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情结大明 > 第九十九章,美妙素斋现古寺

情结大明 第九十九章,美妙素斋现古寺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财驱马拖着野猪,沿着山路前行了半个多时辰,便看到了一个靠山的,

李财骑着黑马拖着一头野猪进了小镇,在小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个看上去柔弱憨厚的年轻人,竟然能猎到这么一头巨大的野猪,对比反差也太鲜明了。一时间吸引了不少围观的群众,当然也吸引了不少屠户、客栈和酒楼的人。

中华民族都是资深吃货,大明此时依然,屠户还有酒楼的人可是深知烹饪得当的野猪肉的美味的,野猪运动量大,因此猪肉质结实紧致,很有嚼头,风味独特,香而不腻。另外野猪肉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其还有几个功效是增肥养胃,对于治疗便血,痔疮出血是有一定的威力的。

所以,小镇上的几家屠户还有酒楼客栈在得知消息后,蜂拥而至,将刚进小镇没多久的朱平安给团团围住。

“这位小哥,这野猪卖给我老刘吧,咱老刘可是实诚人,绝不让你吃亏。”一个围着油乎乎围裙的屠户,拍了拍建议雪橇上的野猪,满意的抬起头跟朱平安说道。

“还是卖给我们张记酒楼吧,我们是镇上信得过的酒楼。”另有一位掌柜打扮的中年男子也不甘示弱。

那屠户撇了张记酒楼掌柜的一眼,“我说王兄弟,你抢什么,你还会宰割野猪不成,这野猪等我宰割了再分你些不迟。”

张记酒楼掌柜的晒然一笑,“怎么,没有你张屠户我还得吃带毛猪不成。”

“当众吵吵真是给我们落山镇丢人。这位小哥,你别理他们。这野猪卖给我们醉花楼好了。”一个穿的花枝招展的大妈越过两人,向李财抛了一个媚眼。

接着。众人便开始互相争执起来,竟相要买下这头野猪。周围围观的群众也都围着一边看热闹,想看看李财如何应对。

“咳咳,仁政不过侥幸猎了这么一只野猪,初来贵地,大家如此盛情,平安也不好拒绝。这样吧,这头野猪就由价高者得之吧。”

李财翻身下马,向着众人拱了拱手。一脸憨厚的笑道。

拍卖并不是一个新兴的销售模式,拍卖在华夏的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唐玄宗开元25年(737年)诏令:诸以财物典质者,……经三周年不赎,即行拍卖。所以,古代拍卖沿用已久,不过使用的较少而已。

于是,周围围观的群众有眼福了。

“我出15文一斤。”第一个发话的王屠户。

李财对此不动声色,只是憨笑着看着王屠户。五年前父亲和大哥侥幸猎到的那头野猪,当年就卖了15文一斤,现在你才出15文。

“不,我出18文一斤。”

然后王屠户在李财的笑容中有些不好意思的马上改了口。

“哈哈哈。王屠,怪不得刚才花大姐说你给我们落山镇丢人,18文你也好意思喊出口?!我出20文。”另一个屠户奚落王屠户。然后举起油乎乎的手喊道。

哈哈哈,围观的群众不由跟着嘲笑起王屠户来。

“我出25文。”王屠户咬了咬牙道。

“我出30文。”这时张记酒楼的掌柜发话了。

“35文。”

在众人的围观下。出于 下。出于利益,出于面子。多种因素影响下,最终这头野猪肉的价格定格在了40文的高价上。野猪毛重325斤,让李财入账13两银子之多。

当年父兄猎到的野猪才卖到了15文一斤,共四两多银子,这头野猪40文一斤,价格高了三倍多呢。

李财颇为满意的将十三两银子放入怀中,为了向周围围观的群众表示谢意,李财花了二两银子交给了附近的一家包子铺,请围观的群众免费吃肉包子,二两银子足够周围的群众每人分到两、三个肉包子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时间众人皆欢。

问了一个吃肉包子吃的欢快的大叔路后,李财继续驱马赶路,少了野猪的拖累,杀马特黑马速度快了很多。

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风餐露宿,连续赶路一日,便到了有着“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的庐州,也就是现代的合肥。

接近傍晚时分,赶到了当地人称龙泉山的山脚下,通过热心人的指引,李财牵着杀马特黑马上了沿着山路上了山,准备借宿在建在山半腰的一座龙泉古寺中。

龙泉古寺地处龙泉山腰,龙泉之上。寺因泉而名,泉因寺而胜。相传唐王李世民曾以山脚下四季常涌的泉水洗浴战马,后夺天下,成为真龙天子,泉水因此得名“龙泉”,山腰的寺庙也因此被称作龙泉古寺。

晨钟暮鼓,在上山的路上,李财便听到了从龙泉古寺传下来的梵音,沿途还遇见数位挑着水的和尚,当然遇见最多的还是香客,有富商有当地村民也有一些呼朋引伴的游人,当然也少不了虔诚的信徒。未至寺中,李财便能通过这些人流看出龙泉古寺香火极盛。

寺庙极大,走到庙门前,一排排、一栋栋的建筑物便映入朱平安的眼帘,庙顶上铺满了琉璃金碧辉煌,屋脊上雕刻了好多佛陀,栩栩如生。

进入寺庙,李财交了十文香火钱,便有一位小沙弥领着李财进了寺庙后面供香客休息的院落。

院落错落复杂,有小门独院的,也有一间挨着一间,或许是因为李财交的香火钱少的缘故吧,小沙弥将李财领到了一间挨着一间的那种休息院落。

杀马特黑马拴在了墙根下,李财分两次将马背上的东西搬进了不到十平的房间内。

这个院落里似乎住了不少人,有香客也有像自己这般的书生,似乎隐约还听到了女眷的声音,似乎是在隔壁,可能是一家来此上香礼佛的吧,李财并没有当回事。

安顿后,李财洗了一把脸,便出了房门。

刚才听那小沙弥讲寺中素斋颇为出名,好奇之下,李财便准备去尝尝寺中的斋饭。

寺中香客极多,寺庙也用标志对建筑位置做了引导,李财就是按照引导找到了龙泉古寺的斋堂。不过斋堂内菜谱却是让朱平安咂舌,粉蒸猪肉、梅干扣肉、油焖鸡头、鸭掌甜汤、巩河煎鱼、油炸蛋酥,等等、等等。

鸡鸭鱼肉俱全,莫非此寺僧人也吃荤?

不过仔细看了才发觉猪肉是豆腐、鸡头是芋头、鸭掌是银耳、鱼是划成鳞状的茄子、蛋酥只是面拖而已。

虽说是素菜,味道却是当得起小沙弥自夸的话,李财吃的肚子微涨才停了碗筷出来。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夕阳西下,漫步于寺庙之中,聆听深沉而悠远的钟声,赏玩僧人移植的耐冬花草,消化消化吃的过多的斋饭,别有一番意境。

傍晚时分留宿寺庙的香客游人也都纷纷安置了,李财散步回到院子,便见到了住在自己隔壁的人家,这是一姓王的商户人家,住了两间房子。

不知是僧人疏忽还是什么,王家租的两间房子恰好都是李财的隔壁,被李财住的房间分开了,左一间是王商户夫妻住,右一间是王家女休息的房间。

王商户一家穿的都比较好,锦衣绸缎的,王商户夫妻年约四十余岁,在李财来了后,便上前与李财交谈。

王家闺女大约十六七岁,远远的鹅蛋脸,双眉细长,长的还算漂亮,不过见了穿着朴素的李财后,眼睛微向上翻,似乎有些不屑。

“这位公子,我们一家来此礼佛还愿,入住时与寺中知客僧沟通有误,不想竟恰好将公子的房子夹在中间。不知公子可否行个方便,与我们换一下房间,我们一家也好照顾一二。当然,不会让公子白忙,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王商户说着,将一两银子塞到了李财手中。

“佛门净地,谈钱就俗了。换房间,不过举手之劳,大叔不用客气。况且,我不过歇歇脚,明日便要走了,在哪不是休息。”李财笑着将银子重新放到了王商户手中。

“明后两日,乃龙泉寺法门盛会,公子怎么刚来就走。”王商户不解的问道。

“哦。我去往京师赶考,恐怕与我佛无缘了。”李财微微笑了笑打开了房门,准备动手搬东西。

“难不成公子是去往京师参加恩科会试的?”

王商户思想活络,闻言眼睛一亮,态度都热切了许多。商人消息最是灵通。见多识广,最近在京师要举行的考试,就只有本朝的第一次恩科会试了,而参加会试的可都是举人啊。

“嗯,去京师见识一下,长长见识。”李财一边往外搬东西。一边随口回道。

“公子,这次多谢公子了,晚上不如一起吃个便饭,权当感谢公子了。”

听了李财的话,王商户态度瞬间亲热了许多。原本只是当李财是个来此游玩的穷书生,没想到竟是去往京城赶考的举人。这么年轻的举人,可是一个大大的潜力股,王商户不由动了结交的意思,邀请李财共进晚饭。

“多谢大叔好意,只是我已经用过晚饭了。”李财拱了拱手婉拒道。

李财的东西很少,只两下就搬出来了。王商户将他闺女的房间和李财的房间做了一个对调,他们一家住在一起。李财和王商户闺女的房间做了邻居。

这也能理解,估计王商户夫妻晚上要在这做些什么运动吧,搞不好就是来寺庙求子的。

换完房间。李财便进了房间收拾,王商户一家也进了他们的房间收拾。

等到李财收拾妥当,出门给杀马特黑马添置草料的时候,却发现王家的闺女身穿一件葱绿织锦的皮袄,正笑吟吟的抿着嘴唇站在她房间门口看着自己,脸上薄施脂粉。眉角眼梢皆是一股春意,水汪汪的 汪汪的眼睛似乎都能滴出水来。

“今日多谢公子了。我家带了锅子,还有牛羊肉。可以做涮锅吃。公子也来尝尝吧。”

王家闺女一噘红红的嘴唇,笑吟吟的邀请李财,说话时,微微靠着门框伸出白玉般的纤手,将发育许久的身材也显了出来,平添几分俏媚。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