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水匪起事、用计

烟波江上,夜色茫茫。

星星灯盏在水道上渐渐亮起,迎着夜风水气,挂在外边的船灯随风摇曳,别致盎然。

平和夜色下,岸边一处小山坳里。

此时正发生一起激烈的争吵。

“有什么不敢干的!”

水匪里的大当家瞪了一眼自己师爷,怒喝道:

“老子自打替天行道,杀了我那硕鼠一般的贼上官后,就没什么人不敢弄得,现在突然闯进来一头大肥羊,你让我放过它?”

面对块头大,满脸横肉的大当家,整个人精瘦的师爷不敢硬着头皮反驳,只迂回道:

“大当家的,你知道在你之前,我们这儿有几个大当家的吗?”

这位满脸横肉的大当家原本并非此处水匪的头头,是前几月才流窜过来的,看到此处地界好,师爷说话又好听,便留下来当了新任大当家。

“你说这鸟事作甚?你前面有几个死鬼与我何干?”

大当家一脸不耐烦,唾沫星子都喷到了师爷的山羊短须上:

“我就问你,能不能干?!”

“能干,能干!”

师爷连连点头,眼看着大当家准备让人乘着小船,让船队里的内应开始行动,依旧嘴里不停道:

“您前面有五任大当家,全都是看上了这等肥羊,不听我的苦苦劝告,非要去劫掠,结果落得了个人死灯灭,只独留我一人望着江面浮尸脸色戚戚……”

“别在我面前拽你的酸文假醋。”

不过大当家虽然不耐,但听到师爷的话,还是不免让人停了下来,继续问道:

“随后呢?”

师爷闻言面露喜色。

听得进劝便好!

这年头敢拼杀、身先士卒的大当家可是凤毛麟角,之前也有几个不合格的来“应聘”,但实在是不堪造就,都被自己打发进江里陪前几任大当家唠嗑去了。

这个可是得多用些时日!

毕竟我辈文人不好拼杀,自然得找人来干!

只听师爷来到山坳平地,指着正在水道上平缓行驶的楼船,对大当家反问道:

“您可是看出此次“肥羊”与别时有何不同?”

大当家不耐烦打断道:

“都说了别给我扯这些,我当初要是肯用脑,现在指不定是个文人高官呢,哪会落到如今田地?

快些说完,不然我可就要上了!”

说着,大当家看向师爷的眼神开始不善起来;

‘这平白得来的师爷好用是要用,但是就太喜欢给自己讲道理了,端的啰嗦!’

此时的师爷心里也不得劲。

倒不是因为他人前显圣被打断而不开心,而是因为他看出来了,这新任大当家也是个不喜欢追求“进步”的兵莽子。

武力有余,但进取不足。

‘哎,又得在过路的强人里物色人选了……’

心里开始早做准备,但面上师爷依旧朝大当家和善笑了笑,随后也不卖关子,指着江面上的楼船道:

“大当家的,你看那楼船,别的船都是互相靠在一起,如同抱团的鹌鹑一般,唯独它独自行驶在前,大张旗鼓的驰骋在水道上,甚至不乐意和那些船只离近了。”

顿了顿,师爷继续道:

“显然是那船家主人心中有底气,不屑于与那些人为伍,同时也是个明白人,料到船队里可能有我们的内应。”

在这处狭窄水道的进口和前边码头,师爷每日都派人盯梢,一发现有“肥羊”途径,便会有自家船只混入其中,此计可谓是屡试不爽。

“现在趁着夜色,看见船板上只有寥寥几个护卫,一副引颈待戮的模样,但怕是只等我们一拥而上进了船,那船上客舱里保准一个房间能跳出三五个大汉来,把我们一锅端了!”

出来行走江湖,师爷主打的就是一个谨慎。

不管那船家是否是虚张声势,还是别的什么,对于这种一看就很有底气的船只,他向来是不愿招惹。

流水的大当家,铁打的师爷。

大当家可以再找,但师爷的命只有一条!

师爷故意说的严重,大当家也不傻,当然听得出来。

不过想了想,他决定还是信任这个“六朝重臣”,能苟活这么久,想来是有些眼力见在身上的。

不过虽说放过了那个“大肥羊”,但后面好歹还跟着一堆小鱼小虾,也能填饱肚子了。

于是大当家继续让那人去通知内应,另外再安排了人去前面渡口放置栅栏。

安排好后,大当家朝师爷道:

“那大船我并不招惹,让他安稳过去,但后面那些小船,总得交些买路钱吧?”

师爷面露犹豫。

在他看来,此次买卖还是不做为好,毕竟若是那大船上的人家有些个愣头青,非要看不过眼撞上来,那自己那就难办了。

不过又转眼看到大当家那愈发不善的眼神,师爷明白西瓜丢了,总得给人家些芝麻解馋,于是当即爽朗一笑:

“大当家,我这便去安排兄弟们!”

“不必了!”

师爷转身欲走,结果却被身后的大当家一把拉住,手臂抽也抽不开,只得面露诧异的转头回望。

只见大当家那横肉堆叠的脸上浮现出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初来乍到时,师爷待我亲善如手足兄弟,奉为座上宾,此番同去!”

杨家楼船。

今夜月光明亮皎洁,又有诸多繁星放亮。

星河东流,水面上月光、星光交辉,是个难得光亮的夜晚。

船上的华兰等主家皆已睡下,长青则是按照往常,领着府中亲卫在船上轮番守夜。

这时,长青骤然发现船两边骤然亮起了许多火光,这并非灯盏,而是火把,并且来源多是仅能容纳三、四人的小舢板。

看到这情形,长青的心里陡然一惊。

这时值守在船尾的亲卫来报,说是后面船队里突然传出了哭喊声。

长青这下确信,应当是此处水匪来犯了。

不过长青神情并不慌张。

自家楼船高大,仅需把守住船侧要紧处,守望相助,仅凭这些小舢板可上不来自家船板。

同时让人将船上四十亲卫尽皆喊起,收拾兵器长弓,按照早已分配好的位置站岗。

布置好后,长青这才下了甲板,来到船宫门外。

翠蝉和彩簪此刻守在华兰门前,脸上皆是焦急,显然也是听到了外面的声响。

长青见状安慰道:

“放宽心,小小水匪罢了,船上有四十侯府亲卫,就是县里兵营我都敢闯上一闯,更何况这些乌合之众。”

虽未着甲,但侯府从小精挑细选,供养出来的亲卫,可不是这些平民百姓演化出的水匪可比。

并且亲卫越多,组合出来的实力越大。

用自家公子的话来说,这些亲卫聚在一起骤然袭击县城武库,抢了盔甲,那这县令也是可以坐一坐的。

不过虽然不怕,但出了事,还是要华兰这位女主人出来发号施令的。

于是长青让翠蝉去把华兰喊醒,出来主事。

等翠蝉进门,长青自觉去船舱里等着了。

不多时,华兰穿戴好出现。

进来便急忙问道:

“我听后面一片喊杀声,可是出了水匪?”

“是,夫人,后面船队遭了水匪袭击。”

见华兰面露担忧,长青又连忙补充道:

“不过夫人放心,我们船上有侯府亲卫四十,全都配了利刃、长弓把守在船舷、甲板,别说水匪来了,就算是此处指挥营里的水师来了,也是轻易上不来的!”

华兰脸色稍微转好,同时心里暗自庆幸,自己此次好在是陪着祖母一起出来了,不然若是祖母自己出行,遇上了水匪作乱……

长青继续道:

“而且此处水匪似有眼力见,并未对我们设槛,只对着身后船队出手,显然是明白招惹不起我们。”

华兰这才安心。

心情稍微平复后,华兰便让长青去外面看顾着了,不过临走前还是吩咐了句:

“既然没对我们起心思,那祖母和妹妹们便不用喊了,免得叨扰。”

“是!”长青领命离去。

华兰虽听长青说不碍事,但心里如何放心的下,空荡江面上没有遮避物,又离得不远,哀嚎声不绝于耳,还时不时传来兵器碰撞声和落水声,让人心里听着都觉得心颤。

这般大的声势,无论如何心大的人也是睡不着的。

很快,小脸苍白的明兰、如兰一起走进门,各自裹了个小被褥,只露了个脑袋出来。

已经喝了养神药的盛老太太也惊醒了过来,由房妈妈搀扶着出现。

“真有水匪?”盛老太太表情似有不可置信。

而且听外面那阵仗,似乎此处水匪的实力还不容小觑。

华兰当即便把刚才长青的禀告全盘托出。

“那便好,那便好!”盛老太太松了口气。

华兰对于侯府亲卫没有概念,但盛老太太可是经历过父亲亲卫的,明白这么多亲卫在场,自己等人的身家性命是无忧了。

盛老太太的存在犹如定海神针一般,见祖母表情缓和下来,屋里原本有些凝滞的氛围瞬间轻松许多。

“这年景真是乱了!”盛老太太摇头叹气道。

显然,这突然遇到祸匪作乱,还离得这般近,也是盛老太太平生第一次。

“大当家的,这下你信了吧!”

吩咐手下开始洗劫,水匪大当家依旧贼心不死,于是带着师爷坐着小舢板来到楼船附近窥伺。

一见周围喊杀,楼船上顿时冒出了几十名身形精壮的汉子,还带着寒光冷冽的刀兵在甲板上巡视,立马惊出一声冷汗!

好险没上去!

心中暗道庆幸,不过嘴上大当家还是嘴硬道:

“不过这么些人罢了,我上百兄弟在这,一拥而上也是吃得下的!”

不过说着说着,大当家的不由灵机一动,起了心思,拉着师爷耳语道:

“你说,我们不好上去他们的船,但若是把他们引诱出来,你说如何?”

防备越多,就代表着其中的点心越发美味,大当家不由得开始心痒痒起来。

这捞油水的偏门是干不长的,时间越长越危险,若是来个破釜沉舟,狠下心来赚上一大笔,自己也可以取了银两洗白上岸……

“应当没这么蠢吧?”师爷心里也开始意动起来。

财帛动人心,反正不用自己的命去拼,有这个大当家的顶在前面,纵使不成,自己也可以全身而退。

干了!

于是师爷当即开始谋划起来。

确定好计划,师爷最后真情实意的拉着大当家的手,叮嘱道:

“大当家的,若是他们不上当,你一定要早点抽身回来!”

大当家肯定点头,面露感动。

师爷满脸欣慰,就要抽手离开,却发现手腕一紧。

又抽不开了!

师爷当即错愕的看向眼前的“莽大汉”,只见大当家开口道:

“我闯荡这么些年,就懂得一个道理。”

说着,大当家将师爷的手抓的更紧了。

“人多力量大!

到时没有你在我旁边出谋划策,我不安心。

一起上吧,金樽共汝饮!”

楼船上。

长青看着不远处正往这边靠近的舢板,上面坐着一位抱着襁褓婴儿的妇人。

同时舢板后还有一艘不断靠近的大船,上面喊杀声不断。

见此,长青不由得面露警觉。

他立马让三个亲卫乘坐舢板上前示警,让那妇人离远些,同时让人朝那大船空射几箭,让其远离。

但双方距离依旧在不断接近。

华兰也意识到了外面的情况,于是把长青喊进来问话。

得知有一对孤儿寡母孤零零的坐着舢板来求救,华兰不由得面露迟疑。

她不由得看向盛老太太,询问道:

“祖母,这妇人和孩子都到了近前,我们不如把她们接上船?”

平常华兰肯定不会开这个口,但毕竟是刚出人世的孩童,可谓是刚好正中了华兰的心思,于是些许恻隐。

盛老太太看出华兰的心善在何处。

也觉得一个妇人翻不起什么风浪,况且这也是一件行善积德的好事,于是点头道:

“既你有心,让她们上船便是。”

不过虽起了善心,但盛老太太也不失防备的心思,接着道:

“不过她们上船后,你便立刻让人把她们送进房里看管起来,时刻不得间歇,期间别管她说什么,只当没听见,到时船靠码头,便立刻让她们下去。”

华兰点头应是:

“孙女明白,若是那妇人实在不识好歹,孙女让长青把她们再送下去也无妨。”

华兰虽是看在婴儿的面上起了善心,但到底还是家中人重要,若是那妇人不领情,那她也可以把情意收回来。

心里不得救,那也怪不得自己收了绳索。

长青得了命,便立刻把那舢板上的妇人和襁褓婴儿带了上来。

一上船,就见那妇人开始哭着嚷嚷,想要求见自己的救命恩人,要报答救命之恩。

长青不答应,但那妇人却是恍若没听到一般,只抱着孩子就要硬往船宫里走,嘴里依旧“恩人啊”、“报恩”个不停。

这使得长青听着心里一阵腻歪。

我们什么身份,你什么身份。

救你一命便不错了,还想上赶着见面。

若是真念了自家夫人的情,那便是上船一切听命就好,嚷嚷个什么?

念及此处,长青也冷了脸。

当即让旁边早已等好的两个壮妇架着这妇人进了船内客舱,婴儿则由一位女使跟着抱进了房。

关了门,再让两位壮妇轮番看守,长青留下一句:

“期间吃食一律供应,下个码头便送你下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