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二百六十八章 至金陵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二百六十八章 至金陵

作者:抢你辣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9: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了华兰的问询,盛老太太一时愣住了神。

去金陵?

那可是勇毅侯府当今所在。

自从与徐家断了联系后,她就再也不曾去过了,那边的昔日旧友也少有联系。

而当下那李徐氏的传信,盛老太太很是得思虑一下,这倒是那妇人的本意,还是受了勇毅侯府徐家的指使?

明兰和如兰两个识趣的先走了。

华兰等了会儿,见祖母还是没有决断,于是试探着问询道:

“祖母,要不就去看看?只当是去拜访昔年好友,顺便去受了那李徐氏的谢礼,也不主动去那侯府地界。”

华兰这番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

如果此番真是那徐家有意为之,那么等自己等人到了金陵,作为金陵地头蛇的徐家,肯定会第一时间就知道消息。

届时是要了结夙愿、重归于好,还是就此相忘,那都看祖母和徐家人如何走了。

反正,华兰是觉得祖母应当回去看看的。

不是说自家非要腆着脸去迎合人家,而是人老思乡,华兰想着,怎么也得让祖母再看看自己少儿时经历的旧景。

至于与徐家如何,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样,将来也是断在了祖母这一辈。

不过华兰也不逼着盛老太太非要即刻就选,只是在门口听了一会儿,见祖母迟迟没有回话,便就要告辞回房。

“也罢,那便去金陵一趟吧。”

终于,盛老太太心中思量一番后,开口道:

“今次怕是来金陵的最后一趟了,总归是要看看早年故交的。”

这趟远门出门不易,说不定此生就没再有下次了,盛老太太觉着,自己应当去看看。

不管李徐氏那儿是不是徐家通过她的口服软,还是根本就不知道这一档子事,盛老太太觉着,自己问心无愧,没有什么犯怵的。

“诶!”华兰立马轻快应了一声。

回了房后。

她先是让彩簪去如兰、明兰房里问了一声,得了她俩也想一起跟着去金陵的回信。

这也不意外。

毕竟这两个妹妹也是难得出来一趟,自然是什么事都想看个新鲜。

确定好人选,华兰又是让翠蝉去长青那吩咐备好马车。

金陵、宥阳两地之间,往返车程不过一日,所以水路是不需做考虑的。

第二日。

晨光微熹。

空中升了些许雾气,透过初升骄阳,如同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盛府门口。

马车已经备好。

盛维和李氏、长梧和康允儿夫妇,以及淑兰和品兰姊妹出来相送。

“母亲昨日解决了淑儿的事,实在是太过高兴,有些不慎沾染了风寒,现在还在屋里睡着呢。”盛维歉意道。

“无妨无妨。”

盛老太太很是理解的点了点头:

“我们去金陵不过访友,几天就回来,届时就要直接回汴京了,也不急着送这一次。”

“是!”

前往金陵的马车上。

明兰和如兰高兴相谈着,自己以前听的金陵有什么好玩的玩意。

一片欢声笑语中,盛老太太则是面露担忧。

“祖母,你可是担心大祖母身子不康健?”华兰同叽叽喳喳的如兰应付几句后,就见盛老太太面带忧色,于是出声问道。

盛老太太缓缓点头,神情忧虑道:

“你大祖母本就一直身体不好,只是凭着心里的一口气,才显得面色精神,这下淑兰的事解决了,她心里的那口气也畅通了。

而且恰好今天就病了去……”

病来如山倒,而且越是年纪大的人越是如此。

盛大老太太病的如此应时,盛老太太自然免不了多想。

明兰此时也贴了过来,出声安慰道:

“大祖母吉人自有天相,不会生什么大病的。”

“对对!”

如兰应和几声,开口道:

“正好我们要去金陵,等回宥阳时,那正好可以请几个有名的郎中一起带去宥阳,帮忙大祖母看诊。”

“这倒不必了。”

盛老太太听了孙女的孝心,此下心中也欢朗了几分:

“你俩能有这份心,对伱们大祖母来说,可比让什么人去看诊都有用。”

贺老太太是妇科圣手,她早就为盛大老太太看诊过不知多少次,盛大老太太的情况,已经是身子亏损颇多,积重难返了。

能活多少时日,都是看造化的。

为了照顾盛老太太的身体,所以马车行驶的速度并不快。

一路缓缓前行。

等到了金陵时,已经过了晌午。

金陵城是大周少数几个能和汴京相提并论的城市,其中达官贵人和商贾富户不在少数。

因此一进城门,不再是如宥阳那般有一搭没一搭的清冷,而是周遭骤然哄闹,路旁出现络绎不绝的小摊小贩。

一片热闹喧哗。

午饭一行人都未曾用过。

所以一进了城,如兰便嚷嚷着要找个当地最好的酒楼去填肚子。

不过却是立即被盛老太太打断了。

“我在这儿有一处宅院,先去那儿落脚。”

这就是昔日勇毅侯府独女的豪横,虽然不往来金陵多年,但那处宅院还是一直有人看护打理。

在房妈妈的引领下,车队一路往金陵城内最繁华的地带行驶。

足足走了一炷香的功夫,马车才在一处三进三出的宅院门口停下。

房妈妈领着几个老婆子去敲门认人。

盛老太太、华兰等人则是依次下了车。

看着眼前这座熟悉的宅院,盛老太太面露回忆,同旁边的几个孙女道:

“这院子还是昔日我父亲送给我的,现在细细想来,这前后几十年里,也没正经住过几次。”

这几十年,自是从嫁入盛家后的。

很快。

房妈妈便领着一直管着这座宅院的管事出来了。

是个发须皆白的老管事。

一见了盛老太太,当即便上前来拜见,眼角含泪,嘴里姑娘姑娘的喊着,显然当初也是老侯爷陪嫁给盛老太太的家生子。

只不过因为这处宅院,一直被留在了这里。

不知是不是因为触景生情,盛老太太也是眼眶里开始噙出泪水来。

下人开始收拾宅院,腾挪东西。

这一圈下来,一天便过去了。

李徐氏住在金陵的位置,在她先前寄来的信里已经说了。

不过华兰自然是不会亲自上门的。

同样还得应当已经得知情况的徐家些反应时间。

于是乎,华兰让长青去李徐氏的家中送封信,告知了盛老太太宅院的位置,便静静等着她主动上门。

而与此同时,盛老太太也是带着三位孙女,开始遍地访友。

盛老太太在金陵的故友众多,多是高官家眷,而且都是做了一家祖母的人物。

每次一上门,便是别人一大家子在旁边陪着一起说话,使得如兰和明兰颇有些不自在。

而去人家家里登门拜访,自然也是要主动介绍的。

而金陵不比宥阳,这里的门户地位高,消息灵通得很。

一来二去,华兰平阳侯夫人的身份,也是渐渐开始在金陵城里传开。

这就使得除了盛老太太的好友外,还有不少收到消息,却不相熟的大娘子,也开始主动登门盛老太太的宅院。

华兰一路上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在金陵,此程的末尾一站,实现了、

往来都是客,总不能把人家拒之门外吧。

于是乎,盛老太太的宅院门前,一时间颇有些宾客络绎不绝,高朋满座的味道。

勇毅侯府。

徐家正厅内。

当代勇毅侯和勇毅侯夫人,端坐在座椅上,面沉如水。

“这么久不来,一来便闹得如此大的动静,莫非是在给我们示威不成?”

勇毅侯府虽然如今没落,但那是相对于鼎盛的武勋人家,以及汴京勋爵,在金陵这处地界,勇毅侯府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因此,盛老太太那儿闹出的动静,一点消息都不漏的传到了勇毅侯的耳里。

“不是示威是什么?”

勇毅侯夫人发丝银白,面色不好看:

“都说了让你别多此一举,不过就是救了一个商会管事的妻儿罢了,哪里还要回问一句?”

“这不是还有杨家那儿嘛……”勇毅侯沉声回道。

“那又有几分颜面?毕竟不是她自己的血脉,如何能……”

“好了!”

勇毅侯立刻出言打断,不让自己妻子继续说下去,他拧了拧厚重的眉心:

“不管怎么说,她到底是我徐家人,是我的妹妹,就算昔日闹出了这么多的不快,但她到底是姓徐!”

“你不说这话,我倒还以为她是姓盛呢。”勇毅侯夫人小声嘀咕道。

不过她也不想接着触怒自己官人,只浅尝即止。

思忖片刻后,她开口道:

“不如就让那家生子早点去登门拜谢?免得还要再看那边的盛况,不然等她拍拍手一走,我们家倒是背地里不知被人笑话多长时间……”

她的抱怨也是有缘由的。

毕竟当下盛老太太那儿显得多么热闹,就越发让他们勇毅侯突出几分尴尬。

勇毅侯终是叹了口气。

“去吧,明天便让她登门去,也不用说什么来家里看看的话了,若是她要来,也别拦她。”

说罢,勇毅侯起身就欲出门。

见状,勇毅侯夫人伸手拦道:

“你干什么去?你不在家里等着见见?”

“我去城外军营整训,就不见了。”

勇毅侯脚步不停,声音从外边传进屋里:

“她就算想回府,怕也只是想看看父亲的牌位,给老人家敬炷香,我还是不给她添堵了,两相宜!”

“两相宜?”

勇毅侯夫人当即嗤笑一声:

“见都不敢见,还说什么两相宜,都是什么骗人的鬼话。”

说完,见自家官人没有半分回头的想法,而且脚步声越来越远了,勇毅侯夫人原地立了片刻,终于是叹了口气:

“算了,我也是避一避吧,免得还要被人家蹬鼻子上脸,让那盛夫人与我打擂台,我家可折腾不过。”

勇毅侯府,终是没落了的。

“喜儿,简单收拾下,回娘家去了。”

“姑娘,那家里……”

“让平儿来吧,他正好在家,让他去应付那个姑母。”

隔日。

李徐氏便上了门。

盛老太太也屏退了上门的大娘子。

“多谢老太太、夫人当日的相助之恩!”

李徐氏虽回金陵养了月余,但那神色和身形却是越发憔悴了,几乎可与华兰初次见淑兰的模样相同。

但一进了厅堂,她还是立马跪谢道。

“快起,快起!”

盛老太太一边让房妈妈去搀扶,一边道:

“左右不过是举手之劳,当不得这般大礼。”

盛老太太这下也不急着徐家那事了,反而问起李徐氏家里的情况来。

“家里有主家照顾,日子依旧如常,不过……”说到这,李徐氏脸上不由得流出眼泪来。

“怎么了?”盛老太太连忙追问道。

同时盛老太太心里也有几分宽慰。

看来徐家主君和夫人不是什么刻薄寡恩的,不然家中失了顶梁柱,那日子肯定是直接过不下了。

“就是我那孩儿!”

李徐氏当即面露戚戚起来,哭诉道:

“他好不容易从江水里侥幸逃过一命,活了过来,但也是大病了一场,过后便是什么话也不可能说,前些天才堪堪将养好了身子,便只在家里留了封信,往南方投军去了!”

“呜呜~!”

说完,李徐氏也顾不得礼仪,当场嚎啕大哭起来。

“我家里就只剩了这一个独子,万一…万一他要是将来有什么三长两短,可让我们母女怎么活得下去啊!”

盛老太太见此宽慰道:

“从军也没什么不好的,我就看你家这小子的脾性,就是个将军命格,没这么容易在外丢掉性命。”

“你们母女只需好好的在家过活,他在前线也能平添几分勇力。”

盛老太太心中也是一叹。

到底是少年意气。

家中又是突遭大难,情急之下,那自然是想也不想,便寻了个能给父亲报仇和发泄的路子,跑去参军去了。

接下来又是一番说话。

不过临到了李徐氏开口告辞,也是没有说出半分徐家的话来。

终于,华兰问了一句:

“你家这事…主家里可是听说了?”

李徐氏低下头,默默道:

“主家自是知道的,不然我家也过活不下去了。”

“嗯。”

华兰点头,不过她开了话头,却是见李徐氏并未往下接话,只是一直垂首,最后说了句:

“老太太、夫人,我女儿还在家里……”

“嗯?嗯!去吧,去吧!”

盛老太太似是才反应过来,恍若惊闻的回了一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