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临夏 > 番外1,大夏共和国!中满海战!

临夏 番外1,大夏共和国!中满海战!

作者:吃红薯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昨天想了一下,番外若是从主角视角写,简写很容易变成流水账,详写的话,十几万字都打不住,所以会部分采用从配角视角的角度描述……不喜欢这种写法的就当正文已经完结,对这种写法能看下去、又对后续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聊作消遣,反正也不收点币,不喜勿喷,哈哈】

南洋,淡马锡城。

又是一年元宵,今年的元宵似乎格外不同,城中搭建的鳖山灯,上面发光的不是以往的明火,而是一种奇异幽冷的彩光。

围拢巨大的鳖山灯,附近有着许多观看的百姓,啧啧称奇。

“怎么这么亮?却不是火光,难道真是话本中的法术不成?”

“爷爷,要相信科学,您忘了,前些日子报纸上说的交流发电机了?这就是以电力为能源的电灯,听老师说等将来电力普及,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电灯呐!”

这是卫清(曾经那个卫姓小吏)和他孙子卫聪的对话。

他们来到南洋已有十年,当初耿聪才三四岁,乃是来到南洋之后,进入新式学堂接受的新式教育,如今已经是南洋第一中学的中学生了。

旁边一个同样被自家小孩儿询问的妇人,趁机教育孩子道:“听到这个哥哥说的没有?这叫电灯,你好好读书,将来争取进入南洋大学科学院,当一个科学家……”

如今新式学堂,教授语文、术数、格物、历史、地理,中学毕业时有一个大考,成绩优异可升入南洋大学,大学生的出路,第一等进入科学院,其次才是官方、军队。

在有意的制度设计下,整个南洋社会中科学家的社会地位极高,据说近来建国之后,会效仿泰西建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科学家做出一定成果就能获得爵位,和军队军功封爵、政府官员凭政绩封爵一样。

卫清听着孙子的科普,拍拍脑袋哈哈一笑:“爷爷想起来了,前些日子报纸上是说过‘电’这个东西,不过报纸上也说实验中出了事故,险些死人是不是?让爷爷说啊,还是油灯、蜡烛好,使得习惯,也安全……”

“爷爷,这种事情要辩证来看,电灯未必也不安全,以往咱们使用的油灯、蜡烛也未必安全,比如说油灯、蜡烛一个不小心就会走水,这更危险……爷爷,您要学会接受新事物,守着老一套是不对的。”

卫聪小手背在身后,学着学堂老师,似模似样说道:“希望你们这些学生,不要将自己出生以前出现的东西,都当做理所应当的;不要将在青少年时期出现的发明、科学进步,都当作是好的、新潮的、改变世界的;更不要等到了中老年时,将出现的新东西当做是反社会的,不能理解的……”

“哈哈,你们老师说的有道理啊!”卫清抚着自己的胡子,哈哈大笑。

旁边,一群红毛夷站在鳖山灯附近,也是在惊叹,不过他们似乎不来自同一个国家,叽里呱啦说着不同鸟语。

周遭汉人百姓见到这一幕,都是挺直了腰杆,脸色有着自豪之色。

“瞧这些泰西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过,他们咋自己的话都听不懂?”

“爷爷,咱们通常说的泰西是地理课本上的欧洲,但那地方其实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有许多个国家,如英吉利、佛郎机、尼德兰、义大利、罗刹……近几年,来咱们南洋教书的泰西科学家越来越多了,听说他们那里的科学家受到教会迫害,教会非说太阳是绕着大地转的……”

卫聪说道:“对了,爷爷,我跟你说,方校长的二公子,不是娶了尼德兰的公主么?听说那位公主前面的继承人都没了,获得了尼德兰国王的继承权,要向咱们借兵,回去清除乱党呐!”

所谓方校长,就是方临,乃是南洋大学、南洋军校的校长。

爷孙俩说着,离开鳖山灯向前,可见路边到处是摆摊卖小吃的,小吃有素有肉,且都极为便宜。卫清花了一个铜元,买了两根烤肠,爷孙俩一人一根,边走边吃。

得益于把控东西方贸易,还有对扶桑经济掠夺,南洋这边货币充足,早在五年前就开始进行货币改革,铸官方铜角、铜元、银元、金元。

而物价如此便宜,则是因为:这边实控的土地面积极为广大,而汉人百姓却还是太少了,完全称的上一句地广人稀。比如卫清家如今二十口人,两千多亩地,人手不够,只能粗种,收的粮食也根本吃不完,卖出去价格太低,为免浪费,就养殖鸡鸭种种……如他们这般的人家一多,肉类价格就被打了下来。

——这也是从前南洋这边能够往淮安运送粮食、干肉的原因。

路上人来人往,时而可见泰西人、南洋人,还有穿着南洋人服饰的汉人女子,风气极为开放。

卫清盯着路过露出白花花大腿的女子,看了好一阵儿才收回目光,感叹道:“要是在以前大夏,这样穿的女子只能在青……咳咳,大庭广众之下穿出来是要被浸猪笼的……这海外就是和大夏不一样,大不一样哟!”

在这里没有皇帝,百姓心中无形的枷锁去掉;没有吃人的封建礼教,没有把控主流舆论、喋喋不休的儒家教条读书人,百姓的思想自春秋百家争鸣、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前所未有的自由;又因为这片地域位于东西往来的扼口,受到番邦外国人的频繁冲击,也不同于大夏的大陆文明,如今有着海洋文明的特性,百姓心中都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昂扬、奋发,积极向上。

并且,随着土地持续向外扩张,有着足够的生存空间,这个整体还在不断上升发展,阶层矛盾被压制到了最低,可以说,这里两百多万的汉民,正处于前所未有、往前倒数四千年最好的时代。

如果说,此时的大清如一个陈旧腐朽、古板呆化的老人,长满了老年斑,浑身散发着教条顽固的尸臭,那么,此时的南洋,就如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如初生的太阳,欣欣向荣,昂扬奋发,正处于最有活力的时刻。

回去路上,卫清爷俩碰到了宣传员,为正月十八开始的大选举宣传,告知百姓去投票。

……

中元4380年2月2日,大夏共和国在南洋成立,首都淡马锡城,领土从斯里兰卡到孟加拉少部,从马六甲再到印尼、吕宋,横跨将近两百万平方公里,主体人口两百八十万,方临在全体公民选举下,以99%的得票率成为第一任总统。

——中元以黄帝诞生年作为起点,此时大概等同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

是日,方临宣誓就职大夏共和国总统,并举行大阅兵。

大夏共和国第一次阅兵,首先出场的十个千人武装兵团,步伐整齐划一。

随后,是各种新式科技。

陆地方面,后膛火炮、火箭弹、机枪;

天空方面,热气球;

海洋方面,蒸汽轮船,大口径火炮。

然后,方临乘坐蒸汽车检阅部队——这辆蒸汽车乃是实验室作品,当前南洋工业集大成的试验品,也是为了测试当下科技水平。蒸汽车上,他频频挥手:“同胞们好!同胞们辛苦了!”

然后,南洋第一小学、第一中学、南洋大学、南洋军校方阵大合唱,诵唱国歌《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最后,方临登临高台,宣誓就任,并发表讲话:“神州动荡,山河破碎,我带领各位避往海外,本只求安身,如今回头,却发现身上已背负了太多期望、莫大责任……今日,我诚惶诚恐站在这个位置,今后必将兢兢业业,竭尽所能带领大夏共和国走入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今天在此立国,但决不是偏安一方,我们不会忘了神州故土,总有一日我们会打回去,哪怕我们这一代做不到,下一代,下下一代也会替我们完成……”

他说着,看向下面朝气蓬勃的青年:“现在是我们肩负起这些责任,但未来,终究是你们的,你们身上肩负历史赋予的重任……”

南洋第一小学、第一中学、南洋大学、南洋军校方阵听着这些,对着高台齐齐敬礼。

方临看到这一幕,微微点头。

南洋局势错综复杂,纵使如今立国,今后也是也坎坷重重,这就要求所有汉人团结起来,携手并肩,向着一个目标前进!前进!前进进!

‘这条路,前世没人走过,既然没人走,那我来,这天下本没有路,第一位先行者披荆斩棘,自此便有了路。’

方临想着这些,凝神提起,对下方人群开口:“我宣布——大夏共和国,今天成立了!”

这一刻,下方公民掌声雷动,热泪盈眶,欢呼不止,每个人心头都涌动着莫名的情绪,意识到什么似乎不同了。

事实上正如他们所想,站在历史大维度来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大时代的开始。

……

中元4380年5月,满清对大湾(台湾)用兵,大湾郑氏竭力抵抗,不敌,几欲覆灭,值此危难之际,大夏共和国派遣第一南洋舰队参战,与满清在澎湖海域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大海战。

这是大夏共和国的立国之战,也是满清水师的覆灭之战!

此战大夏共和国第一南洋舰队大获全胜,满清福建水师提督战死,覆灭战船二百四十余艘,战死被俘三万余人。

自此满清水师一蹶不振,彻底失去了海上战略主动权,也为其后的闭关锁国埋下了引子。

……

一月后。

卫清小儿子、在第一南洋舰队服役的卫煌休假,和家人们说起这一场海战:“总统说得好啊,口径即正义,射程即真理!我们的蒸汽轮船,航速更快;我们船上搭载的大炮,技术更先进,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我们的炮手受教育程度更高,射击更精准;我们的海军经验更丰富,有过多次剿灭海贼的作战经验,如此种种,岂是满清水师能比?我们焉有不胜之理?”

“此一战后,满清水师几近覆灭,再无力封锁海岸线,郑家势力也遭到重创,大湾已被咱们共和国接管……将来若要反攻神州,这就是最好的桥头堡!”

“小叔,小叔!”卫聪提问:“我听说满清那位皇帝下令闭关锁国,本来我还担心,满清学习咱们先进技术,依仗地大物博、拼国力反攻,可谁曾想对方如此愚蠢……”

“这可不是那个满清皇帝愚蠢,而是满清以少统多,根本不敢拥抱文明进步,怕咱们汉人掌握了这些,推翻它们……但越是如此,满清越是注定破灭……如今,封锁满清海岸线、移民汉民只是第一步,按照总统的话说,”

卫煌显然将方临视作人生导师,学着方临的语气,骄傲道:“我坚信,总有一日,我们会打回去,在我们神州故土树起红旗;总有一日,我们大夏共和国的领土会遍布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在我们汉儿涉足的地方,太阳永不坠落;总有一日,我们大夏将引领世界之林的芸芸万国,征服大海,飞向天空,奔赴银河星辰!”

“好,好啊!”卫清听得老泪纵横:“你们一定要向着你们校长说的目标奋斗……我或许看不到一天,但你们一定要替我去那个新时代看看……到那个时候,家祭之时,千万不要忘了告诉我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