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情结大明 > 第一百零六章,大明也有这样的

情结大明 第一百零六章,大明也有这样的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月六日,李财在外面游历六十多天,手上也没有银子,不得已只好回到应天府。这个时候的李财家里,众人以为是乞丐到自己的家里要饭的,要是不牵着马,那一定就是乞丐。

李萍瞪着小眼睛看着李财。“你是阿爷吗?怎么变得这么黑。”李萍小心翼翼的说道:

“老爷回来啦,老爷回来啦,”周燕燕,赵峰等人马上围了上来。

“回家,再有几天就要科考了,这次一定不能失误。哈哈”李财豪迈的大声说道:

李财一进家里。便不由赞叹朱棣这个小屁孩的大手笔。

房间雕梁画栋,大体分为三部分。卧室、客厅和阳台,一进房间便嗅到淡淡的檀木香充斥在身旁,房内的装饰也是极尽奢华,黄金雕琢的花卉在白石之间妖娆怒放,客厅还有一个小型的假山盆景,大约是曲水流觞的场景,其他诸如此类摆设也是不一而足。

最是难能可贵的是,房间奢华不乏舒适,门廊、门厅向南北舒展,房内的桌椅摆放也是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各类生活设施不一而足。

房间可能是在墙壁间暗藏地龙,房间内温暖如春。朱平安闲走至阳台,果然便看到了外侧墙头上露出琉璃瓦砌成的小烟囱,位置相当隐秘。果然是地龙,这 地龙,这家客栈的东家可真是舍得下本钱。地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脑洞大开的智慧,将房间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屋子外面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屋子。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热力循环,整个屋子便会四季如春。

当然,这也是很费钱的,一般人可是用不起。

李财对着周燕燕说道“花了不少钱吧?应该近千俩吧?”

周燕燕害羞的说道“不多,就是材料钱,其他的都是燕王给的,用了差不多俩百多俩。”

不过,李财还真的很满意。周燕燕和赵峰俩个人忙的马上去做饭。

吃完饭,李财满意的逛完房间,便泡了一个热水澡,将一路的风尘仆仆全都泡净。泡过澡后,换了身薄些的干净衣服,将行囊里所带的书籍笔墨等一一取出放在书桌上,整齐放好。

然后,挑亮油灯,便坐在靠窗的书桌前,铺好笔墨纸砚,将近日见闻记录在了薄册中。

写完见闻后,李财便随意翻开论语,从中找了一句话,便尝试破题做八股文。在大明久了,对八股文这种文体也是了熟于心了,八股文就是做的越多越会做。提笔研磨,掐着时间写完一篇八股,然后又秉灯对写好的八股文仔细研读,对其不足之处认真修改。

等将这篇八股修改完善时,整个京师已经笼罩在无边的寂静和黑暗之中了。

熄灯入睡,一夜好梦。

第二天天色未亮,时间大约是六点多吧,李财便已起床洗漱妥当,斜挎着书包,夹着一块黑木板下了楼,出了客栈沿着街道往前走去。这个时候夜禁已经结束了,明朝夜禁规定很清楚,一更三点敲响暮鼓,开始夜禁;五更三点敲响晨鼓,夜禁结束。五更三点,也就是北京时间5点10分左右。

外面天色未亮,在这个季节,京师大概在七点多才亮天。不过尽管此时天色未亮,但是外面街道上已经有不少人了,李财斜挎着布包,夹着黑木板,漫无目的的向前走去。

左拐右绕不知怎么就走到了西长安街,西长安街靠近西苑,住在这条街上的大都是高官显贵。

此时,东方天空微红之中透着黑,天色渐渐放亮,但是能见度依然不大。

长安街头前方出现了朦胧的红点,有五六个光芒出现,从南往北而来。附近的人们看到亮光,便自觉的往街道两侧避让,李财也被一个白须的老人伸手拉到了路边。

红光渐近,才发现是六个大红灯笼。

六个大红灯笼围着一个八人抬的帷幔遮蔽的轿子,轿子两边还有肃立随行的挎刀护卫,轿子两侧还跟着两个手持大红灯笼的侍女。

李财微微眯着眼,看着这排场的轿子慢慢走来。

快到李财跟前时,李财听到了轿子里传来一位老者的咳嗽,咳嗽声后,便见一位手持灯笼的侍女很自然的伸出玉手打开了轿子侧窗布帘,然后优雅的屈膝,粉面四十五度上扬。

几乎同一时间,轿子侧窗露出老者的半张面庞,很是慈眉善目。

再接着,便是听到一声吐痰声。

像是配合了几万遍似的,轿子外面的侍女四十五度上扬的粉面,轻启朱唇,便将老者吐出的浓接入嘴中,一口咽了下去。

然后布帘合上,轿子继续前行。

这一幕出现的太突然了,一点防备都没有的映入了街边李财的视线中,将李财膈应的干呕了一声。

肃立在轿子旁的一个挎刀护卫闻声,用力的瞪了李财一眼,眼神充满了警告,然后才随着轿子继续往前行。

真尼玛,城会玩!

李财看着远去的轿子,心里面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这么一大早,李财就被这一幕弄的整个人都不好了。

既荒唐又恶心,完全是糟践人。

即便轿子已经离去,李财的反感却一点也没有消减,每每想到刚才那一幕,就恶寒不已你妹的,这老家伙是谁啊,怎么有这种恶趣味骄奢纵逸,你不会有品味一点啊,整这种恶心方式,真是壕界的耻辱完全是拉仇恨的做屎行为

这种行为比得上西晋石崇劝酒斩美人了,据说石崇每次请客饮酒,常让美人斟酒劝客,如果客人不喝酒,他就让侍卫把美人杀掉。当然,最后他没有善终,遭夷三族。这老家伙吐口痰,都要让侍女以口接着,这样糟践人,估计结局也比石崇好不到哪去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自作孽,不可活。”李财看着离去的轿子,微微摇了摇头,轻声叹了一句。

李财斜挎书包。夹着黑木板继续前行,路过另一个街道,便转向沿着另一条街道继续前行。 前行。

这条街道商业性质居多,酒馆茶肆商铺往来不绝。天色微亮,街道上已是人来人往了。

看了看自己夹着的黑木板,李财自嘲的笑了笑,看来以后练字大约要在房间练了。

这一条街饭馆早餐摊点有很多,味道也都很好,走在街上都能嗅到各种美食的香味。只是。因为早上香痰盂那一幕,李财是一点胃口也没有,看什么都能想起那一幕,以至于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正准备原路返回家的时候,李财听到一句议论国事的话,让李财不由停住了脚步,转而走进了一家早餐馆。

进了餐馆,李财要了一碗粥,一碟小菜,便坐在桌上留心着旁边那一桌人的对话。

旁边这一桌人也只是两人而已,

不过这两人穿着可不一般,其中一位身穿飞鱼服,手里却持一把折扇,不过却一点也不违和,这人长相儒雅,四十余岁,看上去饱读诗书的样子,只是不知为何却是身穿象征锦衣卫身份的飞鱼服。

这飞鱼服可不是普通的锦衣卫所能穿的,具有一定品级才可以,看来这人在锦衣卫中也是有一定的身份的。

这人旁边那人是蓝黑面料的差服,面料很是不错,腰间配了一把锈春刀,看样子也是锦衣卫。

两人桌上是一大盘手撕烧鸡,一笼包子,两道爽口小菜,还有一坛酒。两人各人端着一碗溢出洒在桌上的酒,一边喝酒,一边说着最近发生的事。尤其是那位穿飞鱼服的中年男子,喝过酒后更是慷慨激昂。

“昨日万岁爷下旨按律追戮胡惟庸余党,真可谓大快人心。这酒囊饭袋之辈也配庚戌之变中最该杀的人就是他,庚戌之变全是咎由此人所致,若不是他重赂俺答,请求勿攻大同,移攻他处,京师又怎会遭此庚戌之变。”

蓝黑面料的锦衣卫给飞鱼服锦衣卫倒了一碗酒,然后一饮而尽,抹着嘴角说道,继而又有些可惜的接着说,“可惜这酒囊饭袋之辈在万岁爷下旨之前就生病一命呜呼了,不然兄弟我心中这口气还能多出一些。”

“庚戌之变中最该杀的人呵呵,我看他还排不上号。”

对面那位身穿飞鱼服的中年男子闻言,忽地笑了,将手里的酒碗用力放在桌上,言语里有些激动。

就在那飞鱼服锦衣卫差不多要拉开椅子,大骂特骂一通的时候,饭馆外面传来了一阵吵闹的动静,似乎是有两个人在争执什么。

飞鱼服锦衣卫不愧是嫉恶如仇。听到外面吵闹的动静,也不骂胡惟庸了,正事要紧,手拿起桌上的折扇便起身往门外走去。另一位蓝黑衣服的锦衣卫也紧跟着起身,拿起桌上的锈春刀,随着飞鱼服锦衣卫一起往门外走去。

看到锦衣卫都出门了,原本忌惮这两位锦衣卫不敢出门看热闹的众人,也随着两位锦衣卫往外走去。

李财在桌上放了十文钱,也紧随人群往门外走去,京师的物价要比北平物价高出三倍不止。

走到门外,便看到了外面正在面红耳赤拉扯的两人。

其中一人穿着光鲜亮丽,只是衣服有些褶皱,一双细长桃花眼,只是眼窝深陷,一圈都是黑的,好像昨晚没休息好似的。

此人手里正扯着一个穿着非常寒酸的少年,是真的寒酸,衣衫都不合身,有些短小,露出手腕和脚腕一截,少年手里领着两包草药。

“我这钱袋里明明装了6两银子,怎么现在只剩三两银子了?”

穿着光鲜亮丽的那人手里举着一个青色的钱袋,此刻正气势汹汹的质问那位寒酸少年,另一手紧紧拽着少年的胳膊。

“我捡到的就是三两银子。”寒酸少年一脸委屈愤慨的辩解着。

“不对,明明是你把那三两银子昧起来了。你若不给我,我就拉你去见官。说你偷了我的银子,不问自取是为偷,咱京师的有的是青天大老爷,管叫你皮肉开花,还得给还我银子。”穿着光鲜亮丽的那人紧紧拽着少年,大有将少年拉着去见官的架势。

那人说着,一抬头正好看到那位飞鱼服锦衣卫和蓝黑衣服锦衣卫从饭馆里出来。

于是,穿着光鲜亮丽的那人紧紧拽着寒酸少年,便拉扯倒了飞鱼服锦衣卫跟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指着旁边的那位寒酸少年控诉起来:

“小的有冤,请大老爷明断。”

那位飞鱼服锦衣卫,微眯着眼睛,看了看两人,问道,“你有何怨?”

“小的昨夜刚才家里取了六两银子要去办事,谁知半路掉了钱袋,被这小子拾去,在小的追索下,这小子才还了钱袋,可是钱袋里只有三两银子了,这小子昧下了小的三两银子。这银子可都是小的血汗钱呢。请大老爷为我做主啊。”

穿着光鲜亮丽那人,跪在地上,声泪俱下的控诉道。

那寒酸少年听了光鲜亮丽之人的控诉,浑身都在发抖,声音带着愤慨。

“你血口喷人,我在此处捡了钱袋,就一直在这等了大半天了。见你像是在寻找丢失的东西,便叫住了你,问你找什么,你说找钱袋,我便将钱袋还于你了。钱袋里本来就只有三两银子,谁昧下你三两银子了。”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