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 第375章 考成法与养廉银的结合

宋朝的贪官确实少,可能确实因为人家俸禄高,所以不屑于去贪恋这些毁了自己的清名,所以朱标还是挺赞成的。

“欸,加俸禄是大事,重要的是怎么加而不是加多少。”

顾晨不认可宋朝的好福利,也不太认可雍正的养廉银。

前者让官员不再有干劲只一味求和,这是纯粹把官员给养废了。

后者的养廉银只解决了地方官员的钱袋子罢了,却没有解决真正且最贫困的京官问题。

再者四大爷的制度虽好,可是却也崩得特别厉害。

到了后面这养廉银成了养贪银,反而成了坏事儿。

“快说。”见他如此,朱标就知道顾晨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连忙笑道:“你有法子快快说来。”

他和爹因这头疼二十多年,却始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虽然重典治国能够缓解一二,可重典毕竟不能长久。

“这样,臣举个简单的例子。”顾晨见标儿是真心寻求养廉之法,便坐起道:“假如臣是一方的知县。”

“朝廷给的考绩评价是优、合格、差三等。”

“若臣的考绩是优,那便在臣的俸禄上多给他二十石,若是他是合格,便在俸禄的基础上加个十石,若是差,那第一年便要减去十石。”

“若是第二年还是差,那便直接将他罢官换人。”

“当然,臣只是随便说的数,具体加多少还得看陛下和殿下的,殿下以为此法如何呢?”

其实这就是张居正的考成法,和四大爷养廉银的结合体,两事并行,怎么都会妥当一些。

“有点意思。”朱标内心平静下来,觉得此法果比直接加俸会好些:“光曦,你同我说详细些。”

他就是怕直接加俸会使官员懈怠,又怕俸禄一直这么低,到时候会有更多官员受不住诱惑。

“殿下,这得从官员考绩说起。”

顾晨轻声道:“我朝对官员考绩,用的是考满与考察法,京官六年一考,外官三年一考,臣觉得此法太慢且太容易欺上瞒下了。”

“臣以为,年有年头年尾,月也有月头和月尾。”

有人说快递的问题,那你们怕是没了解过古代的快递业,早在宋朝,汴京的百姓就能吃上新鲜的荔枝了。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明代每六十里设置一驿站,全国上下设立了近两千个驿站,急递铺则十里二十里一个站点。

光从事陆驿、水驿等各种驿务的服务人员共两万多人,更何况民间还有民营的私递铺。

所以,就不要关心路上的问题,因为古人的智慧远超咱们想象。

“应该每年让六部以及都察院的尚书和都御史们,先把各部的属官应该办理的公务都先整理出来。”

“然后规定好一个期限必须完成,并将办理的公务进行登记造册,并制成一式三份的公文簿。”

“其中一份留在本部院作为底本,另一份则送到各科各司,由各科司作为备案,另外一份则交给都察院以备查考。”

“六部尚书和都御史,必须每月对公文薄上的任务进行检查,按轻重缓急路程远近在限定时间督促和跟进。”

“若是按时完成的,咱们记入考绩,加以奖赏,若是没有按时完成的,便也要记入考绩由各部或都御史们问责下去。”

现在老朱还在,官员效率飞快,可等他和朱老四死了以后就一天不如一天,所以规矩最好还是要早立。

当然也不用太着急,反正现在老朱的规矩还没有崩坏,等朱标或者朱雄英上位再搞也可以。

只要皇家按时给他零花钱,他们不想搞也可以。

不缺他的就行!!!!

至于同僚们的死活,那和他的关系就不大了啊。

“你回去啊,写个详细的奏疏来。”朱标原本还想仔细问下去的,可见顾晨眼睛貌似有些不舒服便道:“现在先回去睡一觉,别太累着了。”

差点儿忘了,光曦熬了个通宵,这都又中午了。

见朱标终于想起来了,顾晨豪不恋战地离开皇宫回家,到家午饭也没吃,倒头便呼呼大睡。

晚上起来吃过晚饭,同孩子说话,顾晨便提问了。

“知道赵勉为何走到这一步,为何还是丢了命吗?”

顾舒宁表示赵勉心智不坚定,加上身边又是个贪婪之人,所以才会轻易被诱惑走到这步。

顾修说他太优柔寡断,夫纲不振,所以败落。

顾衍却认真地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赵勉一未修身,二不能齐家,更别谈后面的事情,这两条要是做不好,治国平天下便都是空谈。”

你在外头救济灾民,你家人在身后欺压百姓,你不想贪,可你又想享受,又不能抵制金钱的诱惑。

那么你这个官儿便不必做了,因为就算短时间你能当个清官,可身边人依旧会拖你入水。

早晚而已!

顾晨看着小儿子,嘴角高高勾起,觉得这孩子和他简直是一模一样,天生当官的种子。

“对,所以你们一定要从小修身,长大之后齐家,然后再说治国平天下的事,做个清清白白的官儿。”

当晚顾晨到底没去听曲儿,而是把考成法和相应的提成详细地写了出来,然后又眯了一个时辰就到早朝了。

早朝上,老朱按顾晨说的公布了对赵勉的处置,并要在半月后,赐他剥皮充草之刑。

然后追封赵母为烈女,要求孩子出生后永远在乡里为其守墓,无赦免不得踏出村庄半步。

等再又过了十日,查清刘三吾确实没有牵扯进去,老朱便赦免了他,三吾也知道自己能捡条命也不容易。

于是便主动说女婿做了这事,他实在是没有脸面见人,于是要辞官归乡去,老朱欣然同意。

没关系,等你回去看看,咱再把你叫回来继续给咱编书就是!

赵勉死的那天已经入了初冬,官员都领帝命来送他上路,赵勉听见孩子保住了便激动地磕头。

“罪臣赵勉谢陛下,陛下大恩大德罪臣生生世世不敢忘,罪臣祝陛下万寿无疆,祝大明江山永驻!”

这个头他磕得不亏,这么多年了,贪了这么多钱,儿子还能被赦免的,也只有赵勉一个。

这时候,云齐端着毒酒过来了:“陛下有旨意,赵勉虽有大罪,却是孝子,所以特赐毒酒一杯后,再剥皮充草,望诸公引以为戒。”

瞧瞧,多偏心的老朱,居然还舍不得人死前太受罪。

赵勉也没有想到,陛下对他居然厚待至此。

刹那间,无数悔恨涌上心头,他端起酒杯便一饮而尽,没一会儿肚子里就起了强烈地痛感。

他捂着肚子痛苦地呜咽,仿佛看见了那年飘落的大雪,他同娘被醉酒的爹爹暴打一顿之后赶出家门。

母亲带着他躲进邻居柴房躲雪,死死搂着自己道。

“勉儿,你以后定然要有出息,绝不能成为你爹这样的人。”

一转眼仿佛又是那个夏日,他们跪在炽热的地上,地上全都是些烫肉碎石子,求先生收他读书。

先生心软,让他们进了屋,那时候先生的儿子,正在吃着他见也没见过的糕点,见自己看着他便问他想吃吗?

他点头说想吃,然后那人便将吃了一半糕点扔在地上,让他去捡来吃,虽然先生呵斥了他,并给他拿了块新的糕点。

可那样的耻辱,他这辈子也不能忘。

娘去世的时候他刚过县试,兴冲冲地跑去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可母亲却已经因为久病不治奄奄一息了。

听到他过了县试,她惨白的脸上终于浮现出欣慰的笑。

“我儿有志气,记住母亲的话,要……一步步考上去,要当个好官儿,让千万个如咱们家这样的人过上好日子。”

底层的人总觉得,等当了官儿,便无所不能了。

殊不知,哪怕是尊贵帝王,也有他们做不到的事。

何况当官儿呢?

弥留之际,赵勉痛苦地、一遍又一遍地呜咽道。

“娘,儿子让您失望了,儿子不孝,儿子有罪,儿子有愧于您,有愧于君父,有愧于国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