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铜镜通古今,我成了落魄皇子的神女 > 第255章 祁王殿下身边有强大助力

李钟书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他缓缓说道:“孙大人,您或许不知道,祁王殿下身边已经有了强大的助力。

虽然现在看似二十万禁军在手的皇帝拥有绝对的优势,但我敢说,祁王殿下的力量在禁军之上。”

孙崇宁听后,心中大为震惊。

祁王有了什么样的助力,实力会在二十万禁军以上?

“李公子,祁王殿下的手中有比禁军还多的兵马?”

李钟书微微一笑,眼神里闪烁着一丝深不可测的光芒。

“并非比禁军还多的兵马,而是更为精锐、更具影响力的力量。即使禁军手握重权,有二十万兵马,恐怕不会是祁王殿下的对手。”

孙崇宁听后,心中更是震动。

他也知道萧焱辰从边关回来的,而且也知道几个皇子早都给他断了粮草。

可他还是带着五千兵马回城,足可见其实力强大。

“李公子不妨明说。既然有如此强大的实力,祁王殿下又需要我帮什么忙?”

李钟书低头微笑,“孙大人放心。祁王殿下并非是要借助孙大人的兵力。毕竟陛下对孙大人的兵力盯得很紧。

祁王殿下只是想借助孙大人的支持,稳固朝中的立场。现如今,朝中许多大臣对陛下的做法感到不满,也想让真正为国忧虑的大人们可以**协力。”

孙崇宁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

没想到祁王想要的,是让他集中朝堂上大臣们的力量,而非兵力。

“既然如此,我愿意为祁王殿下效力。”

孙崇宁应了下来。

如果是萧焱辰,他愿意追随,在这些皇子之中,他是最为靠谱的人选。

孙崇宁深深地看了李钟书一眼,说道:“好,我会尽我所能,给祁王殿下铺路,祁王殿下所求可是太子之位?”

李钟书淡淡一笑,语气坚定:“孙大人,祁王殿下深知,现在的皇帝昏庸无道,朝堂**,百姓疾苦。

他的目标并非单纯的权力,而是整顿朝堂、重振朝纲。

而如今太子被架空,无法做到这些。只有坐上那个位置,才能以至高无上的权威,掌控朝政,才能有足够的权力去改变当前的局面。”

孙崇宁愣住了,脸上瞬间浮现出震惊的神色:“你是说,祁王殿下所求是……皇位?”

李钟书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沉静,慢慢点头。

“正是如此。如今的朝廷,政权掌握在昏庸的皇帝手中,祁王殿下若不强势回归,恐怕大明朝将彻底走向衰败。

要实现大义,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统治者,而祁王殿下所求便是那个位置。”

孙崇宁听着这些话,心中感到一阵震动。

他本就对现任皇帝深感不满,早已看不惯皇帝的做法。

而且,近些年,朝中风雨飘摇,权力斗争不断,百姓疾苦,他也早已心生厌倦。

此时听到李钟书如此坚定的言辞,孙崇宁的心里有些明了。

如果真是为了国家,为了朝堂的长治久安,那么祁王殿下的选择无疑是最合适的。

孙崇宁长叹了一口气,心中做出了决定。

“如果祁王殿下真的是如此考虑,我自然愿意为他效力。不过,我如何能够帮助祁王殿下呢?我手中的权力虽不小,但挑战皇威,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钟书静静地看着孙崇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孙大人所言不假,我们不希望以暴力改变局面,而是要通过一场温和的变革来实现。

祁王殿下并不打算直接与皇帝对立,而是要通过赢得朝中大臣的支持,逐步削弱皇权。”

李钟书顿了顿,话锋一转。

“孙大人所能做的,正是与朝中的大臣们密切合作,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帮助祁王殿下稳定局面。

我们并不急于一时,只要您能在适当时机表明支持祁王殿下,让更多的朝臣站出来支持他,便能逐步改变朝堂的格局。”

孙崇宁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这番话的深意。

如今的皇帝早已不再适合统治这个国家。

方才李钟书所说的让他内心澎湃,重振朝纲,让百姓安居乐业,又何尝不是孙崇宁想看到的。

“好,”孙崇宁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李钟书。

“既然如此,我愿意为祁王殿下效力。你可以告诉祁王殿下,我将尽全力支持殿下。但也请你告诉他,如果他真的是为国家着想,我会毫不犹豫地站在他这一方,哪怕面对最大的风险。”

李钟书点头,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孙大人,您能做出这个决定,实在令人钦佩。接下来,我们只需等待合适的时机,做好一切准备。”

李钟书从怀中拿出萧焱辰的玉牌递给孙崇宁。

孙崇宁接过萧焱辰的玉牌,心中一阵澎湃。

他深知,这一小块玉牌代表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承诺,更是一个机会,一个重整朝纲的机会。

接下来,孙崇宁开始行动。

他悄然开始接触那些在朝中有影响力的官员和大臣,尤其是那些对现皇帝的昏庸治国已感到不满的人。

孙崇宁以自己多年的官场经验,深知如何通过言辞、举止和小心翼翼的策略,慢慢地拉拢这些有着不同立场的官员。

孙崇宁找到了几位朝中有名的大臣,他们在过去一直忠诚于朝廷,但近年来对皇帝的政策产生了怀疑。

通过一次私人宴会的机会,他向他们传达了祁王的意图——祁王并非单纯为了夺位,而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想要重振朝纲,带领百姓走出困境。

这是一个大逆不道的言论,就算说出来的人是兵部尚书,也足以让听到人立马捂紧耳朵,当作没有听到。

但苏崇宁提起当今皇帝治国无方、朝廷**的现实,点燃了他们心中的不满。

孙崇宁不急于逼迫他们做出选择,而是耐心等待,给了他们时间思考。

几天后,孙崇宁成功拉拢了几位有影响力的朝中大臣,他们表面上依旧保持忠诚,但在私下里开始逐渐向祁王的支持阵营靠拢。

与此同时,孙崇宁巧妙地借机在他们之间传递了一些祁王的意图,强调祁王的治国之策与当今皇帝的昏庸治理形成鲜明对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