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 第358章 九族?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358章 九族?

作者:卿岁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5:17 来源:小说旗

那边的老宋想着送孩子出国逃命,这边的老朱黑着脸,把高高的一摞口供放在自己看好的这些大官的面前。

而这些大官儿的表情,已经从最初的愤怒到最后的惊恐,还有些身上已经开始冒冷汗了。

詹徽作为主办官之一,比旁人都早知道这些来龙去脉,所以还要好些,只不过表情还是很严肃。

他这会儿已经猜到皇帝想干嘛,这是想给迁都凑银子,为国家收土地,为皇权除眼中钉啊。

什么查案中无意间发现的大案,怕不是陛下早知道了,故意让三法司自己查出来的吧?

想到这里,老詹瞥了顾晨一眼,只怕又是顾光曦的主意吧?也只有他才能想这么周全。

“苏友文这个混账!”老朱怒道:“他侄子数次拒官、数次犯错、甚至在私底下妄议储君之事。”

“咱不同他家计较太多,只杀苏伯衡便也就罢了。”

“却是他两个儿子不知好歹,跑来宫门哭着逼宫找死,咱不过是成全他们,让他们去陪他们父亲罢了。”

“苏友文不怪自己家风不好,不会教育自己的侄男子弟,居然还有脸面恨咱,甚至想谋害太子的性命,来阻止咱想迁都之事。”

这还不算完,甚至还想撺掇他杀光淮西勋贵拥立幼住登基傀儡皇家,这是把他朱元璋当死人不成?

皇帝是天子,天子安能为士绅的傀儡?

顾晨看过口供后,便装作很是惊讶地煽风点火。

“这些士绅的人遍布的也太广了,行宫之中也有他们的人,官府的小吏、官员家的奴仆还有奴婢……”

“医官身边的小徒,厨子的远亲,总是能七七八八和他们扯上些关系,又心甘情愿为他们办事。”

“怪不得太子殿下身边老出状况,这手眼也太通天了。”

这话说到老朱的心里去了,在他心里可不就是如此?

顾晨:“若是再厉害些,怕不是这手都要伸到宫廷里头来,还好他们还没有哪个本事。”

“否则的话,那后果真的是不敢想……”

顾晨就是故意这么说的,他就是在故意拱火惹老朱生气,他就是生怕老朱对那些士绅仁慈哪怕只有一分。

恶绅不灭,后面的路,还有他想要标儿行的政策只会更加难走,而且这对朱明皇室和他这种臣子也不好。

他从前并不是个阴谋论学者,他在现代时对老朱家短命悲剧的看法,更多还是相信的是他们本身身体不好,还有就是太医不行。

可如今再仔细推敲时间线,他便觉得事情仿佛没有那么简单。

自洪武十年,吏部尚书吕本之女生下太子次子朱允炆以后,明皇室就开始不停地出事。

洪武十一年太子妃常氏去世,十五年朱雄英、马皇后相继去世,那便且当做是巧合吧。

可在洪武十七年,掌管禁军的李文忠也跟着没,紧跟着就是徐达,徐达以后就有人在老朱面前告状。

撺掇老朱借胡惟庸案,收拾了李善长和一大批勋贵、功臣,搞的淮西勋贵人心惶惶。

然后太子朱标北巡染病,回京后病情加重去世。

接着勋贵一个接一个地被彻底黑化的朱元璋弄死,没几年老朱也走了,留下早就被大儒彻底洗脑的朱允炆登基。

朱允炆登基后就在文官的怂恿下,开始胡搞八搞复周礼,看着施仁政,实际上受利的都是士绅阶级来着。

朱棣登基后好些,可紧接着朱大胖朱瞻基朱祁钰朱祁镇个个都早死,整个明朝居然只有六个皇帝活过四十岁。

你要说是老徐家有遗传病史吧,可为什么不上朝的皇帝就活的长呢,嘉靖和万历就是个例子……

就在顾晨胡乱琢磨的时候,礼部尚书赵勉出声道。

“陛下,此事牵扯重大,江南摊丁入亩的政策才刚刚实施完成,若此时大动干戈怕是会令民间怨声载道。”

赵勉是湖广人士,历史上原本是户部尚书来着。

这辈子因为老顾和詹徽,所以他当了礼部尚书。

他从小家境贫寒,是老朱一手提拔他到如今这个位置的。

而他也确实不负老朱所望,官服里头的衣裳都是破的,冬天的靴子甚至没有没有厚绒,所以很得老朱的宠信。

不过顾晨却不以为然,并不认为这种官儿就一定是好官儿,毕竟他可有通天的法眼呐。

对于自己提拔上来的,老朱的脾气还算是可以的。

“那依你看该怎么办?”

这厮脑子应该不会那么差,想劝自己放过那些人吧?

“臣以为。”赵勉拱手道:“有错当罚,将那些主谋一族处以极刑,却无需牵扯太深即可。”

他是真心为了国家安定想,所以才这般建议的。

这些士绅不知牵扯多少门生百姓,他们也不一定都沾过光,闹太大必定会怨声载道。

到时候闹起来又要镇压,不利于陛下的名声。

可自己好大儿被谋杀,老朱怎么可能只杀一族就解气?

他看向詹徽:“资善以为呢?”

看,这就是老朱,用得着人家就喊人家姿善以示亲近,用不着的时候就指着人家鼻子骂。

“陛下。”詹徽心里是有数的,自然顺着皇帝的话说:“太子殿下乃储君,谋害储君便等同于谋反,所以理应诛九族不可姑息。”

“儿臣以为不妥。”朱标出声道:“九族牵连实在太广,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谋反的,可除了隋炀帝……”

“还望父皇三思!!!”

杀多少人他没有意见,可史书上却不能这么写啊。

历史上被诛九族有权威记录的,其实只有杨玄感一人而已,他父亲最多也不过是夷人三族。

若他爹又诛人九族,后人岂不是要拿他和隋炀帝比?

他和爹如今想整治江南,不过是想整治那些士绅而已。

那些关系太远的平民老百姓,不在他想杀的范围之中。

因为他们没能力和朝廷对着干,还有劳动力可以种地交税,若是杀了岂不是浪费了么?

问了好几个人都没问到答案,老朱最后才看向顾晨:“光曦啊,你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他最后问顾晨的意见,是怕别人跟着顾晨的意见走,毕竟满朝官员顾晨的意见他采纳最多。

顾晨也不扭捏:“陛下,臣以为詹大人说得很对,主谋应处死,九族凡亲近有来往的都该处死。”

见标儿不赞成地看着自己,顾晨又紧跟着补充道。

“但若有十年以上不来往的,且又贫困远亲朝廷还是可以赦免,可若有来往、家中又有权势地位的,还是不应心软,免得后患无穷。”

他们的目标是针对那些士绅,收回他们手中的土地、黄金、白银,再杀些恶绅罢了。

适当赦免些人也是应该的,因为无罪的穷人杀了也没意思。

反倒是浪费刽子手,行刑前还得管吃管住啥的……

朱标微微点头,倒也没什么意见,又多提了些可以免罪的建议,老朱琢磨了会儿便道。

“三族之内男丁必须全诛,不免,剩下六族之内凡十年之内未有来往,且家贫者可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