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城外还愿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城外还愿

作者:抢你辣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9: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很快,武科落下帷幕。

随后便是武进士授官。

当然,武举的规模和受重视程度皆是不如科考,因此授官的官职同样也是远远比不过。

根据个人综合成绩,武进士们分别各自领了从**品的从义郎、保义郎等军职。

同时特例特行。

此次武进士授官还只是口头上的,须得他们全部人抵达灵州,才能正式拿到自己的授官文书。

王野虽有一身蛮力,还在杨家演武场进修了许久,但奈何天下英雄犹如过江之鲫,最终也只得了个靠前的名次,得了个正九品的保义郎官职。

不过这成绩也不错了。

毕竟这次武举是时隔多年之后新开的第一届,同时为了支持灵州战事,许多武将以及勋贵家的子弟都参加了武科,而王野的《武经七书》又实在学的不怎么样。

这结果也算差强人意。

而当初嚷嚷着要和王野一起参加武科的长梧,则是不出所料被盛紘和盛维拦了下来,没能参加武科,而是去了五城兵马司任职,目前在一个教头手下做事。

他还与康家的康允儿定了亲事,请帖都已经提前送到了杨文远手里,时间八月,地点宥阳。

说到康家,就不得不提几句康家那些个,被王若与送去参加武科的庶子们了。

不得不说,王若与为了把这么些眼中钉的庶子们送去战场“光荣”,很是下了血本。

不光用王家的关系请来了一位资历深厚的教头(至于为何能用王家的关系,不过是王若与回家哭诉一顿就能解决的事),还好吃好喝的伺候,书本课业,锻炼器材也是一个不落。

现在结果终于出来了。

因为武科考试中,考官们对于清流人家出身子弟的略微偏颇(毕竟总不能全是肌**子,总得有些“儒将”),一如王若与所愿,家里有四个庶子考上了武进士。

刚开始王若与还高兴地喜出望外——又能少出四个人的彩礼了!

结果当得知汴京城里的其他人家,开始给家中考中的子弟们准备良马、盔甲利器,以及些许家丁以作亲卫时,她当即就欲哭无泪了。

我是想让他们去战场送死,日后婚娶时少缺些钱财,怎么现在还要继续往里面贴钱呢?!!

但是她又不能不准备。

因为朝廷的诏令里提前写了,参加武科的人家应当尽量满足武进士所需,条件允许情况下,基本要求(马匹、装备)须得全部满足,不然视为藐视国法。

刚开始王若与没仔细看,只兴高采烈地让家中庶子准备光荣牺牲,现在后知后觉起,她顿感自己被针对了。

毕竟让子弟参加科举,而且还能考上进士的人家,哪一个不会尽心尽力的帮忙准备东西啊!

除非还有她这种,一开始就存了坏心思的。

但看着其他人都开始准备了,王若与也知道拖延不得,不然这些东西越往后面越贵。

其实这项马匹还好,毕竟康家又不是武将世家,直接到市面上购买流通的普通马匹也说得过去。

但后面的装备和家丁却是一个比一个贵!

兵器装备也能含糊一点,但是要有充作亲卫的随军家丁,这花钱才是最厉害的!

要人家跟着一起上战场,要么是用买命钱换来的人,要么就是从小养到大的家生子,无论哪一个,都是一笔让人心里滴血的买卖。

而自家有四个这样的武进士!

王若与第一次体会到了花钱如流水是什么感觉。

看着自己嫁妆箱里的银钱如同流水一般花出去,王若与只觉得心如刀割。

就算这四个贱皮子的彩礼,也值不了这么多钱啊!

一想到自己的钱还是给他们提供生命保障,王若与就更心痛了。

万一他们还成功活着回来,加官进爵……

那岂不是自己到时候要给的彩礼还要更多?!

一想到这,王若与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同时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有些莽撞,也许有待商榷?

平阳侯府。

武科结束后,杨文远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地忙着去当监考老师了,但苦于馆选的大刀依旧在头上悬着,杨文远也轻松不得,依旧要每日去翰林院学馆报到,隔三差五去朝会上充当背景板。

不过也全然不是牛马命。

馆选进士们虽然没有正常官员,那一年平均下来三天休沐一日的悠闲生活,但也多少沾了预备庶吉士身份的光,得了个五日一休沐的空暇。

今日便是难得的一次休沐日。

不过今天不是给杨文远睡懒觉的日子,他还要早起,陪着华兰一起去城外寺庙祈福。

原因嘛,自然是因为馆选。

前月会试时,华兰便三天两头的和王若弗一起去城外烧香祈福,现在又是到了馆选的关键时期,自然也是得依照会试旧例,去城外还愿,顺便再求一次。

像极了先还钱再借钱的作态。

一清早,杨文远在梓泽居庭院内晨练了一会儿,待华兰在房里梳洗好后,夫妻俩便简单吃了早饭,随后出门。

与此同时。

平阳侯府的马房内。

原本一脸踌躇满志,准备装备好马车去门口候着的马夫,正心如死灰地看着马儿时隔半月再度被人骑走。

而那个罪魁祸首则是春风满面,得意洋洋,从自己手里一把夺过了马鞭。

“老杨,辛苦你了,这就交给我吧!”

说罢,长青掂量了一下手中马鞭,趁着热乎劲儿,狠狠地鞭挞了一下眼前的马匹。

“驾!”

“……”

长青是昨日刚回的。

今天一早,便光荣复岗了。

侯府门口。

杨文远携着华兰和身后的女使翠蝉、彩簪出门。

“公子!”马车上,长青一脸傻登登地笑着。

长青自小到大,还从未离开杨文远这么久,现在一见,反而是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出来。

杨文远也是高兴点头。

他和长青待得久了,刚开始长青离开,他刚还有点不习惯,差事人都不顺心。

好在长青现在回来了。

杨文远欣慰点头。

自己画的大饼可都是给你喂下去了,以后怎么使唤都心安理得。

又有趁手的牛马使唤了!

很快马车开始挪动。

不出杨文远的预料,是前往积英巷的方向,想想也对,毕竟临时抱佛脚,烧香请愿这种事,在杨文远熟悉的人里,莫过于王若弗。

甚至今天去城外烧香,也说不定是王若弗提议的。

积英巷。

盛府门口正站着了乌泱泱一大堆人。

“嚯!这么大阵仗!”

下了车的杨文远看到这副场景,不由得有些咂舌。

该说不说,盛家人别的不谈,就单论这群众积极性,肯定是汴京…哦不,大周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不管什么场合,什么事,只要是外出活动、走访,那肯定是家里的人能带上多少就带上多少。

突出一个人多力量大,庙小……

“可算是来了,快快,华儿你同我坐一辆车。”

简单寒暄后,王若弗便立马开始吆喝众人上车,随后拉着华兰一边往马车上走,一边说道:

“今天我们便把上次拜过的寺庙、道观都按照同样的顺序再走一遍,单子母亲都已经列好了,你看,我们先去慈恩寺,再去……”

王若弗兴高采烈地聊着,华兰也是饶有兴致地听着。

这一幕落在杨文远眼里,不由得心里暗自嘀咕:

‘不愧是母女,纵使脾性相差再大,有些地方也是不谋而合。’

在杨文远的印象里,华兰以前可从没有烧香求佛的动作,结果经历了王若弗会试时的一带,之后就像觉醒了什么属性一样,也在梓泽居里弄了一个香堂,而且如王若弗一样,平日里也是闲置的……

“怎么你也要去?”马车上,杨文远朝长柏问道。

“母亲非要喊我来。”

长柏苦笑一声,开口道:

“说是会试时,我在贡院里管着没去菩萨神仙能理解,但现在要轮到馆选,还刚好休沐在家,再不去还愿是怎么也说不过的。”

“……”杨文远默默不语。

他也是被这套话术给忽悠来的。

说什么正好休沐在家,还不是特意算好日子选在今日。

很快,马车便在慈恩寺外停下。

今日不光是杨文远等人休沐,而今日正好是四月十五的官员休沐日,所以今日来此的官眷非常多。

而且放眼望去,还有不少有空闲的官员,也穿着便服陪着家人一起来慈恩寺。

至于杨文远是如何看出别人是官员的,这属实不难。

光从气场和衣服装扮上就能略知一二。

只要是穿着锦衣,并且走路大开大合的,不显露畏缩之意的,那纵使他不是官员,也是个家族子弟。

并且还有一个特点。

敢在这种正式的官员休沐日,携着家眷一起外出,来这种人流繁密场所的官员,那他的官职肯定不低。

毕竟你想想,若是你是个五品小官,携着家眷一起来慈恩寺,结果左看一个顶头上司,右看一个高官,抬头一望,还偶遇个伯爵、侯爵的,那你作为官场小卡拉米,这时候肯定是要主动上前行礼。

烧香还烧得成不说,累就得累死。

特别是这种时候,言官们还不少。

作为大周朝堂,最会蹦跶,最会鸡蛋里挑刺的存在,言官们最是喜欢官员休沐时,往各处人员密集处“暗访”,特别是佛寺、道观和酒楼等地方。

这时候他们会拿着放大镜看人。

一旦找到什么纰漏,那么恭喜你,等你明天上朝后,立马就能体验一次话题人物的感觉,成为当天朝会的论文议题。

王若弗自然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径直领着一群人往慈恩寺里走。

很快,到了寺庙门口,就有一个老僧人出来迎接。

俗话说,佛都有缘人。

平阳侯府作为城外诸多寺庙、道观的金主,是个实实在在的有元人。

华兰先前来时被认了脸,这次刚一进来,便有专人迎接。

“施主,请往这边!”

说罢,僧人便领着众人,越过门口香炉前排队的众人,往大殿里走去。

将人领到大殿后,那僧人便让众人先行烧香,解签,随后他告罪一声,暂时退下后,没一会儿,又把慈恩寺主持领了过来。

那面露老态,神情祥和的主持显然知道今日的正主是谁,只简单朝杨文远欠身行礼,见杨文远没有谈兴,就对着华兰和王若弗迎了上去。

没一会儿,华兰和王若弗便领来了一大把线香,就这香烛助燃后,一一分给众人,开始在佛像前叩首跪拜。

之后便是求签解签,随后就是独属于杨文远和长柏的仪式,解愿。

一套流程走下来,出了慈恩寺,便是玉清观。

又是如刚刚那般一模一样的流程。

再出门……

再烧香……

很快,便到了最后一处佛寺,大相国寺。

进了门,同样相同的流程走完,杨文远和长柏出门透气,结果长柏转头不经意间的一瞟,却是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仲怀?”对着那不远处的身影,长柏将信将疑地喊道。

随着喊声落下,那道声音先是一顿,随后转过身来。

杨文远一看,发现正是顾廷烨。

这不由得让杨文远看向长柏的眼神奇怪起来。

‘阿柏,你这也行?’

只能说不愧是柏兰,心有灵犀就是豪横。

“你们怎么在这?”

顾廷烨也是一脸诧异,朝这边走来。

长柏立马将原本快速解释了一遍。

顾廷烨恍然大悟,不过旋即神色暗淡些许,似乎有些羡慕杨文远和长柏有这么一大家子陪同,还有长辈张罗。

“不过仲怀你来这做什么?”

长柏好奇问道:

“莫非你也是来还愿的?”

杨文远也是同样好奇的看过来,毕竟顾廷烨可不像是个信奉神仙菩萨的那种人。

“我…我能有什么……”顾廷烨眼神瞬间飘忽不定起来。

看顾廷烨不愿意说,杨文远此时突然问道:

“对了,你和余大姑娘的事怎么样了?莫非……”

杨文远语气促狭地调侃道:

“莫非是余家长辈们死活不同意,你无奈之下,只能来这里求神拜佛了?”

顾廷烨脸色一滞,没想到杨文远的思想这么跳脱,居然能联想到这。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再说了,我顾廷烨是这种人嘛?

顾廷烨沉默了。

看顾廷烨久久不语,长柏在旁一脸不可思议:

“不会吧?仲怀你…你真的……?”

“这怎么可能!”

顾廷烨没好气的白了杨文远一眼,见装不下去,索性直接摊牌了:

“我来这是为了余大姑娘没错,但不是求神拜佛,而是乘胜追击!

余老太师这几天查验了我一番,似乎是觉得我还可以,但心里终究还是拿不准,所以来这里求签算卦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