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为了隐居,我骗室友去恋爱 > 第613章 除了贵没什么缺点

看似没有投入一分钱,就拿到了三成股份。

但实际上整个高和汽车已经完全干涸的资金流跟完全停滞的生产体系、一塌糊涂的销售网络,都需要现金来充当润滑剂。

甚至连当下员工高管的遣散费,都得由汽车销售公司“拆借”给京西工业“垫资”运转。

这些钱跟股份无关,也不算投资,就是民间借贷,公司卖车赚了钱是要先连本带利还给借贷方。

总之就是不陷入这家公司之前那些狗屁倒灶的各种债务。

换秭小伟和戴安妮的团队来,肯定没法面对这么复杂的金融局面。

强哥那边就太熟悉了,精兵强将的轻松拿捏。

因为如闪电般介入的大股东协议,保证了整个高和汽车当前每一份财产、印章、账簿和文件都被冻结住进行清算。

所有细节都被暴露在审计面前。

生产、行政、研发、销售、运维这是车企的基本分布架构,但各有各的特点。

这家就超多各种总监、副总、总裁,而且还是那种都带着一堆光环履历的豪华高管。

所以年薪都不便宜,一个负责新能源车上网版块的总经理就三百万。

更别提那些各种O了。

这尼玛谁顶得住。

常月玲看见都喊卧槽,这才几千辆车的规模,就敢要这个价码。

长江汽车就不说了,艾拉汽车是所有都带上网功能的新能源车型,这一年下来,一百多万辆共用系统,这块儿业务的头头敢跟她要八十万年薪都得滚蛋。

国内成熟的产业架构就体现在每个版块都能外包找到成熟的方案。

由各家商业机构自己去经营竞争,交出最好的配套参与到整部车的每个环节。

甲方才不管这些配套机构怎么管理、薪资水平,没法在竞争中卷出管理,那就自生自灭。

而不是全都要自己研发、生产、养人。

老常做全产业链,也不是这样搞的,他都是砸钱入股参与支持那些配套外包机构,可不是用来这么高薪养山头。

哪怕这一年高和的局面每况愈下,走了不少高管,还是有巨大的高薪包袱。

用秭小伟形容就是挺像当年阿布刚收购切尔西,买了一大堆成名球星的豪华阵容却颗粒无收,还把工资单整爆了。

不过那是能源土豪能持续掏钱,秭小伟他们可不是冤大头。

全都滚蛋,因为从长江汽车、艾拉汽车甚至艾维塔都迅速调来一堆生产、研发的老总、主管,就像行政总厨来娴熟接手这点麻辣烫小摊子,还美其名曰文艺范儿,卖得齁贵。

从董事长以下的总裁到各部分的总监全都解除合同,无论是按照沪海社保水平N 几,还是合同上的解职赔偿,都给够,但算到张总这份股东的债务上。

这都是创始人团队自己造的孽,当然得他自己承担。

京西工业绝不会为这些猫腻买单。

能帮他把这堆债务转成值钱货就不错了。

也就跟研发有关的能有机会跟秭小伟面谈交流,谈思路,谈认知,谈对未来的期望,然后能留下来的前提也必然是大幅度降薪。

因为研发主管的价值体现也要跟最终的销售业绩挂钩。

卖好了可以分红,卖不好不配合不认可秭小伟这套打法,不能坚决执行的,都滚蛋。

但研发团队反而普遍涨薪稳定局面。

研发设计的各级小主管在这个阶段全部打乱回到普通研发成员级别,按照新建企业的状态来重组,不排除从长江汽车、艾拉汽车、艾维塔调集团队过来作为管理骨架,重塑研发机构的战斗力。

管理人员终究是少数,大部分人得利就不会炸锅。

而且还是熊主播来主导这样的改变,没准儿是绝大数人面对之前不死不活局面,最梦寐以求的改变模样。

整个研发中心的精气神都变得极为亢奋。

差不多就是那种疯狂吃住在公司,立刻展开研发,要尽早按照时间表推出两款车的2024改款,真正打个翻身仗。

秭小伟也就没走,留下来在研发中心跟他们同吃同住……哦,晚上还是要回家,完全把他在艾拉汽车、艾维塔轿跑研发调整过程中的那种身先士卒风格发扬光大。

除了不许拍照摄像,他就仿佛是个最普通的产品经理,每天花费十几个小时呆在研发中心跟所有人交流。

加上从江州和冀城赶来的几十位研发工程师、技师,娴熟的配合伟总把整个研发中心的气氛迅速推到白热化的大会战状态。

真就是那种一旦有了共同奋斗的抽象目标,就轻而易举的跨越了并购带来的震动。

保证高和汽车最珍贵的这部分资产,没有受到影响。

等强哥也撸起袖子天天过来上班,混迹在样车机械车间忙碌,整个团队就是打满了鸡血。

因为关于京西汽车和京西工业已经前后脚向港股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的消息,已经在各种媒体上释放出来。

虽然还没网红们在普通消费者、网友那里带来的震荡大。

但对于关注工商业,关注各种产业投资的业内人士就反应极为强烈。

理论上来说上市申请得有几年经营的情况可以追溯审计,麦子“掌舵”的规模其实是从五月才正式开卖,可京西汽车这个版块的确已经成立、筹备、运营四五年了。

对京西、强哥这类拥有几百家公司各种入股的古早大佬,当发现某个赛道有可能参与就会早早的成立公司备用。

今年就属于明显给京西汽车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现在募集资金用于进一步增强京西汽车经营能力、跨地域的业务扩张、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及用作一般公司用途及营运资金需要。

二十二岁的年轻执行总裁,跟一堆职业高管站在一起登上各种媒体画面。

长江汽车的美女设计师出身,网红模特,连在艾拉汽车担任CEO总助的履历都要写进去,然后斥资改装建立“京西汽车大厦”,成立专为新能源车摇旗呐喊的专业直播间,在过去半年时间带来超过五百亿的总销售额云云。

这些业绩还是可以吹一波拿出手了。

京西汽车再联合京西物流推出的京西爱车对全国各地新能源车进行交付保养、护理维修,加上京西保险、京西金融的一条龙服务。

绝对可以正儿八经的颠覆现有的汽车销售模式。

就已经正常运转,被证明完全不需要4S店,汽车也能从厂家网购到消费者手里,后顾无忧。

这还不震撼?

可各方都想压住这个消息。

没给钱的官方媒体都装着没看见,恐惧万分的汽车销售行业拼命淡化,那些平时指点江山的传统车企高管都不吭声,不想让消费者抛弃他们转头新模式。

连戴安妮都没发动各种信息员传播,自家车媒体也在这会儿都提醒不用抓这个热点。

等到上市成功,有明确获利的时候再一起冲击。

又不是直接做销售,家里人在饭桌上讨论还是要低调处理。

那就不当回事。

反正内地舆论又不影响港股上市,涨跌还可能在乎些。

更不用说大众外界包括业内人士都不知道,京西直播已经被股权交易,改变成了由戴安妮新成立,有联大新闻学院持有百分之五股份的新文化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控股八成的独立企业。

相反京西工业的消息还更出圈一些。

强嫂登台了嘛,她的号召力还是远超麦子,出任京西工业的投资副总裁都能轻易引发一波不需要买的流量。

实在是工业这个词儿,和她的形象反差太大。

那种得了霸道总裁宠溺才站台当手套的味道太浓了,普通网友说起都会啧啧啧,有钱人真是会玩儿。

可多看两眼又会发现,站在台上的强嫂宣布京西工业现在的年产值已经是过百亿,而现在上市申请期间最重要的标杆项目,就是入主高和汽车,全程参与工业智能化改造这家高科技车企,并且依靠京西汽车强大的网络市场销售能力,打造出最新一代高科技新能源车……

之前宣传寥寥的高合SUV,哪怕还没动手实际改造,现在只需要开上台,由强嫂在大楼中庭的展示区这么驾驶座亮相。

都能引来疯狂转发,充满机甲风的低趴SUV造型,跟这种女性化形象天然形成强烈对比。

从这会儿开始,已经有好多从未听说过高和的网友在询问这是什么车了。

哪怕网上还在不屑:“国内第一贵的量产车,有钱人的大玩具,可不是我们普通人买得起的玩意儿。”

“骗钱的吧,京西还搞什么工业,卖手机的还有什么能力造车?”

“那美女老板该不是打拳……”

可实际上却已经帮高和汽车给四面八方传递出昂贵的标签。

话说高和汽车之前确实从来不坑穷人,不多的销量也集中在大城市有钱阶层里。

导致整个市场口碑除了不死不活没啥前途,车真是好车。

已经算是帮未来高和汽车翻身仗打下了口碑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