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二百三十二章 亲事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二百三十二章 亲事

作者:抢你辣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9: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场地内。

杨文远身先士卒,主动当了第一场步射的报靶员。

离开三步开外,杨文远拍了拍胸口,确定以这些人的臂力,应当不会对自己造成致命打鸡,这才抬起手对长柏示意,喊道:

“可以开始了!”

长柏从善如流。

当即开始按着册子点名。

“赵七!”

“嗖~噔~!”这是中了。

“啪嗒~”这是射到墙上了。

“……”

步射考核除了有些危险外,倒是比上午的拎石墩考核简单多了,只是有点费嗓子。

日头渐落,一天的考核结束。

众人散去,等待明天上午的骑射。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射箭也是个极其耗费力气的活,别看只是弯弓搭箭,但类似这种要保证自己射箭的准头的话,那都是要提前预瞄,很是费力气。

步射如此,骑射更甚,毕竟是要在马上控制身位,再搭弓射箭。

不过骑射就不在庭院里举行了,而是换到了腾空的校场内,方便施展。

骑射之后,再过一日便是考学问。

依旧是杨文远等人监考。

不过武科只考《武经七书》里的内容,考题没有科考那么繁多,所以没有杨文远当时会试那么多天,而是一天搞定。

大殿内。

一排排案桌依次排列,很像是前世高考的场景。

杨文远这下总算是明白为什么高考时,那些监考老师这么喜欢逛来逛去了。

防止有人作弊不占大头,主要是因为闲坐着无聊啊!

考生们在头脑风暴,但监考老师们总不能颅内**吧,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做,而来回逛便是个消磨时间的好决定。

不光能散步,还能近距离观察考生们对着考卷抓耳挠腮的样子(可能这也是监考老师为什么总喜欢往成绩差的同学旁边走)。

而就在杨文远“观政”的同时,顾廷烨同样也是没闲着。

他自从科考后与父亲顾偃开大吵一架后,大约明白了顾偃开对待他的态度,不免得有些心灰意冷了,索性来个眼不见为净。

同时心里还腹诽道:

‘既然我是孽障,在你眼里没什么好的,那干脆直接让我搬出府才好。’

当然,顾廷烨这话只敢在心里相信,真让他去和顾偃开说要搬出府,他也是不敢的。

不然话可能还没说完,就先迎来了一顿鞭笞。

本来他还想先清净几日,不过随着长柏带来小秦氏可能在为自己相看人家的消息,顾廷烨当即坐不住了。

小秦氏他如何不明白,心里肯定是憋着坏水呢。

不说他早就看上了余嫣然,就算没看上,那也断然不可能把自己的婚姻大事交到小秦氏手上。

这赌注太大,他接不了!

因此,顾廷烨也顾不上什么生闷气了,连忙麻溜跑回家,当即就找到顾偃开说自己看上了余家大姑娘,想要让顾偃开请人去余家提亲。

“你什么德行,人家怎么看得上你?”谁知这话一出,当即惹来了顾偃开的瞧不起。

说实话,对于自己父亲这态度,顾廷烨还是有些习惯的,但真到了跟前,却是心头凉的发冷。

不过这事他也不指望靠家里了,只是回来只会一声。

“这可是您不同意的,若是等我自己找了人上门,您可别怪罪于我。”

闻言,顾偃开冷笑一声:

“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在人家面前丢脸,不过你也不在乎便是,反正你的名声已经是一片狼藉了。”

顾廷烨也在言语,欠身行礼后,径直离开宁远侯府。

而小秦氏也是姗姗来迟。

“官人,二郎方才是来了吗?莫非你们又是吵架了?”

小秦氏捏着手绢,满脸柔弱苦闷:

“你们是亲父子,说话便好好说嘛,虽说二郎他不懂事,但毕竟青春年少……”

“别说他年纪轻。”

顾偃开满脸怒气道:

“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倒好,突然今日闯回家,就说什么要娶人家余家姑娘,但他也不看看自己那副德行,蠢不自知的东西!”

小秦氏当即面露讶色,不解道:

“可是我刚开始为二郎寻你好人家,他就…他……”

说着,小秦氏脸色一暗,闷闷不乐道:

“想必二郎还是觉着中间隔了一层,不愿意让我替他相看了。”

“哼!他懂什么?”

顾偃开冷冷道:

“儿女婚假本来就是大娘子管的事,他胡乱安排,等到被余家拒之门外,自然只能灰头土脸的回来。”

“你那边继续相看着,若是寻到个好的,便早早安排下来,我看他就需要有个家管束着,才能成事。”

对于顾偃开而言,唯有第一任妻子大秦氏,才是他心中的挚爱。

自从大秦氏去世,对于他而言,婚姻不过是一场合作关系,

之所以娶顾廷烨的母亲白氏,是因为家族需求。

之所以娶小秦氏,既是看在她的姐姐大秦氏的面子上,同时也是因为自己需要领兵打仗,常年在外奔波,汴京侯府需要一个夫人当做门面,和“夫人外交”。

这件事顾偃开和小秦氏都是心知肚明。

而在顾偃开看来,这么些年里,小秦氏这顾家门面就当得不错。

对外有好名声,对内侯府几房也是在一起其乐融融,唯一让他糟心的,就是出了顾廷烨这个孽障。

本来就对他的出身不喜,现在一锅好粥里更是出了一粒老鼠屎,外面名声坏,家里也对兄弟们不亲近,还对自己哥哥屡屡犯上,实在不堪。

顾廷烨也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说亲的事他早有准备,当天就往余家递了帖子。

当晚。

余家议事厅内。

余嫣然侍立在祖父余老太师、祖母余老夫人左右,下首坐着她的父亲余大人和后母余夫人。

对于顾廷烨表明来意的拜帖,余家人收到后,立马开始聚众讨论。

颧骨微突的后母余夫人率先开口。

只见她先是淡淡瞥了余嫣然一眼,看到她身子微侧,小心翼翼地将视线挪开后,这才面露满意,开口道:

“父亲、母亲,依我看,这正是一门送上门的好亲事,那顾廷烨出身宁远侯府,还有外祖父家的丰厚遗产,是个十足的富贵出身,把嫣然嫁过去,未来的日子肯定是尽享福。”

自从嫁进门后,她就对余嫣然这个拖油瓶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而儿女在她的熏陶下,也是长年累月的不把余嫣然当姐姐看,颐指气使,任意欺负。

现在能把余嫣然赶出去,她一万个乐意。

至于顾廷烨如何,她也是早就有所耳闻,不管从哪里看都不是个好的,不过这不是阻拦她的借口,反而是更是让她高兴。

既能嫁出去,还能让她日子过的不好,实在是双喜临门的好事啊!

听到余夫人这样说,而旁边的父亲则是讷讷不语,和自己的目光撞上的时候,眼神立马飘忽挪开。

这一副作态,让余嫣然的神色一暗。

‘以前父亲不是这样的……’

余嫣然记得小时候母亲还在的时候,父亲对自己格外疼惜,但自从后母一进门,态度立马转了个弯,不再关心自己。

有了后妈,于是便有了后爸。

其实对于顾廷烨提亲的事,余嫣然心里虽然有些担忧,但并不是很害怕。

因为在马球会上,顾廷烨为了母亲遗物费心费心相助的事,余嫣然心里对他早有了改观,但毕竟既定的印象太深,虽然担忧减了许多,但顾廷烨这突如其来,毫无征兆地提亲,还是让她吓了一跳。

心中满是不知所措,和对亲事的彷徨。

余嫣然不敢说话,但好在她有一对疼爱自己的祖父母。

余老太师当即道:

“不妥,顾廷烨虽然出身高贵,且家产丰厚,但到底声名狼藉,还是个爱玩的性子,更何况,他家里的情况也有些复杂。”

余老太师这话说的不是指宁远侯爵位,而是说宁远侯府的小秦氏,这位大娘子。

小秦氏的一番手段,在没头脑的人看来,着实是个贤良淑德的好大娘子,但在宦海沉浮不知多少年的余老太师看来,实在是算不上什么高明的伎俩。

见过一两次就看得透透的。

虽说他和夫人余老太太,早就有些乏了汴京的是是非非,想要早日回许州老家养老,不过那是在等余嫣然有所托付的人之后,他们才能放心告老还乡。

而很显然,家里情况复杂,后宅不安稳的宁远侯府,在余老太师眼里,不是个好归宿,即便是顾廷烨有继承侯爵的可能。

他们余家可不是商贾白家,不需要赌。

余夫人不愿错过这个好机会,有些急了,忙道:

“秦大娘子这人我见过许多次,还来家里拜见过,母亲也是夸赞过几次的,她是个很好相处的人,母亲您说呢?”

对于说这话,古代版“傻白甜”余老太太点头同意。

她见过小秦氏,和和气气,一脸柔弱可怜的模样,却是不像坏人。

不过她没说话。

毕竟自己的眼力,她更相信余老太师的判断。

从出生开始,她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快乐生活,什么决定都放心交给疼惜自己的官人余老太师处理。

现在余老太师说小秦氏可能有些问题,那余老太太立马信了,心中暗忖道:

‘好嘛,原来我又看错了人……’

见家里最好忽悠的母亲不说话,余夫人就要再劝几句,结果立马被余老太师打断。

“无需说了,顾廷烨在我这儿过不去,你们父亲俩若是有心,不像我和你母亲在上头压着,那就用些心,给嫣然找个好人家,那大家自然都能称心如意。”

余老太师伸手一摆:

“明天顾廷烨上门,你们俩直接给拒了。”

见余老太师做了决定,夫妻俩也不敢违抗,不过心里不得意之下,也不愿意出工出力,余夫人当即道:

“父亲、母亲,我明日已经有了别家宴请,怕是在家里留不住了。”

说罢,余夫人旋即用眼神威逼自己官人。

余大人怔了怔,但还是低头,小声道:

“我明日也与同僚有约了。”

此言一出,余嫣然的神情略显悲凉,余老太太也是看不过,狠狠瞪了余夫人一眼,随即捧住余嫣然略显冰凉的手,轻轻抚了抚。

余老太师见状也是轻哼一声,沉声道:

“既如此,你们便早早歇歇睡了,别让我明日早起后在家里见到你们。”

他虽然疼惜余嫣然这个娟好静秀的大孙女,但毕竟他年纪已经大了,管不了多少年,日后家里不管如何都是自己儿子接手。

而余嫣然若是想要有个不添麻烦的娘家,还是得看眼前人,所以余老太师不好说重话,一些小辈间的欺凌也只能装作没看见,适当维护,免得互相心里起了嫌隙。

但对于自己儿子听妻子话到了这个地步,余老太师即便见多了,心里还是不免有些失望。

‘虎父犬子,儿孙贤孝,终究是难得一场。’

余大人和余夫人告退后,余老太师随后看向余嫣然问道:

“然儿,你对这门亲事怎么看?亦或是自己有什么中意的郎君?大可说说,祖父帮你安排。”

余嫣然摇了摇头,没有回答对顾廷烨的看法,而是回答了后面的话:

“并无有过,至于亲事,孙女都听祖父、祖母安排。”

这时没了“外人”,余老太太也是说话了,宠溺笑道:

“傻孩子,这成亲可是女子第二次投胎,可不能马虎了,不光祖父、祖母过得去,你过得顺心才是真的。”

这时,余老太师问道:

“然儿,你知道顾廷烨为何来家里提亲?”

余嫣然当即羞红了脸,低头沉默了一会儿,将当初马球会上两人组队的事娓娓道来,这才通红着脸颊道:

“想必是那时候的事……”

屋内顿时沉寂了一会儿,余老太师则是和余老夫人相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出了诧异。

自己孙女儿这是对顾廷烨没太大恶感?

“那你觉得顾廷烨可是改好了?”余老太师又问了一句。

余嫣然不敢说好,也不想说不好,樱唇嗫嚅道:

“现在应当是改好了些。”

余老太师:……

合着是自己刻板印象了?

原来孙女对顾廷烨没什么讨厌,而且好像、似乎觉得还凑合?

事情发展出乎预料,余老太师也不准备将顾廷烨一棍子打死了。

“既然这样,那明日我再问问。”

既然余嫣然没什么反感,那余老太师觉得自己也应当给顾廷烨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当然,若是考察不过,余老太师也不会同意余嫣然羊入狼窝。

家里内宅前些年都是余老太师自己帮着管,自是懂得妇人间的争斗有时候比起男人来,更加血腥、阴毒。

余老太师知道自己孙女的性子,若是真要后院争斗起来,肯定是狠不下心,下不了手。

顾廷烨如果是脑袋空空而来,余老太师自然也是让他两手空空而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