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夫妻谈心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夫妻谈心

作者:抢你辣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9: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欢场过后,大多是以下两种结果。

盛极转衰的空虚,与人相守的回味。

日头西斜。

将今日参宴的人家全部送别后,杨文远拉着华兰在屋檐下的木踏跺落座。

杨文远毫无形象的箕坐在地。

华兰纤指轻捏裙摆,也跟着悠悠然坐下。

不远处。

下人女使们正在李妈妈、翠蝉、彩簪的指挥下洒扫庭除。

清风微抚,端得是惬意自然,温馨和谐。

看着不远处忙碌的众人,杨文远的心里一片宁静。

“说起来,我们可是好久没这般坐着了。”

会试之后忙殿试,殿试之后忙馆选,馆选完还得如公务员一样每日坐班,如现在这般安静祥和的场面,恍惚间怕是得追溯到半年前去。

华兰一双藕臂缠在杨文远的臂膀上,螓首倚在其肩头,闻言也是轻轻蹭了蹭,轻声回道:

“是呢。”

接受平静了一阵儿。

宁静过后,脑子里开始随意飘落着各种不着边际的思绪。

杨文远又不由自主的开始思考起之后的日程。

突然,杨文远想到了什么,转头朝近在咫尺的姣丽容貌问道:

“对了,你大伯家的堂弟长梧,是不是八月要和你康家表妹结亲了?我记得先前还给家里来了封帖子。”

华兰光洁的额头轻点,回道:

“八月宥阳。”

夫妻俩私底下打趣别人有利于促进夫妻感情。

杨文远当即腹诽道:

“你说你大伯家也是,你弟弟长梧明明就在汴京的五城兵马司任职,康家也是在汴京里的,为何非要回到宥阳成婚?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华兰闻言,不由得抬起美眸,给了杨文远一个好看的白眼,娇嗔道:

“官人你这是什么话,宥阳那里是我盛家祖宅,大伯是家族大房,又不是我们家这样。

更别说我大伯一家可还是在宥阳住着呢,总不能儿子结亲,领着一大家子去媳妇家那边举办婚事吧?那反倒像是我家上赶着一样。”

说着说着,华兰觉得杨文远是在没事找事,故意逗弄自己,不由得再次侧目横了旁边人一眼,樱唇开合,无声嘟囔着什么。

“哦哦,原来是这样!”

杨文远当即一副受教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夫妻感情和谐第二条,抱怨别人的时候,可以适当展露自己的“无知”。

“说起来长梧进京后,我和他也没见过几次……”

长梧不知道是他自己心里有自知之明,还是盛维背后提点,纵使他来了汴京许多时日,但也没有非要上门求见杨文远和华兰,反而有些安之若素的味道。

杨文远想了想,随后开口问道:

“对了,长梧的婚事虽说定在宥阳,但于情于理你都应该有些表示,你可准备了什么?”

华兰轻轻点头:

“我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等我家那边确定好人选,再让他们帮我一起捎带回去。”

“你家那边何人去?”心中暗赞一声华兰果然是天生的大娘子,杨文远开始闲聊唠嗑了。

华兰黛眉微拧,顿了顿后,回道:

“祖母应当会回宥阳,她和大房的老太太是昔年妯娌,中间这么多年不多见,也是经常有书信往来,更别说此次恰逢其会了,而且还听祖母说起,自去年冬日起,大老太太还病着了……”

老来病至如山倒,病去也会留下一地狼藉,一日不如一日。

能让盛老太太特意提及,那怕是冬日病的不轻,更是难捱。

“这是得回去一趟。”杨文远轻叹一声。

古代路途遥远,赶路艰难,年轻人尚且如此,更别说年老力衰的老人家了。

此次盛老太太回宥阳,怕是今生和盛家大老太太的最后一面了。

这也无怪乎古代每当看见久别重逢的亲人时,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实在是一经别离,从此便是天涯海角,再难相见。

再度相见时,便是重获新生之喜。

“其他人呢?”杨文远继续问道。

古代交通不便,这导致了很多地方都不受官府节制,盗匪猖獗。

因此官宦人家的女眷出门,是必须要有家族男性陪同,还要有家丁护卫,如此才能安心。

而汴京离宥阳的路途遥远,路上有概率会遇到劫道的匪祸,所以杨文远问的便是盛老太太此次随行的盛家男丁。

华兰开始嘴里盘算着:

“父亲这儿……”

杨文远果断摇头:

“如今朝堂立储时刻有变,是个有进取心的官员都不会随意离京,更别说岳父……”

呃,这事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但杨文远也不好直说,只顿了顿,继续道:

“祖母也不会同意的。”

华兰跟着点头。

“那这样说,长柏也是不能去了。”

庶吉士虽没有正式授官,但有观政、“储相”之名,还有每日弘文馆的授课、课业,更不可能离京。

“那长枫……”

华兰说着,不由得和杨文远对视一眼,脸上皆是露出意味分明的苦笑。

若是长枫能靠谱,母猪都会上树了。

更别说这种关乎身家性命的事了,谁都不放心让长枫来。

这样轮番说下来,华兰也没了主意。

总不能让蹒跚学步的长榕跟着吧?

那岂不是还得带一个奶妈子?

“这么算起来,家里确实有些抽不开人手。”

华兰脸色有些担忧:

“那只能让父亲多派些人人手了。”

说话间,华兰的表情有些踌躇。

若是让祖母一个人回宥阳,她的心里属实是有些不放心。

有心从府上派些亲卫去,但又怕父亲盛紘顾忌盛家颜面不肯接受,反而觉得是自己嫁入了权爵之家,瞧不起自家人。

一时间犹豫不定。

“要不你到时跟着一起去?”

华兰正忸怩不安的时候,杨文远突然出声道:

“左右你也已经许多年没回宥阳祖宅看看了,我先前还听你聊天时提及,小时候多是你大伯去你家看望你们,你们却是没得着多少机会主动上门,要不趁此机会,你也跟着一起回去?

反正汴京这儿无事,我也得存着休沐日子留在冬日,怕是顾不上你。”

对呀,这样不就有了上好的名头?

自己一个侯府夫人回祖宅,带些府上亲卫出行,也是件很正常的事吧?

官人考虑的就是周到。

“不过,父亲那儿不一定说得过去吧?”华兰面露顾虑道。

“这可说不定!就算先时不同意,但等到你家讨论回宥阳的人选时,自然明白自家无人可用,如何也会选到你。”

杨文远继续道:

“再说了,参加兄弟姊妹的亲事,怎么说也是合情合理,总不能因为嫁了出去,身份地位高,就把人拦在门外吧?

况且有你这个女儿帮他回老家争颜面,他可能面上不同意,但心里指不定怎么高兴呢。”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华兰脸上露出了个调皮的明媚笑脸,重复了一句方才杨文远的话。

“嗯嗯~”

杨文远欣然点头:

“孺子可教也!不枉我耗费心机一番点拨!”

“可是,可是……”

华兰又有了新的思虑,但更加难以启齿。

其实还是子嗣的事。

夏初的时候贺老太太帮着调理了身子,但现在两个月过去了,自己还没有显怀,这到时候若是回了宥阳,岂不是又要耽搁一月多的功夫?

“怎么了?”

“可是我回了宥阳,官人你这儿怎么办?”华兰难得露出一副楚楚可怜的表情。

“啊?”

杨文远神情一怔,以为华兰是在说自己对闺房之乐如饥似渴,担心回了宥阳,使得自己放飞自我了。

“夫人你还不相信我的定力?”杨文远满脸义正辞严。

自己虽然夜以继日,但也没有到嗜色如命的地步啊!

冤枉啊,夫人!

要怪,就怪我那两颗坚硬如铁的腰子吧!

华兰也懵了。

我说的是子嗣延续,你说的是什么?

证据确凿,还说你满脑子不是黄色废料?

华兰意识到杨文远说的是什么,当即没好气地看了杨文远一眼:

“官人,我不是那种妒妇,你要是想纳门妾室,只要身家清白,我绝不多说什么,但怎么也得让我先……”

后面的话华兰羞于出口,只能羞愤地瞪了杨文远一眼。

对于杨文远纳不纳妾室的问题,华兰一直看得很开。

高嫁进了侯府,还有个体己的官人,人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更别说杨文远还壮得和头牛一样,有人帮着分担些说不得也是件好事。

只不过杨文远一直没提,华兰也不至于没脑子到主动提就是了。

纳妾这事看得开,但也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必须得等到自己怀孕!

纳妾华兰不反对,甚至等自己怀孕后,华兰也准备主动给杨文远纳一门良妾。

但这也有一个前提。

那便是除非自己诞下的是侯府嫡长子,不然如若是个姑娘,那在嫡子之前,华兰也不会让那名妾室怀孕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嫡子和长子的名头,都必须得安在自己孩子头上,华兰才会放心。

杨文远这才明白华兰的意思,当即讪讪一笑。

但还是劝说道:

“左右又不差这一月的功夫,再说,这不是还有些时日吗?说不定就成了呢。”

说着,杨文远又问道:

“对了,这段时间你可是找大夫看过?”

怀孕之后才会有显怀的症状,中间也是隔了些时间的。

华兰脸色有些不开心了:

“我先前让人上门把过许多次脉了,现在还未显怀,如何还敢让人上门把脉?如若再不成,岂不是更难为情。”

‘又不是不给诊金。’杨文远心里嘀咕道。

每次上门都有诊金拿,还事少清闲,这活杨文远都乐意干,更别说别人了。

‘指不定那大夫心里高兴坏了,恨不得每天都上门诊脉呢。’

但女人脸皮薄,更别说华兰还是经历过许多次失望了,心里更是敏感。

杨文远也只能宽慰道:

“时候不到罢了,贺老太太不是说了已经调理好了吗?这事急不来。”

这话虽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杨文远也委实说不出别的话了。

总不能自己帮着生吧?

让他生,让他生?

杨文远慌忙打了个寒噤,把这个荒唐的想法赶出脑海。

此时天色已暗。

杨文远起身舒服伸了个懒腰,由华兰挽着往梓泽居走去。

李妈妈跟在后头,趁时禀告晚饭已经摆弄好。

夏日炎热,即便今日难得清凉,用完饭后,两人身上也是沾了一层汗渍。

杨文远和华兰坐在一起,不经意闻了闻。

嗯,香的,味道美得很!

杨文远洗浴简单,只需简单冲洗便结束了。

而等华兰沐浴更衣完,穿着一身丝绸白衣,披着湿漉秀发,羞红着脸进门的那一刻,杨文远当即看直了眼。

立了,同时杨文远的身子也站立起来!

似乎是想要加班加点赶工程,华兰今日分外主动,倩影款款走到桌前,檀口微张吹灭蜡烛,随后牵着杨文远的手往床榻边走。

哎,你这,多难为情啊!

杨文远身为良家妇男自然不甘示弱,当即便让华兰出师未捷身先死,半道崩殂,进退两难。

“嗯~!”只听黑暗里嘤咛一声,微弱的月光透过窗扉,便只能映照出一道人影。

之后便是如泣如诉的婉转哀鸣。

门外,翠蝉和彩簪手里拿着用来擦头发的绢巾,听了里面的声音,脸上不由得一片羞红。

互相对视一眼,面上皆是促狭一笑。

两人当即离得远些,直到旁边的廊道上,耳根这才得了清净。

两人望着天上的明月,也开始谈心。

“对了,彩簪,你如今也到了年纪,要不哪日找姑娘说说,让姑娘帮你在府里找个年轻管事,将来许个好人家?”

翠蝉现在有了长青,自觉应当为彩簪,这个盛家一起陪嫁来的姐妹考虑,于是开始出谋划策道:

“我看前院的小陈管事便不错,他父亲是城外一处大茶园的管事,自己也在侯府里负责一部分采买的活计,将来日子过的肯定好。”

茶叶生意是能和马匹相媲美的暴利行当,茶园管事与马场管事比起来更是清贵许多,因此翠蝉嘴里的小陈家算是侯府家生子里的上层人物了,这建议可谓是十分中肯了。

彩簪不以为然的轻笑一声,低着头悄然往主母房里看了一眼,也不回答接翠蝉这话,只回道:

“还不是时候。”

“这话你已经说了许多回了。”

翠蝉颇有些恨铁不成钢道:

“你再等下去就是老姑娘了,就算仗着姑娘贴身女使的身份,往后也不好挑了,还是早些落袋为安才好。”

“这事急不来。”彩簪依旧慢条斯理的道。

“你呀,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才好!”

翠蝉无奈摇头。

有时候她真不清楚自己这姐妹脑子里究竟在琢磨些什么。

莫非她也想和姑娘一样,将来高嫁到侯爷这样的显贵门户不成?

“别说我了,你和长青如何了?”彩簪转移话题道。

说起这,翠蝉脸上当即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那当然是过的极好,我当初看中他便是因为他老实憨厚,待人和气,不然我怎么会看上这个傻大个?”

末了,翠蝉又摆出一脸嫌弃,不忍直视的表情:

“还黑黢黢的!”

“也不知道他怎么长得,明明一直跟在侯爷边上,怎么侯爷脸蛋白净,他倒是跟个黑炭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