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 第449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449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作者:卿岁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5:17 来源:小说旗

这事儿要是说得不好听了,就是你在怀疑别人的人品。

别人好歹也是清白耕读之家,知道自己的人品被质疑了了以后,怕是少不得要生气。

“不会的爹,儿子都想好了。”顾衍勾着老爹爹的肩,低声道:“到时候儿就说儿是怕家中的门第太高,吓着她们不敢答应这门亲事。”

“儿子害怕她们觉得儿子出身高门,是个吃不得苦的绣花枕头,因此看不上不放心儿子。”

“所以儿子才去她们家帮忙,为的就是做活让他们放心,儿子不怕门第低,儿子也不是什么都不会的贵家子。”

“到时候这话一说出来,人家怕是感动都来不及。”

论会诡辩,谁能有他们顾家人能行?

总之他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些,把自己说得很是自卑的样子,全然不提自己怕她们嫌贫爱富的事儿。

凭着相处了许久的情谊,他不信她们能气到哪里去。

“黑!太黑了!”顾晨愣了半天,然后沉重地叹了口气:“我顾光曦一生坦荡,怎么会有你这么个黑心娃?”

明明就是怕人家乃是攀附权贵之家,怎么到了这小子的嘴里,这话听着就那么舒服呢?

顾衍:“……”

他爹坦荡吗?那为什么二哥说什么文人狡诈?

顾晨感叹完了以后,又大笑着拍着儿子的肩道。

“聪明娃,爹喜欢!”

这样的娃他都不用看别的,官场上定然是顺风顺水。

小小年纪就能把话圆的这么满,以后长大了还得了?

新年的第一次朝会,朱标正式封顾修为永丰侯,世袭罔替,赐侯爵府,赐丹书铁卷。

并令工部在东瀛建藩王府,着燕王朱棣携全家同往镇守。

虽然朱棣舍不得姚广孝,可好歹如今藩地是确定了,而且还是有金山和银山的地方。

这是不是代表,大哥依旧信任自己呢?

所以他也接受失去了姚广孝,反正他也当不了皇帝了。

不如就把姚广孝送给大哥呗,大哥用着也许更有用呢?

顾修的赐婚圣旨没有下来,毕竟老朱死了后还有两年的丧要守,顾家的孩子不守孝可朱家的娃要守啊。

只不过朱若茵的封号定了下来,便是嘉兴公主。

朱高炽嫡长女的封号,嘉兴历来又都是富庶之地,由此也可以看出朱标对这公主的重视。

“重视有啥好的?”顾修还不知好歹,居然私底下嘟囔道:“陛下越重视她,我以后倒越不好欺负她。”

“你这思想就不对。”闻言,顾舒宁皱着眉纠正道:“那是你妻子,你怎么能想着欺负自己妻子呢?”

顾修却似是恍若未闻一般,颇为生无可恋地道。

“命苦啊命苦啊,小时候被父母姐姐管长大了还要被老婆管着,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顾晨听着儿子的碎碎念,还是没有补一句等你以后老了,说不定还要被自己的孩子管呢。

永丰侯府离顾家一点儿不远,就隔着十分钟的脚程而已,就是没有顾家大,只不过标儿让稍微将就将就。

说等以后迁都去北平就好了,那儿的宅子就大得很。

到时候应天府没什么机会住,所以不需要多大的宅子。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又到了万物繁衍的季节。

蓝玉喝了好几月的米汤,饿得老眼昏花才等到廖永忠到来,待看到他带来的粮食瞬间便热泪盈眶。

“老哥哥,咱就知道还是你最好,知道咱没粮了……”

他要早知道喝米汤这么难熬,他就不把陛下给的过渡粮拿去换酒换肉吃了,好歹如今还能吃口干的。

你问他为何不去打猎?

这还用问吗?

自然是陛下不许他去打猎,陛下把他吃饭的家伙全都禁了,就留下一个他不擅长的种地。

说白了他只能靠这三十亩地吃饭,别的什么也不能干。

“老弟你别高兴得太早。”廖永忠可不是白来的这一趟,他是带着任务来的:“陛下知道你将过渡粮嚯嚯干净了,所以如今叫我来看着你。”

“欸,你们十个人,若是半个月内将这三十亩的地挖好,那便奖励粮食三石,帮你们渡过难关。”

“若你们在十天之内,把这小麦都给种下去就再奖励粮食三石,而后除草施肥照料得好也酌情给予奖励,直到种出了粮食为止。”

所以这粮食是要用劳动来换的,蓝玉虽然觉得这奖励有点少,可好歹能填饱大家伙的肚子不是?

所以他立刻扛起锄头,招呼着大家伙就往地里跑。

“走了,挖地去。”

好好地表现表现,没准儿陛下一高兴就让他提前回去了呢?

奉天殿。

“蓝玉这厮见天儿给我写信……”朱标拿着信递给顾晨,笑着道:“正事没一件,全是卖可怜。”

“说自己已经知道错了,甚至还引用了李绅的诗句。”

顾晨看了一眼信中的内容,不由地莞尔一笑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将军能有此觉悟,确实不容易啊。”

这般努力坚持个三年,还有什么臭脾气是改不了的?

“可不是?”

自从有了内阁以后,朱标的工作量直接减少一半,最近这些日子心情还有气色都跟着好了不少。

“今年真是个好年头啊,太子妃如今有孕六个月了,萧神医说是个小皇孙,爹知道肯定高兴。”

他也高兴啊,他大明的第四代君王就要出世了。

时间过得真快,他如今也是早是当爷爷的人了。

倒是光曦还长自己两岁,却一个孩子都没有成亲。

“哟,那臣得恭贺陛下。”顾晨拱手祝贺朱标,然后才说起正事来:“永兴二年臣说要分南北卷。”

“回去细想后觉得不妥,这般会不会引起南北矛盾,造成政党林立呢?导致党争不断呢?”

在这里,简简单单举几个例子:

以明朝后期浙江人沈一贯、姚宗文以及方从哲为首的“浙党”。

以湖广人官应震、吴亮嗣、黄彦士为首的“楚党”。

还有以山东人亓诗教、周永春为首的“齐党”。

还有就是以陕西官僚集团,为主体的“秦党”。

还有以师生关系为主的,以正史纂修官顾天埈为首的“昆党”。

以及以翰林院编修,汤宾尹为首的“宣党”。

当然,也不能忘了以一众江南士大夫为主体的“东林党”。

最后的最后,就是还有以宦官集团为首的阉党。

这些个党派在明朝后期,你方唱罢我登场斗得那叫一个热闹,这其中的源头便是有南北中三卷的缘故。

分卷科举仍乃利大于弊的事情,只不过顾晨还想更细分一些,让后期的地域矛盾别那么激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