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 第174章 福祸相依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174章 福祸相依

作者:卿岁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5:17 来源:小说旗

洪武三年的时候,北元大败,短时间对大明无法造成威胁。

然后老朱就直接让人带着圣旨,让纳哈出投降献出辽东。

可纳哈出是元末的重臣之一,虽然元朝败得很难看。

可他的辽东没事啊,所以他把老朱的话当个屁放了。

可有个叫刘益的,却在洪武四年的时候带着辽阳省投靠了大明,老朱对这个识相的小弟表示很欣慰。

毕竟在老朱心里,他是想在不花费太多物力财力的情况下,就能把整个辽东全部收入囊中。

于是老朱顺势在辽东设立了辽东卫,刘益这个识相的小弟,则成为了辽东卫的指挥同知。

和元朝有名无实的册封不同,老朱册封他是真给物资,给俸禄,给权利,所以当时的部落头目们都想得到大明的册封。

而当年的辽东很乱,洪保保就因为没有得到大明朝的册封所以心生嫉妒,杀害了刘益。

这件事,让老朱意识到,靠辽东的军阀是不能征服当地的。

所以他就让张良佐、房嵩为辽东卫指挥佥事。

以此来实现对刘益故地的直接掌控,同时又把刘益原来的手下。

统统进行“明升暗降”的替换,以稳固辽阳政局的稳定。

再然后老朱就把辽阳的辽东卫,改成定辽都卫。

这也可以看出,老朱对于平辽东的决心。

然后再让马云和叶旺两人代替刘益,镇守辽东。

而这两人也没让老朱失望,他们在辽东也是做出了成绩的。

建立将军府、收降高家奴,打退纳哈出、征讨大宁……

在老朱的心里,这两个人,可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不辛苦,倒是指挥使和儿郎们辛苦了。”

顾晨刚刚观察了一下,大概是定辽都卫的儿郎们油水太少。

加上环境太过于艰苦,一个个吃饭都是眼冒绿光、狼吞虎咽。

手掌更是裂了一道道冰口,就连两位指挥使,那手也没法子看。

顾晨免不得递上自己做的护手霜,不顾反对地塞给了两人。

“两位将军的手,是打仗的手,可一定要好好护着。”

看看人家过的日子,再想想自己在京城过的什么日子。

顾晨头一次觉得,其实吧,自己的日子已经够好过了。

“那就多谢顾大人了。”两位将军推托不过便只好收下了,然后笑道:“顾大人,小公爷暖房请。”

和外面刺骨的凉意不同,暖房里头烧着热呼呼的炕,温暖如春,脱了大氅还觉得有些热。

桌上是早片好的羊肉,还有冒着热气的大铜锅子。

冬天热量消耗高,两人早饿了,不用两人招呼便开始狼吞虎咽,又喝了好些辣酒才觉得舒坦。

吃饱喝足,就开始说正事,首先发问的是李景隆。

“两位将军也知道,我们过来主要是想见李成桂,你们给李成桂带话了么,他怎么说,是来还是不来?”

皇帝早就让快马给两人带了信,估摸着时间的话。

这会子,李成桂应该已经有回信了才对。

马云知道这位小爷着急,便连忙回答道。

“回小公爷的话,李成桂回了信,说是在半月后,在奉集堡相见,他会为小公爷备好美酒。”

“只是地方是他们选的,我和叶大人也不知,小公爷和顾大人满意与否,所以并未回他的话。”

他们才是上国,凭什么让那个姓李的选位置见?

奉集堡,这里就是老朱后来置铁岭卫的所在之地。

可最开始,老朱并没想把铁岭卫放在那个地方,而是在高丽境内,图们江以南的那些土地。

当年。

高丽恭愍王时越过了山脉,侵占了原属元朝合兰府的大片土地。

而当时的元朝内忧外患,没空和高丽争论这些事情。

所以,他们就理所应当,把这地方当成是自己。

而洪武二十一年的时候,朱元璋要在那里建大明的卫所。

这在高丽方面看来,明朝索要铁岭,分明是要高丽吐出吃进嘴里的肉,自然是不能答应。

所以当时的高丽王,王禑,就决定要和明朝开战。

李成桂不肯,可高丽王却逼迫他,李成桂知道自己打不过明朝,所以就干脆用手里的兵造反了。

虽然后来又说是误会,明朝根本没想要回元朝的失地。

可是这一回,顾晨确定老朱是非要不可了。

再说了,高丽有铜矿,在古代铜还是很重要的。

而奉集堡属于两国的边界,离这里还有些距离。

顾晨放下手中的酒杯,道:“立刻传信给他,让他来过来定辽都卫,否则咱们就打道回府了。”

什么玩意儿?

怕被砍,然后在边界可以方便逃跑么?

他天朝上国是这种人么?

再说了,外头冰天雪地的,他可不想再出门儿走路了,还是让他来,自己在这等着不香么?

“顾大人。”李景隆咽了咽口水,有些担忧地问道:“万一他不来咋办,那咱们如何同陛下交代?”

走的时候,陛下可说了,他们必须得把这事办好。

马云和叶旺也有一些担忧,皇爷的差事若是办不好。

那……

他们朝着顾晨的脖子上看了看,觉得这脑袋肯定保不住。

顾晨却一点儿也不担心,反而笑呵呵地答道:“这事儿没有万一,他一定、肯定会来的。”

只要他还想当高丽的王,那他就不会不来。

高丽。

李成桂看着面前的信,开始陷入了两难的纠结,一边是怕死,而另一边,却又抵挡不住诱惑。

所以纠结了许久,他还是叫来了自己两个儿子商议。

他的次子李芳果道:“天朝人常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父亲乃是我朝的不败神将,自然是君子,所以万万不可将自己立于危墙之下。”

此次本就是私下会面,不敢叫外头人知道的事。

说见不得人,也不为过。

若是父亲进了定辽都卫,那里就是人家的地盘,人家要杀了父亲,他们都没法子营救。

说不定,高丽王还会给他们扣上私通外国的罪名,从而连累全家,这场赌可一点儿也不划算。

“父亲,儿子以为父亲该去。”可长子李芳雨却不这么以为,他轻声道:“儿出使过大明,见过大明的皇帝,儿子觉得他们和元朝人不同。”

“他们重礼数,最规矩,对异族人,从来也是招抚为主,对附属小国,更是宽容温和。”

“最重要的是,眼下让大明朝最头疼的北元还在。”

“辽东境内也是不平,大明皇帝,正是要和父亲合作的时候,绝对不会对父亲动手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什么,他是觉得给大明当附属国,可比给那个元朝当附属国好过多了。

元朝野蛮,明朝重礼数。

横竖都必须要认个爹,那他们为什么不认个好说话、又有礼数的爹?

而要去认个霸道、不讲道理、动不动打骂自己的人当爹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