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二百章 求神拜佛、寿安堂夜话

会试开启,贡院封闭。

整个汴京原本的躁意骤然一降,竟凭空生出一丝岁月静好来。

会试第二天一早。

华兰便应了母亲王若弗的邀约,上玉清观烧香去了。

不止玉清观。

刚出了玉清观的门,华兰便被王若弗拉着去往别的去处。

临到中午回家时,大慈恩寺和城外有名书院的孔圣人像下,都有她们的身影。

可以说是赶庙如赶场。

一切弄完,便已是累的不行,所以华兰也没去盛紘用饭,而是径直回了自己家用午饭,休憩。

积英巷。

盛家。

葳蕤轩。

今日盛紘也休沐在家。

饭桌上。

看着王若弗略显疲惫的神色,盛紘心里略微触动。

他虽然不觉得烧香拜佛有用,但王若弗这份为儿女操心的心,却是比真金还真。

盛紘见王若弗这副过激的表现,还想和她说会儿话呢,宽慰她放宽心,不用太过焦虑,但没曾想话都还没开口,就见王若弗匆匆跑到了侧屋供奉神像的道堂内。

“这上午不是去外面拜过了嘛,怎么回家连饭都顾不上……”看着王若弗离去的背影,盛紘低声喃喃道。

他就不明白了。

怎么平日里不见王若弗这般诚信,现在倒是会临时抱佛脚了。

盛紘摇了摇头,也不再管,只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

酒足饭饱后。

盛紘本打算直接休憩一会儿,但想了想,还是边消食,边往禅堂走去。

‘我倒要看看,你这拜的什么真君。’

这道堂王若弗都不常来,更别说是盛紘了。

唯独进来的一次,还是偶尔瞥见王若弗在里面哭了,这才进来劝慰一次,但当时也只光把注意力放在王若弗身上了,对于不关心的神像、道君却是没关注。

不过盛紘知道王若弗和华兰去的是玉清观,这是道观,想当然的便以为王若弗供奉的是道君了。

本着看好戏的心态,盛紘轻手轻脚的往侧屋走去。

一进门。

就看见王若弗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对着前面的画像……

画像?

盛紘表情一愣。

他以为王若弗烧香祈福,最少也要弄个神龛,亦或是道君像吧?

怎么就摆了幅神明画像……

嗯?

怎么还挂了三幅?

盛紘又是一阵错愕。

‘没想到自家大娘子还懂得雨露均沾的道理。’盛紘心里嘀咕道。

盛紘也是看过盛老太太布置的小佛堂的,却是和当前王若弗这儿面貌迥异。

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风马牛不相及。

盛紘心里升起了好奇心,当即踱步上前。

凑近了,便听见王若弗嘴里闭着眼,嘴里低声念叨着:

“求菩萨保佑我家柏儿高中!”

盛紘眉角稍稍一挑:‘嗯,竟然不是道君,原来拜的是佛啊。’

又见前面的王若弗身子稍稍侧挪,嘴里发出声音:

“文昌帝君,您一定要让我家柏儿考中上榜啊!”

盛紘当即满脸问号。

前面念得菩萨,现在又求了帝君?

他还以为摆的三幅画像都是同一体系的神仙,没想到一个是释教、一个是道教的。

等等,盛紘心里咯噔一下,第三幅不会是……

“孔圣人,我家柏儿从小就读您的书和话长大,最是把您放在心里的,您老人家可一定要护佑他中进士啊!”

“……”

盛紘:我以为她是雨露均沾,却是没曾想是一视同仁。

盛紘再探头定睛一看。

果然,三幅风格不同的画像,被挂在了同一面墙上,可谓是将儒释道全都凑起了。

不由得心里感到一阵滑稽,脱口而出道:

“孔圣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你这三家都拜,到底求的是哪家呀?”

同时,盛紘算是明白王若弗为何出去一趟,便整个人神情疲惫了。

恐怕也不止是去了玉清观,其他两家怕是也没落下。

“油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

王若弗看向盛紘,解释道:

“别管是哪家神仙,我只要多多供上香火,自然要保佑咱们长柏的。”

盛紘脸上哭笑不得,有些无奈道:

“长柏若是有真才实学,那无论如何,榜上必定都有他的名字。

他若只是个不识字的白丁,你便是跑到天竺去,跪在西方佛祖的脚下苦苦求情,那也是无用的。”

“有用无用总是尽了心意。”

王若弗忙道:

“你看人家齐国公夫妇,他们今日一大早,便兴师动众地去了大相国寺烧香呢,可是捐了好几百贯的香油钱。”

“哦?”

盛紘面色带着些许揶揄:

“你不是去的玉清观吗?这大相国寺的事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莫非你也去了,撞见了?”

“我…我也没去。”王若弗磕磕巴巴道。

她说的也不算错。

她去的是大慈恩寺,可不是大相国寺。

说到这,王若弗便想起来了齐国公夫妇是夫妻一起拜的,这样肯定能显灵些,于是当即起身,便来到盛紘旁边,伸手推搡催促道:

“官人,你也来拜拜。”

“我可不拜!”

面对王若弗的双排邀约,盛紘拒之不受:

“你自己拜便是了,怎么还要拖着我。”

王若弗又扯了几下盛紘的袖子,但盛紘仿佛落地生根,根本不动弹,脸上写满了抗拒。

这时,外面传来了如兰的呼喊声:

“母亲,房妈妈来找你说话!”

房妈妈来传话,肯定是老太太有事找自己。

王若弗不敢耽搁,只得愤愤地瞪了盛紘一眼,旋即松开了手,往屋外走去。

盛紘这才悄然松了口气。

随后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神像,以及地上的蒲团,又见周围没人,心里当即一阵意动,不过为了保险,盛紘还是走出屋门,往外面探头探脑的张望了一下。

确定周围没人。

盛紘这才快步来到蒲团前,双膝干脆利落的跪下。

“诸位神明圣师,学生恳请诸位降下大神通,保佑我儿长枫长柏,让他们二人一举高中,让我们盛家光宗耀祖。”

“神佛保佑,神佛保佑!”

“……”

盛紘双目紧闭,双手合十,对着眼前的神像虔诚参拜,嘴里念叨着祈求长枫、长柏高中的话。

末了,激情褪去。

盛紘似乎记起了还有杨文远这个女婿也在科考,于是跟着补了一句:

“若是神明圣师心有余力,也盼望护佑一下我家女婿文远。”

盛紘念叨着,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响动。

听到这动静,盛紘知道是王若弗回来了,于是连忙站起身,重新摆出一副正经样。

王若弗进了屋,看见盛紘还在原地站着,用一副考量的神情看着墙上的画像,于是当即继续劝道:

“官人,你倒是也拜拜呀,为了柏儿没坏处的!”

“去去去,拜什么拜啊!”提起裤子的盛紘说话相当硬气。

“行吧……”王若弗稍显气馁。

说着话,盛紘无意识间用手拂了拂膝前不存在的尘土。

片刻后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手臂僵了僵,又立马收回,同时嘴里问道:

“刚才母亲找你有何事?”

王若弗倒是没觉察出盛紘的异样,只回道:

“母亲让我晚上去寿安堂用饭,说有事要谈。”

盛紘点了点头。

“特意让房妈妈来传话,想必是有要事相商,那我们今晚便去寿安堂陪母亲用饭吧。”

“什么我们?”

王若弗用奇怪的眼神地看了盛紘一眼:

“我不是说了嘛,母亲只让我去,你去凑什么热闹?”

显然,王若弗还记着盛紘不拜神明的仇呢,说话也是有点呛人了。

盛紘便被猝不及防的呛了一声,嘴里讷讷发不出声来。

过了片刻,才脸色讪讪道:

“那想来是说些妇人间的事,你早些说嘛……”

王若弗也觉着是这些,但不想附和,特别是现在家里就长柏、长枫科考,自己这晚饭时一去寿安堂,那盛紘今晚肯定要去林栖阁那边了,心里更是不得劲。

“听说林栖阁那边正人手一本易经,揣着个罗盘到处算,官人,你既是不想拜神佛,那晚饭时大可去林小娘那边算算。”王若弗淡淡道。

“还有这事?”

盛紘没想到不光王若弗在这求神拜佛,原来林噙霜那边也在暗自发力呢。

不过盛紘却是不想弄了。

求神拜佛他还能搞得来,但是易经算盘什么的,实在是有些为难他了。

因而当即拧了眉:

“不像话!平日里不努力,净是在家里弄这种东西,传出去怕是会让人家耻笑!”

说罢,盛紘拔腿便要出门。

眼见盛紘一副气势冲冲的样子,王若弗当即面露高兴,以为他要去找林噙霜麻烦。

语气中带着幸灾乐祸,忙问道:

“官人,你这是要去林栖阁那边管管了?”

盛紘脚步一顿:

“去什么去,我得公务去!”

盛紘可不傻。

两边都在大显神威,而他现在的天平并不是彻底往林噙霜那边倾斜,现在更像是同王若弗、林噙霜和卫小娘之间组成了三角形。

虽然不是正三角,但也不想特意往哪边偏颇。

因此躲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还想往上凑。

见盛紘不是去兴师问罪,反而像是落荒而逃的模样,王若弗瘪了瘪嘴。

夜晚。

寿安堂。

王若弗带着如兰一同去寿安堂用饭。

如今王若弗和盛老太太走的近,同时又有华兰经常回家的缘故,所以如兰来寿安堂也是越发勤。

见得次数多了,时间相处久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能熟络起来,更别谈是祖孙辈了。

又因为如兰大大咧咧的性格很是容易讨得老人家喜欢,所以如兰现在回寿安堂就如同回家一样,一点都没有往常的拘束。

王若弗一唤,她便屁颠屁颠的来了。

今晚寿安堂并没有安排在同一桌吃饭。

而是在前屋摆了一个小桌,留自己和王若弗用饭,至于明兰和如兰,则是去明兰自己屋里吃了。

王若弗见此,当即明白是有什么事要商讨。

明兰和如兰离开,由刘妈妈去照看着。

随后盛老太太又让房妈妈去屋外看着,在王若弗不明就里的目光下,这才开口道:

“大娘子,你可知今日我找你所为何事?”

王若弗诚实的摇了摇头。

“白石潭贺家来信了。”

盛老太太从袖袋里取出一封信,递到王若弗面上,让其打开看看。

趁着王若弗看信的时候,盛老太太一边说道:

“贺老太太给我送来的信今日刚到,说她近些日子便启程来汴京,算算日子,应当是差不多三月中下旬的时候到。”

对于盛老太太递过来的信,王若弗只简单囫囵扫了一眼,也不知是看没看清,还是单纯信任老太太的话。

只听盛老太太说完,便立即放下手中信件,面露喜色道: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贺老太太盼过来了!”

华兰一直未怀子嗣,可谓是王若弗心中最大的一个心病。

去年冬月就得知贺老太太要上京的消息,就想借着盛老太太的情面帮忙瞧瞧。

本以为开春便来,但左等右等都是没有消息传来。

但这事又不好催促。

毕竟是你有求于人,想让人家帮你办事,总不能还催赶人家吧?

现在总算是来了消息,王若弗心中的大石头也算落了地。

盛老太太看出了王若弗的心思,也是说道:

“毕竟我这老姐妹只比我小两岁,如今年岁也大了,去年还是个大寒天,想必是因为这个,才来的晚了些。”

“不晚,不晚。”王若弗连忙摆手道。

她心里虽然觉得晚,但嘴上是必不能说出来的,纵使是盛老太太当面。

总归来便是好的。

盛老太太点了点头,这才继续道:

“她此番上京,随行的还有她的小孙子,唤作贺弘文,和长柏、长枫差不多岁数,也是未曾婚娶。”

“啊?”

盛老太太的一番话,顿时让王若弗脑子里一顿浮想联翩。

这般年纪,还是上自家门,莫非是为了相看不成?

见王若弗这副表现,盛老太太依旧面色不改,说道:

“你也不用想太多,我看我那老姐妹也不是为了婚事来的,毕竟我家姑娘都还有一两年才及笄,应当是旁的事,让她字里行间夹杂了些苦闷。”

“苦闷?那是为了什么?”王若弗不解道。

盛老太太当即没好气的看了王若弗一眼:

“我也和她许久未见了,我如何得知?”

王若弗当即悻悻噤声。

“不过她有事总归是好的。”

盛老太太缓缓开口:

“她既然在信里提前和我说了,想必这事也是求到了我们身上,这也正好与我们的事互相抵了,免得落个人情。”

年纪大了,思考的便越多。

若是换做年轻时,依盛老太太和贺老太太的交情,这帮忙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但如今两人年纪都大了,不光只为了自己的情谊想,更是要为子孙后代考虑。

如此一来,帮忙便不是私人情分,更多是落到两个家族身上,那便是要算到人情债上去了。

众所周知,人情债是最难还的。

若是能互帮互助,两不相欠,那便是最好。

“这样最好了!”王若弗忙不迭的点头道。

王若弗本来还担心贺老太太把贺弘文带来,是想要携恩求娶的。

而自家就属自己的女儿如兰最为出众……

这王若弗自然不答应。

白石潭贺家虽好,但自家如兰可是今非昔比呀。

姐姐是侯府大娘子。

哥哥也即将是年轻有为的新科进士(虽然求神佛,祈福佑,但王若弗对于长柏考中进士,就是有一股盲目的自信)。

而贺弘文不过是贺家孙辈,还是未来继承不了大宗,只能分家出来的旁系。

王若弗心里一百个不乐意。

她还想给如兰未来许一门书香门第、亦或是勋贵人家出身的嫡子呢,可不能栽在贺弘文这儿。

知道贺老太太有需求,王若弗便安心了。

她可不相信在汴京这地界里,还有自家解决不了的麻烦。

再不济,不是还有平阳侯府吗?

终归是为了杨家的大宗传承。

自家解决不了,那便让杨家解决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