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一百零九章 确定选址和回返汴京

盛家的好戏即将拉开序幕。

而远在黄州的杨文远,也已经完成了此行的最后一程。

杨氏老家所处的位置名叫杨家镇。

原本是叫什么村,但杨家发迹之后,这村的名字便改为了杨家村。

后来随着人丁兴旺,更是成了周围最热闹繁华的城镇,又更为了杨家镇。

到了地方,杨文远依旧秉持着低调的原则,悄无声息进入杨家镇。

而杨文远的第一站,便是在老家族老们的带领下,去往杨家的老祠堂。

老祠堂地处杨家镇的最中心。

周边的住户都是杨氏族人,都是同杨文远没出五服的亲戚。

这些人也大多家里富贵。

年轻时大多在外闯荡,不过年迈后,都选择重回杨家镇,在镇子里住着。

既是落叶归根,也同时是看护杨家的兴盛之地。

祠堂的外部是青砖灰瓦,各处墙壁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

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使得眼前的祠堂显得斑驳而沧桑,古朴而庄重。

屋檐边缘处的瓦片已经残破,但依旧坚固地守护着这边古老的建筑。

门前的石狮也是年头已久。

按理说,宗族发迹之后,都应当修缮祠堂,。

更别说杨家镇不缺乏跟在平阳侯府后面,跟着富贵的杨氏族人,祠堂应当早就修缮才是。

不过由于祠堂里的灵位和祖宗画像都早已搬去汴京平阳侯府,念着这里是最初的祠堂,所以虽然香火不断,但却是没有大修,还是让其保持原本的模样,以供后人缅怀。

跟着本地的族老上完香火,告知可能恋旧,还留存在祠堂中的祖灵自己的婚事后,杨文远便骑马离开小镇,开始在周边勘探适合安置自己黑火药作坊的地方。

同先前说的一样,杨家镇周边的土地都是属于杨氏族人。

具体往外扩充了多大地界杨文远不清楚。

但肯定不少。

反正沿途淅河附近的两岸良田,目之所及,旁边陪同的杨氏族人都说是自家的。

而能够获取如此多的良田,显然中间的兼并强收不在少数。

在杨文远的预想中,自己的黑火药作坊肯定要选在地广人稀的地方,这样才能让实验人员能够肆无忌惮地进行炸药试验。

最好还有一处水源。

这样能将火药残余冲进水里,不留痕迹。

本着这样的想法,杨文远一路走走看看,离繁华地域越来越远。

一连几天,杨文远终于找到了一处理想的地方。

那是一处三面环山,一面朝河的山谷。

周围土地贫瘠,再加上离山林很近,因而人烟稀少。

这山谷说是三面环山,其实并不是完全环绕,而是四周都有空处。

不过这些空处要么杂草丛生,要么平地崎岖,并且高度相差很大,没有后世的专业开山和攀岩工具,基本上没人能进来。

一面朝河。

这条河流属于大江的支流。

而这片流经的区域河水湍急,没有渔民在上。

很适合黑火药作坊在此安营扎寨。

不过这地方如此荒凉,还不适合耕种,连杨家人囤地的最低标准都没达到,自然没人在此有地。

但是见杨文远有意,随行来的杨氏族人当即拍着胸脯保证,明年之前,便能将这块地界拿下来。

经过探查,杨文远发现这附近不远处,还是有几户穷苦人家在此,还有一些靠山吃山的猎户村子。

杨文远不想为此让人家流离失所,因此交代要好好安置这些人。

要么施以钱财。

要么让这些人去租赁杨家的良田,租子少收几分。

若是都不愿,也可以帮他们找个杨家铺子的活计。

能被族老们派来杨文远身边,这人自然是被授予便宜行事的权利,因此也是满口答应下来。

当即承诺用开荒的名义买下来那些人的地和房屋,让他们去族中的良田耕作。

杨文远点了点头。

“你叫什么名字?”

这人看起来有几分机灵,这边提前的事宜可以让他来安排。

等把黑火药作坊安置后,再移交给堂兄杨文彦。

听到杨文远问询自己的名字,那人当即大喜,知道自己入了侯爷的眼,忙不迭地道:

“杨四喜,侯爷,我叫杨四喜。”

杨文远听到这,当即就明白了这人已经同自己出了五服,连杨家旁系都算不上了,难怪这般欣喜若狂。

不过这名字当真喜庆。

四喜。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自己苦求的黑火药作坊看定了地方,算是久旱逢甘雨。

洞房花烛夜近在眼前。

金榜题名时尤为可期。

只差他乡遇故知。

不过若是真让杨文远在这他乡遇见故知,那恐怕不是惊喜,而是惊吓了。

杨文远心中高兴,用力地拍了拍杨四喜的肩膀:

“你先把附近的情况摸查清楚,我马上去信汴京,派来一位管事来这帮你,伱若有事只管找他,钱财、人脉尽皆告知,他会帮着处理。”

虽然杨四喜能被族老们推出来,应当是可信的。

但杨文远也不能全然靠别人,所以派来一个侯府的心腹管事来这是必须的。

既是协助杨四喜开展工作。

同时也是监视杨四喜的各项行为。

如此这般,才能让杨文远安心。

杨文远眼神盯着杨四喜,肃然道:

“我只有一个要求,尽快把这附近的居民安置好,不要苛待,然后把这山谷占下来,里面清理干净。”

听完杨文远的话,杨四喜止不住地点头应允,明白这是杨文远看中自己,开始交待差事了。

虽然奇怪侯爷为何要这一处贫瘠偏远的山谷,但杨四喜明白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越不喜欢别人揣摩自己的心思,所以心里不停提醒自己不要有好奇心,尽力完成杨文远交待下来的任务便可,那样以后的富贵日子便是水到渠成。

将事情交代完,杨文远留了五个亲卫在这边,配合杨四喜的行动。

自己则是按原计划开始启程。

先走水路直达洪州。

接上王若弗后一起返京。

至于王若弗的两个侄儿。

杨文远到白鹿书院时便让他们回去了。

太过容易的获得不会招来受惠者的感激,反而大概率会换来无休止的索求。

恩赐结束,便是丑陋人性的开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