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一七一章 格子摆米,给老朱来点现代数学的极致震撼

“永乐帝采取的这个办法,看起来确实不错。

让出了一些利益,提高宗室待遇,外加一些强硬的手段,让藩王们捏着鼻子认下了他的办法,弄掉了众多藩王的兵权。

暂时消除了,陛下立下藩王制度的弊端。

但这样做,其实一样是有极大的弊端。

今后确实没有再发生过藩王造反的事情。

确保了大明不再发生内乱,今后的皇帝,都在永乐帝这一脉,一直流传下去。

但是,却也没有消除藩王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

令得藩王制度,成为了大明身上的一颗毒瘤,严重的拖累了大明。

大明的覆灭,除了各种的天灾**,以及之前所告知陛下,太子二人的那些原因之外,这藩王制度,也是其中的一大重要原因。

若是没有藩王制度,正常情况而言,大明还能再延续一些国运,几十年应该是有的。”

偏殿之中,韩成的声音响起,听得朱元璋朱标二人心中,都不由的升起了惊涛骇浪。

竟然这样严重?

其实,不仅仅是朱元璋觉得朱棣所采用的办法不错,就连朱标也一样是觉得,朱棣所采用的办法不错。

虽看起来还有不少的问题,但结合着各种实际情况来看的话,还是挺不错的。

消除了藩王执掌兵权,所带来的各种隐患,有利于大明的稳定。

也给出了相应的补偿,也算是全了宗室之间的情谊。

这怎么到了韩成口中,这些举措,竟是如此之不堪?

竟然让大明国运减少?

这样严重,这样夸张的吗?

这不是他们不相信韩成的话,实在是韩成说出来的话,和他们心中所想,相差的太多。

“可是那些藩王们,仗着自己的身份,为非作歹,为祸一方,残害百姓?”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望着韩成问出这样的话。

问出这话的时候,朱元璋的心情显得沉重。

虽然韩成还没有说确实如此,但朱元璋基本上已经能够确定,真实的情况,和自己所想的,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偏差。

藩王内封,兵权也都被除掉,没有兵权,这些藩王就造不了反。

从韩成那里得到的情况来看,这些藩王也确确实实没有造反。

既然没有造反,那还造成这样大的危害,唯一的原因,那就是这些藩王们在封地,仗着自己的身份各种的为非作歹,残害百姓了!

这点真的会发生,倒也不算稀奇。

自己还活着,头一代的藩王就藩之后,就有不少开始不当人了。

今后长久的发展下去,那二代三代……只怕不当人的更多。

定然是做出了极多不好的事。

“为非作歹的确实不少,利用身份权力,侵占农田的也不在少数……”

听着韩成的话,朱元璋的胸膛再一次的开始起伏。

虽然这已经是预料之中的结果,但此时从韩成这里得到证实,朱元璋的心情,还是非常的不好。

这些不肖子孙,咋能这样做呢?

都忘记朱家一开始过的是什么日子,遭受过什么灾难,忘记了自己给他们,定下来的祖训?!

“不过,这些事情确实挺严重的,但却不是最为严重的。

相对于其余方面而言,他们在封地之中做的这些,只能称得上是疖癣之疾。

这些事情对大明的影响确实不少,却也称不上让大明的国运减少。”

韩成说出来的这话,让正在那里气愤不已,胸膛起伏的朱元璋顿时就愣住了。

竟然不是因为这些?

不是因为这些,那还能因为什么?

这些人造出来的孽,竟然比那些还要大?

这些事情都能称之为疖癣之疾,那什么样的事情,才叫做让大明的国运减少上几十年?

边上的朱标也愣住了,旋即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一番的沉思之后,还是没有想出,这些藩王们,在不造反的前提下,还能弄出多大的乱子,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真的说起来,这事情的根源还在陛下你这里。”

韩成想了一下如此说道。

在自己这里?

自己又弄出什么危害后人的事了?

朱元璋被韩成的说的更加的迷茫了。

好一番的思索,还是想不出来,到底是什么产生这样大的危害。

韩成倒也没有卖什么关子,稍微等了一下,见到朱元璋朱标二人还是想不出来之后,就直接说出来了答案。

“是你定下来的宗室供养制度,这东西让大明的宗室,成为了大明身上的一颗毒瘤,一直都在吸大明的血,让大明变得十分虚弱。”

宗室供养制度?

韩成说的竟然是宗室供养制度?!

听到韩成说出的结果,不论是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都为之错愕。

他们之前绞尽脑汁的去想,想了很多方面方面,都没有将事情往宗室供养制度上面去想。

“韩成,这事情应该不太对吧?宗室供养制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制度,怎么到了你口中,今后就变成毒瘤了?

这不应该啊!”

朱元璋看着韩成,显得有些疑惑的询问。

“不错的制度吗?陛下就没有算算,供养宗室需要花费多少钱财?”

韩成望着朱元璋反问。

“按照咱的规定,咱的儿子,也就是大明的亲王,一个亲王一年下来,也就五万石的禄米,食盐两千引,大明宝钞两万五千贯,茶一千斤,冬天用的布,和夏天用的布各自一千匹……”

朱元璋的记性还是挺可以的,尤其是那些比较在意,亲自做出来的事,当下就如数家珍一样的将他制定的,给大明亲王的各种福利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他望着韩成道:“这也不算多啊!数字听起来不小,其实亲王也有一大家子要养活,还有王府的属官,以及各种的开销……”

韩成道:“只算一个的话,确实不算太多,可陛下你不要忘记了,大明并非只有一个亲王。

您可是有二十六个儿子!

按照原本历史,大哥不用封亲王,那也是一口气封出去二十五个亲王!”

自己竟然有二十六个儿子?

今年老二十二刚出生,意思是在未来,自己还会有四个儿子?

听到韩成这话,朱元璋先是一愣,又马上就高兴起来。

真不愧是自己!

自己咋这样优秀呢!

老朱家当真是人丁兴旺!

自己可立下大功劳了!

一个人就生了二十六个儿子!

自己老朱家,之前因为战乱,人口凋零的厉害。

一度都快要灭绝了。

只剩下了自己这一支,还有大哥那一支。

大哥那一支,只留下了一个儿子。

现在如何?仅仅自己就生下二十六个儿子,可算是给老朱家开枝散叶了!

今后去世来到地下,见到了爹,都能挺直了腰板给爹说话。

他儿子,真给老朱家争气!

“标儿啊,你可要努努力,多多的给咱们来朱家留下后代,开枝散叶!”

朱元璋转头望着朱标,显得语重心长的说道。

通过韩成的讲述,朱元璋知道,哪怕是算上雄英这个可怜的大孙子,标儿也不过是才五个儿子,和自己比起来,那简直是差的太远。

朱标正在那里盘算二十五个亲王,一年下去要支出多少禄米,这时候朱元璋突然来了这样一句,一下子就将他给整懵了。

自己父皇的想法,咋就这样清奇呢?

现在不是在说宗室的危害吗?

这咋突然间就扯到让自己多生孩子上面去了?

“行,行,我知道了父皇。”

朱标点头答应。

朱元璋还想再多说两句,再催催婚姻。

结果想起老四弄出来的那些混账事,以及允熥他们的悲惨结局,朱元璋又一下子将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

好心情一下子就没了。

不仅仅没了,还想再揍老四一顿!

“二十五位亲王,不说别的,仅仅只是禄米,一年下来就能需要一百二十五万石,宝钞需要六十二万五千贯,这笔花销是真不少。”

韩成望着朱元璋开始与他算这个账。

“听起来不少。”朱元璋点点头。

“可真的算起来的话,倒也不是太多,大明这样大,这点钱财还是能负担起的。”

朱元璋依旧觉得这是小问题,远达不到韩成说的那种恐怖程度。

小问题?

韩成笑笑。

“陛下你不要忘记了,亲王也会生儿子。

除了继承王位的一个,其余的还是要封郡王。

郡王的儿子,除了继承王位的,要封镇国将军……

而那些从父辈那里继承了王位的人,也一样会生儿子。

生下的儿子,一个继承王位,其余的封郡王。

况且,大明的亲王,又不会只有这么二十五位。

正常来讲,每一个当上皇帝的人,都是会有其余兄弟。

皇帝的兄弟,也会被封为新的亲王。

然后接着开始新的循环。

而陛下你所制定的宗室制度下,除非是一个亲王绝嗣了,或者是犯下了极大的错误,不然的话,亲王的爵位会一直传下去。

这样下去,不说其余的,仅仅只是亲王经历几代之后,又该有多少?

他们的子孙后代,又该有多少?

按照陛下你规定的,郡王一年禄米六千石,镇国将军的话,一年是两千石,还不说其余各种各样物品供应。

仅仅只是禄米这一项,数字都能大的惊人。

况且,现在算的,还只是陛下你现在的标准。

若是按照陛下你的想法,如同永乐帝那样,采用提高宗室待遇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话,那计算出来的数量将会更大!

一代,两代,三代人,问题都不会太大,可一旦传承的多,那这个数字就将会变得的极其恐怖!

况且,在开始对宗室进行圈养之后,许多宗室总是没事了,就喜欢的在家里面造孩子。

其中有人,仅仅只是儿子,就超过了一百人。

过节的时候汇集在一起,兄弟姐妹之间根本就认不全。

甚至于,就连其本身,都认不全自己的儿子。

这生儿子的能力,和西汉的中山靖王有的一拼!

造人的过程极为愉悦,很多人都喜欢只是其一,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生下了孩子之后,由大明朝廷进行供养。

他们不仅不会赔本,还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大量的钱财等东西。

通过这样的办法,来获取朝廷钱财的人,还不再少数!”

朱标原本就一直在计算,韩成说的,关于亲王的俸禄问题。

朱标的算术还是可以的。

但是现在,随着韩成的一通诉说之后,一开始还在急速运算的朱标,直接就放弃了计算,不再挣扎了。

算不下去,根本就算不下去!

这个数字不仅仅太大,而且还太过于复杂,令他一时间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虽然没有办法计算,但是他却知道,这必然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随着韩成的话落音,偏殿之中陷入到了寂静之中。

朱元璋,朱标二人,一时间都没有说话。

这样过了一阵儿之后,朱元璋望着韩成道:“那……到了大明后期的时候,咱大明的宗室有多少人?”

韩成努力的回想一下道:“亲王和郡王加起来话,大约三百多位。

至于可以领取朝廷俸禄的人,因为战争的缘故,导致很多资料被损坏,因此上得到的记录并不全。

但后人经过一些计算和推测,普遍认为在二十万到一百万人之间。”

“俺滴孩嘞!这样多?!!”

朱元璋被惊的惊呼出声。

边上的朱标儿,也一样是被这个数字,给震动的说不出话来。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知道,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但是却没有想到,能庞大到这种程度!

二十万到一百万之间啊!

不说最大的一百万,仅仅只是最少的数字二十万,那就足够惊人了!

这一年下来,朝廷仅仅只是给这些宗室发俸禄,就要发多少?

朝廷还用做别的事情吗?

只给宗室发俸禄,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也是在这个时候,朱标一下子理解,韩成为什么会说,宗室供养制度,对于大明而言是一个毒瘤了!

这真的是一个毒瘤!

一个足可以将大明拖垮的毒瘤!

他说会让大明的国运减少个几十年,这竟然是真的!

不仅仅是他,朱元璋这个时候,也一样是被韩成说出来的数字给震撼到了。

当然,朱元璋最先升起的想法,和朱标不同。

他最先升起的想法是,自己的子孙后代竟然这样多?

自己这是真的给老朱家开枝散叶了!

要知道,韩成说的还仅仅只是能够领取俸禄的人,那不能领取朝廷俸禄的人,只是会更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大明末期的时候,自己子孙后代,甚至于会超过两百万之多?!

俺滴个孩嘞!

自己咋这样厉害呢?

硬生生的从快要断绝香火,自己这一辈死的就只剩下了自己这一个,变成了子孙后代遍布天下?

这下子,自己老朱家算是彻底的兴旺发达了!

不管出现再大的灾难,自己老朱家都不会再断绝了!

这样的惊喜之后,这才升起对于大明需要供养宗室开支的忧虑和震动。

这样过了一阵儿之后,朱元璋望着韩成道:“韩成,你该不会是在蒙咱吧?

咱老朱家今后真的有这样多的人?咱咋有些不太相信呢?

对了,崇祯那孩子叫什么名字?”

朱元璋之前,一直都跟着韩成喊崇祯,却还不知道崇祯叫什么。

韩成道:“叫做朱由检。”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嘴里就念叨了起来:“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

一边说,一边蜷曲着手指。

把十个手指头蜷缩完毕,就接着开始一根一根的往外伸,伸了两根之后,动作顿住了。

愣了片刻之后,又将这两根伸出来的手指头,给默默的收了回来,看着握成两个拳头的手发愣。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朱由检……

原来,只传到由字辈,大明就亡国了!!

担心儿孙太多今后不好认,朱元璋就直接给自己的这些儿子们,每一个都给弄了一个排辈诗。

这样的话,今后只要一听名字,就知道这后代是谁那一支的,不会弄错。

当初给每个儿子定下这二十个辈分,朱元璋还有些嫌少,还准备二十个辈分用完之后,就让他们再从头开始再轮上一遍。

结果,老四这里才不过是轮到由字辈的做皇帝,结果大明就的亡了??

正好是十个,后面十个都没有用上……

这……

这也有些太快了吧?

摇摇头,让自己不要想太多,朱元璋将思绪拉回来,望着韩成道:“由字辈是第十辈,加上咱这一辈,还有标儿他们这一辈,才不过是十二辈。

十二辈的皇帝,真能繁衍这样多的人?”

不是朱元璋不相信韩成说的话,实在是韩成说出来的数字太过于惊人。

超出了朱元璋的认知。

哪怕是亲耳听到,朱元璋也有些不太相信这些是真的。

才不过短短十二代人,真的发展到这种程度?

听到朱元璋这样问,朱标也望向了韩成。

虽然他也知道,按照韩成的说法,到了后来他们老朱家的人,是真的多。

但短短十二代,就能发展出这样多的人,也是让他觉得有些不可置信。

“这确实是真的。”

韩成说道。

但随后发现仅仅只是这样说,实在是过于苍白,没有说服力。

思索了一下之后,韩成有了办法。

他决定给朱元璋朱标二人,来一点小小的,数学的震撼!

以更为直观的景象,给二人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稍等一下,马上陛下你二人就能相信我说的是真的。”

韩成说着,就朝着外面走去。

在朱元璋和朱标二人的注视下,韩成很快就走了回来。

一只手里,拿着一块没有燃烧完毕的柴炭,另外一只手里,则拎着半个袋子。

那袋子看起来显得沉重。

韩成将袋子放下,里面装的是半袋子米。

然后拿着手中的炭块,在地上画了起来。

很快,就在地上画出来了十三个半米见方的方块。

将炭块丢到一边,洗了一下手擦干之后,走到了那半袋子米边上,从中抓了半把米。

朱元璋朱标二人,都被韩成的操作,看得疑惑不解,不明白韩成这是什么意思。

怎么好好的,就弄了这些东西?

他怎么依靠这些东西,向自己二人证明他说的是对?

韩成道:“崇祯帝那个时代,已经有了皇太子,且年纪还不小了。

这十三个格子,就代表着十三辈人。”

韩成说着,就从手中拿起一粒米,放到了第一个格子里。

“这就代表陛下这一辈。”

然后又数出二十六粒米,放到第二个格子里。

“这代表着陛下的二十六位儿子。”

朱元璋朱标,已经看明白韩成想要做什么了。

只是看看剩下的十一个格子,再看看前面两个格子里,显得孤零零的米粒,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二人,还是不相信韩成能在第十三个格子上面摆上二十万往上的米粒。

韩成望着二人道:“太子殿下拥有五个儿子,那咱们就以每个藩王,都生五个儿子来算这个账如何?”

朱元璋点点头道:“可以。”

看看自己生下了二十六个儿子这辉煌战绩,朱元璋其实觉得,韩成按每个孩子生五个来算,还是有些少了。

“二十六个人,每个生五个的话,那就是一百三十人。”

说罢,韩成五个一组,数出二十六组米放入第三个格子里。

“陛下的这些孙儿辈,也按照每人五个孩子算,那就是六百五十人。”

韩成接着数米往第四个格子里放。

但哪怕是这个时候,六百五十粒米,放到格子里面,依旧是显得不起眼。

韩成却没有停下来。

“后来都按照每人五个儿子来算,那到了第五代人的时候,就是三千二百五十人。”

这些米数出来,就没有那样快了。

韩成招呼朱元璋和朱标一起蹲下来数米。

朱元璋朱标二人,就蹲下来和韩成一起来数米。

若是一般时候,朱元璋是不会做这等看起来显得无聊的事。

可是现在,他却从韩成的这些举动之中,看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人数完第五个格子的米之后,韩成道:“这样算的话,第六代应该是……一万六千两百二十五人。”

听了韩成的话之后,朱元璋朱标二人已经觉得有些不同了。

不用韩成说话,二人就赶紧自己动手去数米。

韩成见此,制止二人:“陛下,大哥,别数了,这样数要数到什么时候去?”

二人闻言一愣,刚才不是你让数的吗?

咋这个时候,又不让了?

旋即也觉得,韩成说的有道理,刚才三千多粒米,自己几人就数了一大会儿的功夫,这一万多粒米,要数到什么时候?

可是不数的话,又如何得出相应数量的米?

韩成道:“拿个秤过来吧,我们称一斤米出来,看看里面大概有多少粒。”

一听韩成这话,朱标立刻醒悟过来。

对啊!

这个办法好!

前面数字小,数米粒还好,后面一旦多起来,那再一粒一粒的数,真的难为死人!

当下就亲自跑出去吩咐人去取秤。

没过多久,就有秤被人送来。

朱元璋亲自动手称了一斤米,然而几人就开始紧张数起来。

好一阵儿之后,数清楚了,这一斤米有一万六千八百五十三粒。

“那接下来,就按照直接按照一斤米有一万六千两百五十粒算如何?这样好算账。”

韩成望着朱元璋和朱标二人询问。

二人都点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韩成就将一斤米放在第六个格子里。

然后第七个格子五斤,第八个格子二十五斤。

第九个格子……没有米了,韩成拎进来的米,已经被用完了。

但这个时候,不算是朱元璋和朱标,都已经是看着眼前的格子,陷入到了呆滞之中。

第一个格子里面,只有非常不起眼的一粒米,结果到了第八个格子那里,竟然已经达到了二十五斤!

那个格子已经放不下了!

这才不过是八代而已,竟已经出现了这样巨大的增长?

在没有直观的看到之前,朱元璋和朱标二人,对于韩成之前说的宗室数量,都有些存疑。

可是现在,他们是一点都不再怀疑了!

而韩成此时,却还在计算。

“第九个格子里面,应该放一百二十五斤,第十个格子,应该放入六百二十五斤,第十一格子三千一百二十五斤。

第十二个格子,一万五千六百二十五斤。

第十三个格子,应该放入七万八千一百二十五斤。

一斤按照一万六千二百五十粒米来算,那就是……”

韩成一边说着,一边手中持着羽毛笔,在纸张上列竖式开始计算。

这玩意他心算是真算不出来。

停顿一会儿他道:“十二亿六千九百五十三万一千两百二十五粒!”

念出这个数字之后,韩成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竟然这样大的吗?

十三代,竟已经到了这种离谱的地步?

而本就呆滞的朱元璋和朱标二人,在从韩成这里,得知了‘亿’就是‘万万’之后,顿时就变得更为呆滞了!

竟然这样多的吗?!

这个数字也太恐怖了吧?

二人都被这个无比巨大的数字给冲击到。

虽然韩成现在所计算的,都是理想化的数字,真相的情况会有夭折,有的人甚至于不会生育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影响子嗣的增加。

肯定不会有这样多的人。

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韩成说的二十万到一百万之间领朝廷俸禄的宗室数量,是真实的!

朱标还是有些不敢不相信,觉得韩成算的太快了。

就凑过去看韩成计算的记录。

结果发现,韩成写的那些字,弯弯曲曲,很是简便,是一种他所不认识的字。

只得作罢。

“嘶~~”

朱元璋愣了半晌之后,忽然牙疼一般的猛抽凉气。

这竟然是真的!

竟然真的能发展到这样多的人!

怪不得!

怪不得韩成说宗室供养制度是一个毒瘤!

果然不假!

有这样多的宗室在,大明早就快被吸干了血!

在这等情况下,大明哪里还有多余钱财,去做其余的事?

老四的这种处理办法,果然是个大坑!

宗室供养制度,必须要解决!

必须要解决!

不解决不成!

谁能想到,十三代人之后,宗室竟然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可是,又该怎么做,才能合理的解决宗室的问题呢?

绕了半天,事情再次绕了回来。

朱元璋又一次陷入到了苦恼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