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不走,你不能硬赶!

对于杨如锦的婚事,杨文远其实一直在犹豫。

按照他原本的经验,那肯定是长柏这个顾家温和、举止庄重的谦谦君子为上选。

不过这毕竟是现实生活。

谁知道大周就没有别的青年俊彦,亦或是杨如锦自己有相中的郎君呢?

而且他作为晚辈,在杨宇卿和陈大娘子都在的情况下,不好对杨如锦的婚事多加置喙,最多对杨如锦的相看对象进行细致排除。

至于其他联姻、政治捆绑之类的,杨文远则全然不做考虑。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既然陈大娘子发话,那前方的一切阻碍都得统统扫除!

盛长柏,这个杨家的女婿你跑不了!

至于为何陈大娘子从原本的慢慢相看,突然转变为让杨文远充作马前卒,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嗅到了危机感!

正所谓狼多肉少,特别还是同届的进士、庶吉士们都已经定亲的情况下,长柏这时候越发像是海水里带着伤口的鱼,周边围了一大圈虎视眈眈的鲨鱼。

自今年开春起,陈大娘子就开始暗中相看杨如锦丈夫的人选,结果各家勋贵里的子弟左翻来右复去,也没找出几个像样的。

刚琢磨出几个差强人意的哥儿,结果长柏这儿异军突起,不光中了进士,还选为了庶吉士,这当即便入了陈大娘子的眼。

其实在陈大娘子眼里,学问才学只是锦上添花,她不强求这个,她最看重的还是未来夫婿能对自己女儿好。

苦头都由自己和官人杨宇卿吃了,儿子也去卖命打仗,落到女儿头上那是不能带上丁点苦味。

在与华兰交谈时,她就经常听侄媳妇提起这个弟弟。

性格沉稳,为人行事老练,还从小酷爱读书写字,钻研学问,是个值得托付一生的好男人。

又有杨文远时不时应和几句。

陈大娘子心里顿时有了长柏的模板——余老太师。

当然,事关女儿一生的幸福,陈大娘子本也不急着定下,准备慢慢斟酌探查。

不过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会如预想的那般顺利。

这不,陈大娘子昨日便听了些消息,听人说海家的次女也到了适婚的年纪,正在寻求好夫婿。

江宁海家嘛,这名头陈大娘子也是晓得的。

江宁海家乃文风显赫之族,在士人之中享有崇高声誉,家乡私塾众多,许多江宁出来的士人都和他们关系匪浅。

不过这不是海家最出名的地方。

海家最出名的其实是他们家的家训,“家中子孙四十无子才可纳妾”。

这祖训不光使得了海家的男丁变得珍贵无比,在未加冠之前就早早定下了亲事,同时也导致他们家的女儿从小耳濡目染之后,也因此养成了不能容忍妾室的性格,导致海家女子却很难嫁出去。

就如同海家那位次女海朝云的姐姐,海家大小姐。

虽然她成功嫁了出去,但不久前就在婆家闹出了笑话,不光频频和婆婆顶撞,还限制丈夫不能纳妾。

其实丈夫不纳妾这件事,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如陈大娘子和杨宇卿,余老太师和余老太太,都是其中的例子,哪里像是海家大小姐这般,闹出了这么大的笑话。

若是换做旁人,陈大娘子可能还不急。

但如果盛长柏真是如杨文远说的那般,不在乎纳不纳妾的事,那这事可真就不一样了!

这意味着长柏是个顶好的女婿同时,海家女儿的缺点也不再是缺点了!

这就相当于两家放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而长柏又是个文官。

若真论起日后助益,自家可能还真比不过海家……

所以陈大娘子才急着让杨文远来问话,想来个先下手为强!

至于这是否和盛家捆绑过深的问题,杨文远则全然不怕。

反正自己脑子里还有更大逆不道的想法,还计较这些?

新老交替之间,是最容易成事的时机。

今天中午的饭菜格外符合杨文远的胃口。

而对面的长柏,在杨文远看来,显然是被巨大的“惊喜”砸中脑门,有些欢喜过度了。

嗯,应该是这样。

夜晚。

积英巷,盛家。

放衙后的盛紘和长柏父子一同归家。

自从长柏考中进士,外加林噙霜有席卷家产的行为后,盛紘就多半时间在葳蕤轩这儿。

剩余时间则一大半儿在暮苍斋。

唯有夜深人静,贤者时间后,念想起原本青年时的“真挚爱情”,这才隔日会往林栖阁那儿去一趟。

不过一个月总得也待不了几日。

这便是中年人的爱情。

盲目后的清醒,却又是时常带着些许余韵。

残韵偶尔拾得,只得片刻沉浸,倏而快速清醒。

葳蕤轩。

一家四口在用晚饭。

王若弗帮着儿女、官人布菜,脸上的表情怡然自得,显然很是享受这种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场面。

或许,如果当初盛紘不是如此偏爱林噙霜,她也不至于在家里成天闹腾,也能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柏儿,怎么,今日饭菜不合你胃口?”

王若弗见长柏脸上的表情有些心不在焉,吃饭也是有一筷子,没一筷子,不由得关心道:

“要不我让厨房再给你重新弄一桌?”

长柏回过神来,当即摇头拒绝:

“不用母亲,只是方才孩儿在想事情。”

“你这孩子,吃个饭也不安生!”

王若弗嗔怪一眼,转头便帮着长柏舀了一碗汤递过去。

旁边的盛紘面露满意之色,但也是跟了句:

“虽然弘文馆那儿有诸多修业,但中间足有三年功夫,柏儿你也不用太过心急,免得累坏了身子。”

显然,盛紘满心以为长柏是太过勤奋,以至于吃饭时还不忘了琢磨学问。

“是,父亲!”

长柏不好将心中的想法述之于口,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众人吃完饭菜,下人开始收拾桌椅。

而不多时后,寿安堂的房妈妈来了葳蕤轩门口。

刘妈妈见状忙上前接待,耳语几句后,刘妈妈上前禀告道:

“主君、大娘子,老太太那儿唤你们过去说话。”

这在盛家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王若弗和盛紘神色自若,就要起身去寿安堂。

“我也去,我也去!”如兰在一旁招摇着素手应和。

晚上惯是没有什么乐子事。

每当这时候,如兰可喜欢趁大人们在厅堂内说话的时候,和明兰在旁边廊道上说些私密话了。

王若弗没有拒绝,转而朝长柏问道:

“柏儿你呢?”

长柏还以为杨家那里的动作如此迅速,这么快就和祖母通气了。

一想到这,他连忙摇头拒绝:

“孩儿今日有些疲了,想早些沐浴休息。”

“那你快去歇息。”

说完,王若弗朝身后的刘妈妈道:

“你也不用跟着了,去后厨看顾着,让柏儿早点睡下。”

寿安堂。

盛老太太在屋内坐着,明兰则坐在檐下廊道,身下垫了个褥子,正望着今夜星星点点的天空,出神的望着。

这时盛紘和王若弗领着如兰来了。

朝父亲、母亲行礼后,等如兰进屋和老太太福了个礼,两个小姐妹当即就凑到了一起。

不过如兰刚挽住明兰的手,就听六妹妹说道:

“五姐姐,我们去我小娘那儿找长榕玩吧!”

卫恕意和盛紘都是长得一副好模样,生的明兰姿容秀丽,长榕虽然还只是个小孩子,但也是粉雕玉琢,惹人怜爱。

而且长榕这时候牙牙学语,还没有到狗见嫌的年纪,正是憨态可掬的时候,明兰和如兰就时不时地去逗弄这个家里的小弟弟。

如兰想到逗弄长榕的乐趣,当即点头,不过脸上的笑意才浮现片刻,又倏然一收,回头往屋里看了一眼,不情愿道:

“又是他们‘大人’要谈事,让你把我支使走?”

显然,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如兰虽然不喜欢听大人们谈论事情,觉得忒没意思,但是每次都被这样剥夺知情权,也有些不乐意了。

我可以不听,但你不能硬赶!

明兰没想到如兰这么快就反应了过来,当即打了个哈哈,轻笑道:

“五姐姐,这我可不知道。”

如兰虽然没从明兰口里确定,但已经是确定了个**不离十,当即抻了抻手,嘟着嘴道:

“这也不让听,那也不让听,等明儿你和我当着他们的面说话,切忌小声些,让他们也尝尝其中滋味!”

言语发泄完,如兰就利索的和明兰走了。

屋内。

盛老太太先让房妈妈给王若弗和盛紘上茶。

待他们歇了口气后,这才将自己找他们的目的说出口。

“前些日子,你们不是托我给柏儿找门好亲事吗?今日差不多得了些消息,便唤你们过来瞧瞧。”

这时候的婚姻嫁娶极其讲究圈层。

若是没有关系人脉,就算别人家有好女儿、好郎君,也传不到你的耳朵里,更别谈定下婚事了。

而显而易见,盛老太太原本的关系网就属大周顶尖,这也是盛紘和王若弗夫妻俩把长柏的婚事托付给盛老太太的原因。

“这么快就有消息了?劳烦母亲了!”王若弗面露惊喜道。

所谓成家立业,立业成家,眼看着柏儿的仕途已经走上正轨,先前学问上王若弗帮不了什么忙,现在婚事上,王若弗想着自己作为母亲,怎么得也得帮儿子安排好了!

事业需要家庭的托举,仕途上更是如此!

“嗯!”盛老太太轻轻点头。

按理说应当是没有这么快的,毕竟托人打听来回也需要许多时间。

不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她和盛家荣辱相生,眼看着盛家蒸蒸日上,子孙争气,她原本被消耗掉的勇毅侯府独女的身份,又被子孙给抬了回来。

别人帮起忙来自然也热忱勤快。

盛老太太随后将自己打探出来的消息娓娓道来。

盛紘和王若弗也认真听着。

末了,排除其中种种不适合的人家、姑娘,盛老太太最后总结道:

“若是单论门第,那肯定是杨家那姑娘好,不过若是讲究门第和日后对柏儿官场上的助益,兴许江宁海家的次女更为合适。”

“我就探听出这么些消息,具体如何,还要你们夫妻俩斟酌思量。”

“这……”

盛紘和王若弗夫妻俩互相对视一眼,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杨如锦他们夫妻俩还有些熟悉,但唤作海朝云的那姑娘,他们俩却是全然没听说过。

“江宁海家……”

盛紘略作沉吟道:

“我听说过这家人,是世代清流人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比之当初王家还略有超出。”

可以说,江宁海家的现状,是盛紘自己心中期望的家族盛景。

一旁的王若弗闻言,当即白了盛紘一眼。

什么叫“比之当初王家”,我们王家怎么了?

我父亲配享太庙!

再说了,你怎么不和你盛家比比?

盛老太太轻轻颔首,回道:

“不错,当今海家的主君是从三品的布政使司参政,身居高位。”

盛紘眼里流露出羡慕的表情。

按照他内心给自己的规划,未来他荣休时,最多才能达到这个级别。

而海家主君应该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岁……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不过旋即盛紘面露狐疑。

既然海家家门显赫,凭什么能看上自家?

盛紘可不相信什么天上掉下的馅饼。

杨如锦那儿将来有华兰帮着说和,都不一定能成,更别说如此适配的海家了。

盛紘当即出声道:

“母亲,其后可是还有别的缘由?”

上首的盛老太太欣慰点头。

旋即她轻叹一口气,解释道:

“我们家家世确实单薄了一些,按理说依着海家的门第,是不会看上我家的,但奈何……”

说着,盛老太太突然语气一顿,朝盛紘反问道:

“你可听说过海家家训?”

盛紘微微点头,笑着回复道:

“孩儿听说过,说是子孙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不过孩儿私以为这家训没什么道理,毕竟都年过四十了,怎么说都与不能纳妾毫无分别,无非是嘴上说着好听些罢了。”

说着说着,盛紘脸上笑意一滞,满脸惊讶地看向盛老太太。

上首的盛老太太无奈点头。

“他家女儿家世卓绝,再有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之下,也有了这等规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