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情结大明 > 第一百一十八章,惊讶又现官二代

情结大明 第一百一十八章,惊讶又现官二代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闻言,李财有些无语,我穿上衣服精神多了?这丫头说的好像我以前都不穿衣服似的。

李妙锦扫了李财一眼,眸子微微亮了下,小嘴却是扁了扁说了句,“衣服再好,也有一股土味。”

衣服换了也就换了,李财将二叔父陈氏做的衣服放到行囊里放好,将房间里自己的其他东西也都收拾了一下,然后才在李妙锦的催促下出了门。

家里忙活的赵峰看到李财的这一身穿着,没有多惊讶,觉的李财本来就应该是这般豪门子弟模样,刚才李妙锦来家里时,赵峰就有这种想法了,现在得到证实,对李财态度更是恭敬了。

出了巷子,再次上了马车,马车一路往西城方向而去,去往李妙锦口中的老宅。

从马车的方向,李财就推断出李妙锦家果然非同一般。

在京城有民谚:“东城富,西城贵,南城贫,北城穷”,这谚语根绝京城各城区胡同宽窄得出就可以得到证实。因为从胡同的宽和窄,就可判断其中住户富贵和贫穷,权势和卑贱的程度,凡有王府,官邸,俗谓大宅门者,胡同不得狭于一丈(约两米),就是为了方便前四后四的八抬大轿进出。东、西城胡同多半宽敞且直,南、北城胡同大都狭窄,而且弯曲,前者因轿的出入而必须讲究,后者因市民行走而马虎随便。

因此,李财才会这么推断。

马车驶到西城,队伍又壮大了许多,多了五辆大马车,车辙很深,显示马车上东西颇多。除此外,还多了几位老妈子和丫头,另外随行的护院和小厮也增加了七八人,浩浩荡荡的往西城而去。

这里是李妙锦去找李财前,暂时落脚的地方。

李妙锦也是昨天刚到京城,短暂停留了一晚,还没有去李府老宅,这一天一大早就去贡院找李财了,原本李妙锦就计划好等李财一块过去的。

李财放下窗帘,收回了眼睛。

“李财,你不会紧张了吧?”李妙锦水汪汪的眸子似乎要滴出水来,似笑非笑的看着李财,嘴角微微上弯,带着点奚落的笑意。

“我为什么要紧张?”李财反问道。

“因为丑媳妇要去见公婆了啊。”李妙锦纤纤玉手捂着小嘴笑道,把李财要去她们李家老宅形象的比喻成丑媳妇儿见公婆。

“你李家又不是龙潭虎穴,有什么值得我紧张的。”李财不屑的撇了撇嘴。

“那你知道我们李家是何人家?”李妙锦托着香腮,抿着嘤唇,笑吟吟的看着李财问道。

“大约是什么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之类的,反正不是小河村的土财主就是了。”李财双手放在头后,枕着车厢,伸展了双腿,舒舒服服的伸了一个懒腰,很随意的回了一句。

李妙锦闻言翻了一个白眼。然后看到李财这么随意的动作,撇了撇小嘴。

“我祖父穿五爪金龙袍。”李妙锦一手托着香腮,另一手绞着自己的发梢。轻飘飘的来了一句。

啥玩意?

你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李财闻言,不由的睁开了眼睛,五爪还是金龙袍?龙分为三六九等,双角五爪的龙形象由皇帝专用,龙纹是皇帝的御用之物,臣庶不得僭用。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你要是四爪蟒服倒也罢了,这五爪还是金龙。你李家还能是帝王之家不成?你祖父难不成是皇亲不成?

然后李财又想起小时候看气运,看到这臭丫头的气运可是紫气冲天

难得说这臭丫头还真能是皇家不成?

可是不对不可能啊。李妙锦可是姓李,他爹也是姓李,当今的皇姓可是朱姓,皇家绝不可能会看着自家子孙改姓的。改姓在民间可都是忤逆的大罪了,更别提重视血统传承的皇族了!

“我家 ;“我家祖父与洪武黄帝体内有一股同样的血脉流淌。”

在李财觉的有些头绪的时候。却听李妙锦又抿着小嘴补充了一句。

呃,有同一股血脉?这是说血脉同源?

李财又有些拿捏不定了,不过看着李妙锦小狐狸似的笑脸,大约明白了,是这臭丫头故意误导自己,不过阴差阳错的却让李财更接近猜到答案了。

体内有同一股血脉。又不一定是血亲,也有可能是姻亲。不过就李妙锦家祖父而言。肯定就是姻亲了。

范围又一下子缩小了,李财觉得自己已经接近答案了。

“我家祖父姓朱,与洪武帝以父子相称,是马皇后看着长大的。我家祖父曾三次冒死上谏,触怒了龙颜,洪武帝曾欲杀我家祖父,马皇后听闻后伤心流泪,洪武帝遂赦免了我家祖父。”

李妙锦笑吟吟的看着李财,乌发如漆,肌肤如玉,美目流波,一颦一笑有一股说不出的风韵,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梅花,隐隐的透着千娇百嫩。

与洪武帝父子相称?马皇后看着长大?李财听了后,微微眯了眼睛,这丫头愈是这么误导自己,却反而让自己更接近答案。

与洪武帝父子相称又怎么样,马皇后看着长大又如何。要知道我元璋大帝可是有一个出名的爱好,或者是那个时代共有的爱好,那就是认义子,洪武大帝好像一共认了二十多个义子。马皇后心地善良,又最是宅心仁厚,将这些义子视如己出,关爱有加。

朱元璋收养的义子,都是没有成年的;大多是孤儿,然而也有父母在世的;大多数非亲非故,是邂逅相遇而收留的;都改为朱姓,在元璋家中生活,受马皇后照料。朱元璋见到的孤儿多了,收养沐英等人,是看到他们“材勇”资质,认为有培养前途,才特别垂青的。

而在其养子有了功名后,朱元璋就让他们独立生活,恢复原姓。在复姓时,朱元璋要说明收养真相。如对沐英,朱元璋问:朱文英,你究竟是谁的儿子?沐英回答是皇上的孩子。朱元璋反复地问,沐英就是这一句话,随后朱元璋才说明他的来历。沐英感动得哭了,说“沐陛下母后圣恩如天地”,朱元璋因这句话,赐他姓沐,从文英名中取一字叫英,这就是沐英姓名的由来。

所以,李妙锦的祖父应该就是被洪武帝收养的义子之一。

所以,李妙锦的祖父本姓应该就是“李”,被朱元璋收养后姓“朱”,长大有了功名后才恢复本姓“李”。

李妙锦的祖父是朱元璋的义子,本姓姓李,战功还比较显赫,

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你家祖父可是被封为‘祁阳王’?”李财嘴角带着笑意看着李妙锦,淡淡的问了一句。

如果说李妙锦说的话像是漫天弥漫翻腾滚滚的乌云,那么李财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宛如划破天穹的闪电尽管乌云翻滚了大半天,而这闪电只是眨眼既逝,但却照亮了整片天空。

“啊,你怎么知道?”

李妙锦闻言,不由的惊讶张大了小嘴,很是诧异。

“现在的临淮侯是我的大伯,不过掌家的是我的祖母,我的叔伯有不少,兄弟姐妹也有好多。哦,快到家了,那我到时候再一一给你说了。”

李妙锦说着,听到了外面有动静,伸出纤纤玉手拉开窗帘往外看了一眼,便放下窗帘对李财总结说了一句,然后不放心的又叮嘱了一句。

“侯府里的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你可要小心点。”

西城公侯街,在京城远近闻名,街如其名,住在这条街上的一共只有那么五六家,却占了整条数里长街,这三五家都是京城有名的公侯之家,最出名的莫过于魏国公府、开国公府以及临淮侯府、定远侯府、灵璧侯府。

勋贵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少了很多,为了改变不利地位,这些公侯之家除了由武改走文官路线外,相互之间也加强了联姻扩大影响,公侯街上的公侯们也都是沾亲带故的存在,各种关系盘根错节,总体来说效果还不错,现在地位依旧是一般人遥不可及的存在。

公侯街上的临淮侯府,这几天都比较热闹,因为侯府的老夫人的寿辰快到了,侯府上下都在为老夫人的寿辰忙碌准备着。当然,忙碌的主力是下人们,主子们还是各种轻松自在,比如李二爷现在就在某位丫鬟身上忙着造人做游戏。

在临淮侯府的牡丹斋,几位如花似玉的小姐在丫鬟的服侍下,嬉笑聊天。几位小姐年纪大约也都是在十三五岁左右,快要出阁的年龄,此时正聚在一起嬉笑。

“咯咯听说三叔家的五妹今天就要来了。”

“也不知道三叔怎么想的,为了一个野女人竟然跑去了山脚旮旯吃灰”

“三妹注意点分寸,什么野女人,那是三婶。”

“二姐,她算什么三婶,老祖母都没承认过,咱家又没下过聘,不过三叔对她也真够好的,只是可惜她福薄,早早就去了。”

“五姐今天来,那我待会把我去年淘汰的首饰收拾一匣子,送给五姐做礼物。”

“我看你还是留着赏人吧,五妹可是个心气高的。”

“我倒觉的六妹说的对。三叔家五妹,不过一个乡下来的,见了六妹的礼物,可不得欢喜的跟什么似的。”

“咯咯我听说啊。五妹她在乡下许配给了一家泥土里刨食的穷小子呢。”

“真的假的,咯咯心高气傲的五妹竟然要嫁一个土包子,笑死人了,就是我身边的丫鬟都会被指给衙门小吏呢,五妹竟然咯咯”

“哪还有假。老祖母都被气坏了呢,大伯母好不容易才帮五妹找了一户好人家,那是开国公夫人娘家的公子,好心说与三叔,可是哪知道没几天时间就传来五妹许配给了一个乡下土包子,倒教大伯母在开国公夫人面前好没面子,就连老祖母也气的两天没吃下饭呢。”

“咯咯五姐夫竟然是个土包子”

几位小姐叽叽喳喳的说笑着,说起她们口中的五妹来大约都是笑着的,只是笑容带着轻视罢了。正说笑时一个小丫鬟从二门进来,回禀几位小姐说三老爷家的马车已经到了公侯街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五妹这来的还真够巧的,我们才说着她就到了,走吧,我们去门口瞧瞧去。”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