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皇帝读心我吃瓜,每天乐得笑哈哈 > 第一卷 第176章 不就是掐尖么

顾善忠在保住官职和保住命之间犹豫了片刻,才开口道:“回陛下的话,按照我朝律例,三代以内有五品及以上官员的世家才可以送女儿进宫选秀。顾家……并无资格。”

齐桓修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再次盯向顾朋儒,声音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顾朋儒,你明知顾家之女并无资格参与选秀,却屡次上奏,甚至不惜以关闭顾家所有学堂为要挟,究竟是何居心?你非要将你的嫡孙女送进这深宫之中,究竟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

顾朋儒心中泛起一阵苦涩。实话自是不能轻易吐露,可在庆历帝那锐利的目光下,他更不敢有丝毫欺瞒。

他额头冷汗涔涔,如露珠般密集,心中慌乱无比,竟连一个字也难以挤出口。

齐桓修又指了指方才那个书生:“你读了顾家这么多折子,你来说说看,顾家是为了什么非得把顾清幽送进宫?”

“按照折子上说的……是顾家嫡孙女顾清幽,当年远观过圣驾,便对陛下一见倾心……”

“小哥哥你说清楚,‘当年’是哪年?”齐忆烟打断了书生的话,她需要书生把拗口的文言文翻译成普通话,让在场的百姓们全都听明白才行。

那书生自己都觉得脸红,声音低了三个八度,喃喃道:“是……是陛下初登基那年。”

虽然书生的声音不大,但齐忆烟施了法,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齐忆烟又故作不懂地问:“小哥哥,我父皇初登基,是几年前的事儿啊?”

那名书生此刻深感今日跟随顾家凑热闹的决策是如此的后悔,然而事已至此,他只能硬着头皮上。

“回公主的话,陛下如今登基八年,那就应该是八年前的事情。”

齐忆烟转头又问顾朋儒:“老先生,你家孙女今年芳龄几何啊?”

顾朋儒红着脸不肯说话,齐忆烟又指了一下顾善忠:“老先生老糊涂了,不记得他孙女多大,那顾大人你总该记得吧?”

齐桓修寒声道:“若是都不记得了,那这精膳清吏司你也不用干了。”

顾善忠立即高声回答道:“微臣记得!那顾清幽今年十九岁!”

齐忆烟故意扳着手指问大皇子:“大弟弟,是我的算术不好吗?你帮我算算,八年前顾清幽初见咱们父皇的时候,她几岁啊?”

大皇子平静地道:“八年前,顾清幽只有十一岁。”

“天呐!”

齐忆烟故作惊讶地用帕子捂住嘴惊呼一声,下面的吃瓜群众们也跟着再次沸腾起来。

“十一岁的小姑娘懂个什么啊?他顾家的女孩儿就知道攀龙附凤了!”

“十一岁就想着要爬龙床,看来这顾家也没有他们表面上那么清流那么干净嘛!”

“话说这顾家就是这么教女儿的?那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又能有什么好?”

“话可不能这么说,顾家学堂每届考中的举人、进士可是数不胜数!”

“没什么数不胜数。”大皇子拿出统计的数据给大家念道:“据不完全统计,顾氏学堂在北秦一共有八十七家分馆,每家书院收纳学生在五十人左右。每年考取的秀才大约有两百人左右。”

说到这里,大皇子还特地解释一下:“就是平均每家书院考中三人。”

“顾氏学堂每届考中的举人大约有三十余人,最多的一年考中了四十二人——就是平均每两家书院最多能出来一个举人。”

数据报到这里,即便是不读书的百姓们也听出来了。

“这顾氏学堂也没那么牛啊,我老家的县学,每届也能考中一两个举人呢!”

学子们也纷纷议论:“我还想着凭我的成绩跻身进顾氏学堂呢,这么看来,他们还不如我现在读书的书院教得好。”

有个学子黯然道:“我的一位堂兄,以前就是顾氏学堂的学生,他们说优胜劣汰,因为我堂兄的成绩不算出类拔萃,在那边读了两年,就把我堂兄劝退了。如今我堂兄只能在乡下,给孩子们做个启蒙先生。”

齐忆烟问齐桓修:“父皇,顾氏学堂只留下成绩好的学生,而不要成绩不好的学生,是不是违背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初衷啊?”

“不错。”齐桓修点了点头:“读书是为了让人明事理知荣辱,而后内敛自谦,严于律己,宽于待人,顾氏学堂这种掐尖的行为,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大皇子微微摇头,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缓缓道:“世人皆传顾氏学堂如何如何出类拔萃,可谁又知道其中的真相?

他们每年都会将所有书院考中的名单汇聚在一起大肆宣扬,张贴在各个书院门口,刻意营造一种繁荣景象。

然而,这其中的奥秘,却只有少数人知晓。久而久之,顾氏学堂升学率最高的传言便不胫而走,而真相,却始终被掩盖在光鲜亮丽的表面之下。”

“还有顾氏学堂的束脩,据本殿了解,乃是全北秦最高的书院,普通书院一年只要二两银子,顾氏学堂却要三两银子,加上吃喝,一个学子一年的费用起码在十两!——还不算书本和笔墨的费用。”

吃瓜群众们这个账还是能算的过来的,毕竟普通人家一年的嚼用也不过就是五六两而已。

“天老爷呀,那倘若要把孩子送进顾氏学堂去读书,十年寒窗岂不是要一百多两银子!”

“吃人呐!”

“不过,也有可能是一分钱一分货……毕竟,我家乡那边的县学,就比乡下的书院贵几吊钱……”

齐桓修冷哼一声,轻蔑地道:“顾朋儒,如果朕的记忆没错乱的话,你们顾氏学堂里的那些所谓先生,最高的学位不过是个举人,而且人数还不足二十?这样的师资力量,也敢称自己是北秦最好的学府?”

齐忆烟眨巴着大眼睛高声道:“父皇,我记得咱们的公立学堂,里面的先生最低也得是个举人吧?

而且咱们公立学堂的束脩一年只有一两银子,还可以让贫困学子勤工俭学,每个月的小测,考得好的学生还有奖学金——大弟弟,咱们公立学堂的中榜率如何啊?”

笔趣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