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八十七章 军功勋贵、王老太太点头

不过做事情光为了一件事而千里迢迢地奔波,那也太没效率了。

杨文远心里暗忖:正好结亲的日子差不多定好,就在八月院试后。

若是过了,就趁此喜庆直接亲迎。

没过就推迟些日子,但也在秋天的时候。

那时候秋高气爽,天气正好。

此行去白鹿书院,正好顺便去老家一趟,亲自通知,显得正式庄重。

顺便还要勘探一下老家周边的地形。

寻找一个能放得下“黑火药作坊”的地方。

不过这事应当不难。

杨家族地周边的土地大多都被杨氏族人兼并,只要地形不是太差,杨文远随便找个由头,就能弄出一片适合试验的好地方。

不过这事也急不来。

日子还长久,还须得等杨文彦跟随顾偃开,顾老侯爷一起班师回朝。

之后再考察一番,才能确定启用。

勋贵领军,依照正常情况来说,只要不是人缘太差、亦或是实在太坑,相同派系的军功勋贵都会派出自家子弟加入其中。

并且派出的大多都是家族中的骨干子弟,一般的纨绔都不会有机会参与。

一则是跟在同为勋贵的将军手下。

大家都是同一派系,好混军功。

二则是互相帮场子。

你帮我我帮你,互相照应。

就算光靠着各家子弟带进军中的亲卫,也能组成一股实力不弱的军队。

这便是勋贵们地位超然的底气。

杨文彦就是这般。

如今正在顾偃开的帐下混饭吃。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他日后还要继续去其他勋贵家的实权将领麾下刷资历。

若杨文彦是可造之材,那么等到杨文彦年长,就轮到他照看小辈们了。

那又是一个轮回。

长此以往,大周军伍勋贵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密切。

因此即便风水轮流转,朝堂时不时有派系异军突起,但军功勋贵们的地位依旧稳如磐石。

至于齐国公府为何没落……

你齐家好歹也是靠着军功袭爵,勋贵中天然的大山头,但谁能想到,伱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背叛自己的阶级,天天往文官集团那边靠!

这谁看得上你?

因此对于齐家的困境,军功勋贵们冷眼旁观,没有任何一家有伸出援手的想法。

帮衬不了一点。

文官们也在看笑话。

他们很是乐意见得一个大勋贵之家的没落。

狼多肉少。

齐家没落,大周这片草原上又能空出一片草地。

如此齐国公府才落得如今这般下场。

空有国公府的威名,却是一点里子都没有,是个有权势的人家都看不上。

其实杨文远都有些困惑。

既然后来荣家看上了齐衡,要与齐家联姻,平宁郡主为什么不同意呢?

明明是一次联姻,双赢的局面,对于两家人都好。

荣家有了延续富贵的希望,自会是不遗余力。

齐家如此也有了兴盛的根基。

只要齐衡稍稍努努力,趁着官家还在的时候考上进士,那齐家中兴也不是不可能。

但平宁郡主偏偏就拒绝了。

“呸!祖宗八代都是泥瓦匠的奴才,不过仗着女儿的荣光,靠着些许姿色哄得官家开心,才有了如今的富贵。那一家子都是不堪入目的货色,也敢来肖想咱家!做她的春秋大梦去吧!如今官家渐老,她又没生出个一儿半女,荣家的好日子掰着手指也数得出来!”

这话是没错。

但平宁郡主可能没想过,她齐家的地位也是掰着手指也能数出来……

和荣家联合还有复兴的机会。

结果平宁郡主捱到最后,只能选择和邕王结亲,卷入夺嫡之争……

任何一家世袭勋贵,只要不是快走到头了,不然哪怕其中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夺嫡成功,都不会选择亲自下注。

最多只会扶持一个没有身世的代言人上场,还不敢太过,会给自己留有余地。

但哪像齐家这般。

和邕王的女儿结亲,直接绑死在邕王这辆车上,不成功便成仁。

最后虽是迫不得已,但也是存了心思。

……

终于是等到了盛紘休沐的日子。

一大早,王若弗就拉上盛紘、华兰一起去王家。

如兰也想要来,但是直接被王若弗一句:“不上孔嬷嬷的课了?难道你是想让你祖母亲自教你?”给轻松镇压了,苦着脸蛋继续去学规矩了。

长柏则是书塾没休沐,还要苦读备战院试,因此也没跟着一起来。

到了王家门口。

一下马车,王若弗就指挥着人开始往里搬东西。

正在等盛家一行人的王衍见了,连忙迎了出来,脸上堆着笑脸,满是亲近之色:“妹妹来了?你说你们人来就行了,怎么还带了这么多东西?”

王衍脸上带着假意的客套,转而又同盛紘简单寒暄了一句,略过他朝向了华兰热情道:“华儿来了?来,来,快进来,你外祖母可是好长时间没见着你了,想念得紧啊。”

对于舅舅王衍的突然热情,华兰心里明白是何缘故,但还是有些不习惯。

一行人继续往里走。

只见堂屋内,王若与已经到了,正坐在王老太太下首的位置,在几人进门的前一刻,她还在同王老太太絮叨着什么。

转眼看见华兰等人进来,这才停止了絮絮叨叨。

也不知道刚才在发什么牢骚。

王老太太一直微眯眼睛,听着王若与对妹妹一家人比自己晚来的抱怨,言语间似有似无地谈及,盛家如今攀上了平阳侯府的高枝,已经对王家怠慢了,远不如自己回王家来的勤快。

王老太太只是听着,并不答话。

她如何不明白自己女儿的心思,无非是看远不如自己的妹妹突然起势了,心里落差太大,激愤之下心里有些不平衡罢了。

王老太太相信,等日子久了,自己这个大女儿自会平复下来,明白一家人须得团结互助的道理。

直到华兰进了门,王老太太才眼前一亮,压低着声音同旁边的王若与道:“华儿来了,你等下把身下的位置让出去,我好同华儿说说体己话,你也能落得个好面儿。”

“啊?”

闻言,王若与不由得呆愣住了。

这位置从小到大都是她的,就连哥哥王衍都抢不过去,如今要被一个小辈抢走了?

体己话?

我一个三十多岁的小妇人,难道就不需要吗?

王老太太见王若与迟迟不动,加重语气道:“起身去迎啊!这时候还摆什么谱子,给你外甥女留下个好印象才是!”

王若与没想到一向疼爱自己的母亲居然这般说话,只觉着有些委屈,但她知道自己在王家的地位都是靠母亲得来的,也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思,当即站起身,撑起笑脸朝进门的妹妹一家走了过去。

“妹妹、妹夫来了。”

王若与迅速调整好心态,看不出刚才的一点不乐意,转而又朝华兰笑靥如花,热忱道:“华儿也来了?!”

王若与上前亲切地拉住华兰的手,嘴里庆贺道:“我早就知道华儿你这一身端雅贤淑的气度,肯定能找个好人家,这不一语中的,立马就给了姨母我一个大惊喜,眼见着就要进侯府当大娘子了!”

王若与热情地拉着华兰的手,引着她往王老太太那边走:“这不,自从初二那天你走之后,你外祖母念叨你许久了,今日来了,你便坐老人家边上,陪她叙叙话。”

王老太太坐在上首,此刻也是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轻轻颔首着朝华兰招手,说道:“来,华儿,过来陪祖母坐坐说会儿话。”

王若与:这年头当大娘子,谁身上还没有点演技傍身的!

众人坐下,王老太太也注意到了跟着王若弗一起进来的女使,手上拿了一堆东西。

“弗儿,你这带回来的是什么东西?”

王若弗左等右等,总算是等到有人问了,这才清了清嗓子,故作淡定道:“母亲,这些是苏合香酒,文远那孩子送到我们家的,我们推辞不过,也只能勉强收下。”

说着,王若弗将手里的手绢往前方空处一挥:“只是没想到这酒居然有这么多,刚好要回母亲这,也就带些过来了。”

“苏合香酒?宫里赏赐的?”

不得不说,王衍可能做官不行,但察言观色、阅读理解还是很到位的,一看就看出这是王若弗在显摆自家的侯爷女婿,当即捧着话头道:“这酒可是珍贵得很,很是适合调养身体。”

王若弗轻轻点了头,笑容满面道:“哥哥说的极是,我也是这般想的,所以才往母亲这送来。”

王老太太轻轻颔首:“弗儿有心了。”

王老太太知道苏合香酒是何物件。

自然也明白宫里赏赐的东西,最好不要轻易转送,但既然小女儿的心意到了,她也就笑着收下。

说起来,她也好长时间没见过宫里赏赐下来的苏合香酒了。

王老太太有诰命在身。

其实每年过年的时候也能去皇宫拜年,得些赏赐。

但王老太太近些年却是从没去过皇宫一次。

印象分这种东西,王老太太还是深知其中的道理。

往皇宫去的越多,在皇帝面前露面的次数越多,自己丈夫余留下的情分就越薄。

藏鞘于身,关键时刻才有奇效。

王若与看着王若弗一脸得意,不由得在心中腹诽:显摆什么啊!

这时王若弗又朝身侧的王若与笑道:

“姐姐,我也给你准备了一份。”

王若与心中苦涩尽去,连忙点头笑道:

“多谢妹妹了!”

这妹妹还行,能处,知道有好东西想着姐姐。

王若与看着王若弗,心里暗暗想到:现在这个傻妹妹同平阳侯府结了亲家,恐怕能沾不少侯府的光,看来以后也不能光往娘家跑,隔山差五也得往盛家那去一趟。

一来二去,总能捞些好处来。

平日里,王若与一想到家里那么多的庶子、庶女就有些急。

庶子倒是没什么,聘礼抠搜些也没什么。

但是庶女可就不一样了。

这时候都讲究女子出嫁厚嫁妆。

以后家中庶女若是要出嫁,自己这个做大娘子的,可是要帮着添些嫁妆的。

王若与本就恨不得这些庶女死,还要掏钱给她们添嫁妆,心里更是痛得不行。

而现在突然人傻钱多的王若弗出现在眼前,背后还有侯府的权势……

王若与偷偷瞄了王若弗一眼,不知道在心里暗自盘算着什么。

聊着聊着,自然就聊到了如今汴京城里的重点新闻:平阳侯府杨家和盛家把婚期定在了什么时候。

这话华兰作为当事人自然不好说。

只见王若弗笑道:“日子差不多定下了,如今我家长柏和文远两人刚刚府试上榜,正好下半年还要一起参加院试,我们两家考虑着,正好趁着院试中榜后亲迎,两件喜庆事连着。”

王若与听着嘴角一瘪:合着好事全让你家占了,既要攀附侯府,又要院试中榜是吧?

王老太太听着不住点头:“好,到时候双喜临门,我们王家也跟着蹭点喜气。”

“呃……”

气氛都到这了,王若弗略微迟疑一番,随即直接道:“母亲,华儿婚嫁的时候,我想把叔叔一家也请来,不知行不行?”

“这怎么好?”

王老太太还没说话,王若与就跳了出来,急忙劝道:“妹妹,你那乡下叔叔家虽说把你养大,但真论关系,他家离我们王家关系都有些远,更别谈盛家了。”

“再说,他家还是商贾出身,更上不得台面,到时候杨家往来的都是高官勋贵,你们盛家……”

王若与的意思很明显,关系太远,够不上不说,身份也太悬殊,请来了平白丢面子。

盛紘听了王若与的话,当即皱了皱眉头。

他盛家就是商贾出身。

如今宥阳大房也是商贾之家。

这王若与的话,岂不是把他盛家大房也包含进去了?

虽然王若与的说法有些道理,王若弗平常对这个姐姐的话也很是听得进去,但此刻却是坚定反驳道:“出身低怎么了,我只知道叔叔一家待我如亲生女儿一般,华儿婚礼上,我必须要把他们一家请过来!”

“过些日子我还要亲自去叔叔家一趟!”

王老太太在上首不动声色,任由王若与继续劝说王若弗。

她适时观察盛紘和华兰的表情,发现两人对此都是脸色平静,看来已经是提前商议过。

既是如此,王老太太也乐得加一个顺水人情,当即笑着开口道:“与儿,不必说了,你妹妹念着你叔叔一家的恩情,要请他们来,回报小时候的看护之恩,那是怎么也不为过的。”

王老太太不动声色间将养育之恩换成看护之恩,继续道:“那就喊上你叔叔一家,到时候让他们一家随我们一起去华儿喜宴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