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情结大明 > 第九十四章,唯愿君心如我心

情结大明 第九十四章,唯愿君心如我心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红 红缎带飘飘的落在火中,在火中卷起,然后燃起一簇绿色的火苗。

燃烧的缎带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个“子”字,或许是“好”字先被烧掉了“女”旁也说不定,但是也就是一瞬间便成了灰烬,无法探究究竟是什么字了。

李妙锦静静的站在火盆前,看着红缎带烧成了灰烬,才背着小手复又坐到桌前。

不多久,包子小丫鬟张婷捧着一个食盒一颠儿一颠儿的走来了。

“小姐,这豆腐鲫鱼汤可香了。”包子小丫鬟张婷将食盒里的饭菜摆在了桌上,向着自家小姐献殷勤。

“可香了?那是你偷吃了哦?”李妙锦走到包子小丫鬟张婷跟前,伸出纤纤玉手在包子小丫鬟鼻尖上划了一下,勾起了樱唇玩笑道。

“没,没有,婷儿没有偷吃。”包子小丫鬟张婷闻言,忙不迭的摇头。

“哦,没有偷吃怎么知道汤可香了呢?”李妙锦勾着樱唇又问道。

“啊?”包子小丫鬟张婷皱着包子脸想了想,然后恍然大悟的说道,“小姐,可以闻到味道的。”

“才想起来,你真笨的可以。”李妙锦敲了包子小丫鬟的脑门一下,然后大发慈悲的说道,“吃鱼可以让人聪明,这么大一份鲫鱼汤我也喝不完,你取个小碗来补补吧。”

“小姐,我不笨。”包子小丫鬟张婷捂着脑门委屈的鼓起了包子脸。

吃过晚饭后,整个李府都充斥着一股中药味,但是每一个李府的下人都满怀感恩的将后厨分发到每人手上的一碗防治风寒的中草药喝的一干二净,就连碗底都啜的一干二净,这可是老爷花高价钱从南方的一位老神医那买的药呢。

李家大小姐的闺房里也摆放了五个药碗,正冒着热气。

李妙锦的贴身大丫鬟包子小丫鬟及另外三个贴身小丫鬟也都在李妙锦闺房中。

“天寒地冻,阴气过重,最是容易患得风寒。这是我让后厨特意留的最浓的几碗,最是疏风散寒,宣通肺气。你们都是小姐我身边伺候的,去把药喝了,免得到时候得了风寒过了病气过来。”

李妙锦斜靠着绣床上,身着紫色睡裙,头发垂在两旁,临睡前已经去了发簪,天然去修饰,纯真俏丽的脸蛋挂着和熙的微笑,水汪汪的眼睛微微眯起。

“谢谢小姐。”

几个小丫鬟喜滋滋的向李妙锦道谢,刚才院里上下都在喝防治风寒的中药,唯独没有她们的,还以为把她们忘了呢,原来小姐一直想着她们呢,还给她们留的最好的几碗中药呢。小姐真好,几个小丫鬟对李妙锦满是感恩戴德。

于是感动之下,几个小丫鬟趁热将中药喝了干净。

李妙锦看着几位小丫鬟将要喝净,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对包子小丫鬟道,“婷儿,将最后一碗给我端来,等我看完这卷便也喝了。”

包子小丫鬟张婷听话的将最后一碗汤药端到李妙锦跟前,放到了床边桌上。

“嗯,你们都下去吧,我这不用伺候了。这药喝后,在床上发发汗最好不过了。”

李妙锦挥挥手,让几个小丫鬟各自回房。

等小丫鬟们都离开后,李妙锦下床将桌上的一碗汤药端着倒进了房中的盆栽内,然后若无其事的上床继续看书。

李妙锦手中的书卷是《曹操传》,翻看的这一卷上正是曹操误杀吕伯奢这一节,这一页的最后一句曹操的那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纵负天下不负君,唯愿君心如我心”。

李妙锦放下《曹操传》,打开了夹着某人龙凤凤舞的《江城子》的一卷书,看了数遍才熄灯睡下。

翌日清晨,风雪依旧。

李财早早起来,在临窗的桌上铺着黑木板悬腕练字,等客栈内其他人也都渐渐起床后,李财收了黑木板,将毛笔等物依次放入书包中,将床铺及自己东西收拾好,带了两张陈氏做的油饼下了楼。

在客栈大堂,李财像昨晚一样要了一碗羊肉汤,泡着油饼吃完。

“店家有劳,请问往北去的官道在哪个方向?”

李财吃过早餐,付账时向掌柜的拱手询问了一下路线。

“不敢不敢,本镇有两条往北的官道,客官是要去往何处啊?”掌柜的一团和气。

“去往开封。”李财回道。

“开封的话,那就走这个方向,过了孔雀台就有一个官道直通庐州府,在那边往京师去的路就多了。”掌柜的领着李财到了门口,指着一个方向给李财说着路线。

庐州府,也就是现代的合肥了,自古以来,合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曹魏、东吴两国就在合肥大战几十年。宋为庐州,南宋时期,合肥是抗金前沿。经过合肥再往京师也不错,正好可以看看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在古代是什么样的。

“多谢掌柜的。”李财拱手向掌柜道谢。

问好路后,李财便通知店伙计退房,将东西收拾好,由店伙计帮着将东西拿到后院,放到吃饱喝足的杀马特黑马背上,李财上马前又从包袱里取出了一件兔毛长领斗篷穿上。

这件斗篷是陈氏特意给自己做的,给自己路上御寒防风用的。兔毛是李妙锦在山上套的兔子硝皮做的。

“今日有雪,客官不妨稍住一日。待雪停了再走。”在门口,一团和气的掌柜的劝道。

“谢过掌柜了。下雪不冷,正是赶路的好时候。”李财翻身上马,微微拱手向掌柜的道谢,然后便驱马沿着刚才掌柜的指的路线前行。

小市镇不大,骑马走了大约十多分钟便看到了掌柜的所说的孔雀台。

原以为掌柜所属的孔雀台不过是一个土丘的名字,没想到入目这个孔雀台却是气宇轩昂。孔雀台呈‘凸‘字形,占地大约100余平,是上下两层的结构,上为一个宽阔的空台。廊殿式屋顶,飞檐翘角,每层有斗拱,雕梁画栋,气宇轩昂。

一个小镇怎么会有这般的建筑,李财好奇之下便驱马近前。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台前长廊石壁橱窗上,刻的便是这么一篇《孔雀东南飞》,字迹不俗。满透一股悲怆之情。

呃,想起来了。

怀宁县小市镇,孔雀东南飞,是了。这便是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的诞生地了,也就是焦仲卿、刘兰芝合葬的地方。

在怀宁县这么久,竟然把这么一个地方给忘了。幸亏自己赶考路过此处,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 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如若自己,定不会让这种悲剧发生。

在孔雀台凭吊许久,李财感慨了一句,便驱马离开孔雀台,沿着官道一路往北。

下了雪的官道要比下过雨的官道好走多了,杀马特黑马似乎无视风寒,在风雪中昂着马头一路撒欢往前,或许这货觉的官道比山路好走的缘故吧。

沿着官道北走,官道两侧不时能看到村落的影子,不像昨日那样走了多半天都看不到一户人家。

走到差不多中午时分,李财下了官道,去了靠近官道的一个小村庄。

北风很硬,把地上的浮雪从野外刮进村子里,再从村中小路上刮出来,然后在墙根下,墙外柴禾垛下,在所有背风的地方,堆出一道道的小腿高的积雪。

路两边的沟壑都被吹满了积雪,和路一样平了,如若不是路边雪中露出的焦黄的蒿草梢子,在风中发出咝咝的颤音,李财怕是分不清哪是路哪是沟了。

村里一群小鸡在几只公鸡的带领下,围在一家柴火秸秆垛下,慢条斯理地找着吃的。几只无聊的公鸡在为了某只小母鸡的拥有权,扑闪着翅膀互啄,噼里啪啦惹的积雪乱飞。

村口的一处平地上有几个顽童雪地上支个筐,下面撒些秕谷,撅着屁股趴在一边等着扣麻雀。

看到李财骑马过来,惊飞了在麻雀,惹的几个顽童吸溜着鼻涕一脸不善的瞅着李财。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一个挂着鼻涕泡的小屁孩,插着腰拦在李财马前,仰着头牛气哄哄的。然后其他几个小屁孩也都站在那个出头的小屁孩后面,做后援,也都是一脸不善的瞅着李财。

看着几个挂着鼻涕泡的熊孩子,李财微微勾起唇角。

“我是雪妖手下的鸟妖,听说你们在此谋害我的手下,便化为人形来此一探究竟,没想到被我看个正着,啧啧,听说小孩肉最好吃了。”

李财骑在马背上,对着几个小孩的方向用力吸了一口气,然后做出一副陶醉状的舔了舔舌头。

“妖怪啊。”

几个熊孩子闻言,再看了看李财一副要吃肉的样子,嗷一嗓子,撒腿就跑。

“呃,我给你们开玩笑呢。”

看着几个熊孩子撒腿跑的样子,李财有些哭笑不得,这些个熊孩子也太单纯了吧。

“才不会上你当呢!”

“你别追来哦,我们有童子尿。”

几个熊孩子闻言,朝着李财做了一个鬼脸,跑的更欢实了,眨眼间就不见人影了。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