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临夏 > 第46章,租房

临夏 第46章,租房

作者:吃红薯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显然,昨天方临、耿石找到好活计的事,已经传开。

而这些大娘、大婶,之所以乐意讨好方母,也正是因此——方临不仅自己有本事,还有本事带给身边亲近的人好处,相对来说,后一点更重要。

这时,这群大娘、大婶们见到方临回来,一个个脸上都是露出笑容热情的打招呼。

“临子回来啦?”

“听说你现在在书肆做活?那可了不得!”

“我就说嘛,打小看临子就是个有出息的。哟,这是给家里买的东西?真是孝顺啊!”

……

“想吃哇?也让你儿子给你买呗!再不行,就在炕上给你家老苏……咳咳,儿子咱们回去吃饭。”

方母似是意识到失言,连忙住嘴,起身拎着板凳,和方临一起回去,嘴上岔开话题给自己解释着:“今天天气正好,我就想着出来和这群老娘们唠嗑唠嗑,可真是畅快。”

方临微微无语,心中翻译了一遍:‘儿子去了书肆做活,这不得出来出去和那群老娘们炫耀一番?被吹捧得可真舒服。’

“娘,我萱姐呢?”

“先让她回去了做饭了,我留那儿多做了会儿活。”

方临心中默默翻译:‘先让小萱回去做饭了,我留那儿多享受了会儿吹捧。’

“怎么样,今天做活累不累?哟!”

方母问着,这时才想起方临买的东西,怕他累赶紧给接了过来,一看就埋怨道:“你挣钱不容易,可别乱花,更别想着买啥孝顺我们,你就存着,自己花销……”

“没花钱,是郑于找我询问找活计的事,我说了两句,给的报酬。”

“我儿真有本事!”方母习惯性夸赞,对此也不惊讶,自家儿子书肆活计都找到了,指点别人两句,给些报酬应该的嘛,受得起!

回家。

“临弟回来啦?”田萱正在烧水,抬头给了方临一个大大的笑脸。

方叔有在泡脚,沾着灰尘、灰扑扑的脸上有着道道汗痕,看到儿子回来,莫名有些心虚,似是自言自语道:“明天就不去了,歇一天。”

显然,这是想起了方临昨天嘱咐,怕被儿子说逞强不知爱惜身体。

这样的方父还是第一次见,方临心中好笑,顾及老爹面子,并没说什么,去给田萱帮忙了。

“歇一天也好,看你这邋遢的。”方母放下东西,拿了块干净的湿布过来,心疼地给方父擦着脸。

汩汩!

此时,锅中粗米汤滚着,加热的烧饼、卤肉香气氤氲,化作淡白的烟气,袅袅升腾。

昏黄的阳光下,晚风徐徐,一老一少两对影子拉得很长,就在那朦胧烟气中微微摇曳,依偎着凑在一起,组成了这个家。

……

时间匆匆,又是大半月过去。

这大半月中,方临每天一大早就去轩墨斋,跟着刘掌柜溜达一圈,混一顿早饭,然后与成世亮、黄荻、柴一苇三个伙计一同做工,期间耳濡目染学些字。

因为书肆暂时没有进货,也不算忙,相对轻松。

傍晚下工,他并没留在轩墨斋这边,故而,这些日子和店里其他三个活计打交道较少,暂时也没更多了解。

下工后,方临就去约着耿石一起找房子,多走多看,对比筛选,终于,在小河村大多数人离开府城的前一天敲定了。

这是在西巷胡同的一处房子,位置稍偏了些,但环境不错,比较干净,治安也还好,没听过有什么大的恶**件,邻里也还行,或有小毛病,但没听有不三不四的人家,价钱也还好。

相对来说,已经是方临看的许多房子中,性价比最高的一处了。

“小方啊,你是租赁,还是典房?”房主姓翁,是个四五十岁的小老头,笑呵呵问道。

“您开玩笑了,我哪能典得起房?自然是租赁了。”方临这么道。

大夏在买房之外,有着租房、典房两种方式。租房不用多说,按月、季、年支付房钱,房子是别人的,租住于他人门下。

典房么,就是一次**房子价值的七八成钱,约定一个期限,期限内都可以在这住儿,到期如数退钱。

这种方式更胜租房一筹,却又次于买房,就好比家中有了困难,去当铺典当首饰一个道理,有了银子时可再赎回。

典房这种方式能够出现,自然是某种意义上,对双方都有好处。

对房主来说,虽然契约到期银子要还给人家,但能在保留房子产权的同时,一次性拿到一大笔银子,以作急用。

对典房的人来说,约定期间算是白住,也比租房更安心,至少在房子被赎回去之前,可以算得上是属于自个儿的。

方临和翁老头确定租赁的方式,签订契书,一月一付,一月五钱银子。

——这不少了,在码头做挑工一月才不过一两五钱银子,刨去吃喝能存下的钱大约一两银子,这已经是其中一半。

‘这租了房,有了落脚的地儿,才勉强算是在府城安定下来了。’这一刻,方临如释重负,感觉大半月来下工后的奔波忙碌都值得了。

送走翁老头,又在房内看了看,还算满意:除去厨房、堂屋,还有三个房间,做饭、自住、放杂物,生存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

唯一不太方便的,就是没有自家茅房,不过,这不是这处房子的问题,胡同中其他人家都没有。

——府城寸土寸金,土地价值极为高昂,寻常人家购置一套房子已经相当不容易,哪还能有财力,专门辟一块地去建一座私人厕所?再就是,这个时代下水道、化粪池基础设施不到位,根本没有家家户户建厕所的条件。

‘在棚户区那边,有着一个公共的大茅坑,到了这边就只能用马桶了。’方临暗道。

马桶的优势很明显,轻巧,不占位置,至于说便溺其中,如何处理?

简单!每天一早,就有粪夫走街串巷,喊着‘收人中黄嘞’!

这粪夫收走粪便,不要钱,也不给钱——百姓得了方便,粪夫也能够将搜集的粪便卖给粪商,得了实利。

说回租房,和方家一样,耿家也租住在西巷胡同,不过是在胡同口的位置,距离方家百来米。

桂花嫂也在这边,隔了条斜街,在百顺胡同,并不算太远,走路半盏茶功夫就能过来。

——方家和桂花嫂走得近些,隐约知道对方是典房的。

还有,小河村人中,其他人家想要留下的,比如付宏、宋凯、白宝、郑于等等,早就有定计,准备看方家、耿家租在哪里,就选在附近。

哪怕是最讨厌方临的宋凯也不例外,毕竟,一件件事下来,早就证明了方临的眼光。

这对其他人家来说,自然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唯独白宝,在方家附近,自然也离桂花嫂家近,要说其中好处更多一些、还是坏处更多一些,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诚然,在府城中,行事手段不可能过激,但这世上,毁掉一个人的方法从来不止一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宋凯学方临不成反被打,又被白宝传扬开,让村人笑话后,宋凯一伙儿彻底分崩离析。宋凯成了孤家寡人;白宝也懒得再维持表面关系;郑于更是远离了两人,听说找了一个饭馆学徒的活计,给人家大师傅打下手,前两天还又来感谢了一次。

……

这边,方临、耿石趁着今日下工后,租好了房子,结伴回棚户区,路上碰到了付宏。

付宏舔着脸凑过来一起走,路上对两人大加诉苦:“临子、石头,我真他娘后悔啊,后悔当初没听你们的。我那个狗日的掌柜,他直接克扣了我一半工钱,说好的二两银子就给了一两……”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