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 第326章 天子守国门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326章 天子守国门

作者:卿岁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5:17 来源:小说旗

顾晨见闺女高兴也跟着高兴,说起来明史里还真记载过女商,这位女商的名字叫黄善聪。

十三岁就跟着她爹做生意,当然是女扮男装地做生意。

可惜丫头是他女儿,这辈子也不知能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趁自己现在还能让她快乐几年,便让她再快乐几年吧。

“夫君也太宠她了些。”苏婉盈见女儿如花蝴蝶似的跑走,无奈地道:“你这般会宠坏她的。”

“她这样的身份,学经商这种不太上得了台面的做什么,叫人知道了,反对她名声不太好。”

别人千金小姐都在家里绣花读书,她家女儿功夫也学了倒无所谓,可经商她属实不太理解。

“是学经商,又不是让她经商。”顾晨认为其中差别还是很大的,而且他不认可经商上不得台面:“你可别忘记了,舅兄就是经商的。”

“你喝的茶,你喝茶的杯子。”顾晨在媳妇懵圈的眼神下,又指着她椅子道:“还有你坐的椅子,戴的首饰,擦的胭脂水粉大多都是舅兄给的。”

“做人可不能没有良心,自以为是诰命夫人就摆起来了,没有舅兄经商,咱们家能有这么好的日子过,你倒是还嫌弃起人家来了。”

顾晨表示他不嫌弃经商之人,他只嫌弃那些为赚钱不择手段,还不给朝廷交税甚至卖国的商人。

只要是按规矩交了税的,没有干些朝廷不许干的买卖。

那他对这个国家就是有贡献的,招工人也能解决就业问题,对有贡献的人应该有最基本的尊敬。

“我什么时候嫌弃大哥了?”苏婉盈觉得丈夫越发莫名其妙:“我怎么……怎么可能嫌弃我亲大哥,夫君你这是呛声……”

顾晨冷哼一声:“你就是嫌弃了,你刚刚不是说了嘛,经商上不得台面,这不是嫌弃是什么?”

合理赚钱,依法纳税,怎么就上不得台面了?

“我不是说我大哥哥上不得台面。”苏婉盈有些语无伦次:“我是说丫头,她一个千金小姐她……”

她去学这种事情,难道还能上得了台面不成?

“她怎么了?她不是人吗?”顾晨打断了妻子的解释,问道:“她要比她舅舅高贵些不成?”

见他越扯越离谱了,苏婉盈气得差点没一口气上不来,最后只得咬牙切齿地道:“行行行!”

“我说不过你,说不过我们尊贵的左都御史大人。”

“你如今是把在朝堂上那些嘴皮子,全都带回家里来了是吧?带回家来对付我了是吧?”

“随便你,随你便,反正她姓顾她是你们老顾家的丫头。”

苏婉盈越说越气:“你是顾家的家主,这个家什么都是你说了算,那以后有事你就自己定,别和我再商量什么了。”

说罢,苏婉盈便抱了自己的被子,气鼓鼓地表示要去隔壁睡。

顾晨立刻假装阻止:“别介,晚上没你我睡不着啊……”

苏婉盈不搭理他,瞪了一眼便抱着被子走了。

她决定,她要好好惩罚惩罚这个男人。

可她不知道的是,等她走了男人便独自躺上那张大床,还舒服地打了个滚,没一会便打起了响亮的呼噜。

年轻的时候老想和媳妇儿睡,人到中年才发现还是自己睡香,主要是对自己的身子好嘛。

苏婉盈睡觉的地方就在隔壁,听着丈夫打得震天响的呼噜声,她是既生气又感到心疼。

生气刚吵完架男人还能睡这么香,心疼的是呼噜声这么大,肯定是白日在宫里应酬累着了。

第二天顾晨精神抖擞吃早饭,苏婉盈却因为太晚睡没起得来,顾晨暗暗笑话媳妇儿小心眼儿。

屁大点事儿也值得影响睡觉,也不怕气大了长结节。

放假的日子总是短暂,开年头一天便有监察御史胡子祺上书,表示可以定西安为都。

“启禀陛下,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且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啊。”

这话说到了老朱的心坎里,可是他却并没有表露出来。

而是问了所有人的看法,于是大臣们中便有人说开封好。

有人说洛阳好的,还有人说用不着劳民伤财迁都,南京为都也挺好云云,总之七嘴八舌吵得不可开交。

就连詹徽等位权臣,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詹党也看好西安!

而顾晨这边的人则七嘴八舌的,没有统一标准,说什么地儿的都有,倒是顾晨从始至终没有张嘴。

老朱见顾晨一直没有说话,便主动出声询问。

“顾光曦,你以为如何啊?”

顾晨出列表示自己还没想明白,想等想明白了再说。

老朱也没有过于为难他,挥挥手就算是答应了,只不过散朝以后,还是把顾晨留了下来。

“每回遇到为难之事,你总是会在朝堂上避而不言,这么多年还是这样,现在可以说了吧?”

“你觉得哪里为都好?”

顾晨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意见,而是问老朱和标儿。

“当年朱温几乎把长安夷为平地,若是在西安建都的话,那咱们岂不是样样都要重建。”

“不说别的花销,单说建宫殿的木头便需从云贵川深处运往西安,这一路要征集多少民夫?”

“而且从战国开始,历朝历代便对关中土木大肆砍伐,如今水土流失,又时常爆发灾害。”

“陛下登基的二十多年里,西安便爆发了数十场灾害,城中喝水都是问题,最后只得重新重新开浚水渠引水入城,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缺水、多灾、少粮,陛下以为西安最合适的吗?”

老朱表示顾晨说的很有道理,可心里却也是很有些不太相信,西安难道就真的不适合为都?

顾晨继续道:“再说开封,开封虽好却无险可守,不适合用作都城,最后一个便是洛阳。”

“洛阳曾经是长安的陪都,问题也和西安是一样的。”

“运输不便,若要定都便需要花大钱修城筑物、开凿运河,且洛阳乃中原腹地,远离边塞不好控制草原。”

老朱让人拿来一根签子,略微有些烦躁地踢着牙缝里的肉。

“说了半天,你还是没有说你看好哪里为都啊。”

顾晨说的这些他当然知道,可经过这么朝代的更迭,曾经巍峨的都城除了北平其余都早成了废墟。

他去哪里建都不需要建宫殿,该花的不都得花么?

还跑得了不成?

总不能一直待在南京吧,可是长久待在南方如何使得?

要不然,选几个地方,让老大出去转转看?

“臣以为北平最合适。”顾晨拱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北平靠近草原、辽东还有渤海。”

“若王师能够在此立都,掌控辽东和草原的同时,还能控制海权,北平的漕运也方便。”

“而且前元的城建也还在,能够省下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虽然他也有缺点,便是离危险太近。”

老朱本来听得很是心动,可听到最后一句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既然你都知道,那你还说什么?”

说实话离危险太近的地方,老朱并不想让儿孙前去。

若是将来大明国力衰退,再来一场靖康之耻如何得了?

只不过朱标听得很认真,眸子满是对顾晨的认可。

顾晨笑道:“虽然自古便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可是臣却以为,天子守国门更是千古之美谈。”

其实定都任何地方都有利有弊,可定都北平却是利大于弊,否则为何明朝后面的大一统都选择定都在此?

所以,顾晨依旧认为,定都北平是最好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