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 第279章 陛下的仁慈,他们消受不起

解缙挣开余敏的手,满是不服气地看着顾晨。

“那下官,倒是去看看,比臣厉害一万倍的巡城御史,到底会是什么了不得的神仙。”

说罢,他便昂首挺胸,像个斗胜的公鸡般走了出去。

顾晨叹息着摇摇头,只不过心里却觉得小解比那个老方要好得多,最起码小解的情商是真的低。

不是装的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练练自己的情商,将来或许该能活命,说不定能编出更好的永乐大典。

当然,如果标儿的年号不是永乐,便也不叫永乐大典。

方孝儒离京的时候已是秋风瑟瑟,来送他的便是同窗苏伯衡,苏伯衡看着天边的太阳道。

“大绅被顾光曦弄去当了巡城御史,你又被弄去了庄浪,如今朝堂上被詹徽和顾晨两人把着。”

“我也不知道这天下,会被折腾成什么模样?”

解缙是他一手教出来的学生,文采斐然却被打去为巡城御史,希直的文采连自己都自愧不如,却被太子叫去开荒。

如今这天下,真是可悲、可叹呐!

“我去庄浪这事儿,倒与顾晨无关。”方孝儒轻声道:“是太子殿下,觉得我对农事知之甚少。”

说到这里,方孝儒苦笑道:“也是,我从小只知埋头读书,很不该口出妄言,指责一位曾经在田地里头,洒了三年汗水的……青天大老爷。”

当时自己是怎么了,怎么会突然对顾晨那么大恶意?

明明百姓对他风评很好,明明那是一位好官儿,可他就是不喜,就是打心底里的排斥。

“不过一句话罢了。”闻言,苏伯衡依旧很是不悦:“太子便把你贬去庄浪,是否也太过于严苛了些?”

“都说太子殿下仁慈,体恤臣功,依我看也不……”

话说到一半,苏伯衡又咽了回去,干脆甩袖道。

“总之殿下用人就是有问题,如今江南成天怨声载道、各处都是哭声,这全是那个詹徽弄出来的。”

好好的天下,如今被弄的乌烟瘴气,太子殿下当真是仁慈,他以后当真能当个好皇帝吗?

“还有那个顾晨也不是个好东西,年纪轻轻也能教吴王?他会把下一代君主教成什么样子?”

他不喜欢詹徽,也不喜欢顾晨,他觉得这俩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都不配在如今的位置上。

在想想当年老师的死,苏伯衡一肚子的怨气没地方发泄,却又不敢说的太直接,怕被皇帝清算。

可不管再如何隐藏,他对皇帝和太子的不满意,已经能从话里听出来,可见怨气己积久矣。

这也正是方孝儒所担忧的,他重重地叹息一声道。

“他也是读圣贤书的,想必大方向上应该不会差。”

“其实我仔细想过来,太子殿下说得其实也对。”

“我是应该离开书堆里,走出去看看百姓们到底过着怎样的日子,免得再说些话来令人发笑。”

说罢,他又去看苏伯衡:“平仲,陛下三番四次召你为官,你都辞了,这又是为何?”

他们满身的才华学问,难道就不想为大明为百姓做些什么吗?

“不去。”苏伯衡坚持道:“当今陛下喜怒无常,杀戮太甚,与他当官谁知下场如何?”

他可不想走老师的路,所以一直不肯答应皇帝出山。

不过不当官儿,不代表不问朝堂事,朝堂上的动向变化,他心里可都是一清二楚的。

“对了,希直。”苏伯衡想了想,还是问出了所想之事:“依你看,东宫的二殿下如何?”

他早就想问了,他瞧着当今和太子两人都是爱折腾的,吴王这位东宫长子瞧着也爱折腾。

还不如……

“极好。”方孝儒明白他的意思,却还是不赞同他的想法:“治理偌大的国家,礼仪需严,长子继承才是正统,这条规矩绝不能废。”

苏伯衡淡淡一笑,不再说此事,只是心里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要试图改变君王想法,倒不如换个储君来的快。

奉天殿。

“啪!”

老朱看着锦衣卫奏报,气得当场就摔了手里的奏。

“这个臭老九,他以为他是谁,竟然敢这么忽悠咱、诓骗咱,有点才华就了不起?”

“居然还敢对这立储之事指手画脚,乱动心思,这天下不是他们文人的天下,不是他们想如何就如何的。”

你要问他为啥不摔茶盏,那自然是因为茶盏很贵。

摔了还要再花钱去添,这奏疏摔不坏便不费钱。

“爹,别生气。”朱标上前把奏疏从地上捡起来,放回御案上:“他清高不懂事,爹别气坏了自己身子。”

他知道爹这是在气什么,这是在气苏伯衡看不起老朱家的官儿,这不就是看不起爹这个皇帝?

而且他不仅看不起爹,还故意装病来诓骗帝王,还对自己、雄英表达不满,如此不把皇权放在眼里,爹岂能容他?

朱标向父亲看去,果然见他眼底闪过了一丝杀意。

“好啊。”老朱忍不住笑道:“不想当官儿却对朝廷事事关心,咱们对官员的任免他也要来说道几句。”

“他不是不想当官,他是不想当老朱家的官儿,不想当咱大明朝的官,他是想当谁的官儿?”

想当前元的官儿?

好啊,既然如此,那就去地下,去效忠他主子去吧。

洪武二十一年,十月,文武百官皆上表祝贺皇帝寿辰,而任处洲教授的苏伯衡也不得不按规矩上表庆贺。

谁知这表递上去不久,锦衣卫便登了苏家的门,捉走了苏伯衡,说是皇帝指出表笺有误。

说他这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所以要把苏伯衡择日处死。

此事一出,文武百官皆是瑟瑟发抖,觉得已经收刀多年的皇帝,如今又要高举屠刀了。

什么表笺有误?

那封表笺他们都看过,没什么问题,不过是皇帝因为苏伯衡两次拒官,所以皇帝肆意报复罢了。

给这种皇帝当官儿,还真是胆战心惊呐。

苏伯衡被捉那日,虽然应天府是艳阳高照的,可百官的心却是沉入谷底,拔凉拔凉地好不害怕。

特别是苏伯衡那些学生们又气又怕,怕被老师连累,又气皇帝残暴霸道,怎能因为要拒绝做官便要杀人。

君择臣,臣也择君,只让君择臣,却不允许臣去择君。

这是明君所为吗?

朝堂上,为苏伯衡求情的不在少数,可皇帝不看也不管,摆明态度,是要把苏伯衡弄死的。

解大才子想救老师,连夜洋洋洒洒写了篇八千多字的文章,要进献给皇帝求皇帝纳谏。

却被顾晨提前通知了他爹,他爹赶来后直接拧着他耳朵以死相逼,总算是没把那求情谏疏递到皇帝面前。

苏伯衡的两个儿子,苏恬与苏怡为了救父亲长跪宫门外,引百姓围观,老朱对于这父子感情深觉感动。

便下令让把这两人,与其父苏伯衡一块儿同日赐死。

黄泉路上,三人也能互相有个照应,消息传出后,给苏伯衡求情的那些人便都歇了菜。

原因无他,他们皇帝的仁慈,实在是令人消受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