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1980我的导演生涯 > 第二章 不画大饼哪有机会

1980我的导演生涯 第二章 不画大饼哪有机会

作者:梁园筑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7: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囫囵吃完饭,韩平正准备去道具组上班,却被人从身后拉住胳膊。

“韩平,你小子怎么才来!”

韩平转头一看,却见他的好朋友燕影厂演员剧团的演员李莲生激动地拽着他的胳膊。

“莲生哥,你这是?”

韩平有些懵,心里其实有所猜测,可能和那个机会有关,但他却不敢肯定。

“快,别愣神了,跟我走,有天大的好事找上门了!”

李莲生不由分说,拽着他的胳膊埋头往前走。

这一路,韩平大约从李莲生嘴巴里套出些话来,约莫是他机缘巧合下二创的剧本得到汪厂长的重视。

如今汪厂长一大早就在和剧本的原创张华勋导演说事情,还点名要见他这个兼职编剧。

韩平去的时候,正巧碰到燕影厂汪厂长在和张华勋导演说话。

两人也差不多谈完,顺势止住话头。汪厂长拍着韩平的胳膊,看着眼前的帅小伙,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你就是韩平同志吧,没想到我们燕影厂卧虎藏龙,还有小韩同志这么个能人。唉,让人才埋没,也是我这个厂长的失职。”

“厂长言重了。”韩平连连摇头,谦虚地说道:“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咱们厂如今一派欣欣向荣之势,同时又有许多业内优秀的电影工作者,这些都离不开您的带领。”

汪厂长在燕影厂担任了几十年的厂长,是燕影厂的“活招牌”。他培养了众多电影人才,包括李秀明、刘小庆等著名演员。

汪厂长不仅重视人才培养,还亲自参与电影创作,如《祝福》《林家铺子》《青春之歌》等经典电影。可以说,就是在他的带领下,才使得燕影厂走向辉煌。‌

“哈哈。”闻言,汪厂长和张华勋对视一眼后,大笑两声。

旋即,他看着韩平面容慈祥地问道:“小韩,我这么叫你可以吧?”

“这么叫我觉得更亲切呢。”韩平听出了话里的亲近之意,哪里会拒绝。

汪厂长正色道:“小韩,《神秘的大佛》这个项目厂里非常重视。”

这个剧本正是韩平看过张华勋的原稿后,进行的改编作品,可以说当时便征服了张导这个原创。

韩平面容一肃,安静地听厂长继续说下去。

汪厂长接着道:“小韩,你改的剧本挺好,厂里也通过了。但最初的时候,争议非常大,你可明白为什么?”

韩平略作思考,回答道:“是因为武打戏份比原剧本多的缘故?”

在建国后,‌武术片在内地银幕上几乎不见踪影,‌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对武术片的认知存在偏差。

‌当时,‌武术被认为仅仅是打打闹闹的东西,‌缺乏思想内涵,‌难以登上大雅之堂。‌

这种观念反映了社会对武术片的一种偏见,‌认为武术片缺乏深度和艺术价值。‌此外,‌这种偏见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管理者的心态有关,‌管理者更倾向于接受其他类型的电影,‌而认为武术片过于暴力,‌不适合广泛传播。‌

侠以武犯禁,这种观念在国内可以说是深入人心的。

实际上,国内拍摄武术片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1928年5月13日,《火烧红莲寺》在魔都中央大戏院首映,形成了“万人空巷,争先往观,收入一丰”的火爆场面,当时的影院每天连映4场,依然一票难求。

这部电影大火后,跟风的电影很多,但质量良莠不济,加上当时的功夫武侠片包含着较多的神怪元素,对功夫本身的呈现比较有限,因此,1931年,民国政府颁布法令,禁止此类影片的拍摄。国内的功夫电影不得不将重心从魔都转移到香江。

如今,国内对武术片的刻板印象也有一部分来自那个年代的影响。

汪厂长见他明白,有些好奇地问道:“小韩,你既然明白,为什么还要设计如此多的武打戏份?”

韩平没有贸然开口,他见张华勋笑盈盈地看着自己,在思考片刻后,方才开口解释:“汪厂长,我觉得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在文化和艺术性方面的价值不可估量,我们不应该弃之不用,相反,应该大力发扬才对。”

“这个说法并不新鲜,还有吗?”汪厂长点点头,又问道。

韩平不疾不徐地继续道:“汪厂长,听说最近体委牵头,正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武术家。”

“咦,你从哪听到的这个消息?”汪厂长有些吃惊。

韩平见状,酌定道:“看来是为了拍摄《少林寺》没错了。”

汪厂长沉默不语,《少林寺》的选角并非面向大众的大范围招募,有些东西知道可以,但不能放到明面上。

韩平笑了笑,继续道:“汪厂长,《少林寺》这部电影我大致打听过,打戏可比咱们的《神秘的大佛》多,没道理香江的导演能拍,咱们自己人不能拍吧?”

他虽然是反问,但实际上他自己知道,事情就是这样。有些电影比如《末代皇帝》,老外能拍,还能借紫禁城拍戏,但本土导演想都别想。

汪厂长苦笑道:“小韩啊,有些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

韩平点头道:“我知道,但我更知道,随着改开,对我们电影人的束缚会越来越松的。”

汪厂长承认他所说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拍板,同意韩平对剧本的二次创作,早就打回来重写了。

说到最后,韩平忍不住道:“汪厂长,张导,我觉得武侠片也好,功夫片也好,对咱们国家的电影人来说,是一张非常好的,可以打入欧美市场的名片。”

“为什么这么说?”

两人愣了一下,看向韩平。

“您二位知道李小龙吗?”

“《精武门》!”

“《唐山大兄》!”

两人瞬间脱口而出,说出自己所看过的李小龙电影。

这两部电影对国内观众来说属于禁片,但两人一个是电影厂厂长,一个是导演,通过厂里的渠道,看这两部电影倒也问题不大。

张华勋说完,看着韩平狐疑道:“小韩,你是怎么知道李小龙的?”

按理来说,韩平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小老百姓,即使在电影厂工作,却也接触不到这种类型的电影。

韩平面不改色地胡诌道:“我在剧组工作时,听其他导演聊过。”

答案倒也合理,张华勋也没有深究。

“我想说的是,因为李小龙,因为功夫电影中那些独具特色的“视觉奇观”激发了全球观影者对我国武术的兴趣。”

韩平说了一些自己前世了解到的,李小龙的功夫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所创造的巨大轰动,引起了汪厂长和张华勋两人的神往。

“如果燕影厂能拍摄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的电影……”

“如果我能拍一部走出国门的电影……”

汪厂长心里激动,拍着桌子嚷嚷道:“这部电影咱们厂必须拍,还要往好了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