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七国争霸,昏君竟成千古一帝 > 第一卷 第171章 太子之位

朱渊心急如焚地踏入寝宫,一眼便看到了躺在床上面带微笑的琳琅,以及她身旁那个刚刚降临人世、正闭眼酣睡的小王子。

琳琅的眼神里充满了慈爱与温柔,仿佛整个世界都围绕着这个小小的生命在旋转。

朱渊走到床边,先是深情地望了琳琅一眼,随后轻轻地伸出手,温柔地为她擦拭着额头上的细汗。

他的动作轻柔而细腻,仿佛怕惊扰了这份宁静与美好。

琳琅感受到了朱渊的关怀,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轻轻地转头看向朱渊,眼中闪烁着母性的光辉,轻声说道:“陛下,您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朱渊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低头看了看小王子,那张稚嫩的脸庞上仿佛写满了未来的希望与梦想。

朱渊想了想,然后缓缓开口:“就叫他‘瑞轩’吧。‘瑞’寓意着吉祥如意,希望他能一生平安顺遂;‘轩’则寓意着高远、博大,希望他能胸怀天下,成就一番事业。”

琳琅听了朱渊的解释,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瑞轩,真是个好名字。陛下,您真是有心了。”

朱渊看着琳琅和瑞轩,心中充满了幸福与满足。他轻轻地握住琳琅的手,温柔地说道:“琳琅,你辛苦了。为我们朱家诞下了如此优秀的继承人,我真是太高兴了。”

琳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泪光。

她轻轻地依偎在朱渊的怀里,感受着这份来自心底的温暖与幸福。

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与坎坷,只要有朱渊在身边,她就无所畏惧。

...........

朱渊那句“为我们朱家诞下了如此优秀的继承人”,在寝宫内悄然回荡,却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周围的太监、宫女和太医们神色各异,心中暗自揣测。

难道这就选定太子了吗?

太监们低头垂目,不敢妄言,但心中却暗自盘算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可能带来的宫廷格局变化。

宫女们则交头接耳,她们虽身处深宫,却也对这等大事充满了好奇。

太医们则相对冷静,他们深知宫廷斗争的复杂,不敢轻易表露心迹。

然而,最让众人担忧的,还是皇后那边。

按照祖制,皇后诞下的龙子才能被正式册封为太子。

如今,香妃琳琅虽为朱渊诞下麟儿,但并未得到皇后的正式认可,这太子的名分便显得有些微妙。

..............

香妃产子的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吹遍了皇宫的每一个角落,也传到了朝堂之上。

吏部尚书李泽邦、礼部尚书方泰贤、兵部尚书金肃、工部尚书裴行俭以及宰相苏山泉,这些朝廷重臣纷纷闻讯而来,他们的目的简单而明确。

要向皇帝朱渊谏言,封这个孩子为王爷,而非太子。

他们之所以如此坚决,皆因这个孩子并非皇后所生。

按照祖制,只有皇后诞下的龙子才能被册封为太子,这是为了维护皇室的血脉纯正与皇权的稳定。

而香妃虽受宠,但她的身份毕竟只是妃子,所生的孩子自然不能享有太子的尊贵地位。

苏山泉更是皇后苏向晚的父亲,他对这件事的态度尤为坚决。

在他看来,维护皇后的地位与尊严,就是维护整个苏家的荣耀与利益。因此,他带头向朱渊提出了封这个孩子为王爷的建议。

“陛下,香妃诞下龙子,实乃我大周之福。但祖制不可违,太子之位当由皇后所生的龙子来继承。因此,臣建议陛下封这个孩子为王爷,以示恩宠,也符合祖制。”苏山泉言辞恳切,语气坚定。

苏山泉的话音刚落,李泽邦便紧随其后,附和道:“宰相大人所言极是。祖制乃我朝之基石,不可轻易动摇。若因一时之宠而坏了规矩,恐会引起朝堂动荡,不利于陛下您的统治啊。”

方泰贤也点头表示赞同:“臣也认为,太子之位应当慎重考虑。香妃虽受宠,但她的孩子若被封为太子,恐怕会引起后宫和前朝的不满,对陛下您的声誉也有所影响。”

金肃则更关注朝堂的稳定:“臣作为兵部尚书,深知军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若太子之位不明,恐怕会引起军队的动荡,这对于国家的安全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裴行俭则补充道:“臣虽掌管工部,但也深知朝堂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太子之位若定得不当,恐怕会引起各方势力的争斗,这对于朝堂的稳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群臣纷纷附和,表示赞同苏山泉的建议。

这件事不仅关乎皇室的血脉与尊严,更关乎朝堂的稳定与臣子的立场。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气氛紧张而凝重。

朱渊坐在龙椅上,听着群臣的进言,心中五味杂陈。

这些大臣们并非无理取闹,他们的建议也并非没有道理。

但看着躺在寝宫内、正安然入睡的瑞轩,他的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疼爱。

这个孩子是他与琳琅爱情的结晶,是他心中的宝贝。

朱渊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朕明白你们的心意。但瑞轩是朕的孩子,朕自然希望他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至于太子之位,朕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再议。”

群臣闻言,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

但他们心中仍然担忧,担忧这个决定会给朝堂带来不必要的动荡与纷争。

然而,看着其他几位尚书纷纷表态后不再多言,苏山泉却仍旧不肯罢休,他再次向朱渊进言:“陛下,臣深知您宠爱香妃,但太子之位关乎国本,不可轻易决定。臣恳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勿要因一时之喜而坏了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朱渊闻言,轻轻一挥衣袖,示意群臣退下。

群臣见状,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

他们知道,朱渊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们再劝也无济于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