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流寇踪迹、中秋

宥阳。

盛府。

虽说与汴京相比,宥阳是个十足的乡下地方,但正如盛老太太说的,乡下地方也有乡下地方的好处,那便是没有众多规矩桎梏。

华兰倒还好,毕竟年龄比几个妹妹大上许多,还已经嫁了人,没有什么太大的玩性,多是陪着盛老太太、盛大老太太和盛维夫人李氏说话。

不光说话,同时正好凑到了四个人,于是又把解闷的神器麻将拿了出来。

不得不说,麻将对于久居宅院,多时苦闷的妇人来说,着实是个大杀器,一经拿出,便引起了盛大老太太和李氏的兴趣,乐呵的不行。

而明兰、如兰那边,趁着盛老太太和华兰少有看管,便直接放开了性子。

她俩在汴京一直要顾虑周边人的眼光,维持着规矩不好随意出门,但是如今在宥阳,却是没有什么太大限制。

又有品兰这个宥阳坐地户领着,自然是满山遍野的跑。

一日。

华兰正陪着长辈们在屋内说话。

“过几天便是长梧婚事,贺家妹妹怎么还没到?莫非是家中杂事太耽搁,抽不开身?”盛老太太的话在厅堂内响起。

“快了快了。”

盛大老太太回道:

“昨夜刚收的信,她已经携着大房长孙上了船,能赶上婚礼。”

说着,语气中带着调侃:

“到时候,少不了给你免费看诊一次。”

“哈哈,那我便安心等着了……”盛老太太也附和笑了声。

不过就在此时。

却是见外面庭院里突然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随后便是长梧领着几个妹妹鱼贯而入。

“你们不是去城外打猎了吗?怎么今天这么早就回了,还一脸着急忙慌的。可是出了什么事?”盛大老太太看着四个气喘吁吁的孙辈,当即便朝着最年长的长梧问道。

“祖母,我们方才在城外山上打猎时,正觉着口渴,想要寻一户庄户讨水喝,结果却是遇到了一股流寇了!”长梧气都来不及喘气,连声禀告道。

“流寇?”

盛大老太太闻言心里登时咯噔一下。

自家即将举办婚事,现在附近山上却是陡然出现流寇的身影,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不过当下她也不顾上这有什么影响,只担心长梧几个是否安全无恙,于是问道:

“你们遇见了流寇,可是都没伤着吧?”

“没呢,祖母/大祖母。”

下面几人皆是连连摇头。

“那便好。”

盛大老太太这才安了心,让几人先喝下茶水压惊,旋即转头看向盛老太太和华兰道:

“前几日官府在城墙边贴了告示,说是附近县城有流寇的踪迹,我念想着宥阳这地方偏僻,又从未闹出什么兵乱,起初还不信呢,谁曾想真闹大了跟前来。”

其实盛府作为宥阳的大户,背后还有官方背景,又添上最近即将举办声势颇大的婚事,宥阳县令之前还特意派了皂隶来上门提醒,不过盛大老太太不怎么信,也不愿意孙儿长梧的喜事添上些许阴霾,所以不曾和盛老太太说。

现下出了事,更不能直说了。

见盛老太太和华兰含笑点头,盛大老太太这才又朝稍微平复下来的长梧问道:

“可看清有多少流寇作乱?”

长梧想了想,肯定道:

“流寇人数不多,连双数都没有,只不过我们担心那些不过是先行部队,后头还有流寇,所以便连忙跑回来了。”

盛大老太太点头又摇头: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你先回返的想法是好的,但流寇数量应当不多,不然官府早就开始封了城门,或是往金陵求援,怎么可能才张贴几张告示。”

言毕,盛大老太太又道:

“不过既然发现了,长梧你便去衙门通禀一声,给他们提个醒,防患于未然。”

等长梧领命去衙门通知的背影消失,盛大老太太这才转头看向盛老太太,带着歉意道:

“先前出了水匪,现在周遭又有贼寇,让妹妹受惊了。”

“老嫂嫂这是什么话,这事又不是因你而出,再说,说不得这水匪和这些流寇也有些什么联系呢。”说着话,盛老太太转头看向华兰。

“哦?”盛大老太太知道盛老太太这话的意思是华兰知道的更清楚,于是也把目光投向华兰。

“华儿晓得些消息?”

华兰矜持一笑,也不拘谨,当即出声道:

“前几日府里来了消息,说是南方闹了个大贼,还立了个什么昭德的名号,想必这些流寇水匪也是跟着闹腾起来的。”

见盛大老太太的脸上露出担忧,华兰又补了句:

“不过那地方离宥阳远,闹得再欢腾,也波及不到这儿来,最多也是如长梧弟弟说的那般,有几个流兵罢了,而且朝廷很快便会派兵平叛,出不了乱子。”

屋内人都知道华兰的消息来源可靠,因而听她这么一说,都安下了心。

“不过虽然流寇成不了什么气候,但既然已经闹到这儿来了,你们也要小心谨慎些才行。”

盛大老太太这个主人家不好劝说明兰、如兰不要轻易出去,不过盛老太太一看老嫂嫂为难的神色,便心领神会了,随后对明兰、如兰说道:

“没几日便是你们长梧哥哥的婚事了,你们两个这些日子都安分些,别出去野了。”

“是,祖母!”如兰和明兰点头应下。

盛老太太也迎来了盛大老太太感激的目光。

三日后。

贺老太太的船靠了岸。

此时时值中秋。

夜晚。

天上皎洁如一轮圆月,遍撒光辉。

盛府庭院内。

如兰、品兰、明兰几个在一起拜月,同时手里拎着兔子灯取乐。

这时。

李氏的贴身女使前来唤人。

“几位姑娘,大娘子说偏厅里来了客人,让几位前去见见。”

品兰的脸色登时一顿,随后脸上原本的欢喜雀跃瞬间低沉下去。

“可是淑兰姐姐来了?”

一旁如兰的脑袋瓜难得机灵,此刻就想到了自己等人刚到时,盛大老太太说的中秋时节,淑兰会回来的事。

“是的,姑娘。”

“好呀好呀。”

如兰脸上当即摆满了开心的笑容:

“自从淑兰姐姐嫁人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她的面了,这次可算是要见上了。”

说着,如兰还搂住了明兰的肩膀:

“六妹妹,等下你见了淑兰姐姐不用怕,她为人最是和善亲和的,性子要比我姐姐还顺遂些。”

明兰闻言轻轻点头,不过转过头时,却见品兰的脸上有些暗淡,似乎没有即将看到姐姐的喜悦,于是不由出声道:

“品兰姐姐,你怎么瞧起来有些不高兴?”

品兰无奈的撇了撇嘴,一边跟着女使往偏厅走,一边甩着手里的兔子灯,嘴上腹诽道:

“姐姐能在中秋时回来,自是极好的,又能耍灯,又能见姐姐,实在是再好不过。”

“那你怎么有些闷闷不乐?”如兰插嘴问道。    她的小脑袋瓜有些不理解。

就算自己姐姐时常回家,但是自己根本没有半点不乐意。

就算有时嘴上不说高兴,但心里却是怎么想都觉得再欢喜不过了。

‘难道是淑兰姐姐回来没带礼物?’

如兰想到自己每次从姐姐华兰手里接过礼物的喜悦,觉得自己猜到了真相。

‘要是姐姐回家不带礼物,我肯定也不怎么高兴地起来。’如兰暗暗点头道。

品兰不知道如兰心里是怎么想的,不然肯定要罚如兰掏好几窝兔子才能解气。

品兰叹了口气:

“可我姐姐每次回家,她家的家婆都非要跟来,我是半点都不愿意见她,心里自然是不高兴的。”

“对哦!”

如兰此刻有些恍然大悟,连声道:

“我依稀记得淑兰姐姐就是嫁在宥阳的,只不过是刚来,有些忘了。”

其实是自个儿玩的开心,如兰也就记不起来了。

“怎么这段时间,也不见你和长梧哥哥领着我们去她家见上一面?”

品兰瘪了瘪嘴,语气带着浓浓怨气道:

“她家可是秀才,我家可高攀不上她家门槛,更别说领着你们一起去了。

还有,在你们来之前,祖母都已经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和长梧哥哥千万别在你们面前提淑兰姐姐,就怕你们起了心思。”

“什么秀才,我哥哥和姐夫还是进士呢……”

听出品兰对于淑兰姐姐夫家的不满,如兰立马接了句。

“对呀,他们家当年可穷着呢……”

品兰对如兰的吐槽产生了共鸣,刚要诉说一番,便见偏厅已经到了,只得止住了话头:

“我也不好在后面,反正等下进了屋,你们俩个便知道我为何讨厌了。”

偏厅内。

明兰、如兰、品兰刚到门口,还未进入屋内,便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妇人粗哑,又带着得意洋洋的声音。

“我儿子是秀才,秀才,知道是什么吗?”

“那是宰相根苗!”

听着里面的声响,门口的三位少女当即面面相觑。

明兰和如兰的脸色颇为不可思议,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秀才?宰相根苗?

品兰见此,面露无奈道: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正在里面不消停着呢。”

三人进了屋。

便看见灯火映照之下,坐了一屋子人。

盛老太太和盛大老太太坐在上首。

左侧依次是贺老太太和华兰。

右手处,第一位则是一个不认识相貌的中年妇人,颧骨高耸,两颊消瘦,脸上就吐露出几分刻薄。

此时依旧话语不停,音浪几乎绕梁三日。

方才在屋内喋喋不休的人便是她了。

那妇人旁边的是李氏。

后边则侍立着一个面目柔和,气质娴静的柔丽妇人。

橘黄色灯火映照下,再一对比前面絮叨个不停的中年妇人,更是凸显出楚楚可怜来。

此刻屋内就那中年妇人一个人在说话,其他人皆是默默不语。

盛大老太太和李氏已是看惯了这种场面,显现出波澜不惊的定色。

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

而盛老太太、贺老太太和华兰那边,显然是第一次见识这种场面,初时就被惊呆了当场。

随后偶尔视线交汇,嘴角都不由得弯了起来。

只是维持着体面,强压着不肯发出声响。

无论多么好笑,我都不会笑!

而听见明兰几人进屋的动静,那原本面色为难的少妇似乎是松了一口气,连忙上前一步道:

“婆婆,您先喝一口茶吧!”

不过这孙母很显然是听不出淑兰的劝说,亦或是根本不在意,理也不理上前的淑兰,反而朝进屋的三位姑娘张望起来。

品兰孙母自是认识,不过一商贾家的乡下野丫头,入不了她的眼。

反倒是旁边贴在一起的两位姑娘,登时让孙母看直了眼。

她虽是乡野村妇,但也是有些识别容貌的能力的。

只见这刚进来的两位姑娘年纪相仿,皆是生养的娇俏可人。

一个娇憨可爱。

一个姿容艳丽。

都是宥阳不曾有过的好模样。

‘这般相貌,才配得上我孙家的儿郎!’

这般想着,孙母不由得一步并作两步,快步上前想要看清楚些。

而看着突然冲到自己面前,行为举止粗鄙不堪的中年妇人,明兰倒还好,而如兰则是第一时间拧紧了黛眉。

‘这人谁啊?还有这样的人,年纪比我大,行为也比我出格?’

不过旋即,如兰便意识到了眼前妇人是谁,想来这就是品兰姐姐方才说的淑兰姐姐的家婆了,难怪品兰姐姐不喜欢。

如兰心里这样想着,但真当孙母走进的那一刻,如兰便不由自主的紧紧闭上了自己的双眸。

不是因为孙母相貌丑陋到如兰不忍直视,而是如兰实在是被孙母身上穿金戴银的装饰闪花了眼。

一身穿金戴银,反而首饰里没有半点真正珍贵的琼玉珍珠。

别人是珠光宝气。

这人是艳俗庸气。

为了避免自己误会了人,如兰偷偷眯睁了眼睛,小心翼翼的又扫视了孙母一眼。

嗯,自己还真是有些错怪她了。

并非没有珍珠,那头簪确实是珍珠样式,不过珠色暗沉,也不圆润,使得在一阵‘金光’里,如兰一时间倒没看出来这是珍珠,只以为是什么木坠子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