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心虚、皇帝的心思

下午,杨文远自翰林院放衙。

罩着靛青披风,冒着一身风雪归家,迎面而来的便是叔母陈大娘子的冷眼。

杨文远心里发虚,自是不敢直视以对,只得掩面而走。

饭桌上。

陈大娘子又是隐隐点了点什么令国公府的几个公子哥儿、“负心郎”之类的话,面对面的对着杨如锦说,要她以后务必要离这些人远些,却是让旁边的杨文远听得背脊发凉。

杨如锦懵懂点头,华兰在一旁巧笑嫣然。

饭后。

梓泽居卧房内。

“好嘛,这下可是被叔母抓住痛脚了。”杨文远几乎是龇牙咧嘴的用完了饭,一躲进房里,便开口朝华兰“抱怨”道。

当然,只是嘴上抱怨。

华兰当即给了杨文远一个娇媚的白眼,杨文远也只得呵呵笑了几声。

随后道:

“再有半月便是年岁,你也不用多把心思放在这等细枝节末上,安心看顾自己才是。”

华兰轻轻点头应了声好。

“对了。”

杨文远这时似乎想起了什么,当即往侧房小书屋里走去,过了一会儿,手上拿了一个薄薄的账册回来。

走到华兰近前,将册子递到其面上。

待得华兰翻看的时候,杨文远面露得意道:

“如今那烟花作坊也是有了好些进项。”

“可是之前我从老家里拿的那些样式?”华兰一边翻阅账册的功夫,一边问道。

她还记得长梧婚礼上放的那些新颖烟花,很是出彩显耀。

“对,便是那些。”

杨文远点点头,回道:

“这些新鲜样式颇为新颖,很是受得达官显贵们的欢迎,就连宫廷里也采买了不少,可是供不应求。”

自家在烟花作坊上耗资巨大,总是要拿出些新东西给人瞧瞧的。

这不,杨文远便让一些匠人闲暇时,根据自己的提议捣鼓出来的新颖烟花弄到汴京来卖了。

果不其然,一经发售便完全是个卖方市场,买卖络绎不绝。

汴京显贵巨贾多不胜数,都是不差钱的主。

这样能讨得几分喜庆和煊赫的东西,付起钱来自是毫不吝啬。

“嗯~!”

华兰点点头,笑容洋溢的翻看账册上的收益。

她倒不是为烟花作坊能挣钱而开心,毕竟这些钱财还不如她城外的一片水田,而是杨文远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没错,在华兰看来,杨文远这般注重烟花作坊,还耗费了如此多的心血,如今终于有了“收成”,就如同一番辛苦后收获果实的果农,想必心里是很高兴的。

杨文远则是有些担心华兰误以为自己不务正业……

好吧,以杨文远的身份来说,挣钱确实也算是不务正业了。

但不管怎么说,杨文远都不希望在华兰眼里,自己是在做无用功。

看着各自脸上的笑容,两人心中的欢喜不约而同。

“不过每日买卖的数量似乎都有定额?”华兰看了一阵,突然樱唇轻启,发出了一声疑问。

“嗯。”

杨文远点头,答道:

“这种新颖的烟花产量不多,又添上没想到这么受欢迎,所以只得提些价格,定额售出。”

这个倒不是杨文远要搞饥饿营销,而是实在是他不想多给,也多给不了。

毕竟对他来说,赚钱才是次要的。

“哦。”华兰点了点头。

她对于这方买卖了解不多,因此并未多说什么。

很快,杨文远带来的烟火便被售卖一空。

而随着这批烟火进入各家各户,空气中的“火药味”似乎越发浓重起来。

不光是越来越近的年节氛围,同样,还有越发紧逼的立储风波。

自从上次松口立储之事后,官家似乎就此想开了,对于立嗣的话口,越来越松了。

到了如今,这件事几乎可以拿到台面上来相谈。

朝堂名公巨卿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是被接下来更重要的一件事困扰。

官家到底想要立哪位王爷为皇储?

邕王年长子嗣繁多。

兖王强干却只有一子。

这如何站队,也是当前的一大难题。

这些日子里,官家一边着令翰林院的庶吉士们开始研***册封之事,一边却是并未对外放出任何口风。

而这其中对于庶吉士的选择,而不是礼部的官员,这也是一件很值得考量的事情。

毕竟庶吉士并未有议论朝政的权利,只有观政之权。

此举将太子册封之事放在这群未有官身的人身上,就并不算把立储提上正轨,但同时,却对外界释放出了官家已经准备立储的信号。

这下,邕王和兖王两大派系就如同嗷嗷待哺的乳狼,都想要将高悬在头顶上的储君之位收入囊中。

而结合当下马上便是除夕夜,届时便是高官显贵们进宫朝拜的日子。

恐怕那时,便是官家属意之人确定的时候。

因此,这年前的半个月,朝堂间派系的碰撞越发猛烈,两方都想要在官家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以博得官家的青睐。

因而,在这寒冬雪月里,邕王府和兖王府门前却是未见丝毫清冷,反而经常是通宵达旦,彻夜欢歌。

门前车辙将雪地泥泞映的一清二楚,便是彻夜雪花纷飞,也难以覆盖其表,最终化为泥沼显露在往来官员之间。

不过并未有人在意。

杨文远作为当今杨家主君、平阳侯,自是也受到了邀请。

上次平阳侯府饮宴,杨文远因为记恨兖王一系派人唆使长枫之事,所以并未邀请兖王一家。

而今这时候,兖王也是“不计前嫌”的给杨文远送来了帖子。

不管是作秀还是真心实意想要这份助力,兖王这份“贤王”之名,也因此显得更加贴切。

不过杨文远自是敬谢不敏,他可不想和兖王扯上任何关系。

但没来由的直接拒绝也不好看,反而更惹人注意。

正好,杨文远便拿华兰怀孕之事推诿。

随着华兰渐渐显怀,这事已经是渐渐传开了。

杨家本就嫡系不多,此刻杨文远对下一代的第一个嫡子女多加关注,也算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兖王都能来请。

那么作为上次参加平阳侯府饮宴的邕王,自然也是送来的帖子。

杨文远也以相同的理由拒了,表明自己不想参与这些风波。

我杨文远是坚定的保皇党!

不过邕王不知道怎么想的,或是觉得自己比兖王在杨文远这儿更有面,或是觉得自己皇储之位已是板上钉钉,杨文远应当懂得顺从,邀请被拒后,竟又接着递了份拜帖上来。

杨文远自是不惯着,这下理都没理。

皇宫。

御书房。

皇帝穿着一身月白色单薄绸衣坐在书桌前。

殿内一刻不停的地龙将屋内烧的火热,又因皇帝年老体衰,受不得寒,所以比平常时烧的更旺些。

“呵呵,杨家这小子,两边都没在他那儿讨得好。”

皇帝翻阅着皇城司递上来的谍报,笑着同旁边端坐着的曹皇后道:

“这小子也是机灵,只想着置身事外,一点风险也不想冒。”

曹皇后自是明白皇皇帝说的是杨文远。

今年来,杨家和她娘家曹家走的有些近,华兰也时不时来进宫拜见,因此曹皇后对于杨文远印象一如往常般好,于是当即轻轻笑道:

“这皮猴子惯是这样的。”

皇帝看了曹皇后一眼,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谍报,笑容微微收敛了下去,语气平缓道:

“早先好,现在却不怎么样了。”

自打皇帝在心里有了妥协立储的思量后,那么作为先前站队自己的受益者杨家,如今也就用不到他们了。

失了圣眷,也失了作用,那么原先多给的恩宠,自然也要收回来了。

不过皇帝到底不是个刻薄寡恩的无情君王,还是个亲厚的脾性。

因此。

对待杨文远,皇帝只将他按在了第四名,不让他殿试之后就有官身,转而去翰林院待上几年。

至于杨文远之后的路,皇帝便留给了后面的继任者。

而对待杨宇卿,皇帝最重要的便是,将其手中的中央禁军的兵权拿回来。

此下让杨宇卿南下平叛,便是最好的借口。

如今南方侬贼溃败,杨宇卿凯旋归朝已是近在眼前的事。

届时恩荣加身,无论是外放去南方镇守,还是升入内阁,都能将西厢都指挥使的职位撤下来。

没有中央禁军的兵权,现在强盛的杨家便会萎靡,自是不会成为后继者尾大不掉的麻烦。

“陛下,您的意思是?”

曹皇后自然是听出了皇帝语气中的意思,一时间神色有些惊愕。

莫非,皇帝对如今的杨家心生不满了?

明明先前还颇有依仗的……

“没什么,人老了就是会说些不所谓的话。。”

皇帝胡子花白的脸上再次露出笑容。

随后他一摆手,表情显露出不在意道:

“对了,皇后,听说杨家最近和你娘家往来密切?”

曹皇后虽然自持自己和皇帝的感情甚笃,但现在看皇帝对杨家的态度有了转变,当下面露诧异道:

“陛下这话是从哪听来的?哪里走的进了,只是些官场逢迎罢了。”

同时,曹皇后心里暗忖着,要不要同娘家人警告一声,以后和杨家撇清关系。

皇帝表情不变,点点头道:

“你既这样说,那想来是我听错了一嘴。”

这话说完,皇帝略作思忖片刻后,这才对着曹皇后轻语了一句:

“长幼有序,杨家那儿你也照常看待便是,不必忌讳什么。”

曹皇后明白皇帝这是心中有自己的考量,不想被自己突然转变的态度坏了计划,当即点头应是。

不过……

曹皇后突然心里咯噔一下,立马回头看了皇帝一眼。

照常对待杨家说便是了,为何前面要加个长幼有序?

“长幼有序”这句话,曹皇后当前听得最多的便是关于立储之事。

曹皇后如今知道皇帝起了立储的心思,只不过皇帝到底想要立谁为皇储,曹皇后也和朝臣一样,没瞧出任何苗头。

再结合当前这句“长幼有序”……

‘莫不是官家已经属意了邕王?’曹皇后心中一惊。

立马开始思忖起官家后面的话。

而照常对待杨家,莫非指的是照常对待邕王,不要为外人看出来?

至于“不必忌讳”……

想要是想安自己的心,暗指这是皇帝给自己这个皇后留的退路了。

曹皇后一时间心中思绪良多,当即抬头就要同皇帝确认一番,不过放眼望去,却是只见官家重新低下了头,正对着书桌上的奏章、亦或是谍报秘闻细看起来。

寻求无果,曹皇后也不敢再问,只紧蹙眉梢,低下了头开始默默沉思。

半晌过后。

皇帝终于舍得从书桌上抽离了视线,旋即对着曹皇后开口道:

“皇后,若是无要紧事,便先回寝宫去吧。”

“是,陛下!”曹皇后也不明白自己猜的对不对,只循声朝皇帝张望一眼,但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双如水潭般平静的眼眸。

没得出任何答案,曹皇后只得起身行礼告退。

看着曹皇后离去的背影,皇帝将手中奏本随手丢在书桌上,微不可察的叹了口气。

他今日突然对曹皇后吐露了这么多,便是实在放心不下她,担心自己故去后的曹皇后如何自处。

若是换做别的皇帝,恐怕到事情确定前,也不会向旁人吐露半点风声。

想到这,皇帝又重新拿起了关于杨家的谍报,在前些年恩宠杨家的同时,皇帝对于杨家的关注也是前所未有的。

上面细细列数了杨家近日来的大事——“平阳侯夫人确定怀有身孕”、“盛家大娘子携子女登门拜谒”、“与宁远侯府顾家嫡次子依旧有联系”,以及“新颖的烟花样式来自杨家”……

一桩桩、一件件,皆是源自杨家的详细信息。

看着上面“新颖的烟花样式”,官家灰白的眉头微微拧起,嘴里低声自语道:

“韬光养晦?还是兴之所至?”

若是韬光养晦,这就有些太明显了,毕竟这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更别说杨文远还弄得这般大张旗鼓。

但兴之所至……

又有些不合常理。

毕竟再如何喜欢这烟花爆竹,也该有个限度,有个时限,但杨文远对于这烟花爆竹却是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腻味。

着实让人奇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