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 第472章 因果人心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第472章 因果人心

作者:我爱吃大肘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主持大师微笑着说道,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直达灵魂深处。

“陛下,你可知佛教之起源,后人称其为释迦牟尼佛。他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开启了众生解脱之门。这不仅是佛教的起点,更是人类智慧的一次伟大觉醒。”

秦川闻言,面带笑意。

“愿闻其详,大师。”

老和尚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佛陀的一生,是放下与觉悟的典范。他舍弃了王位的荣华富贵,选择了出家修行之路。在历经无数磨难与苦修后,终于在菩提树下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发现了生命的真谛与宇宙的奥秘。”

“佛教自诞生以来,便如同明灯一般,照亮了无数迷途者的心灵。它跨越千山万水,传播至世界各地,与各地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佛教流派。在武朝,佛教更是与儒道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塑造了独特风貌。”

说到这里,老和尚停顿了一下,目光深邃地望着秦川,似乎在等待他的回应。

秦川轻轻点头,示意他继续。

“陛下,佛法的核心在于四谛,八正道与十二因缘。四谛揭示了人生的本质——苦,以及苦的根源,解脱的方法和修行的道路。八正道则是我们实践佛法,走向解脱的具体指南。而十二因缘,则深刻阐述了众生生死轮回的因果规律,让我们明白一切皆有因果,不可妄为。”

秦川听完后,仍旧面带笑容。

他开口道:“人欲,这世间的万物之源,它既是推动我们前行的动力,也是让我们迷失方向的迷雾。有人试图用天道来束缚它,却往往只是为自己无法驾驭的**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其实,人欲与天道,本就是一体两面,相互依存,难以割舍。”

老和尚闻言,双手轻轻合十,闭目沉思片刻后,缓缓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深吸一口气,念了一声悠长而深沉的佛号:“阿弥陀佛……”

这一声佛号,似是在回应秦川的见解,又似是在自我反省与感叹。

随后,老和尚沉默了,他发现自己竟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秦川的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剑,直指人心最脆弱的部分,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多年来的修行与理解。

老和尚微微低头,目光落在自己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上,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他再次抬头,目光平和地望着秦川。

他缓缓开口,道:“陛下所言极是,老衲受教了。看来,我辈修行之人,还需更加努力地洞察人心,方能不负佛祖教诲。”

“大师,我并非有意质疑佛法,只是这世间万物,包括人心,都太过复杂多变。”

老和尚闻言,轻轻点头,示意秦川继续。

“在我看来,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对**的完全摒弃,而在于学会与之共存,甚至驾驭它。就像驾驭一匹未驯的马,我们需要了解它的习性,掌握它的节奏,才能在飞驰中保持平衡,不至于被它带入危险的境地。”

秦川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给老和尚和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

老和尚缓缓点头,仿佛被秦川的话深深触动。

“陛下所言极是,佛法虽讲求‘无欲则刚’,但实则是在教导我们如何超越**的束缚,而非彻底消除**。**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如何让它为我们的修行和人生服务。”

“正是如此。”

秦川接过话茬,道:“而且,我认为,天道并非是用来作为借口的工具,而是我们应该去理解和顺应的自然法则。当我们以天道为镜,反观自身时,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与行为是否符合自然的规律,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陛下,你的话让老衲受益匪浅。”

这时,秦川想到一个问题。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大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老和尚缓缓开口:“陛下,佛法中所言的善与恶,并非世俗眼中的简单对立。在佛教看来,善是顺应自然法则,有益于众生的行为,而恶则是违背自然法则,伤害众生的行为。”

秦川闻言,眉头微蹙,他问道:“那么,大师,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善是恶呢?是否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老和尚微微一笑,答道:“善与恶的判断,确实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的标准。它取决于我们的发心,动机以及行为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善是出于慈悲与智慧的选择,是利益他人,成就自己的大道,而恶则是出于贪婪,嗔恨与无明,是损害他人,最终也损害自己的行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在佛教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业’。业,即是我们身口意的行为所留下的痕迹,它会影响我们的未来生命状态。善业会带来善果,恶业则会招致恶报。因此,我们应当时刻警醒自己,以善念引导行为,避免造作恶业。”

秦川听完老和尚一番关于善与恶的深刻阐述后,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他回应道:“大师,你言之有理,但当我听你说到‘业’与‘果报’,我不禁想到,若是我们总是带着对果的期许去求因,或许我们得到的,永远只是我们心中预设的那个果。”

“陛下所言极是,在佛法中,我们强调‘无我’与‘因缘果报’。这意味着,每一个行为,每一个念头,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其结果也是由众多因缘共同决定的,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

“因此,我们应当放下对结果的执着,专注于当下的修行与行为,以慈悲与智慧为引导,让每一刻都充满善念与善行。”

秦川听完老和尚的善恶之观念后,忽然大笑起来。

笑声在禅房内回荡,带着一丝玩味。

他继续说道:“大师,按你所说,善与恶的判断似乎过于灵活,甚至让人有种错觉,仿佛一个人只需一时的转变,就能彻底颠覆其过往的种种。好人做了一件坏事,便成了坏人,要下地狱,而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就能摇身一变,成佛得道。这世间的因果,难道真的如此简单直接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