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1980我的导演生涯 > 第三十五章 定风波

1980我的导演生涯 第三十五章 定风波

作者:梁园筑梦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7: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韩平能想到的公关办法都是后世电影公司常用的,用在这个年代也许会水土不服,但何尝不是一种解决办法的思路。

他平静心绪后,将想法一一道来: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是这么想的。咱们的电影既然能通过审核,必然有可取之处,影片中更不曾宣扬那种罪大恶极的思想。说到底,这就是一部商业片,娱乐片,是咱们燕影厂,也是汪厂长和张导响应国家号召的产物。”

韩平首先定了个调子,众人闻言连连点头,心底也是认同的。

是啊,要不是上面要求我们创新,盘活电影市场,我们为什么要冒这种风险。那还不如用十几万拍个样板戏,转手卖给中影还能毫无风险赚个几十万呢。

韩平见众人听得认真,似乎深有同感,便继续道:“如今,《大佛》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来源是报社的批评,我觉得其中是有误会的。既然如此,张导何不找几家批评《大佛》批评厉害的报纸上发文,阐述一番《大佛》的创作思路?”

“这倒是个思路。”

“我们不能只挨批评不反驳。”

“明明咱们没有错。”

“韩平同志还是有想法的。”

底下小声议论起来,张华勋沉思片刻,也觉得有理。

汪厂长很开心,没想到韩平一开口就提出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他暗暗点头,然后看向张华勋,问道:“张导演,你觉得韩平同志的建议怎么样?”

“韩平同志的建议很好。”张华勋点头道。

“既然如此,在报纸上发文的任务便交给张导演了。”

“会议结束后我便开始动笔。”

张华勋写过剧本,文字功底不错,写这么一篇驳斥的文章还难不倒他。

见他同意,汪厂长看向韩平,和颜悦色道:“韩平同志,还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韩平点头道:“还有。”

汪厂长有些惊喜,果然今天让韩平参加会议是个明智的决定啊。

韩平继续道:“各位领导,同志们,我觉得除了张导演可以在报纸上发文外,其他和咱们厂合作愉快的媒体是不是也该帮咱们说几句公道话?”

“咦?”汪厂长似乎抓到了什么,他急忙道:“韩平同志,细说。”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可以邀请几家报纸和杂志,说一些偏向咱们的话,不求将其他媒体的言论统统驳斥,却也不能让外界都是批评咱们那部电影的声音。”

韩平更进一步解释道:“批评不是不行,但大批判式的打棍子做法显然脱离了批评的本质。更何况上纲上线的批评,也会破坏社会上的大好形势,可能会让民众感到恐慌。”

他说的很隐晦,也是他通过张华勋的话联想到的。

不过在场都是老电影人,都经历过那个时代,哪里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韩平同志说得很对,他们乱扣帽子,是不是想破坏改开的大好局面?”

“用心险恶啊,会不会是文化口的某些人想为姚某人招魂?”

“嘘,慎言。”

“咳咳。”

“嗯,韩平同志的建议很好,我认识《燕京晚报》的编辑。”

“我也有《文艺报》的关系。”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关系的表示会发动关系,没关系的也表示会以自己的方式为电影呐喊。

汪厂长不住点头,对此也是欣慰异常。只要大家都把劲用在一处,何愁燕影厂会落寞。

“韩平同志,继续说。”

众人看向韩平,期待他能提出更多的好办法。虽然,这不容易,能提两个主意已经很难得,但万一他还有办法呢?

韩平没有让他们失望,他稍作思考后,继续开口道:“《大佛》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偶然,以后说不定会越来越多。咱们燕影厂会遇到,上影厂和西影厂难道就能幸免?这关系到所有制片厂的利益,厂长……”

“嗯,这个我会解决,不用多说,还有吗?”汪厂长道。

老一辈对这种事比较敏感,说不好听的,这叫串联,可以做,但不能说。

韩平微微一愣,旋即点点头,“再有可以请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为商业电影发声?”

“嗯?”

“商业电影是大势所趋。”

韩平没有说太详细,他知道在场众人应该明白他的意思。

纵观世界电影的发展,艺术电影,或者正剧能赢得口碑,但很少能赢得市场。电影终究会越来越娱乐化,这不是某几个人可以改变的。

会议室沉默片刻后,某位老同志自告奋勇接下这个任务。

韩平缓缓开口道:“最后,也是我觉得最能起到作用。”

张华勋坐直身体,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韩平,难道他还有杀招不成?

其他人也是屏气凝神,深怕破坏韩平的思路。

“扩大试映范围,这是我最后一个提议。”

“扩大试映?这……这行吗?”

“《大佛》都快被喷死了,扩大试映岂不是招来更多的骂声?”

“这不符合规定吧?”

汪厂长和张华勋也是皱起眉头,他们对韩平最后一个提议也是疑虑重重。

这事一个不好,他们都要吃挂落的。

韩平见众人心存忧虑,并没有失望,他只是笑了笑,继续道:“伟人说过,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部电影好不好,人民群众只要看过,那就最有发言权。”

“奈何有些人反对……"

韩平摆摆手,霸气十足地说出另一位伟人的名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啪啪啪!”

会议室内掌声震天,这下他们在无疑虑,同时对《大佛》的未来也不在感到茫然无措。

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的方向和正确方法。

会议结束后,汪厂长更是握着韩平的手哽咽道:“韩平同志,《大佛》如果能如期上映,你居功至伟啊!”

……

很快,燕影厂根据韩平提出的建议行动起来。

针对《光明日报》的批评文章,张华勋写了一篇名为《“深思”的深思》的文章。经过厂领导的审核后,想请《光明日报》发表,但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张华勋先后多次带着厂里的公函,去《光明日报》交涉,但文章还是没有发出来。

如果没有韩平给出的那么多办法,张华勋现在肯定会非常急躁,甚至会大闹报社。不过现在他不会这样,因为他对韩平的办法有信心,也相信其他人会很快行动起来。

燕影厂的第二波反击很快到来,以《燕京晚报》和《文艺报》等亲燕影厂的媒体开始发力,在报纸上为《大佛》发声,虽然没能反转舆论,却也让更多人深思起来。

光明系自然不甘示弱,他们在报纸上说影片的创作者把追求恐怖、感官刺激作为目的,对演员也是一种伤害云云。

这回,他们是正大光明点名批评《大佛》,丝毫不加掩饰了。

对此,韩平自然不能忍。他直接在报纸上发文,反驳这种说法。

“影片把追求感官刺激作为目的,并不意味着对演员造成了伤害。‌相反,这种创作方向可能正是演员所追求和期待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角色挑战自己的演技,展现不同的表演风格。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演员通常会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来选择参与的项目,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接受了项目可能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可以说,将追求感官刺激作为目的视为对演员的伤害,这是外行人才能说出的话,是不懂装懂,惹人发笑。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目的是通过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来传达故事和主题。激烈的感官刺激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往往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紧张感和观众的代入感,从而更好地传达影片的主题和情感。这种创作手法不仅是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也是对演员演技的挑战和提升。某报社批评家的说法,忽略了电影艺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演员在职业选择上的自主权。因此,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两方的针锋相对,彻底把水搅浑,也把事情闹大,说是人尽皆知也不为过。

批评《大佛》的报纸杂志开始爆出铺天盖地的消息,说《神秘的大佛》会被禁映,甚至导演和编剧都要被抓起来云云。

“这是怎么搞的?两边对上了?”周经理翻看着报纸,只觉得风云变幻,让他看不清方向。

中影公司一看这架势,害怕承担损失,便停止了拷贝的制作。

不过这还只是交锋的中段,因为汪厂长很快发动了自己的关系。

他先是给陈慌梅、陈博等文化口领导写信,接着又联系几大制片厂,大家一起发声。

这下声音是够大了,连宣传口和管纪律的都听到了传话。

他们也很头疼,两边都不好惹啊。

最终,燕影厂那边的一个想法打动了他们。

“扩大试映范围,让群众评价这部电影。”

宣传口的领导眼前一亮,当机立断,决定扩大影片的试映范围,在燕京和成都选了几家大型电影院,又在国家文物管理局、文物出版社、燕京体育学院、驻京部队等单位试映。

试映的结果非常好,广大观众对《神秘的大佛》给予一致肯定,不少人连着看了两遍三遍还不满足。

还有外地的观众听到消息后,写信要求全国放映。

在事实面前,那些电影评论家的评论显得苍白无力。

1980年10月1日,国庆那天,《神秘的大佛》终于在全国公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