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 第392章 南北榜案已有端倪

明朝时其实有健全的科举制度,就是交卷之后会糊名,然后再让誊录官统一抄下来再给考官们阅卷。

这种方法一是避免考官根据考生的名字给成绩,二是可以避免考官,根据考生的字迹认出考生的名字。

可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些试卷都是谁的写的呢?

因为这文人写的文章啊,就跟饮食不同一样各有各的风格,会试之前不管他们是太学生也好,或者是地方举子也好。

最出名拔尖的那几个,肯定对他们的文章风格很是熟悉,所以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是谁的卷子。

不然的话也不会有南北榜案,北方那么多士子一个进士也找不出来,学问再差也不能差成这样吧?

“其实这也不影响吧?”

陈宝船却对此事根本不以为然,觉得这也没什么。

“景清是因为两次中了解元,却不参加会试这才被陛下禁考十年,可已查清是因为家贫之故。”

“而且陛下已经表示谅解,若是单单因此不让他为会试第一,理由是否太过牵强?”

宝船是北方人,景清也是北方的,他心里更希望景清拔得头筹,这也不是因为他有私心。

因为他刚看了能进榜的进士里,约莫六七成都是南人。

他们北方士子就占三成不到,就是为了南北矛盾缓和些,这个景清也得放到前三名里才是应该吧?

“无论到底是何原因,总之惹陛下发怒便是过错,我觉得让景清第四,头三名分别是张信、戴德彝、胡嗣宗这三人最好,胡嗣宗学问也很好。”

黄子澄则依旧更加看好张信,他直接看向顾晨道。

“顾大人以为呢?”

他和顾大人都是江西的,所以他认为顾大人应该会支持他。

毕竟南人看不起北人,又不是这一天两天的事了。

顾晨也很头疼,其实单看文章水平,景清和张信两个差别并不大,实在难以分出个高低来。

老朱是个心眼子小的家伙,让被他罚过的人为第一确实不太好,可黄子澄提出的前三名又都是江浙人。

顾晨思虑良久,最终还是决定按历史上的来最为稳妥。

“张信为会试第一名,景清第二,戴德彝第三。”

在黄子澄有疑问之前,顾晨便对大家强调了句。

“北方士子只占三成便罢了,若一甲没名实在说不过去。”

没能力的话也就罢了,人家有能力你不让人上去合适吗?

闻言,黄子澄也没再说什么,毕竟景清的文章确实是好,何况他也不敢这时候和顾晨对着干。

身份不如人,自然要缩着头做人。

殿试之时,老朱对头三名也很满意,直接按会试的名次赐了状元、榜眼、探花全都编入翰林院。

大家都知道,历来最受少女青睐的,并不是状元榜眼而是探花郎,而戴德彝自然成了少女争相爱慕的对象。

被那么多美少女簇拥着,成功引起了几位中年尚书的酸言酸语,不好意思酸未来同僚就酸这些女子。

“瞅瞅这些女子,哪里有一点羞涩,可惜咱们探花郎早已成婚,她们就是把荷包绣成真花儿也没用。”

顾晨微微一笑,戴德彝的老婆项氏可是个奇女子。

因为她在朱棣的屠刀之下,居然救下戴氏数百名族人。

她先是烧掉了记载奉化戴氏各分支情况的族谱等文字资料,然后又将自己两个孩子送到山中的亲戚家躲藏。

最后再遣散所有丫环、佣人等,让当时偌大的戴府,就只剩下项氏和一位老仆人留守。

等锦衣卫来到她家以后,搜遍了全府邸都不见族谱,更不见戴氏族人,便对她进行严刑逼供。

可她都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也不肯说出族人的下落。

锦衣卫佩服这个女人的骨气,回京向朱棣复命。

朱棣听了之后也是感动,于是不再继续追究戴氏族人。

可见在古代娶个好老婆有多么重要,旁的那几个可没戴家这么好命,哪个不是被杀得血染十里?

“顾兄。”陈宝船冲顾晨眨眨眼,语气多少带点儿调侃:“你家那位老三,不就想当探花郎么?”

这么受人欢迎谁不想当,他也很想感受感受啊!

“他还小,你家儿子呢?”陈海存早就考中了举子,可接着两年都没考会试:“莫不是还没有准备好?”

“他还小。”陈宝船用同样的话,回答了顾晨的疑问:“我想着等他再大些,再稳重些再考最为妥当。”

最好等陛下驾崩或者退位再说,不然他怕有个什么意外……

“晚几年也好。”顾晨理解地笑了笑,接着又道:“你不是让我给你儿子做媒,夏原吉有个小妹妹,今年十八,我觉得和你儿子很配。”

问为什么十八岁还没有订亲,当然是因为家贫没有嫁妆。

好的人家瞧不上他家,可差的他家也瞧不上啊。

“夏原吉的小妹妹?”

陈宝船在心里琢磨了一下,立刻便答应了下来?

“合适,果然最是合适,顾兄的眼光肯定是好的,那便请顾兄帮忙保媒,我们好上门提亲。”

虽然小夏还是个小六品官儿,可他却瞧着前途无量。

主要以后升官儿什么的,也是太子殿下登基以后的事情。

安全啊!

顾晨为什么觉得夏原吉好,是因为他觉得夏原吉并不愚忠,谁当皇帝他都会尽心尽力。

虽然有些事儿可能做的不好,可是当皇帝的会领他的情。

他再三阻止朱棣亲征惹他生气,朱棣也不肯杀他。

临死前不提儿子江山,居然提了句夏原吉爱我。

这样的臣子,跟哪个皇帝会混不好?

江都郡主大婚过后,应天府便开始紧张筹备朱雄英的婚礼,整个应天府都是一片喜意。

三月春来桃花开的漫山遍野,徐家的桃花也开的正盛,桃树下顾修正拿着剑练习功夫。

“修哥儿,过来。”这时候,徐妙锦笑着走了过来:“我给你打了个新剑穗,你瞧瞧好看吗?”

剑穗上方是传统的中国结,中国结下面分成两股。

每股上都有枚铜钱样式的和田玉,玉下面便是大红色的流苏,随着剑舞动穗也跟着飘动,好看的很。

“好看,妙锦姐姐的手艺最好。”顾修干脆利落解下手中剑穗,然后用略有些撒娇的语气道:“妙锦姐姐,你给我系上好不好?”

徐妙锦自然不会拒绝,顾修则是趁这会儿开始嘀咕自己梦想。

“我爹有三个孩子,他最疼的就是我姐姐和三弟弟,虽然也疼我,可他老觉得我脑子不行,不如姐姐弟弟。”

“我便偏要做出个样子来,让我爹爹明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只是没有学问但不代表我就是个傻子。”

“妙锦姐姐,您就等着看吧,我一定要当我大明的霍去病,让后世人都知道我的名字。”

徐妙锦是个力能拉弓的将门虎女,对这种女儿事本就差些,这会儿正专心给他系着东西也没听清他在说什么。

“什么?”

见她没有认真听自己说话,顾修表示格外地心累不已,好在婢女在身边,又替他重复了一遍。

“姑娘,顾家二公子说,他要当大明的霍去病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