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1980我的导演生涯 > 第一百一十七章 看房

1980我的导演生涯 第一百一十七章 看房

作者:梁园筑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7: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末,韩平拉着朱霖,跟着陈怀恺来到和平里小区。

进了小区,陈怀恺饶有兴致的为两人介绍起这里。

“和平里筒子楼多,也有平房和单元楼。这么些年来,还起了不少外号,比如‘赫鲁晓夫楼’、‘九百间’、‘转角楼’.......不过最负盛名的,还是‘战犯楼’和‘资本楼’。”

战犯楼和资本楼?

韩平和朱霖也来了兴趣,连连追问其中的含义。

陈怀恺本人虽然不是这里的住户,却和这里的住户是老朋友,对这里的一些事门清,他说:“和平里十一区39号楼之所以被称为‘战犯楼’,是因为杜聿明、廖耀湘、王耀武、范汉杰等第一批“特赦”的前国民党高官曾在此居住过。”

“当时有传言说,末代皇帝溥仪也住在这里,其实那是因为溥仪经常来这栋楼里看望他的一些朋友而已,39号楼经常传来“皇帝死了”的呼叫声,开始大家都争着挤着去看个究竟,后来就见怪不怪了。”

他所说的这些在普通人眼里已经是秘闻了,引得韩平和朱霖两人一阵惊叹。

同时,他们也更加好奇‘资本楼’里住的又是谁。

“陈大哥,那资本楼呢?”

陈怀恺道:“和平街11区22号楼,早年就被小区里的住户叫做“资本楼”。其实这里没有住过一户资本家,各行各业的社会名流倒是不少。”

“著名国画大师董寿平老先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先生的高堂及胞弟,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夫人,都是“资本楼”的业主。”

他所说的这些人,不仅德高望重,在文艺界更是响当当的人物。

此时,韩平突有所感,他说:“陈大哥,你说要卖房子的那位住的就是11区22号楼的吧?”

“没错。”陈怀恺确认了韩平的猜测,然后继续道:“陈方前陈导,我们燕影厂的老同志,和我同岁。”

“原来是陈大哥的本家啊。”韩平笑着说。

陈怀恺大笑一声,“几百年前肯定是一家。”

三人进了十一区,向着22楼走去,朱霖对韩平低声说道:“这院子绿化不错,还有小花园呢。”

和平里十一区的公寓楼是四层单元小楼,楼宇的前后中间除了道路便是大片的绿植,环境整洁幽雅。可惜现在是冬天,院里的花草树木都衰败了。

这个年代的多层住宅普遍为四层,极个别新建的是六层,一栋楼是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是三户人家。

朱霖从小在燕大里长大,住的也是这种风格的公寓楼。

和平里小区的这些建筑通常具有厚实的墙体和尖端的楼顶设计,既保暖又凉爽。

几人走到走到22号楼的单元门门口,便看到一个年纪和陈恺歌差不多的年轻男子站在那里。

“元和。”

“陈叔!”

年轻人见到陈怀恺连忙问好。

前面说过,两家人是认识的,陈怀恺和陈方前关系好,年轻人叫他叔没毛病。

陈怀恺跟年轻人互相打了个招呼,说道:“这是我兄弟和他对象,这位是陈元和,老陈的儿子。”

几人寒暄了几句,韩平才知道年轻人也是电影圈的,不过没有子承父业当导演,而是当了编剧。

“韩平也是我们燕影厂的导演,你应该看过他拍的片子。”

“哦?不知韩导拍过哪几部电影?”陈元和问。

他本来以为韩平是个富家子弟,没想到是个导演,还和陈叔一样,都是燕影厂的,这让他有些吃惊。

这么年轻就能当导演,不一般啊。

“就拍过三部,两部已经上映,《神秘的大佛》和《少林寺》。”

“这两部电影我都看过,我可是韩导的忠实影迷呢!”

陈元和这才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导演就是自己的偶像,心中高兴不已。

“谢谢。”

“我们家几个兄弟都喜欢韩导您的电影,而且我爸还不止一次在我们面前夸过您,说您是导演中百年一遇的天才,早晚会带领华夏电影走向世界!”陈元和越说越激动。

韩平谦虚道:“陈导谬赞了。”

“韩导您不只是电影拍得好,剧本也写得好,我在电影杂志上看过您发表的剧本节选,给了我很多启迪,不久前我写了一个剧本通过审核,里面的内容多多少少受到您的启发。我真应该好好谢谢您。”陈元和道。

韩平道:“这我可不敢居功,说到底还是你的剧本写得好,才能得到认可。”

陈怀恺道:“好了,电影随时可以聊,咱们还是先看看房子。”

陈元和也有些不好意思,他连忙道:“我爸这阵子还在外景地拍电影呢,短时间回不来,就嘱咐我接待陈叔看房。”

陈方前卖房,也有他们这些当子女的意见在内。

陈家人口多,五个子女,加上夫妻两人,和平里小区房子面积也就百来平,完全住不下这许多人。

近些年,国内对房产买卖有所松动,得到消息的子女便撺掇着老头卖房。

一万多块的房子,拿了钱完全可以买一套二进乃至三进的四合院,他们这一大家子完全够住,也不用小的在单位住宿舍。

他们搬回家住,也能照顾父母。

可谓两全其美。

当然,这些都是陈元和说的,是不是真的,韩平并不关心。

如果是真的话,他倒是觉得这家子人挺有眼光。

四合院的升值潜力肯定比小多层要高,他们要是运气好,赶上好时候,房子升值个千百倍并非不可能。

不过他今天主要还是来看房子的,并不想和对方聊房子未来的升值潜力。

陈方前的居所,悄然隐匿于三楼一隅,门扉轻启的瞬间,一股温暖而明媚的光辉瞬间拥抱了韩平的视野。那光,源自南向延展的硕大阳台,其上的客厅,以整面落地的玻璃窗为画框,将外界的灿烂阳光毫无保留地引入这方小小的天地,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在这略显简朴的年代里,绘就了一幅不同寻常的生活画卷。

在这个年代,居住空间多显局促,建筑设计与居住哲学尚未触及后世的宽广与细腻。

南向大客厅,配以宽敞的阳台,这样的布局,实属罕见,凝聚着设计者的巧思。它们,往往只属于那些早年间建造的高档建筑,是身份与品味的象征,而非寻常百姓家所能轻易企及的梦想。

然而,在这里,眼前的公寓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姿态,打破了这一常规。

它的户型设计,精妙绝伦,仿佛是穿越时空而来的灵感之作,轻而易举地超越了同时代九成九的住宅楼。一进门,便是西侧的玄关,简洁而不失雅致。而南向空间非常宽阔,正是客厅所在。

如此布局,不仅是对空间的极致利用,更是对生活品质的一种深刻诠释。

这套公寓是三室两厅两卫的布局,主卧空间很大,两个次卧有一间被改成了书房,在书房墙上还能挂着几幅国画,看落款,正是陈方前本人的作品。

总的来说,这套公寓的布局很合理,即便是放在几十年后,也不显得落伍。

要说缺点也不是没有,这套公寓毕竟住了十几年,装潢上已经落后,不过简单拾掇一下,再添置些家具,拎包入住还是没问题的。

要说这套公寓,最让韩平满意的还得是暖气。

之前他住的是大杂院,里面没有暖气,冬天取暖只能靠烧炕,烧了就暖和,停了火该冷还是冷。而且在家里他也不敢穿太单薄,但这套房子是有供暖的,就这么一会儿,他已经想脱外套了。

朱霖拉着韩平到主卧,看了又看。

主卧有着生活气息,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整个房间都被铺上一层金色。

“如果是夏天,打开窗户肯定很美,很惬意。”

除了主卧,次卧和书房也都有窗户,照明都不错。

而且这栋楼住的都是文艺界人士,并没有喧闹声,很清静,朱霖很喜欢。

“书房是现成的,不用大改,咱们就把主卧和次卧稍微整一下。”

“次卧也不小,现在的单人床可以换成双人床,到时候家里老人来这也能有住的地方。”

朱霖出谋划策,让韩平也忍不住畅享未来。

夫妻俩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朱霖越看越喜欢,透过客厅的窗户,她能看到楼下小朋友在院子里嬉笑打闹。远处,还有小夫妻手挽着手在院子里散步。

这样的画面,正和她想象中的不谋而合。

渐渐地,她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美事,

韩平察觉到她的情绪,轻声问道:“喜欢吧?”

朱霖刚想说话,然后反应了过来,给了韩平一个眼神,摇了摇头。

她现在只是和韩平处对象,又没有结婚,房子是韩平买的,她要是提出意见,影响到韩平的决策岂不是有越俎代庖的嫌疑?

许是猜到了朱霖的小心思,韩平笑了笑,没说话。

等看完了房子,韩平象征性地询问道:“元和,这房子你打算卖多少钱?”

“一万块。这个价格我爸之前也和陈叔叔提过,想必韩导也是知道的吧。”陈元和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