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1980我的导演生涯 >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举国欢腾

1980我的导演生涯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举国欢腾

作者:梁园筑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7: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后的活动排满了两天时间,这两天他这个金熊奖导演要接受来自柏林官方的采访,还受邀去学校演讲。

如果他仅仅是个导演,可能不会有此殊荣。

可谁让韩平不仅拿到金熊奖,还是来自华夏的导演呢。

华夏对外开放没几年,全世界都对神秘的华夏充满兴趣。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和德国电影人的交流,还有人脉和名气上的收获,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两天时间,韩平除了晚上,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

柏林颁奖夜之后,国内又派了新华社来采访。

没办法,当时国内除了燕影厂的人,没人相信韩平和他的电影能得奖。

好在,新华社来得也不算迟。他们和主办方沟通一番,再采访一下韩平等剧组人员,素材也足够了。

迟了两天后,采访总算传到了国内。

实际上,在颁奖夜,国内就收到了消息。

不过由于技术原因,收到的也只是文字信息。

等国内报道,也是第二天了。

当时,除了业内,群众们的反应还比较平淡。

但当新华社的采访传回去后,一切都变了。

剪辑好的视频素材于柏林之夜第三天,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持续时间整整一分多钟。

韩平凭借《山楂树之恋》荣获本年度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消息立刻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新闻联播》播出的第二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多家权威媒体跟进报道了这个新闻。

【恭喜我国燕影厂导演韩平,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斩获金熊奖!】

【柏林擒熊!我国导演韩平凭借电影《山楂树之恋》在柏林斩获最佳影片金熊奖!】

【华人之光,华人导演首货柏林金熊奖!】

除了这些报道,《人民日报》更是在头版刊发了新华社记者在德国对韩平的采访。

数千字的长文,又是个人采访,放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实属罕见。

而促使《人民日报》如此大动作的原因,自然是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强大影响力。

民间,实际上并不明白欧洲三大意味着什么。

即使入围的时候,掀起过波澜,但彼时韩平还没获奖,关注的人并不多。

民众不清楚,但官方可太清楚了。

先不说柏林电影节本身的影响力,这个年代国内对发达国家普遍有一层滤镜,柏林这样发达国家的电影节,在世界范围内影响都是空前的,国内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现在韩平获奖了,国内各大媒体自然要大肆宣传这个好消息。

要证明奖项的重要,首先要科普奖项的重要性。

此前,韩平在国内外都没获得奖,他本人名声不显,也就是他的两部作品,在国内知名度颇高。

尤其是《少林寺》,正在世界范围内创造神话。

说回柏林电影节和金熊奖,可以说,此刻这一奖项聚集了媒体传播和民众关注所有感兴趣的要点。

首先,这是西方民主强国之一德国最负盛名的电影至高奖项,历史悠久。要知道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立,在创立之出,举办方还没有钱。可即使如此,都有二十多个国家参加。

其次,历届评委阵容强到吓人,评委会主席都是欧美电影圈享誉盛名的大导演或者影帝、影后之类的大人物。

这样的评委阵容,保证了评奖的公正性,也使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长盛不衰。

再者,奖项的世界影响力巨大,在国外,只要是对电影感兴趣的,就没有不知道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大名的。

经过媒体这么一番宣传,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这个年代国内文艺青年的心中,已经成了神圣的代名词。

汇集以上三个要素,从官方到电影界再到民间,对韩平此次获奖的反应无比夸张。

八十年代国内的电影行业确实很火热,虽然在渐渐衰弱,但每年还有两百多亿的观影人次。

这个数字相当的夸张,韩平穿越前,全国观影人次不到二十亿。

十倍的差距啊!

所以说,八十年代真是文娱盛世。

也正因为如此,随着央媒的下场,国内舆论几乎在一天之内被完全点燃,声势之浩大,可谓空前绝后。

韩平在采访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卑不亢的从容自信的态度,让很多人都感到吃惊。

这个年代,面对外国媒体能够从容不迫的实在少见。

有意思的是,又有报纸将几年前评论界对韩平的批评翻了出来。

那时候,他才刚拍《神秘的大佛》。这部夹杂着功夫和冒险的电影仿佛罪大恶极,差点没能公映。

同时,他的商业片论也被频繁提起,引起有识之士的共鸣。

被提及的评论家罕见的沉默了,没办法,现在韩平这么红,又有官方背书,他们自然不肯逆流而上。被骂了,也只能唾面自干,并且在心里把韩平骂个狗血淋头。

在他们看来,这都是韩平害的。

短短几天时间,韩平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消息传来,在全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之时,这样一小撮人是最难受的。

不提这些人的反应,《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多家权威媒体的推波助澜,让韩平获得金熊奖的消息在短时间内传遍街头巷尾。

猛然间,全国各大电影院里观看韩平电影的观众变多了起来,本来过了巅峰期,观影人次逐渐下降的《少林寺》迎来了一大波观众。

除了这部电影外,《神秘的大佛》也是受益颇多。

虽然这两部都算是老片子了,但观众们就是想看。

说到底,还是《山楂树之恋》在国内还没有公映,否则的话,想要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可以把国内的电影院挤爆。

即使如此,手上有这两部电影的电影院已经是乐不可支了。

之前提到过,电影的发行靠的是拷贝。电影院也是买的拷贝,和后世不同。只要拷贝没有损坏,电影院就能一直放映。

现在,既然又有不少观众想看这两部电影,电影院自然是又把两部电影的拷贝放出来,在电影院内放映。

区别在于之前排片规模远比现在大。

……

燕影厂。

汪厂长美滋滋地在办公室喝着茶。

韩平柏林擒熊,他这个厂长功劳不小。

他其实在柏林之夜后就得到韩平他们传回来的消息,只是当时没有记者传回消息,所以他没声张。

直到官媒报道,他才抖了起来。

以前他还有顾虑,现在他可以大胆的说,燕影厂是国内最成功的制片厂!

什么,你不服气?

那你们厂也在欧洲三大拿个最佳影片回来啊!

办公室内,陈怀恺感慨道:“厂长,没想到韩平能拿奖,还是个大奖,真是给咱们厂长脸了!”

他这次也是赚大了。

陈怀恺本人还没什么,但他儿子陈恺歌可是赚了好大一份资历。

金熊奖影片的助理导演,这份资历拿到国外,也会被人高看一眼。

更别说在国内,他已经接到北电的电话,说是国内的制片厂任由他儿子挑。

托他结拜兄弟的福,现在他的儿子已经成了香饽饽,每个制片厂都抢着要他儿子。他也没什么好考虑的,肯定是进燕影厂。

不说他是燕影厂的,就说韩平这个大腿,只要抱住了,就不是能轻易放弃的。

“谁说不是呢。”汪厂长自得道:“当时《山楂树之恋》立项的时候,厂里可是有不少人劝我。他们说这个题材有风险,结果怎么样?”

“要不是我的一再坚持,咱们华夏第一个金熊奖还不知道哪一年才能拿到呢。”

“还是您目光如炬。”陈怀恺竖起大拇指,笑着道:“要不怎么您是咱们燕影厂的厂长,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呢。”

“不说这些了。”汪厂长摆摆手,正色道:“听说现在燕京城的电影院都在放《少林寺》和《神秘的大佛》?”

陈怀恺道:“是谁能想到这两部电影过了这么久又火了。”

闻言,汪厂长觉得有些可惜,“要是咱们和中影能按照票房分成,《少林寺》赚到的绝对不止一千多万。”

陈怀恺附和着点头道:“何止票房,听说这回《山楂树之恋》的版权都能卖一千五百万美金呢。”

“唉,这钱都让中影赚去了。”汪厂长觉得无比懊恼,他气愤道:“不行,下次开会我还要联合几个厂长再和中影的人讨论一下,咱们拍电影得不赚钱这可不利于电影创作啊。”

陈怀恺心里是支持的,可这事不容易啊。

“中影有没有说《山楂树之恋》公映前买多少拷贝?”

“说了,他们这回要在全国铺开。预计要一千两百个拷贝吧。”

“嘶,一千三百多万,中影什么时候舍得这么大手笔?”

“还不是《山楂树之恋》的版权在国外能卖到钱,否则他们公映能铺出去七八百份拷贝就不错了。”

汪厂长感慨道:“韩平是咱们燕影厂的功臣啊,又能赚钱,又能拿荣誉,可惜咱们不能给他太多奖励。”

“这样,欢迎晚会咱们尽量搞隆重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