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绣金鞍 > 第一百四十章 史上第一女将军

绣金鞍 第一百四十章 史上第一女将军

作者:麦小冬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7 20:47:09 来源:小说旗

第一百四十章史上第一女将军

迎程程快速在脑子里过了一下,但并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单子寅如此机警的任何记忆。

他好像从来都是懒洋洋的,对危险预知能力几乎为零。

看来这趟西南之行,他还是长进了不少的。

只不过即便在西南时,他们相处的时间也不多,因此迎程程并没有注意到过这一点。

单子寅闭着眼睛,伸手拍了拍身旁的位置。

迎程程这才坐过去。

等她坐稳之后,马车慢慢开始动了起来。

迎程程很少坐马车,但单子寅经常坐。

他感慨道:“以前时常抱怨,马车颠簸,去了一趟西南再回来,才知道如此颠簸是多么难得的幸福。”

迎程程虽然一直喜欢舞刀弄枪,这次还破天荒被封了个史无前例的女将军,但似乎也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高兴。

“经此一役,我才终于明白,何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迎程程叹了口气,“这时候才明白,以前为了满足上战场的梦想,去期待战争是多么愚蠢的想法。”

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私欲,去期待战场,真的愚蠢且坏。

迎程程很感激有这次机会能够及时修正从前的错误想法,也明白了,战是为了不战。

侵略方是为私欲,还击方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子民能够安稳度日,不再饱受战争之苦。

单子寅带了些调侃地夸她:“看来迎将军这次西南之行,还是很有收获的。”

迎程程也闭着眼睛,却伸出拳头精准地捶了捶单子寅的胸口。

然后被单子寅精准地抓住了。

两个人一个没想着松开,另一个也没想着挣脱,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头也慢慢靠到了一起。

“对了,你今日去坤宁殿探望娘娘,礼物可顺利送出去了?”

单子寅的唇微微扬起:“娘娘骂我不该以身犯险,只为了一朵血灵芝。”

“那可真是冤枉了你,以身犯险的是我。”

当时迎程程施展轻功飞身上悬崖,又从峭壁飞下,虽动作十分灵巧漂亮,却还是看得人心惊胆战的。

“我也是这样如实告诉娘娘的,”单子寅笑起来,“娘娘骂得更厉害了,说我不知心疼夫人。”

“你的确也没心疼我,你当时说什么来着?噢,夫人真是好身手!”

迎程程“啧啧”两声:“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哄我替你摘下来,娘娘嘴上是骂,心里不知多高兴呢。”

“她本来还怪我没将你一同带过去,幸好陛下主动解释了,你是因受封一事还有些事要忙。”

单子寅顿了顿,又说:“娘娘让我们改日去宫里赴家宴。”

迎程程问:“陛下去吗?”

“当时陛下也这样问,他能不能去,娘娘说,那就要看他到时候是以什么身份去了,若是陛下,自然不合适,若是姐夫,自然就可去。”

迎程程扯了扯嘴角,语气也不怎么客气:“说得再好听,陛下也不会是娘娘一个人的丈夫,更不可能是你姐夫。”

“这话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到了坤宁殿可千万别这样口无遮拦。”

“还用得着你嘱咐?我又不傻。”

单子寅开始把玩起迎程程的手来:“作为大楚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感想如何?骄傲吗?”

“只能说这场仗本可以打得更漂亮些,”迎程程不满地拍了一下单子寅的手背,这才将自己的手抽回来,“我只是大楚历史上第一位获封的女将军而已。”

事实上,谢太君多年来的努力,早已不是一个将军头衔就能承住的。

她做的都是一方主帅之事。

只不过她淡泊名利,根本不在意这些虚名而已。

“祖母自己说过,她是因胆怯且太懒了,否则如果一个女子能站起来,千百个女子都能受到召唤,就如同当年的佘太君……”

因为佘赛花有这等气魄,所以才养得出杨八妹这样的女儿来,才能让一众儿媳、孙媳都在她的带领下,敢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英勇作战。

佘赛花,穆桂英……杨门女将只是嫁入了杨氏,却谁都不曾失去自己的姓名。

但谢太君却没有这样的魄力和干劲,她只能执行,却并不擅长带领。

“消息很快便会传去边关,祖母要不了多久就会知道你被封女将军一事,她定会为你高兴和骄傲的。”

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份上,迎程程也就接着说了一句:“我虽是大楚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却不一定是最后一位。”

她终于睁开眼睛,看向单子寅:“你表姊说不定就会是下一个。”

单子寅像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今日陛下在坤宁殿还同娘娘说笑,你我二人的孩儿,也不知会像谁。”

赵堃当时的原话是:“子寅与程程二人的孩儿,若生个女儿像子寅,或是生个儿子像程程,都是极佳的。”

谢清当即就跟着道:“就怕生个女儿像程程,生个儿子似子寅。”

然后他们两个相视一笑,一同将目光投向了单子寅。

单子寅故意摊了摊手:“反正臣自幼体弱,能活到如今,已是幼时得娘娘精心照顾的福气,再让臣上战场,怕是不能够了。”

赵堃立即道:“有程程在,倒是也不必再次次强迫你去前线了。”

谢清白了他一眼:“陛下这话怎么说的,人家年轻小夫妻,难道还叫他们长期两地分居不成?”

“那自然不能,”赵堃笑了笑,“子寅去一趟边关,不打仗也能想出好法子来止战,这次边关应当能安稳好一阵子了。”

贸易止战只是权宜之计,也是两国交战许久,都无力再战时的台阶而已。

等蒲甘缓过来,未必没有下一次进攻,到那时,难道又要临时点将前去迎战吗?

更何况蒲甘原本就只是受单廷昉威慑,即便如此他们都几次三番偷袭,现在单廷昉不在了,指望他们会害怕迎程程?

还是仍旧回云南赴任的彭庆?

这都是不能细想,一细想就要开始头疼的事。

而且只要打仗,军饷便是重中之重,这可是如今眼下,最难解决的困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