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临夏 > 第189章,约斗

临夏 第189章,约斗

作者:吃红薯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方会长,章以德此人极为猖狂,托人递话,说听闻您一本《三国演义》名满天下,他的《牛郎织女传》、《咒枣记》也是杀得众多通俗万马齐喑,畅销海内,在多地引得洛阳纸贵,不如下一本同期发售,但向您求一败。”

洪应亨身为淮安通俗行会的副会长,屁股自然坐在方临这边,大骂此人:“简直无耻之尤,章以德要邀战,怎么不早些日子拿出新书,与方会长您的《三国演义》三、四部同期发售,同场竞技?”

《三国演义》第一部,在淮安府城踩着仲宗典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尸骨,打出名声,自此淮安府城再不敢有同期竞争的通俗。

第二部经分销商传于江淮之地别的府城,又是将这些府城无数同期通俗斩于马下。

等三、四部,哪怕题材优势的神魔,也纷纷避其锋芒,凡三国开售之处,没有敢同期竞争者。事实上,《三国演义》三、四部也表现出了与盛名相符的统治力,哪怕稍有些刀,也横扫无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章以德是狂,却又不是傻,自然不会去碰方临的《三国演义》第三、四部。

方临听着洪应亨的话,也是哑然失笑:‘所以,章以德此时下了战书,这是挑准了我的《三国演义》结束,以为我江郎才尽,或者说,正是转型的最虚弱之时?’

“方会长,那般跳梁小丑,不理他便是。”洪应亨劝道。

事实上,若方临应战,他还真有些担心。

《三国演义》已然是演义的巅峰,方临下一部若再是演义,就是吃老本,如今演义热潮也渐渐退去,实在是吃力不讨好。

可新作若是神魔,之前的巨大名声,就是拖累、劣势,其他人写出一本精品神魔,读者会夸,但放在方临身上,读者却不会满意,会觉得名不副实,归根结底还是方临巨大名气让读者给了他过高的期望。

这种情况下,章以德只要写出一部还不错的作品,甚至比方临新作质量稍次,都能鼓噪声势,踩着方临一举成名。

‘那个章以德有着神魔写作的丰富经验,这次敢于邀战,如此自信,想来新书水准不会低,绝对是神魔中的精品之作。方会长唯一破局的方法,就是写出一部无可争议的殿堂之作,最好还是同类型的神魔,以碾压之势击溃章以德,才算胜利。’洪应亨暗道。

可这可能么?殿堂级别的通俗,不是大白菜啊!

洪应亨想到的,方临同样想到了:‘可对其他人最难的事情,对我来说却最是简单,要比神魔啊,这不正好撞到枪口上来了么?那个章以德自以为得意的神魔精品之作,比起《封神演义》如何?比起《西游记》又如何?’

《封神演义》已然算得上半步殿堂之作,《西游记》更不必说,名列四大名著,可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是他能碰瓷的么?

‘更不用说,我还有着前作《三国演义》带来的巨大名声!’

若是自身不够硬,作品不够好,这般巨大名声反而是拖累,但若是《封神演义》、《西游记》这般高质量的神魔,配合前作名声加成,那绝对是摧枯拉朽,想想都是欺负人!

‘不过,那个章以德,若真能在正面对抗赢了,哪怕维持不败,我也会很高兴,因为意味着这出现了一部媲美四大名著的殿堂之作。’

方临想着这些,开口道:“对方谋算再多,可一切的本质,还是要看作品质量,论起作品质量,我却是最不惧的。”

“告诉那个章以德,他的《牛郎织女传》、《咒枣记》不错,过五关、斩六将,杀得江淮之地神魔作品黯然失色,也算是有了站在我面前、和我过手一二的资格。我新作发售,将在明年二月,同样是神魔,他不是但求一败么,我赐他便是。”

“方、方会长!”这种气魄,洪应亨只感觉心旌神摇,为之折服,同时被方临的自信感染,莫名生出信心:‘《三国演义》已是通俗演义的巅峰,难道方会长这次又能写出一部经典之作,树下神魔的最高峰?一定是能的!’

‘是啊,人与人是不同的,我怎能以自己狭隘的目光去衡量方会长?寻常人不可以,一般天才也不行,如方会长这般一個时代一出的风云人物自然是可以的。方会长在通俗上的天赋,想来如李白之于唐诗,苏轼之于宋词,岂能是常人可比?希望那个章以德不要输得太惨,哭鼻子才好。’他信心大振,暗想道。

‘借着这次的噱头,造势宣传,也能让新作影响更大些,获利更多些。另外,任何东西都要对比,这次和那个章以德碰一下,也让世人看到差距,以后别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找我碰瓷……’

这时,方临听到女儿的哭声,快步过去抱起,无奈哄起来来回踱步,一语双关道:“老是闹人有些烦的。”

……

应天。

应天礼部章侍郎、章以德之父——章世炎,也在与儿子谈论方临。

“听说,你约斗了淮安那位方佥事,要与对方下一部通俗同期发售?”

章世炎评价道:“盛名之下无虚士,我也看了三国,那位方佥事文采斐然,是个胸有韬略之人,你此举莽撞了。”

“爹,您何必长他人志气,灭孩儿威风?”

章以德能写出神魔的精品佳作,自然是在此方面有着天赋的,而有天赋之人往往有着傲气:“我承认,那位方佥事是奇才不假,可孩儿也非等闲,一部《牛郎织女传》、一部《咒枣记》,杀得多少通俗溃不成军。”

“况且,那位方佥事的《三国演义》完结,如今又恰逢演义衰落,神魔正是炙手可热,若对方下一步仍是演义,那是逆势而为;若对方下一步转为神魔,这更是以己之短,攻我之长……”

章世炎看到儿子如此自信,话里话外全是‘优势在我’的意思,泼了盆冷水:“话虽如此,可若是对方又拿出一部与《三国演义》同等质量的殿堂之作,你又该如何应对?”

“孩儿窃以为不可能,人力有时尽,如《三国演义》这般经典传世之作可遇不可求,那位方佥事刚写出一部,怎么可能再来一部?对方也是人,又非神仙。”

章以德摇头,继续言道:“只要不是对方下一本不是经典传世之作,任他是演义、还是神魔,哪怕初写神魔,就是精品佳作,只要和我质量相差不大,世人也只会说我赢,我踩着对方肩膀一举成名,届时名利双收……说不得,还可以借此进入陛下眼中。”

“德儿,永远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如何不可能?这世上哪有什么不可能?想我少年之时,也是心高气傲,可后来见多了,才知道一山更有一山高,你认为不可能,许多时候,只是因为你眼界太过狭窄,不知对方的厉害……“

章世炎微微摇头,没继续说下去,说回此事:“未虑胜,先思败,我问你,若对方真做到了,你该如何?”

“这……”

章以德想了一下,道:“这样,爹,我会差人大肆宣传此次对决,也帮对方宣传下一步作品,吊起读者期待,若是那位方佥事新作质量不高,必会引来反噬,若是对方做到了,我输了,世人也会因为应该的,不太意外,获得一个体面。”

虽然他认为自己基本不可能会输,但若有万一,方临真的做到,说明对方真是如李、苏一般人物,那般虽败犹荣,说不得还能获得同情,记入青史。

“如此甚好。”章世炎见儿子想得清楚,也不多说什么,胜了,自然最好;败了,也能让儿子长个教训。

见老爹没再多说什么离开,章以德心中也有些忐忑,可很快就摇头驱散:“如李、苏那般人物岂能是轻易出现的?说不得,那位方佥事,如今正在为此次对决紧张忐忑、绞尽脑汁、寝食难安呐!”

……

淮安府城,方家。

章以德想象中‘紧张忐忑’、‘绞尽脑汁’、‘寝食难安’的方临,实际上,在洪应亨走后,就将此事放下了,甚至他这个章以德的名字都未必还记得,此时写过一章回《西游记》,回头,看到女儿睡得正香,红扑扑的圆脸上带着微笑,嘴上淌下一线晶莹的口水。

这一幕,好似击中了心脏,他放下笔,过去俯身看着女儿,亲了亲她的脸颊。

可这小家伙不识趣,细细嫩嫩如五分熟蛋清的葱白额头皱了皱,啪地挥舞小手如拍蚊子般挥了下,拍走老爹,翻个身换个姿势,趴着小窝里继续睡,点点口水从嘴角流下来。

方临无奈笑了笑,给她擦了擦,又拉过被子盖上小肚子。

门口,田萱本想进来,这时看到这一幕不进来了,就依靠在门边,面带笑意看着他们爹俩,眉眼柔和。

呼!呼!

秋风穿堂而过,门口那棵橘子树上,一树金黄的小橘子摇晃;不远的欧家门口,乖乖、花花,一猫一狗绕着桂花树你追我赶;再往那边去,小乌山的空地上,方母正做着孙女的绣花小鞋子,和桂花嫂她们说着话;胡同之外,更远的码头,方父招呼着挑工做活儿,悠悠江水中有千帆往来。

……

自从女儿出生,家中有了第五口人,除了乖乖、花花之外的第七个成员,方临感觉,人生好似更有了锚点,更能清晰感知到身上的责任和幸福。

书肆、厂坊走上正轨,正常运转,并没牵绊太多精力,让他有时间停下脚步,享受生活的美好。

天气晴好时,方临有时写书累了,会抱着女儿在胡同走走看看,看那棵桂花树,看欧家中上课的小学童;有时会与田萱一起,带着女儿走出胡同,去城外,看码头千帆驶过,去更远,看路边的水田、泛黄的草、一树一树金黄的叶子、哞哞叫的水牛、成熟的果实……他也会将金菊编成花环,戴在田萱、女儿头上。

清早,方临有时会背着女儿去城外,去看寻到的一处茶林,在那里一蓬蓬茶树绵延到地面望不到边际,雾气在叶片之间浮动,使得绿意在阳光下忽而浓郁得耀眼,忽而又缥缈如烟。

当朝阳在薄雾中慢慢露出脸来,穿过他们的头发,他们就开始回去,秋秋的小脚丫随着的步伐前后晃动,小手不停拍打着肩膀,嘴里发出咯咯的笑声。

说来很奇怪,从前方临散步,也就是在城中,不大喜欢到处跑,可带着女儿,倒是哪里都愿意去看了,尤其是田萱也一起时,想带着她们看千山万水,将世上最好的给她们。

他和方父、方母、田萱说,等女儿再大些,有机会一家人去远方看看。

有了女儿,方临、田萱的关系也似乎更紧密,如一张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伱中有我,我中有你联系起来,互相关怀、体贴,让胡同中许多夫妻羡慕。

就在这般环境中,在爱与暖中,方秋儿一点点长大。

……

家庭和睦,方临心情颇好,写起书来也极快。

《西游记》一书中,他对一些细节略有修改,比如孙猴子打上凌霄宝殿、玉帝钻桌子底下,都是润色讳言。

——方临读过《西游记》原著,看过多遍都翻烂了,可也看过许多遍影视,两者内容稍有不同,常常混淆,往往觉得哪个好就取用哪个,写出来情节和原著大差不差,但更多是用自己语言,少了许多诗词,却更通俗化,很难说哪个版本更好,不过从《三国演义》一书可知,他这版本倒是更容易被普罗大众接受。

《封神演义》在稍后也会写。

方临打算,西游、封神两书都先只写前二十五回,作为第一部,先让洪泰帝看,若是对方否了西游,那西游就暂且搁置,下一本书用封神替代。

“秋秋,读故事喽!”目前在写《西游记》,他常常会将写出来的稿子读给女儿听,读起来时,虽然秋秋还小似乎听不懂,但每次都是安静下来,目不转睛。

——这小家伙小名毛毛,方父说跟听着毛毛虫似的,又极为水灵,看着可爱,现在更多叫她秋秋了。

田萱常常会坐下来一起听,后来不知是从哪次开始,方父、方母也听了一下,很快,读《西游记》稿子就成了方家日常保留节目。

按方父、方母的话来说,《西游记》人不多,听着不累,感觉比《三国演义》还好,一家人都对孙猴子尤为喜欢,成了《西游记》第一批书迷。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