院一起居住,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

不过,由此也更说明,陈宴洲这个青天大老爷的名号还太虚,他沉迷女色昏了头脑才更实在一些。

张梅龄念及此,冷哼一声,甩着袖子就走了。

看见这人如此无礼傲慢嚣张,穗儿几人都气坏了。

“这还是位大人了,呸,那位大人会这么不成样子。”

“那还真有。”云莺说,“这位大人就是刚上任的矿监。”

“他还矿监!他……”

穗儿几人转过头来,“姑娘您说什么,这就是府城派过来的矿监?知府大人怎么想的,怎么会派来这么一位冲动莽撞的大人来做矿监?”

“那我怎么知道,许是这位大人有几分装模作样的本事,把知府大人唬住了,才把这矿监的肥差给了他。”

“知府大人真是……”瞎了眼了。

丫鬟们气愤填膺,云莺也气的不行。

她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傲慢无礼的人。

贸贸然就打上了别人家的家门,这也就是她身份低微,出不了这个头,不然,她刚才就不是冷声冷语挤兑他了,她高低得骂他几句。

如今云莺还是很气,她就回房写了一封简短的书信,让人将这书信快些送去给二爷。

张梅龄阴了二爷一把,导致二爷不得不吐口吸纳别的县城的百姓来做苦力,二爷回报给张梅龄的,是让人将他摁死在矿洞里。

如今张梅龄跑出来了,很有可能是张梅龄识破了二爷的算计。

不过,他能逃过随云的耳目,也算本事了。

云莺得赶紧将这件事告知二爷,她怕张梅龄如此没脑子,再将金矿的事情说漏嘴,亦或是他贸贸然找上冶炼金矿的地方,再引起那些宵小流氓的注意。

云莺写完了信,让人抓紧送到二爷手里。

也就半个时辰左右,二爷回了信过来,让他不要忧心此事,他已经将张梅龄捏在了手里。二爷还说,知道她受了委屈,会为她讨回来。

云莺见状,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又五天,二爷神情昂扬振奋的回了县衙。

他手中托着一个匣子。那匣子不大,初看也很不起眼,就是一个普通的酸枝木匣子。匣子上边没有花纹也没有雕刻,就是此地女子出嫁,家人惯常陪嫁的匣子。

只是比那匣子要小上许多,也就一个小杌子大小。

云莺可不敢忽视这匣子。

她看到二爷的表情,再看看这匣子,一颗心就飞快的跳动起来。

云莺凑近了二爷,问他,“成了么?”

二爷眸中含着璀璨的光,“你过来看。”

两人在圆桌旁坐下,二爷将匣子放在桌面上,将匣子盖掀开来。

顿时,一股青黄色的光反射出来,亮橙橙的青黄,在阳光的照耀下,甚至有些刺眼。

云莺先是欣喜若狂,但很快,她又发现了不对劲。

她拿起一小块金砖,“这金子的色泽……”

“你发现了啊。”二爷也拿起一块金砖,放在太阳下看。如此一看,更分明了。这金砖整体呈青黄色,青色和黄色冗杂在一起,平分秋色。

云莺心中惴惴,“这也不是假的啊。”

“假肯定不假,不过是冶炼技术不到家,里边掺的杂志有些多。”

接下来,二爷与云莺说了说世面上的黄金。

现存的黄金,最好的是九五金。这样的金多储存在大库中,现实中用于流通的很少。

现在市面上用的黄金,大多是八五金。

这时候流传一句话,叫七青、八黄、九紫、十赤。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看这块黄金呈青黄色,那这块黄金中的含金量,就在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金子若呈现正黄色,含金量在百分之八十到八十五,以此类推。

现在人们就是凭借黄金的颜色,来判断一块金子的含金量。

而二爷拿来的金砖,整体都呈青黄色,由此,里边的含金量只在百分之七十到七十五。

这远低于世面上流行的黄金的含金量,但也是没办法,毕竟技术在哪儿,能弄出青黄色的黄金,已经是二爷想了很多办法了。

“之后肯定还能改进,只是如今等着这些黄金应急,却顾不得那许多了。不过,虽含金量低一些,却不妨碍使用。有了这一匣子金砖,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二爷当真等着用钱,与云莺分享过喜悦。并说张梅龄已经被章知府撤销了矿监的职务,以后再不会回来云归县后,就拿着这一匣子金砖去了县衙。

县衙中,刘颂云与楼永淳看到这匣子金子时的兴奋自不必说,只说有了金子,二爷行事就方便许多。

二爷先是让人将金砖换成了银子与铜板,继而,将县衙拖欠的旷工的工钱,都给结清了;又花重金请来精与冶炼的师傅,请来会铸造农用爬犁的工匠;二爷还买来了修路需要的大量砂石与木料,立志在下一年早稻播种时,将云归县的道路全部修通;又分拨了一笔银子给卢先生,让他再买些珠贝来养,以补充在飓风中损失的大批珍珠贝……

零零碎碎,杂七杂八,反正那一匣子金子在二爷手中都没暖热乎,就很快花干净了。

云莺看着二爷记账的册子,一边翻一边叹气。

其实每一项花费都不算大,但耐不住需要花钱的地方多。别说一匣子金子了,就是再来一匣子,感觉都不够二爷使唤的。

云莺再再一次叹气,“什么时候能不缺钱啊。”

“不缺钱?就依云归县这底子,三两年内,百姓家能有余粮就不错了。至于不缺钱,哪里会不缺钱呢?你今天解决了温饱问题,,明天你就想换新的家伙什,后天你想盖新房子,想每天大鱼大肉。只要人的**一天没有停下来,他们就会一直处在缺钱中。”

云莺听了听,觉得二爷说的话在理。但是,关于换新家伙什、盖新房子、想要大鱼大肉,那都是解决了温饱后,百姓对于幸福生活的深度追求。如今想这些都想早了,如今该想的,还得是如何让百姓解决温饱……可别一直惦记着金矿了。金矿上的金子也不可能白发给百姓。百姓们也是要做工,也是要劳动,才能有收入了。可县衙也不可能一直给百姓提供做工的机会,毕竟路总有修完的一天,房子也总有盖完的一天。百姓们想致富,关键还是得靠他们自己。

云莺发愁,反观二爷,却一副镇定如山的模样。

二爷说,“你这些天没出去,没听到外边人都是怎么说的。”

云莺:“说什么?谁说的?”

二爷:“那些前来云归县做工的,其余县城的青壮灾民。他们说,云归县的梯田很好,他们准备做完工,挣些银钱,回头也买了梯田来经营。”

云莺一下子挺直了腰,“真的?”

二爷含笑应一声,“真的。”

“可是,造梯田挣不下多少粮食啊。”

“一步步来吧,总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百姓们能接受梯田,就能接受更多新事物。只要他们不迂腐,总能赚到钱。”

两人又说起云归县补种的那批生姜。

二爷没亲自去看,只听雷霆说,如今那些生姜长势很好。雷霆已经带着两个收购生姜的商人,与种植了生姜的百姓们签订了协议,甚至那两个商人还给与了一部分定金。

实打实的银子给到手里,百姓们的震惊激动不必言说。如今老百姓可宝贝那些生姜了,担心有那眼红的来毁坏大家的心血,百姓们夜里还安排了人值守。

说起这件事,二爷与云莺道,“若是这次的生姜能给百姓带来大笔收益,指不定下一年会有更多的人,专门种植生姜。”

“也未必吧。”

二爷:“怎么说?”

云莺:“老百姓到底是守旧的,今年是走投无路了,不种生姜那地闲着也是闲着,他们才会冒险种了一茬生姜。可来年生姜的价格如何,却没人能控制,更不知晓,那客商还会不会按时来收。若有人来预定,那自然最好不过,可若没有,百姓八成不会冒这个风险。”

毕竟,拿到手里的粮食,才是最稳妥的。粮食不管是留着自家人吃,还是缺钱了卖出去——粮食总能卖出去,生姜就不一定了。那玩意儿又不能当饭吃,真若砸在手里,百姓哭都没地方哭去。

不过若是那有魄力的人,指不定还会继续种,且还会扩大经营,但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再有,若是种生姜的人多了,粮食收成就没办法保证了。且自古以来,都是物以稀为贵,生姜多了,价格指定会下降。种生姜的收益,指不定还没种粮食大。

云莺与二爷说着这些事情,两人都很发愁。

不过二爷也说了会仔细考虑,再给百姓们建议。至于百姓听不听,那全看自己。毕竟,牛不喝水,你也不能强按着牛喝啊。

腊月里,时间过的特别快,似乎只是一眨眼间,就到了小年。

这一年的小年,二爷没有再办百叟宴。

不是办不起,实在是没时间。

年前二爷又去了一趟府城。

这次是有正儿八经的事儿。

章知府要对下属的这些县令们进行考核。考核总共分三级九等,所要考核的事情也很杂碎,包括操守、才干、政务、年龄等。

在这所有考核中,二爷毫无疑问都拿了上上。

当然,二爷上一年的考核也是上上。

连续两年都得了这么高的评分,二爷自然招来许多人的眼红。

不少官员私下里嘀咕,排揎二爷不愧是京城来的世家公子。

这话的潜意识,就是说知府大人纯属看在荣国公的面子上,才给二爷这么高的评分。

可实际上,究竟如何众人心知肚明。

二爷上一年得了“上上”,是逮捕了范县丞等贩卖私盐的团伙。这事情足够轰动和重大,加上二爷赴任云归县后,确实作为很大,得此高评意料之中。

今年就更不用说了,至今为止,云归县开荒总计五千余亩,梯田四百余座,他还发现了金矿,秉公处置了许多积冗案件。

桩桩件件,哪一样说出来都可圈可点,不给他上上都说不过去。

再说一句知府大人的这个考评,与吏部的考核还是有区别的。但知府大人的考评,也会被吏部专司此事的官员作为一个参考。言而总之一句话,这个考核,关系着一个官员的升迁调任。

二爷连续两年得此高评,不出意外,等三年届满,他是注定要升迁。

如此年轻,如此有作为,如此看不到头的前程,这如何不让那些腐朽的一只腿都迈到了棺材里,却只能踟躇在原地不能前进一步的官员们嫉妒愤恨?

可他们嫉妒如何,愤恨如何,他们的嫉妒愤恨又伤不到二爷一根毫毛。

甚至二爷一个眼神过来,他们便转换成一副为他欣喜的谄媚奉承样,如此小人,理会他作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