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七国争霸,昏君竟成千古一帝 > 第一卷 第86章 再次调令

在周国的边陲之地,上庸古城巍然屹立,山川壮丽,河流环绕,自古便是军事要塞。

此番,秦军大军压境,并非为领土扩张,而是为了一雪前耻,替盟友唐国复仇。

数月之前,唐国与周国因边境争端,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争。

唐国虽勇猛善战,却终究未能抵挡住周国的凌厉攻势,最终国破家亡,遗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秦国,目睹此景,悲愤交加,誓要为唐国讨回公道,让周国付出代价。

于是,秦军铁骑如洪流般席卷而来,直指上庸。

而上庸城,作为周国的门户,自然成为了首要目标。

但周国已经跟秦国打了月余了,难分胜负,双方互有输赢。

.......

咸阳宫内,胡海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头紧锁,似乎在权衡着天下局势的千钧一发。

两旁,左丞相李高与右丞相赵斯分立,皆是神色凝重,一众大臣亦是屏息以待,整个大殿内,只闻得偶尔传来的烛火爆裂之声。

胡海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朕自登基以来,一心欲图霸业,周国之地,乃我秦国东进之要冲。然则,战事已拖延数月,三十万大军屯驻前线,粮草辎重,日复一日,消耗甚巨。朕心忧之,尔等有何良策?”

李高闻言,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兵法云上兵伐谋。周国虽顽抗,但国内民生凋敝,粮草不济,此乃其短。我军不妨暂作休整,一面加强后勤补给,一面派遣使者,以和谈之名,探其虚实,或可寻得转机。”

赵斯听后,眉头微皱,反驳道:“李相之言虽有理,然战机稍纵即逝。我军士气正盛,若此刻罢兵,恐士气受挫,且周国得此喘息之机,日后更难图之。臣主张,加大攻势,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胡海闻言,目光在两位丞相间流转,沉思片刻后,转而询问众臣:“卿等以为如何?”

一位身着青衫的老臣,步履蹒跚地走出队列,声音虽弱,却字字清晰:“陛下,臣以为,战事连绵,百姓苦不堪言。若再增兵加饷,恐国内民生亦将动荡。且周国非一日可下,不如暂且罢兵,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再行征伐,方为上策。”

另一大臣则持不同意见:“陛下,国家大事,在于决断。若此刻退缩,岂不令天下诸侯笑我秦国无人?臣以为,应趁势而为,一举破周,以彰显我大秦威仪。”

胡海听罢,心中愈发难以抉择,他站起身,在大殿内缓缓踱步。

终于,他停下脚步:“朕意已决,周国之地,我大秦志在必得。唐国虽灭,然周国士气未衰,此乃一时之现象。我大秦铁骑,所向披靡,岂能被一时之气所阻?”

李高闻言连忙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周国刚灭唐国,士气虽高,但亦有其短。前线来报,周国粮草似乎充盈,此消息若真,则我军继续耗下去,粮草消耗巨大,国内民生亦将受影响。臣恳请陛下三思。”

赵斯听后,眉头一挑,他向来主张强硬,对李高的观点不以为然。

但面对胡海的坚定目光,他选择了沉默,静待皇帝的决定。

胡海听后,缓缓道:“李卿所言,朕岂会不知?然则,我大秦自变法以来,国力日盛,粮草充足,岂会因一时之消耗而退缩?再者,周国粮草充盈,此乃前线将士之误报,抑或是周国之诡计。朕已命人详查,待真相大白,再做定夺。”

言罢,胡海目光,扫视大殿,见众人皆无异议,便继续道:“朕意已决,即日起,加强前线攻势,务必一鼓作气,将周国彻底消灭。我大秦,必将一统天下,成就千秋伟业!”

言罢,大殿内响起一片应和之声,虽然其中不乏疑虑与担忧,但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对皇帝决定的尊重与服从。

..........

次日清晨,咸阳宫内,胡海手中紧握着玉玺,朗声道:“朕意已决,再调二十万大军前往上庸城,此去务必攻下周国,以彰显我大秦之威!”

李高闻言,心中一沉。

他清楚二十万大军的调动,将给秦国带来多大的负担。

然而,面对皇帝的决定,他不敢有丝毫的异议,只能将心中的担忧深埋心底。

他微微欠身,拱手道:“陛下英明,臣定当全力配合,确保大军顺利抵达上庸城。”

言罢,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但转瞬即逝,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冷静。

胡海见状,心中亦有所察觉,但他并未点破。

他知道李高为人忠诚,绝不会背叛自己。

“李卿,朕知你心中担忧,但国家大事,岂能因个人情感而左右?我大秦自变法以来,国力日盛,此番攻周,必胜无疑。你且放心,朕自有分寸。”

“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助陛下成就千秋伟业。”李高再次拱手说道。

随着胡海的一声令下,二十万大军迅速集结,浩浩荡荡地向着上庸城进发。

李高站在城楼上,目送着大军远去,心中五味杂陈。

...........

上庸城外,春风和煦。

周军主将李玄武,立于城头,凝视着远方的秦军。

上庸城是周国的门户,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他只想将上庸城守住,把秦军全部拦在上庸城外。

“将军,秦军已在此对峙多日,却并未主动攻击,他们究竟在谋划什么?”副将走上前来,低声问道。

李玄武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缓缓道:“秦军主将张寒,非等闲之辈。他必是在等待时机,寻找破城之策。我们需时刻保持警惕,不可有丝毫松懈。”

正说着,一名斥候匆匆跑来,跪在李玄武面前,气喘吁吁地报告:“将军,秦军正在集结,似乎有所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