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分手了你肯定后悔,因为我的银簪通古今 > 第一卷 第138章 攻吴国

吴军的溃败消息迅速传遍四方,震动了吴国内部。吴国君主武冶震怒之下,命兵部尚书亲自出面重整军队,誓要一雪前耻。李霁月早已预料到吴国不会轻易罢手,便指示城内的将领们加倍备战,同时让暗卫队密切关注吴国的动向。

暗卫队果然不负重任,在一个月后带来了详细情报:武冶正调集全国兵力,打算发动一场彻底的进攻,不仅要拿下李霁月的城池,还计划扩展到整个边境之地。李霁月听闻此事,目光中透出冷冽的锋芒。她迅速召集赵峰、阿鸣以及其他将领,召开了一次紧急军议。

“各位,吴国这次动了真格,他们不单要报仇,更想吞并我们的土地。”李霁月扫视众人,语气低沉而坚定,“既然如此,我们便不能再守株待兔。此次,不妨主动出击。”

赵峰一听,眉头微皱,犹豫着说道:“小姐,吴军兵力雄厚,贸然进攻恐怕风险不小。不如在城中严防,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虽可守住城池,却终究被动,”李霁月摇头,继续分析道,“我们城池的力量尚未彻底显露,吴国对我们的战力其实并不了解。正因为他们轻视我方,这才是出奇制胜的好时机。”

阿鸣也站出来,赞同道:“小姐说得对,吴军眼下兵力虽多,但地势不利。若能将他们分散,逐个击破,便能削弱他们的锐气。”

李霁月微微一笑,拿起地图仔细端详片刻,随后在上面圈出几处地形复杂的山谷和河道,说道:“吴军的补给线长,兵力虽然多,但调动不易。我们可以在这些地势险要之处布下埋伏,利用夜袭和奇袭的方式,让他们防不胜防。只要削弱他们的主力,吴军便无力久攻。”

赵峰听完,心中渐渐明白李霁月的策略,立刻拱手应道:“小姐思虑周全,属下愿率领精锐部队,伏击吴军的主力。”

“好。”李霁月果断拍板,“赵峰,你率一千精锐埋伏在东南的虎口谷。阿鸣,你带三百暗卫埋伏于西侧的陡山口,待吴军分散后再出击。其他人各自率领所部,在指定的地点待命,随时准备合围。记住,出其不意,速战速决。”

众将领领命,各自去做准备。

数日后,吴军如预料般步步逼近。他们一路推进,遇到城池防线时,发现只留了小股部队,仿佛有意引诱他们深入。吴军主将看到防线松散,便命令士兵们迅速推进,果然毫不设防地进入了李霁月布置的伏击圈内。

夜色掩映下,赵峰率领的精锐部队埋伏在虎口谷两侧,静静等待时机。他看着吴军主力逐步进入谷地,低声命令:“点燃信号火。”

瞬间,信号火如流星般划过夜空,几道冷箭射入吴军阵中,紧接着火光四起,李霁月安排的火油瞬间燃烧起来,照亮了整个谷地。赵峰一声令下,精锐部队从两侧杀出,将吴军包围在火光中。吴军主将看到突如其来的袭击,顿时大惊,匆忙指挥士兵反击,但火光四射、烟雾弥漫,士兵们乱作一团,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抗。

吴军主将大吼着调兵,但迎接他的却是四面八方袭来的利箭。士兵们无路可逃,纷纷在谷地中倒下。这一场伏击,令吴军损失惨重,仅有少数残兵侥幸逃脱。

与此同时,阿鸣率领的暗卫部队也在西侧的陡山口发起了夜袭。阿鸣身手敏捷,带领暗卫悄无声息地渗入吴军营地,趁着夜色击杀敌军守卫,并在营地中点燃火把。吴军仓促应战,营地一片混乱,几名副将先后被击杀。阿鸣的暗卫队井然有序地掩杀,敌军防线彻底崩溃,士兵们四散而逃。

翌日清晨,吴军残部彻底撤退,城池的防线上空响起了阵阵凯歌。这一场奇袭,以李霁月的全胜告终。吴军主将带着满身的伤痕逃回吴京,向武冶禀告了战况。武冶听闻李霁月的部队竟以少胜多,将精锐主力击溃,气得拍案大怒。

“你们这些无用之徒!区区一支小城的部队都对付不了!”武冶怒视着瑟缩在地的主将,恨恨说道,“李霁月不过一个女子,居然连你们都打不过,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笑话!”

主将跪在地上,满脸愧色:“陛下,属下无能,未能完成任务。但那城池戒备森严,兵力虽少却战力不凡,属下实在无力对抗……”

武冶冷笑一声:“李霁月既然不识抬举,那本王便亲自调集大军,踏平她的城池!”

与此同时,李霁月也在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她明白,吴国此次溃败只是暂时的震慑,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她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扩充防御,加紧城池的防备,甚至亲自督战,加固城墙与要塞。士兵们在她的鼓励下士气高涨,精锐部队也日渐成形。

不久后,武冶果然不甘失败,调集了数万兵力,亲自带领主力军队来犯。李霁月从暗卫队的情报中得知武冶亲征,立刻召集将领们,决定展开反击。

这次,她没有选择守城,而是以精锐部队与游击战术为主,在吴军行军的必经之路上布置重兵,不断袭扰吴军的后方和补给线。赵峰率领的轻骑兵队伍每日潜伏在山林之间,袭击吴军的粮草队,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数日下来,吴军的士气逐渐低落,士兵们因疲惫而士气涣散。而李霁月则趁机分散兵力,以游击战的方式不断骚扰、打击敌人。她的士兵们精通地形,行踪飘忽,吴军根本摸不清他们的战术,逐渐陷入泥潭。

这一战,持续了整整十日,吴军损失惨重,士气愈加低迷。武冶眼看士兵疲惫不堪,便决定回到吴京,重新筹谋。然而,就在他率军撤退之际,李霁月抓住机会,带领精锐部队突袭了吴军的后方。赵峰率领的轻骑兵迅速包抄,吴军大败,武冶仅带着少数亲兵逃回吴京。

武冶狼狈回到吴京,才得知自己原本得力的兵部尚书竟已被朝廷大臣弹劾,城内的局势动荡不安。吴国朝中一片混乱,大臣们对他屡次战败深感不满,要求他重新调整战略,不再轻举妄动。

李霁月则利用这一场胜利彻底立威,将城池的名声传遍了各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