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就杀了曹操 > 第四五七章 大人,时代变了

开局就杀了曹操 第四五七章 大人,时代变了

作者:墨守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31:27 来源:小说旗

朱儁,算是汉末名将。

光和七年,黄巾起义大爆发,朝廷任命朱儁为右中郎将,持节,与皇甫嵩共同出征。

在破黄巾之战中,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与功劳。

之后又震河北,没少揍黑山贼张燕等人。

拥有很大的声望。

董卓占据洛阳的时候,曾想拜朱儁为副国相,想要借助朱儁的名声,来尽可能快的安定局面。

不过,朱儁并没有同意。

后来朱儁趁机逃走,前往荆州,在荆州那里召集兵马。

他没有跟着荆州牧刘表做事情,而是积蓄了一定的力量之后,就带兵从荆州出发,一路前往了洛阳。

来到洛阳之后,朱儁才清楚的知道,往日里无比繁华的洛阳,现在被弄成了什么样子。

只能是用残破不堪来形容。

整个洛阳的广大地区,都见不到几个人。

当初在洛阳,以及洛阳周围生活的那些人,大部分都被董卓一并给迁到了长安,剩下的在迁都的时候被杀死了,也有一些逃走的。

朱儁原本的想法,就是带兵来到洛阳,占据洛阳,然后再继续做其余的事情,积蓄力量,讨伐董卓。

不管怎么说,洛阳都是之前的都城,占据它,对谋求对付董卓的事情,有不少的好处。

但他低估了洛阳被破坏的程度。

最为重要的是,广大洛阳地区没有什么人烟。

这是个致命的问题。

所以一番的考虑之后,朱儁也只能是带领着兵马,一路往东而行,退到了中牟县屯兵。

就是当初陈宫担任县令,李进担任县丞的中牟县。

这里之前虽然也经历过战争的破坏,尤其袁绍召集天下兵马攻董卓的时候,破坏最大,但也能勉强屯兵了。

之前在洛阳的时候,朱儁不是没有想过从洛阳往西进,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屯兵。

但是,渑池那里屯的兵马,让他犹豫。

那里可是屯着董卓一万多精兵。

而且,那些兵马还是那个杀猪皇叔的一部分本部精锐。

带兵之人,分别为徐晃李进。

对于朱儁来说,徐晃李进二人都是后生仔。

当然,不仅仅是徐晃李进二人,那杀猪的皇叔,对朱儁来说,也一样是一个十足的后生仔。

只不过刘成这个后生仔名头太大,且战绩过于耀眼,让朱儁不敢有丝毫的轻视之心。

甚至于觉得压力很大。

所以一番思索之后,他没有选择西进,而是东退到了中牟这里。

这样就能够拉开与渑池那里的距离,并更加的贴近关东的众人,能够能好方便得到他们的支持。

来到中牟之后,朱儁采取手下参军建议,很快就树立起了讨董的大旗。

并传檄天下,号召天下之人一起发兵讨董。

同时,还派遣人手前往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陶谦、刘岱、刘瑶、张超、张邈、孔融等诸多地方,进行游说,让这些人要以大局为重,共同出兵,一起攻打董卓,还汉室一个朗朗乾坤。

对于自己的这个举动,朱儁还是有些信心的。

毕竟他朱儁的名声虽然远比不上四世三公的袁家,但还是有不少的。

不然的话,当初董卓攻占洛阳,也不会想着让自己为副相国,想要借助他的名望一用了。

而且,他此举还直接打起了兴复汉室的大旗。

在他看来,汉室还有很大的影响力,不管怎么说,树立起了这样一杆大旗之后,这些被他派遣了使者前去相见的人,不想出手,不想出血也要出一些。

毕竟大义在这里放着。

然而,这些人很快就给朱儁上了一课,告诉他时代变了。

之前袁绍号召天下的时候,有那样多的人响应,除了他四世三公的身份之外,更因为他主导了灭宦官。

成为了天下人望。

而那个时候,大汉的凝聚力还在,且许许多多的人对于董卓那样一个货色,一下子窃取高位有着极大的不满,所以同仇敌忾。

但是现在,经过了这一年多的时间,事情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了。

其余的不说,单单是汉室的凝聚力,就有了一个断崖式的下跌。

一年多的无官府状态,让许许多多手中有兵马,有权柄的人,心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野心如同野草一般,发疯的增长。

之前心向汉室的人死了一波,吃了大亏,现在这些,很多都有了别的想法,想要在这个时代争一争。

朱儁派遣出去的使者,在表明了来意之后,有的根本连对方的主事人都没有见到,直接就被晾在了那里。

有人则对着朱儁的行为,进行了一番的猛夸和肯定,但就是不说出手帮助的事情。

也有的人,进行了一番的肯定之后,承诺朱儁行这样的义举,一定要好好的帮帮场子。

但大多也都是仅限于口头上而已,真的付诸行动的很少,付诸行动的,也只是弄了少量的一点东西而已。

这样的消息传达过来,顿时就让朱儁气满胸膛,只觉得人心不古,这些人一个个口中说的好听,但都是居心叵测之辈。

挨个用刀子给砍死了都不亏。

也有手下之人,见到这样的情景之后,出声对朱儁进行劝阻,说不要让朱儁这样做了。

天下已经成为了这个样子,已经没有什么人愿意为了汉室复兴出力了。

既然这样,不如选择活的轻松一些。

这样的话出口,立刻就被朱儁训斥。

他满是严肃的道:“就是因为汉室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才需要有人站出来做这件事情。

要是所有人,都因为事情困难,而选择不去做,那汉室岂不是真的就彻底不行了?

就算是没有一个人响应,只有我一个人去做这事情,我也要反对董卓,兴复汉室。

今后这话,你休要再提。

公若是觉得此事不可为,可自行离去,我自己行事!”

听到朱儁这样说,参军便不再劝。

对着朱儁恭敬施礼,口中感慨道:“若是天下之人,人人皆如朱公,汉室何愁不能复兴?”

朱儁握住手中剑,出声道:“慢慢等着吧,我不相信这样大的一个大汉,都是狼心狗肺,不忠不义之辈!

总会有人对咱们进行支持,去讨伐董卓的。

错得就是错的,永远都对不了。

对于董卓这样的狼心狗肺之徒,就是要讨伐,不能对其软弱。”

手下之人被朱儁气势所感染,心中豪气顿生。

但对于有人真的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帮忙,却不报太大的希望。

毕竟,现在的形势跟之前是真的不一样了。

攻打董卓,过于困难……

徐州这里,徐州牧陶谦,在明白了朱儁派来的使者的目的之后,立刻亲自接见了陶谦的使者。

“回去告诉朱公,就说讨伐董卓,兴复汉室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朱公既然有这样志向,我陶谦必定要出手帮忙!”

陶谦望着朱儁的使者,满是正色的出声说道。

看着陶谦的样子,再听听陶谦说出来的话,朱儁的使者,一时间都显得有些呆愣。

说实话,对于徐州一行,他其实并没有报多大的希望。

毕竟徐州牧陶谦陶恭祖的脾气,出了名的怪。

之前袁绍号召天下共同讨伐董卓的时候,陶谦此人根本就是懒得动弹。

只是出面组织了一个类似的讨董联盟,在那里放出一些风声,没有任何实际的动作,在那里自己玩自己的。

从头到尾,都没有出一兵一卒。

当时尚且如此,就更加不要说现在了。

现在可是许多人都不支持自己家主公,对自己家主公的行为,嗤之以鼻。

依照陶谦之前的表现,他是真的不看好这一趟的行动。

若不是主公那里给他下达了死命令,让他必须前来,陶谦这里他是真的不想来。

却没有想到,居然出乎预料的在陶谦这里听到了这样的话。

不过,他很快就又冷静下来,怀疑这陶谦与一些人一样,也是说人话不办人事,

陶谦像是看出了这人的心思一般,望着他道:“是不是对我答应的这样干脆利落觉得很惊奇?觉得我不应该这样做才对?”

使者闻言,下意识的点头。

旋即想起这样做有些不合适,连忙又摇头否认。

陶谦并不恼怒,反而是笑着开口道:“我之前之所以按兵不动,是因为袁绍那人不是一个能成事的。

这人私心太重,做事情看似很果决,实际上最是优柔寡断。

我不想将手中的力量,送到这样一个人的手中白白浪费了。

这样过于可惜。

也会将忠于汉室的力量,给迅速的消耗了。

此时朱公竖起义旗,讨伐董卓,我说什么都要出手帮忙。

朱公与那袁绍不同,朱公是真的想要讨饭董贼,兴复汉室。

而且朱公的能力也极强,是一个知兵的。

我保存实力,为的就是等待真正的讨董义士出现。

现在朱公竖起义旗,我陶谦焉能不有所表示?”

听到陶谦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朱儁派来的使者,对着陶谦恭敬施礼,心中分外感动。

“天下之人,若都如陶公朱公这般,何愁董贼不灭,汉室不复兴?”

陶谦摇摇头道:“这次的事情,也并不好做,董贼已经坐大,想要对付并不容易。

我有一些消息,不知道朱公知晓不知晓。

一是董卓准备向凉州用兵,凉州韩遂马腾等人不会坐以待毙,只怕用不了多长时间,那里将会有征战起。

二就是因为长安城中起了谣言,天子亲自下场,导致刘成贼子兵权被董卓收掉。

此事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需要慎重考虑。

这两样消息作为参考,若是好好把握,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番商议之后,朱儁派来徐州的使者离开。

在离去的时候,携带五千石的粮食。

这是陶谦对朱儁先一步的支持,也是用来表达自己态度与诚意的最好办法……

徐州还是很富有的,主要是之前的战斗,没有牵扯到徐州,徐州比较安稳。

而徐州牧陶谦,在这些时间里,也并不是一直都在划水,而是趁着机会休养生息,派遣手下进行种田。

手中掌握的粮草钱财这些东西,一点都不少。

“主公真的要对右车骑将军进行支持?”

朱儁的使者离开之后,谋士陈圭来见陶谦。

陶谦点点头道:“必须支持,朱儁这人与袁绍等人不同,是一个真的做事情。

他站出来竖起义旗,必须要支持。

不然的话,在今后只怕就更加没有人敢举起义旗讨伐董卓了。

想要兴复汉室,更加艰难。”

陈圭点头,然后开口道:“主公觉得这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大吗?”

陶谦摇摇头:“不知道,没有把握。

主要就是不知道那杀猪皇叔是不是真的被剥夺掉了军权。

如果二人真的闹翻,那这一次有很大的机会。

但就怕二人是演戏给人看……”

陈圭闻言叹口气道:“人心隔肚皮,这个时候,很多事情真真假假分不清,谁也不会轻易将自己心中真实想法说出来。

这事情,需要慎重一些。

主公的想法,属下是赞同的,这时候确实需要与董卓开战。

最为重要的,倒还不是将董卓击溃,而是将天子迎接出来,让天子摆脱董卓贼子的控制。

天子的作用太大了,拥护在天子身边,就占据着大义,天然就比一般人高出一些。

听闻袁绍那里,最近正在谋划着让幽州牧刘虞为天子,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陶谦点点头,然后开口道:“这个时候,不能再继续隐忍了,不然到了后来,最怕差距会越来越大。

我将亲自联系孔北海,济北相,以及刘兖州等人,邀请他们一起出力,助朱儁成事。

若这一次再不成,只怕到后来想要将董卓铲除可就难了。”

陈圭点头,表示对陶谦话的认同。

二人又在这里说了一些事情,便分开行动了。

陈圭离开之后,陶谦坐在这里思索了一阵儿之后,提笔开始写信。

让人比较奇怪的是,这第一封书信,并不是写给北海孔融的,也不是写给兖州牧刘岱和济北相鲍信的,而是写给平原县令刘备刘玄德的。

在写好信封好的第一时间里,他就让人拿信件,前往了平原县那里,将之交给侄女婿刘玄德。

送信之人离开之后,陶谦执笔,开口喃喃道:“玉不琢,不成器。

看你像一块璞玉,但出身太低,需要好好雕琢一番,才能成才,才能服众。

这是你的机会,希望你能够把握住……”

喃喃自语一阵儿之后,陶谦执笔继续,低头写书信……

刘备得到陶谦送来的书信时,正好是年三十的晚上。

当时,他巡视了一下军营的他,正准备与白玉美人甘夫人一起睡觉。

得知是姑丈送来的书信之后,心里面长松一口气,立刻将外衣披上,接过书信,打开来读。

才看了没一会儿,他的面色就随之阴沉了下来,表情显得严肃。

这样看了一阵儿,他起了身,对着甘夫人深深的施了一礼,带着歉意的说道:“夫人,只怕为夫不能陪伴夫人睡眠了。”

甘夫人闪身躲在一边,闻言满是着急与关切的道:“夫君,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刘备将陶谦送来的书信递给甘夫人,口中道:“姑丈那里来了书信,原右车骑将军朱儁在中牟竖起义旗,号召天下之人讨董。

姑丈决定大力支持朱公,并写书信前来,让我也起兵一起讨伐董卓。

此乃大事,军情紧急,不敢耽搁,需要赶紧布置安排。

且这事情还牵扯到我兄公孙瓒,以及在身侧的袁绍之间的事情,不好处置,需要从长计议……”

甘夫人扫视了几眼手中的书信,没有细看,将之交还给了刘备,口中道:“这些都是大事,大丈夫当以国事为主,夫君的行为,妾身能够理解,并支持。

妾身不懂得太多的道理,只知道妾身已经是夫君的人了,夫君在外,需要保重身子。

今后,夫君都是妾身的依靠……”

听着甘夫人的话,刘备忍不住的眼窝发热。

他将甘夫人拥在怀中,在额头之上轻轻的吻了一口,伸手在甘夫人背上拍拍,开口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说罢就披上外衣,拎着佩剑出了房门,甘夫人送至门外。

“夫人自去睡,不必理会我。”

他这样出声说道。

然后很快就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砰!”

黑暗之中,行走了一阵儿的刘备,站在一棵大树前,将自己的脑袋狠狠的撞在了树干上。

整个人都显得分外痛苦,有眼泪不受控制的流淌下来。

双手更是死死的攥着。

这样过了好一阵儿之后,他才收拾心情,一路往关羽那里而去……

“唉……”

刘备离开之后,甘夫人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就返回屋子,反手将房门插上。

回到床边上,将身上的外衣脱掉,来到了她与刘备的新床之上。

靠在床头上,愣愣的坐了一会儿之后,她忍不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结亲到现在,已经是十一个晚上了,自己夫君刘玄德,有七个晚上都没有在这里睡。

他总是很忙,经常出外巡视。

剩下的四个晚上,第一晚上是洞房花烛夜的时候,他喝醉了。

在一个就是今天晚上,接到自己姑父的书信,直接就离开了。

剩下的两个晚上,回来的很晚,与自己说上一些话,很快就会酣然入睡。

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类似的事情发生的多了,再加上她曾经听说过的自己夫君曾在战场之上受过伤的事情,她容易就想到了一些事情……

“大哥,你额头怎么了?”

关羽见到晚上过来的刘备,不由的满是紧张,望着刘备额头出声询问。

“夜晚天黑路滑,也不留神走路撞树上了。”

刘备接过关羽递过来的毛巾,擦拭了一下手上的血,随口解释。

避免关羽在这个事情上多问,就接着开口道:“二弟,咱们要打仗了。”

“是不是袁绍那老小子有异动了?”

关羽开口就将矛头指向了袁绍。

一方面他们平原县实际上是属于冀州统辖的,他们这里与袁绍挨的实在太近。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公孙瓒被袁绍坑了之后,就曾派人前来联络刘备,请刘备在他与袁绍开战之后,在南面对着袁绍下手。

自己兄长一直都是以兄事公孙瓒的,关羽这时候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将事情往这上面想。

刘备摇摇头道:“不是的,与袁绍无关,是讨黄巾的朱儁朱公,在中牟竖起义旗,号召天下之人一起讨董。

我姑丈陶徐州觉得朱公能成事,准备大力帮助,方才来信了,让我这里抓紧时间准备……”

一番诉说之后,关羽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关羽听说是要讨董,顿时就兴奋了。

如今这个阶段,讨不讨董的其实无所谓,最为重要的是讨董的时候,顺便就将刘成那个该死的家伙一起顺便给讨了。

兴奋过后,关羽显得有些迟疑的开口道:“那公孙兄长那里怎么办?万一咱们讨董的时候,他与袁绍打起来了……”

该怎么决断,刘备心里面其实已经有了结论,只不过他并不会在这里说出来。

而是跟着叹口气道:“这事情难做,我所忧虑的也是这个。

一面是待我很好的公孙大兄,一面是姑丈以及讨董兴复汉室的大义,真的让人为难。”

口中这样说着,刘备想起了自己的伤心事,忍不住眼角有泪光闪动,倒是将关羽慌得不同……

过了一阵儿之后,有人陆续前来,来人有孙乾,有简雍……

刘备将他的困难与众人再次诉说了。

众人显得沉默,这样过了一阵儿之后,简雍开口道:“不如这样好了,主公和云长带领兵马,前往中牟那里,随着朱公一起讨伐董卓。

我与公佑等人留在平原县,替主公守平原。

到时间公孙太守那里,真的在这个时间里,与袁绍起了冲突,我与公佑就出兵帮忙。”

刘备心中其实就是这样想的,闻言,他沉默一会儿,叹口气点头道:“也只能这样做了。”

关羽皱眉道:“袁绍兵马不少,到时间开战,真的能够守住平原?”

在他看来,自己与兄长在这里的时候,或许不用担心开战之后守不住平原县,但自己与兄长带领不少兵马离开了,那事情可就难说了。

平原县乃是自己兄长的根本之所在,是兄长仅有的地方。

一旦丢失了,那可就变得无依无靠,更加艰难了。

这里没有外人,简雍直接就开口了:“或许守不住,但陶徐州乃是主公姑丈,主公又是听从了他的建议,才去助朱公讨董的,到时间平原县真的丢了,陶徐州必定不会看着主公无依无靠,无地居住……”

此言一出,关羽忍不住多看了简雍好几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