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临夏 > 第2章,要粮

临夏 第2章,要粮

作者:吃红薯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宋家这边,这时,宋广成连同妻儿、儿媳、孙子**口人也吃过了饭,正在坐着歇息。

“哟,临子来了,吃了没?”

宋广成笑着打招呼:“临子来这是有事?”

“吃过了。”

方临回以笑意点头:“是有点小事,宋伯家不是借了我家三斤粗米嘛,我家都快断炊了,这是来请宋伯归还的。”

闻言,宋广成脸上笑意敛去,咂摸了下嘴,叹道:“是有这么回事,是去年冬天的事了。可眼下这光景,我家也困难,没富余的粮食啊!”

“这样吧!”他斟酌了下,拍板道:“给宋伯一个面子,等过了眼下这个艰难关口,等来日富余了,宋伯亲自上门还那三斤粗米。”

‘今年夏收后富余,可你也没主动还呐!’

方临如此想着,脸上笑容不变,无视对方的提议,坚持道:“请宋伯归还。”

当着妻儿的面不给面子,宋广成自感挂不住,脸上不由有些冷了,拿腔道:“临子啊,你还小,这种事把握不住,这样,让你爹来商量这事。”

他是知道的,方叔有爱面子、好说话,这事推到对方身上,多半就会不了了之。

方临同样知道这点,自然不会按照对方的节奏走:“宋伯可想清楚了,我爹为了两家体面,让我先过来,我若是叫来乔村正,那可就脸上无光了。”

你提你的建议,我自行我的方法。

“芝麻绿豆的事,也去麻烦村正?更何况,将事情闹成这样,”宋广成语气一顿,大帽子压人:“你这是让咱两家连亲戚都没得做啊!”

“是呀,亲里亲戚,怎么能闹得那么难看?临子你还小不懂事,快给你宋伯道个歉,你宋伯不会和你计较的。”宋刘氏夫唱妇随。

小和村是百年前开荒时建立的,虽然各自姓氏不同,但这么些年下来,婚姻嫁娶的,方、宋两家的确有点亲戚关系。

若是寻常十五六岁的少年,听到这般重话、敲打,恐怕立刻就慌了,但方临么?

面对宋广成夫妇一个一个黑脸、一个红脸,他依旧平静,缓缓道:“我听说过,亲戚不会人为难,若是让人为难,那就不是亲戚了!”

此言态度坚决,掷地有声,让宋家人都愣住了,显然没料到方临会这么表态。

顿了几个呼吸,方临见宋家依旧不提还粮之事,他脚步一转,径直去往乔村正家的方向。

是的,不是回自己家,而是去找村正。

“等等!”

宋广成终于坐不住了,喊住方临:“临子你莫冲动,不就是三斤粗米么,多大点事,伯伯还了就是。”

若是方临往回走,他一点都不怕,方叔有爱面子,会阻止方临闹大;但若是去方临去找来村正,将事情闹开了来,他今天脸可都要丢尽了——欺负小辈,在哪里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当然,若只是丢脸,也就罢了,关键是他家省吃俭用,还真有些富余。这意味着,在丢了脸后,依旧要还那三斤粗米,除非他宋家真不要脸了,想自绝于小河村!

“多谢宋伯,我家正等着三斤粗米救命呐!”方临在‘三斤’上加重语气,堵住对方可能的打折扣。

宋广成顿时哑住,本想先给一二斤打发了的想法胎死腹中。

“给临子拿三斤粗米吧!”他道。

宋刘氏只好去取了三斤粗米来。

方临接过,掂了一下确认分量,却仍是没走,打开袋子捻起一把看了看,不由皱眉。

“不太对吧?”

这个时候稻米加工粗糙,混杂一些稻壳的米称作粗米,但同样是粗米,也是大有不同的——宋家借去的粗米其中不过一成稻壳,这里的粗米稻壳却足有三四成。

若是方临刚刚不细看,直接带回去,方父多半会认了这个亏;就算找来,不说理亏,也平白多生是非。

“临子啊,伯伯我家人多,日子不好过,只有多掺些稻壳,才能过得下去。”这话的潜台词是,我家只有就这种米,爱要不要。

“稻壳多些的粗米就不能吃吗?临子你可别太挑剔。”宋刘氏也是道。

这是能不能吃的问题吗?这是他家吃亏的问题!

方锐不为所动,慢条斯理道:“前年,我家借了耿家五斤精米,归还的时候只有粗米,我娘就多还了一斤。”

就是摆烂糊弄你的,你还真给我们出主意呢?我们可谢谢你哟!

宋广成夫妇对视一眼,同时沉默;宋家其它人,也是脸色怪异地看着方临。

场面一时陷入寂静。

这是一场脸皮的比拼。

“罢了!”

宋广成见方临不肯罢休离去,冷着脸道:“娃他娘,再去拿半斤吧!”

接过粮食,方临态度依旧不卑不亢,既无要回借粮的得意猖狂,也没有因为辈分的妄自菲薄:“谢过宋伯、宋婶了,我家日子若非实在过不下去,何至于来要回借粮?若我言行有什么冲撞之处,还请谅解,莫使坏了两家多年的情义。”

对他来说,拿到实际利益即可,倒也不必为了一时之气不留余地,毕竟,这个世道,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就一定要求到对方头上呢?

又见沉默。

之前的沉默是比拼耐心、脸皮,这一次,宋家其余人是有些懵,奇怪于方临的态度转变,宋广成则是震惊——方临如此态度,反倒衬托得他气量狭小了,明明作为长辈,心理上却反而有种矮了一头的感觉,那是为人处世上的自惭形愧。

“临子说的哪里话,本来就是借的,我家早该早还了,还要让你过来要,是做伯伯的不是了。”宋广成脸上重新露出笑容。

粮食都还了,还吝啬于两句好听话?

等方临走后。

宋广成才叹息:“后生可畏啊,以前临子闷声不吭,谁知道竟是个厉害的。”

“爹,你还夸他?”宋老大不满道。

“就是,方老三家真不是东西,去年时候的三斤粗米,和现在逃荒时的三斤粗米,那能一样吗?”宋老二也在为自家抱不平。

“一码归一码,我说的是方家那小子本人。嘿,一套一套的,连我都被拿捏住了。若你们能学了他三五成本事,将来在哪都能站得住脚。”

宋广成说着,见儿子们听不进去,无奈叹息一声,也不再多说。

说来也巧,方临刚走,又有郑家郑于来讨粮。

“宋哥,春天你去我家借的五斤粮食……”

‘拿捏不了方老三家那小子,我还拿捏不了你?’

宋广成想着,愁眉苦脸叹息道:“小于啊,我宋家不是不讲信义的,欠账会认,刚才就还了方老三家三斤粮,可还了后实在没多余的了。如今,就算再拿出一两,都要逼死我宋家,你就是将乔村正喊来了,我也还是这句话……”

来之前,郑于还给自己做了个心理建设,可在宋广成这番连消带打下,那一口心气直接泄了个干干净净。

……

宋家旁边,耿家。

“爹、二弟,我刚才去倒水,看见方临去宋家要粮……那说话就跟唱戏似的,句句里面藏刀子哩!”耿聪说得绘声绘色。

耿父听完,沉默了一下,道:“方家、宋家还是亲戚,借粮都差点借成仇人,何况咱们非亲非故的?所以,聪子、石头啊,记住,以后少和宋家打交道。”

兄弟俩都是点头。

……

小和村各家各户搭锅歇脚的地儿都不远,另一边游家也注意到了。

“学着点,做人就得这般灵活、脸皮厚!”

游老爹也趁机教育儿子:“那后去的郑家小子,我不用看都知道,不撕破脸皮,别想要回去借粮;就算撕破脸皮,也不一定能要回去……嘿,以前我只知道,方家中,方老爷子不用说,方老大是个闷葫芦,媳妇是个厉害的;方老二家是个不好惹的;方老四有点不好说;就方老三家不太行,没想到,这也藏着一个厉害的呐!”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真是看走眼了,看走眼了啊!”

……

“真要回来了,还是我儿有本事。”方孙氏接过粮袋,喜滋滋道。

“临弟厉害。”田萱也是自豪。

“本来就是自家的粮,拿回来有什么可喜的。”方叔有瓮声道。

“你拉不下脸去要,儿子要回来了,你还说酸话。”

方孙氏数落了方父一顿,又扭头对方临道:“你爹嘴不说,其实心里高兴着呢,高兴你比他强,当然,酸你也是真的。”

“哼!”方叔有哼了一声,背过身去,不理这对母子了。

方临笑了笑。

‘真好啊,这个世界,你们都还在。’他心道。

“对了,临子你去拿半斤……不,五两米,去给你桂花嫂。我看她那脸色,再饿下去恐怕要出大事。毕竟咱家还欠着她一个工,真不管,出事了良心不安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