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北朝帝业 > 1311 岭表叛乱

北朝帝业 1311 岭表叛乱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3: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江陵之战结束后,关中政权与南朝的关系便降到了冰点。可是之后不久北齐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其对南朝的图谋和威胁更大,尤其在陈霸先上位之后,为了自保便又开始与关中政权展开比较密切的互动与合作。

如今的南陈皇帝陈昌对于关中的依赖性更强,如今其人能够稳定住国中局面,相当一部分都是靠着来自关中政权的支持。

在年初大唐立国的时候,陈昌也是在第一时间便遣使来贺并且进献重礼,态度之殷勤热切甚至都超过了大唐国内一些大臣,更远远超过了大唐周边一众外邦政权,双方的邦交关系也是十分的密切。

不过当时间进入年中的时候,两国的邦交却蒙上了一层阴霾。

因为唐军在进剿北齐青州残余势力的时候,盘点战果时竟然在战俘当中发现了来自南陈的人员,乃是南陈临川王陈蒨派往青州联络北齐伪主高湛的使者。而高湛在被押解到长安之后,也对南陈陈蒨与之互相联络、意图互相勾结以对抗大唐的事情供认不讳。

在南陈内部,陈蒨本来就是抵触与大唐结盟修好的代表人物,如今又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大唐朝廷自然不会就此轻易揭过。于是在针对北齐残余势力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之后,朝廷当即便也安排使者,带领相关的人证物证前往江东建康,向南陈朝廷讨要一个解释。

南陈国主陈昌对于此事并不清楚,也是直到唐使抵达建康才知道堂兄陈蒨竟然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心情自是震怒不已,在确定事情并非虚假之后,陈昌便先行派遣使者来长安道歉,并请求朝廷能够给其一点时间,让他从容处理相关人事,再给大唐一个交代。

转眼间,时间便又过去了几个月,南陈使者才又再次来到长安,只是这一次的到来并不是给大唐什么交代,而是告急求援。

“日前乱贼王琳突然率军南袭巴山,攻杀我国高州刺史黄法氍,且顺势进据庐陵,并西向勾结桂州刺史淳于量,将欲专据岭北,若不加以攻定,恐诸贼徒又将流窜岭南。今吾国甲兵、粮秣俱未足用,不足独力远击平定此乱,故而吾主特遣臣等入禀大唐,恳请至尊能遣军助战,定此岭表之乱!”

陈使入朝之后便将来意禀奏,言中语气也比较急促,可见事态颇为紧急。为了能够让大唐皇帝陛下认识到事态之严重,在所奉进的国表之中还附了一份相关的地图,上面标注了王琳乱部活动的轨迹,以及与之策应的淳于量部所在方位。

李泰接过这一份形势图略作察望,眉头顿时便也皱了起来,同时还在心里暗自感叹,王琳这家伙不愧是一个乱世豪强,已经被挤兑压制到了那个模样,居然又让他折腾出来一点新的局面出来。

王琳作为南梁萧绎的旧部,一直没有向南陈臣服。虽然也曾派人向李泰表示过归顺,不过李泰因嫌其部军纪太过败坏而没有接纳,只是将之驱逐到与南陈交界的江州南川地界,将这一部人马作为限制南陈势力继续向西发展的第三方力量。

这些年来,王琳也一直很好的发挥了这一作用,时不时给南陈找一些麻烦,将南陈的势力排斥在江州之外,同时也没有影响到西魏与南陈的邦交正常发展。

特别是在之前南陈陈霸先病故、其子陈昌遭到堂兄陈蒨等人的软禁夺权时,王琳还率军配合当时西魏的军事行动,在南川地区针对南陈的势力给予了不小的打击,从而向建康方面施加压力,迫使陈蒨乖乖交出了权力。

不过当时西魏也顺势实控了原来王琳所盘踞的豫章,使其活动空间变得更加狭小,如果想要继续扩展势力的话,只能继续往南陈的浙江上游进行推进,继而威胁到江东会稽地区,这也是西魏当时所希望王琳采取的路线之一。

之后北方便又展开大战,朝廷也没有太多精力关注彼处的形势,对于王琳的管控也有所放松,没想到王琳直接放弃了在江州的立足之地,转而南下开拓局面,而且居然还让其闯了出来。

南陈的高州位于武夷山以西、五岭以北,高州刺史黄法氍亦是南川豪杰之一,自侯景之乱以来便召集乡众部曲据守乡里,在当地势力可谓是根深蒂固。就连西魏在实控豫章之后,试图沿赣水继续向下拓进的时候,都受到了这一股地方势力的阻挠。

南川豪杰是活跃在南陈西境非常重要的一批地方武装势力,他们大多趁着侯景之乱时期壮大起来,各自割据一方,对于南陈朝廷也只是表面敬奉,实则各行其事。

历史上南陈一直到了陈文帝陈蒨时期才算是比较彻底的解决了南川豪杰割据一方的问题,而其中一些南川豪杰虽然遭到了剿灭,但诸如黄法氍之类愿意与朝廷合作、放弃乡势入朝为官者,也成了南陈中后期的中坚大将。

如今的南陈政权较之历史上同一时期要更加的软弱,陈主陈昌虽然获得了长安朝廷的支持,但大唐也不可能真的在江东扶植一个比较强势的割据政权,因此对于南川割据势力的处置方面也并没有给予多少助力,甚至还刻意的将此边局势给搞得更加复杂,王琳就是被刻意推到这里来的过境猛兽。

在如今的南陈政权当中,固然有一批亲近大唐的人存在,但也同样有人比较抵触和敌视大唐。高州刺史黄法氍便属于后者,其人原本算是比较亲近建康朝廷的豪强之一,但是在西魏强势扶植陈昌之后,其人便逐渐疏远了与建康朝廷之间的联系,转而加强了与坐镇吴兴的临川王陈蒨之间的联系。

王琳大概也是察觉到了这一点人事上的嫌隙,还有南陈诸势力之间难相协调的阻滞,居然一举跳出限制、袭杀了黄法氍这个乡里盘踞经营了十几年的地头蛇,既扩大了自身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摆脱了大唐对其的控制。

如果仅仅只是这一点,情况还并不算复杂。大唐的郢州总管府,包括上游的江陵、湘州等地,一直维持着数量比较可观的驻军,王琳即便脱困而出也只是暂时的,在更大的空间层面上其人仍然处于诸路唐军的封锁之中,唐军反而还可以借其流窜折腾继续加强对原属南陈州郡的控制。

就比如王琳这一次所进据的高州,之前便是因为黄法氍之类的地方豪强的抵触,加上当时唐军也并没有重点向此推进,故而一直维持着那样一个局面。可是现在王琳主动出击打破这一状态,唐军便有理由进取巴山、庐陵等地,同时又不至于因其南陈太大抵触。

但这一次情况棘手之处就在于,王琳此番不只自己瞎折腾,而且还拉上了另一个南陈方伯、桂州刺史淳于量,这就让情况变得有些复杂了。

淳于量同样也曾是南梁萧绎的旧部,曾被萧绎任命为桂州刺史,江陵陷落之后便一直滞留于桂州,之后虽然也向南陈朝廷表示臣服,但却并没有入朝任官,而是一直盘踞当地,俨然也已成为一方豪强。

大概是同样出身江陵军府的缘故,王琳与淳于量选择联合起来。如此一来,原本还归属于南陈的高州、桂州等岭北区域顿时都失去了控制,同时岭南也陷入到了极大的不确定当中。对于当下的南陈来说,如果放任这一情况不管,就等于是本来就不算广阔的领土将要再次失去半壁江山!

李泰并没有直接回应陈使的恳求,先将此使者一行安置馆阁之中,然后便又召集文武群臣商讨这一系列的变故将会给大唐带来的影响。

“王琳与淳于量并是荆府旧僚,听命凶逆,如今又勾结于岭北,或会动摇江陵等地时风人心,此事决不可姑息纵容!一旦岭北再生波澜,难免会有许多人事被翻扬出来,也会让许多无辜人士遭受牵连!”

萧詧作为宰相,同样也列席这一场会议当中,虽然萧绎早已死去多年,但他对这个叔父仍然恨意难消、言之称以凶逆,对于王琳、淳于量这些南梁旧属都乏甚好感,甚至是有些仇视,希望能够从速扑灭这些翻扬起来的人事,以免再搞出什么南梁余孽图谋复国的闹剧从而影响到当下已经平静稳定下来的生活。

尚书左仆射长孙俭也开口说道:“此番王琳跳脱流窜,淳于量悍然逆陈应之,固然是因陈主乏甚威望,难以远道管辖岭表方牧,但必然也与北方形势转变有关。尤其朝廷将要迁移士众、南去大垦湘州,淳于量想必亦有所感,因恐不容于我,故而联结王琳。

度其所计,像是引王琳为其外援,若可拒王师于湘江以北、全其州境,固然是好。如若不能抗拒王师,亦可出走岭南以避。王琳久为饿豺,一旦得其滋养而流窜岭南,必将更加难制!此虽陈氏之患,然我国朝将欲弥合天裂,纵贼岭外,亦是遗患于我!”

长孙俭这一番话说完之后,顿时便获得了在场群臣的点头认可。

之前攻灭北齐、再次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已经让他们大唐文武群臣们振奋不已,而今南朝羸弱、又多内忧,甚至连国中的叛乱都没有力量平定,可见是虚弱至极,而一统南北、结束这持续了数百年的南北分裂的大乱世,对任何人都拥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长孙俭这番话虽然是在讨论帮助南陈定乱的事情,实则讲的却是统一南北的大计。而这样的觉悟不只他们这些大唐臣民有,一些南朝人士诸如那桂州刺史淳于量这么多年都与王琳这个昔日同僚乏甚往来,而今却选择联合起来,可见也是感受到了存亡的危机。

不久前朝廷刚刚下令将大量的晋阳军民迁徙到湘州去,除了加速对湘州的开发之外,自然也是为了进一步的向南进取开拓,淳于量所在的桂州显而易见就是下一个目标。

所以眼下这个淳于量搞事情,与其说是在反陈,不如说是在大唐的进逼之下进行一场垂死挣扎。而南陈方面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加上的确没有足够的力量发兵平叛,索性干脆到长安来求援。

可以想见,如果这次大唐能够出兵平定王琳和淳于量的这一番闹乱,那凡所涉乱的区域必然也就会被大唐顺势掌控起来。如此一来,整个南陈的疆土和势力又将会大幅度的缩水,仅仅只剩下了长江下游以三吴为中心的那一片区域。

“此番出兵固然势在必行,然而今时陈国内部情势亦颇为忧。其国宗戚刁悍、敌视我国,陈主虚弱、不能制之,一旦趁我用兵于上游而谋变于下,恐怕难以防备!”

李泰固然也倾向于出兵,但是一想到陈蒨勾结高湛的事情还没有一个交代,也是有点不能放心。

如今陈蒨盘踞在三吴核心的吴兴,唐军即便有心要加以制裁也是鞭长莫及,而且其人又与内部一些敌视大唐的时流与地方豪强们纠结在一起,就连陈主陈昌也难能轻易料理其人。

尤其眼下南川、岭表又发生这样的变故,陈昌想必越发不敢在内部发起什么肃清行动。毕竟他虽然对大唐有所仰仗,但同样也有维持当下局面的诉求,不可能一味站在大唐的立场上帮忙打压自己国内的实力派。

对于陈昌控制局面的能力,李泰是很不相信的,之前陈霸先去世的时候、其人身为监国太子竟被陈蒨兄弟控制住,可见这小子是远没有其父的手段和能力。

为了保证大唐在江北一线的布置不受到冲击影响,并且对南陈国内的敌对势力加以震慑,李泰在权衡一番后便提出一个要求,要让坐镇广陵的陈昙朗率领一部人马与唐军一同定乱,至于广陵则就暂由扬州总管若干凤负责镇守。

如果南陈方面答应这一条件,大唐这里便会即刻出兵,并且只保留对沿江一线的控制,定乱之后会将赣水以东包括豫章、鄱阳在内的南川诸州郡悉数归还南陈,同时对于之前陈蒨勾结北齐余寇一事都不再追究,条件可谓是十分的优厚。

如今南陈方面人事力量都聚集在三吴地带,对于大唐而言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事情。尤其这一片区域中还存在着陈蒨、侯安都等一众死硬派,在正式向江东展开军事行动前,其实是有必要将区域中的人事力量向外疏导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