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五十四章 抽牌与落雪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五十四章 抽牌与落雪

作者:抢你辣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9: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文远也不多卖关子,让房妈妈领着长青搬来一个空桌子,将桌子放在中央,旋即把箱子里的麻将牌全都倾倒出来。

然后杨文远将麻将按照不同牌色分开码好,开始给在场的众人介绍起规则。

“我之所以弄出这玩意,是去扬州时,见他们有人在玩叶子戏,继而回京后想出来的一种乐子……”

杨文远先是将基本的拿牌、出牌规则讲完。

然后是分出不用的牌型,讲解怎么胡牌。

大致介绍完后,见众人还有些迷糊,杨文远也知道光听不练假本事,根本难以理解麻将的乐趣,索性建议道:

“不若我们先打着玩,亲自上手一会儿就学会了。”

叶子戏在场的人大约懂些。

因此面对叶子戏的进阶产物,麻将的接受度也比较高。

反正现在无事,后宅里解闷的东西也少,于是也都应承了下来。

码牌自然不需要打牌的四人亲自来码。

杨文远带了两副牌过来,只需在桌子上放置一个厚毯垫着,一套打完,让随侍在旁边的人另换一套提前码好的,快速简洁,省了自己洗牌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洗牌时不经意间的肢体接触,安全有效。

当然,这是在如今这种情况下。

如果真是后宅女眷们自己打,自然是不需要这般麻烦,只用一套麻将就够。

说不得她们还乐意自个儿洗牌。

反正她们空闲时间多,不在乎这一时半会。

由于现在是大家刚刚开始练手,杨文远建议直接明牌打。

几圈下来,众人纷纷来了兴致,撺掇着开始正式打,杨文远也不拒绝,只是建议换个人选,免得自己亲自上场,显得太欺负她们。

和这种纯新手打牌,赢了也没意思。

“不如就由华兰替我,我在旁边看着,提醒你们有没有出错牌,这样学的更快。”

听了杨文远的提议,陈大娘子当即点头,应承了下来。

“也好,我们女眷一起耍乐,你夹在中间算是怎么回事,快快起开,让华兰上桌。”陈大娘子已经大致弄清楚了规则,说起话来也是毫不客气,堪比男人中的“负心汉”,拔……

在场众人也这话也有道理。

最终华兰推诿不过,还是上了桌。

杨文远则是起身在旁边看顾着。

等轮到哪家出牌,就跟到哪家后边。

也不出声,只是等快听牌、或是规则不懂时才提醒一句。

这时候最好不要手把手的教,而是让她们自己打,出错再纠正,这样熟悉规则的速度能快上很多。

又打了几圈,牌桌上的几人兴致勃勃,旁边明兰几个看着也不嫌无聊。

后宅里可供解闷的东西并不多,这也是官眷人家喜欢互相串门,隔三差五的举办宴会的主要原因。

家里待着无赖,出去找人说话解闷,也不失为一种乐子。

来回花点时间,再用个宴,一天的时间就磋磨过去了。

而现在突然出现了麻将这个“杀伤性武器”,顿时让在场的众人兴致盎然,目不转睛。

由于是初学者,基本上每个人拿到牌,只要是不想要的,想都不想就直接出了,惹得杨文远也不由得加快速度,免得跟不上趟。

别人打牌,倒是让杨文远把自己累个半死。

心里直呼以后再也不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了。

桌上的四个都是女子,她们想要自己码牌,于是带来的麻将还剩下了一副,杨文远又让房妈妈领着长青搬来一个案桌,把明兰、如兰和杨如锦招到一旁。

长柏刚才就在一旁看着,觉得没什么好玩的,并不打算掺和一手。

墨兰和长枫则是没进寿安堂。

毕竟是庶出,见过一面也就够了,再加上盛老太太本就不待见林栖阁的人,王若弗也就顺水推舟,让刘妈妈把墨兰和长枫送回林栖阁待着。

抽牌的玩法就简单多了。

杨文远只是简单讲述了一遍,三个小伙伴就玩得不亦乐乎了。

杨文远还要在旁边指导确定一下,杨如锦这小妮子还不乐意,一脸嫌弃地推搡着杨文远别来,让他去母亲那边。

不到一会儿,两边“战场”全都正式开起来了。

平时安静的寿安堂,充满了热闹欢乐,时不时响起阵阵开朗的笑声。

这也是杨文远做出麻将的初衷。

打麻将本就是给她们提供一种乐子,寿安堂内的笑声和热闹的氛围,已经达到了杨文远的预期。

通过打麻将,她们还能在牌桌上互相交流、说话、交流感情。

杨文远后世就很喜欢和家里人打麻将,但出去从来不打。

打牌不是目的。

不为别的,就为了一家人能在牌桌上说话聊天,享受一起唠闲话的幸福时光。

同时麻将也能适当锻炼脑力,有利于盛老太太这种常年深居后宅不出门的妇人。

多动动脑子,多笑笑,比什么都好。

……

时光荏苒。

即便麻将的诱惑力再大,但是在汴京逐渐加大的雪势下,两家人的团建活动也不得不终止。

在平阳侯府待着还好,家里的积雪都有下人清扫。

但出了门,除了街道司在大街上清扫出的一条可供日常通行的路,其余地方的雪已经没过了膝盖,给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就连盛家的书塾,前几日也在平宁郡主的建议下,暂停了授课。

等过完年,天气好些再开。

马上就要春节了。

每当这时候,杨宇卿就会带着陈大娘子和杨如锦回侯府住着。

等过完了年,开始应卯再回去。

侯府里自然有杨宇卿专属的院子。

平日里也有专属于二房的女使清扫。

东西都不用带,直接入住就行。

其实,不止杨宇卿的院子。

在平阳侯府刚赏赐下来的时候,初代平阳侯决心重新修缮府邸,整个侯府都是按照家里最少有五房来规划的。

但谁知后续的子孙都不争气,最多的那一代也只添了三房。

到了杨文远这里更是凄凉,偌大的侯府只剩自己一房,杨宇卿为了避嫌早早搬出去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一阵子。

看样子,这个艰巨的任务,也只能交由杨文远来完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