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六十九章 上元佳节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六十九章 上元佳节

作者:抢你辣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9: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既然你明白,那是最好不过的。”

寿安堂里,盛老太太拉着华兰的手道:“你要知道,再是高官显贵家的女儿,嫁了人,便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华兰回家后,就同盛老太太说起了今日在王家的事,还提及了王若与的所作所为。

和祖母说话,华兰自然不藏着掖着。

直说了自己觉得王若与这个姨母对自家没什么好意。

盛老太太点头赞同。

“当年我带着你父亲去王家提亲前,事先打听过,你那个姨母虽然相貌才学都不错,但是身上有很多高门贵女宠出的坏性子。

而你母亲虽然有很多不及她姐姐,但有一样是顶好的,就是没什么坏心思,这一点就远远胜过了你那姨母。”

盛老太太继续说道:“虽然伱姨母怕是没什么好心思,但你母亲这人性子直,怕是察觉不出来,又加上从小养在你叔父家,缺少家人的疼爱,对你王家那边很是亲热,将来怕是会被你姨母轻易拿捏。

过了年,等我家和杨家结亲的消息传出去,她怕不是总是要上门来缠着你母亲,我不好说,只能由你给你母亲提提醒。”

华兰点头应是,“是,祖母,我在家里的时候会看顾着的。”

“有你在旁边看着,我放心。”

盛老太太笑着点头,又道:“不过只要你那个姨母做事不是太过,你也不必管,照顾着点你母亲的面子,些许财帛我盛家还是出的起。”

“是,孙女记下了。”

“嗯,你心里有個尺寸就行,当下还是继续和房妈妈学好管账的本事,等纳征礼之后,我再托人找个教养嬷嬷,我盛家的女儿,不比别家差!”

……

时间一晃。

转眼间上元佳节已至。

上元节,也称春灯节。

汴京是“上元五夕”。

正月十四开始,正月十八结束。

其余各地是“上元三夕”,只到正月十六。

上元佳节期间,城门弛禁,通宵开放。

特别是正月十五当天,游人云集御街两廊下,歌舞百戏,热闹非凡。

比春节那天也是有过之而不及。

上元佳节既然能另名为“春灯节”,那节日主要娱乐活动自然与花灯有关。

猜灯谜、舞狮、舞龙灯、放烟花等活动数不胜数,各色花灯遍布全城。

积英巷。

盛家。

天色刚刚暗下,众人快速吃完了晚膳,各自回院里打扮,准备等下全家出去逛花灯。

“妇人又为灯球灯笼,大如枣栗,加珠翠之饰,合城妇女竞戴之。”

大周上元节时,流行往头上戴花灯首饰。

经过能工巧匠的手,能打造出如同枣子、栗子一般大小的花灯头饰,再辅以珍珠、翡翠做装饰。

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戴在头上,一下就成为了今夜最耀眼的头饰。

华兰此刻就坐在梳妆镜前,由王若弗在身后把花灯首饰戴在头上。

貌美如花的姿色在隐隐烛光下,更显得光彩照人,美不胜收。

“美,真的是美极了!”

王若弗看着镜子里仪态万方、绰约多姿的华兰,不由发自内心的赞叹道:“不愧是我的女儿,这般好姿色,做个侯府大娘子怎么也是合情合理的!”

“母亲……”

华兰听着有些脸红,不敢让王若弗再说下去,赶紧起身让王若弗坐下去,“轮到我来给你戴吧。”

华兰接过刘妈妈递来的花灯首饰,轻轻戴在王若弗头上,夸赞道:

“母亲戴着也显得年轻了许多。”

“哪里哪里,你这孩子,竞会乱说!”

王若弗嘴上说着不好意思,但还是仔细瞧了瞧镜子中的自己,“看着像是年轻了几岁,刘妈妈你觉着呢?”

一旁的刘妈妈作为最佳捧哏,自然是好话递上。

“大娘子,这是自然,我看着还觉得像是看到了年轻时候的姑娘呢。”

“对,母亲,我看着也觉得你年轻!”

如兰在旁边摇晃着小脑袋,一副傻乐的模样,头上也带着个小巧的花灯,华兰见状,赶忙把如兰的小脑袋扶正,食指轻点如兰的额头。

“你头上戴着的可是花灯,再是这样乱摇头,小心把头发烧没了。”

平阳侯府。

杨家。

今天是上元佳节,杨文远自然也是要出去玩乐的。

旁边还带着一个拖油瓶,杨如锦。

杨宇卿官居两品,而陈大娘子作为高官家眷,今夜都是要去宣德楼那边的看台上,陪着皇帝一起赏花灯,所以早早就提前去了,并不和杨文远、杨如锦一起。

杨文远按理说也要跟着去。

但杨文远自然不愿意。

去看台上和一群糟汉子待在一块,哪有自己去逛花灯自在。

“杨如锦,你到底有完没完,你头上戴这么多花灯头饰,不怕把头发燃了?”杨文远看着杨如锦头上已经戴了三种花灯头饰,还在慢条斯理地让她的贴身女使,彩盒往头上戴,不由出声吐槽道。

杨如锦依旧不紧不慢,“堂兄你又不是姑娘家家,自然不懂。”

杨文远:……

你了不起,你清高,你现在可以嘲笑我了!

过了好一会儿,杨如锦才戴好了满头的花灯头饰。

看着被各式花灯头饰衬着的杨如锦,杨文远不得不承认,这些别出心裁的头饰确实让杨如锦更显得俏皮可爱,青春少女味扑面而来。

如锦,是堂兄我肤浅了!

女子头上戴灯,男子也一样可以戴。

不过不同于女子将花灯戴在自己头上。

一般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的子弟不会在自己头上戴花灯,而是让自己的随从、亲卫们戴在头顶。

这种花灯谓之“火杨梅”。

将干枣磨成粉、捣炭为屑,将枣粉、炭屑拌在一起,浇上油蜡,团成圆球,用一根铁枝一一穿起来,放在头顶,跟着主人上街。

负责守卫安全的同时,也能帮主人家抖威风。

旁边长青的头上就戴着几串“火杨梅”。

杨文远本是不想让长青戴的。

但谁让杨如锦非要缠着说,想看看杨文远戴“火杨梅”是什么样子。

那就只能苦一苦长青了。

出门前,杨文远把自己的那把扇子也给捎带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