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情结大明 > 第七十一章,平凡至有不凡处

情结大明 第七十一章,平凡至有不凡处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路上天气昏昏沉沉,车队在傍晚时分到了安庆,一路以来虽然天气闷热但是幸运的是没有下雨,家里的抢秋又争取了不少时间。

因为到安庆已经是傍晚了,所以李财在安庆住了一晚,准备第二天早上再去江边寻找去往应天府的客船。

第二天早上,李财退了房间,背着行囊出了客栈,此时外面已经下起了小雨,李财在行囊上罩了一个油毡,打着一把竹伞往江边走去。

在江边寻了一个小店,李财就着叔亲陈氏做的油饼喝了一碗老鸭汤。长江边的人爱吃鸭,据当地人讲,鸭为凉性偏温,煮食最好。吃过早饭,李财便直奔长江而去,长江码头人来人往,桅杆林立。

大明的造船技术可谓是封建时期的巅峰,即便三宝太监下西洋已成历史,但此时长江停泊的船只仍然让人叹为观止,很难想象这种大船是明朝的产物。

李财在江边询问了三家船家价格,敲定了一艘客船,交了三百多文船资,上了客船。这是一艘流线型的大船,船体很长,上层建筑宽敞整齐,速度又快,住着又舒适。

李财付的钱属于三档席位,住的这间船舱是四张床,但是干净整洁,空气流通,桌椅床铺井井有条,还供应饭食,当然这个需要额外花钱再买。第一次远距离坐船,挺新鲜。上了船后,李财讲行李放到铺位打开飘窗,可坐可躺,扶着窗棱,吹着江风,非常惬意。

大船开拔时,李财所在的这个房间还没有人上来,三等席位的钱一等席位的享受,不错。在大明,长江中白暨豚不少,窗外不时会有白暨豚会随着客船。一蹦一蹦,象海洋馆海豚表演,非常好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顺风顺水。船速很快,早上大船开拔,到了第二天中午时分就到了应天府城外的码头。到达应天府时,因为水大,原来的停靠码头已经淹没。临时的码头用竹排和漂浮桶搭建,客船老板伙计不停的喊着,注意两脚要踩在同一块板上,要注意安全。

背着行囊,站在应天城外,李财顿时有一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感觉。

“喂喂喂,前边那个,要走走,不走让,别挡道”

身后某位汉子粗旷的声音。一嗓子便将李财意气风发的感觉打的烟消云散。

“哦哦,对不住了。”李财有些尴尬的转手拱手,让开了路。

“哦,是举人老爷啊,失敬失敬。”那位汉子也是见多识广的,看到李财身上的生员服,不由语气恭敬了许多,顿住脚步让李财先走。

“哪里哪里,您请。”李财拱手示意对方先走。

“您先,俺不急。”汉子摇头。

呃。好吧,李财背着行囊,打着雨伞率先往应天城走去。进了应天府家里走去,

“阿爷回来啦。阿爷回来啦。”小李萍看到李财高兴的大叫起来,赵峰他们也跟着赶过来,张言也跟着过来,看到李财边上没有周燕燕。

“老爷,燕姐姐怎么没有跟着一起回来。”张言问道。

“哦,周燕燕还有事情做,过一点时间才回来,家里还好吧?”李财问道:

李财用过晚饭,便坐在窗前点亮油灯,练习写起策论来。

考过童子试后,乡试、会试、殿试等等策论可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的。另外,在古代评价一个人的才华,大体分为三部分,一是诗词,二是经辩,三是策论,其中策论所占比重丝毫不见的比诗词少。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也就是苏轼他爹,你听说过他的什么诗词吗?没有吧,他就是凭借一篇策论《六国论》名噪一时的,他对北宋军队的评论以及作战的设想,在士林和朝廷中流传,造就了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美名。

虽说八股文占据了整个大明的科考,但是,朝廷开科选士,向来以‘策论‘作为主攻,大明也不例外,八股只是文体,文采飞逸者更好,但你的见解独到,才是上上之选。尤其是殿试时,更是策论占据核心,皇帝就当时的时政、农事、民风等问题出题,由考生对答,这就是对策。譬如:皇帝问你,如何治理沿海倭患,你来提出自己的想法、见解和观点。

嗯,此时,李财就是以沿海倭患为题,试着做一篇平倭策的策论文。

“夫倭奴所须,皆产自我泱泱中华,如室必布席,杭之长安织也;妇女须脂粉,扇漆诸工须金银箔,悉武林造也;他如饶之瓷器,湖之丝绵,漳之纱绢,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

倭国礼崩乐坏,贼酋争战,不得开化,亦贪我泱泱中华繁盛,亦为生计所趋。倭奴数掠海上,寇山东,直隶,浙东,福建沿海郡邑,贼寇愈炽

夫夷寇之为滨海患者,非倭夷敢自犯中国,乃中国自为寇也,官府平日无教养抚字之方,饥寒所迫,驱而为盗,又不能设法散之使去,招之使来,比致养痛势成,联舟结寨,虏官兵焚汉船”

写完后,李财读了一遍,突然将其揉成一团丢进来垃圾桶里。想了想,又捡起来,凑近油灯烧掉。

所以,李财重新又取出一张宣纸,就着油灯,换了一种思路重新又写了一篇。

昨晚淅淅沥沥的雨,在李财第二篇平倭策末尾收笔的时候就已经停了。

清晨,洗漱后的朱平安推开窗,一股清新的空气,象是被水过滤了一般,挟着不知是雨珠还是雾珠的朦胧,扑入怀中,一扫昨夜疲惫,精神焕发。

李财从书桌上将字帖及一卷手抄书册放入斜挎的书包中,然后从包裹里取出叔母陈氏来时做的油饼,不过两天多的时间,油饼已经有了淡淡的酸味。不过想到叔母连夜烙制油饼的身影,李财还是将这剩下的两张油饼并一些腌菜用纸包起来,夹着黑木板,来到家里的客厅,这个时候家里的其他人还没有起床,李财也不想打搅他们。

李财现在又回到备考当中,家里和医馆也知道李财的抱负,就是医馆有病人也不叫李财,家里也是,就算现在的小李萍四岁,好像也知道自己阿爷要做大事,从不无缘无故的去烦李财。

李财在旁边客栈的大堂要了一碗粥,就着油饼和腌菜,吃了一干二净。

吃过早饭,李财斜挎着书包,夹着黑木板,和往常一样慢悠悠的往秦淮河岸走去。

因为前几日的大雨,秦淮河水涨了很多,没过了一阶石阶,李财从书包里取过竹筒盛了河水,便往往日惯常练字读书的那个树林走去。

秦淮河对岸一位梳着坠马髻,穿着异常华丽的少女起床后打开窗户,然后忽地激动了起来,伸出纤纤玉手扯了下身旁正在梳妆的十七八少女,指着窗外秦淮河对岸,有些激动的说道:“姐姐,你看那个身影是不是恩公啊?”

旁边正在£梳妆的少女闻言,放下手中的胭脂,忙往窗外看去,可是视线中却只有来来往往的画舫,并没有什么人的身影。

“好妹妹,快不要再骗姐姐了。前两次我们可都认错了。那样温润如玉的公子,可不是我们能妄想的。”梳妆少女有些失望的从窗前转身。劝导旁边的少女。

“可是,可是姐姐。我刚才好像真的看到了。”梳着坠马髻的少女鼓起了嘴巴。

“你前两次也是这么说的”十七八的少女嗔道,然后拉着坠马髻少女坐在梳妆台前,给她梳妆起来。

落叶铺满了整个树林,看不到地面,就连往日练字的石头上也都盖满了落叶,不过树林中空气却是极好的,清新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提神醒脑。

李财捡了一根树枝,将石头清扫干净。将黑木板放在上面,在另一边的小石头上垫了一块厚厚的粗布,坐在上面练起字来。李财现在写的字已经有自己的风格了,放到现在书法比赛,绝对是一等奖的水平。

慢慢的,东方的出现了红晕,太阳升起来了。

阳光透过树林的间隙照在了俯身练字的李财身上,给他渲染了一层淡淡的金边。

“好字,好字。”

身边冷不丁的一嗓子。将正在练字的李财吓了一跳,抬头便见到一位道人装扮的老者,正站在自己身边,对自己写在黑木板上的字。赞不绝口。

这老头虽是一头白发但却面色红润,神态飘逸,头戴紫阳巾,身穿八卦衣。衣袖在徐徐清风中飘飘然浑身散发着一股老神棍气息。

尼玛,这老神棍啥时候来的?

李财被这老神棍冷不丁的一嗓子给吓的差点没把手里的毛笔扔出去。缓过神后,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老神棍。微微撇了撇嘴,这老道装扮到还挺像回事。

“咝”这老道在李财抬头后,便发出这么一个声音。

你是道士还是蛇精啊!咝个毛线啊!差评!

李财在心里吐槽了一句,看着老道惊诧的表情,腹诽了一句,这老道下一句不会是说,骚年,我看你面 我看你面相惊奇,天堂饱满,必非凡人啊

下一秒,老道的声音响起

“这位公子,我看你面相颇为不凡啊”

还真是,几百年来怎么都是一个套路啊。

李财一个没忍住笑了起来,“道长一卦需钱几何啊?怕是让道长失望了,小子囊中羞涩,两袖空空,可是给不了道长卦资了。”

“贫道只问缘,不问钱。”

老道看着李财摇了摇头,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捋了捋长须,浑身的神棍气息散发到了极致。

“这位公子似乎并不相信贫道之言?”老神棍淡淡问了一句。

李财起身,拱了拱手,一脸诚恳的点头道:“不瞒道长,小子并不信此道小子随身只有些许铜板,权当请道长用顿早膳。小子还要攻读备考,失礼了。”

李财说着从书包里取出了十几枚铜钱,递给面前的老道,示意老道拿着钱去吃顿早饭,也别打扰自己看书了。

然后,事情有些出乎朱平安意料了,这老道还挺有职业操守呢,竟然摇着头拒绝了,看都没看朱平安递过去的铜钱,嘴里还念念有词:

“头为诸阳之尊,面为五行之宗,列百脉之灵居、通五脏之神路,惟三才之成象,定一身之得失。少年面相不同凡响,这等面相,贫道只见过两人。”

老道说着,还一脸神棍气息的伸出两根手指。

李财对老道说的两人一点都不感兴趣,只想着赶紧送走这尊老神棍,自己好早点看书。

“道长还是切莫泄露天机。”

如果按照常理的话,李财肯定会问老道两人是谁了,不过李财此时只想着多看会书,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李财话都说到这程度了,老道依然是那副云淡风轻的老神棍气息,一点都没觉得尴尬,“无妨,公子不信贫道也无妨。说实话,贫道却也是有些不信,公子的面相比贫道之前见得那两人还要不凡。”

这老道还赖上了?

李财看了看手里抄写的书册,有些无语。

老道注意到朱平安手上的书册了,却是面带微笑的摇了摇头,一开口都是神棍味。

“此书可配不上公子面相。”

闻言,李财更是无语了,自己这书抄写的可是朱熹版四书五经,自己一介寒门子,就靠这个考科举呢。刚才你还说我面相不同凡响,不靠这个考科举,拿什么不同凡响,自相矛盾

话说这老道不是忽悠自己买书的吧。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