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 第537章 铁轨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537章 铁轨

作者:卿岁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5:17 来源:小说旗

顾修去了安南那边打仗,这边的朱标却是一刻也没想着要歇歇,带着诸位臣工就杀到了研究院。

北平的研究院大的那叫一个离谱,里面还分了农科还有工科,各占研究院一半的地盘。

每科还有详细的分类,比如工科就是船类、车类……等等。

今天朱标带诸位臣工来的是工科,群臣进来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了,只见犹如如一条如龙般蜿蜒曲折的铁轨呈现在眼前。

还有如龙般那么长的车,车上还载着满满的粮食,而且车头还正冒着烟,竟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玩意儿。

莫不是,这车还能拉着粮食,在这轨道上跑起来不成?

两个小黄门抬了椅子过来,让朱标坐了下来,朱标近日身子也不好,当即便坐了下来。

他看着王德顺笑着点了点头:“王爱卿快给众位爱卿展示展示,我朝刚研制的国之利器。”

詹徽用倒拐碰了碰顾晨的手臂,眼睛使劲地往王德顺那边瞟,用多年的默契同顾晨眼神交流着。

‘这是你让人折腾的吧?你说你又想干什么呀?’

歇歇不行?

顾晨翻了个白眼懒得理他,越老越沉不住气,有什么事儿不会晚点再问,生怕人家不知道咱俩关系好啊?

只见王德顺让一个小伙子坐了上去,然后操作了一番,那车便带着后头的车厢动了起来。

刚开始跑起来的时候还挺慢的,后来就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虽然可能比不上疾驰的马儿,可人家并不用停顿。

而且跑起来的速度又均匀,总体上来看还是比马儿快的。

朱标对这个效果自然是大为满意,望向诸位臣工道。

“怎么样?诸位爱卿?”

“你们说若是在北平与大同之间,修建这样一条铁轨,是不是于朝廷对草原战事更加有利啊?”

架是早上约的,人是晚上就到的。

敌人还忙着筹集军资呢,他们大明的儿郎们都到了地方,并且磨刀霍霍就准备砍人了。

怎么看,这铁轨也应该建,而且立刻马上就要建。

杨士奇倒是觉得挺好,所以他立刻站出来道。

“陛下,臣以为甚好,北元那边鬼力赤和阿鲁台贼心不死,时刻都有侵扰我朝边疆的风险。”

“北元人侵扰我朝边疆,靠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等我们援军赶到时那边早就逃之夭夭了。”

“若是通了这神车,他们可就不一定能跑得掉了,被咱们收拾几次,以后再想扰边恐怕也得悠着些。”

若是真的打起来的话,到时候运送粮食、军械这些也快啊,还有赈灾什么的,总之他是很赞成的。

杨溥、杨荣都觉得不错,总之翰林院有一半人赞成,这还没有轮到六部发表意见呢。

只是景清却觉得不妥:“陛下刚刚才兴师安南,这又才迁了都城,如今又要建这闻所未闻的铁轨,臣觉得是不是有些劳民伤财呢?”

虽然他觉得这玩意好像确实有用,可也不是非建不可的吧?

这玩意得费多少铁啊?

还要凿山挖洞,又要废多少民夫?

“劳民就过分了!”这个问题夏原吉有点不赞成,他沉声道:“朝廷给的俸禄可不低。”

“这每月给一石粮,不少百姓都争着抢着来帮朝廷干活,景御史下去闻言,百姓怕是巴不得呢。”

至于这个伤财嘛,貌似确实是有那么亿点儿。

只不过也没太大关系,反正燕王殿下每月都会送钱回来,最主要的是真的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顾大人曾经说过时间就是金钱,他觉得深以为然。

练子宁不赞同地道:“说得简单,百姓都来干徭役了,那他们家里的地谁来种,每年税收若是收不够,哪里来的粮发给徭役?”

“如此粮价更会疯狂上涨,百姓们不还是得饿肚子吗?”

说来说去,最终的点不又绕回来了。

“这个事情不用担心。”陈迪摆摆手,笑着对他解释道:“苏大人如今已经跟暹罗那边,还有占城签了合约。”

“以三百文一石的价每年卖一千八百万石粮给咱们,短时间内咱们朝廷不可能缺粮。”

“苏家是皇商,他的粮价只能跟着朝廷的政策走,只要他家粮价不崩,谁家的粮也休想涨得太离谱。”

苏大人就是苏泊舟,为了大明的繁荣昌盛他也算是尽力了,从粮食到运输无不操心。

听到这个练子宁也闭了嘴,倒是邹瑾忍不住道。

“人家卖给你还好说,不卖给你你又该怎么办?”

“难不成又派兵去打吗?”

这本来是个很好的问题,可是最后这句话就很有针对性了,陈宝船扭头便向他质问道。

“你是觉得打安南打错了?修铁轨能修多久啊?”

“北平到大同也就六百里,这一年都用不到吧?”

“饿得死谁啊?”

“你家遇到事儿了没好的时候,需要靠别人过一辈子吗?”

再说人家暹罗很乐意和他们做生意,而且还生怕他们反悔,一口气就签了整整五年的合约。

占城那边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可是巴不得明军攻打安南的,明廷不给钱人家都愿意免费送。

明庭还要给他们钱买,他们有什么理由拒绝?

就他长嘴了!

邹瑾:“……”

他说说都不行了?

等他们吵够了以后,朱标便直接给工部下达了指令,表示这条铁轨他非建不可,说什么也要建出来。

诸臣这才明白,皇帝叫他们来是通知根本就不是商量。

六部尚书除了陈宝船以外,几乎都没有人开口。

还是那句话凡事有利就有弊,可这事明显利大于弊。

只要是利大于弊,又是皇帝提出来的他们都没二话。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可顾晨却没有空隙去亲自管这事儿,因为这时候深洲出现了很严重的旱灾。

户部夏原吉拿着小本子,正给顾晨报告户部的救灾工作。

“我们户部已经调了二十万石粮,加急着人运过去了。”

“还有二十万贯赈济款,用来帮助百姓度过此次难关,陛下亲自批的奏疏,让上下不可懈怠。”

这力度倒是也不小,剩下的就看老天爷什么时候下雨了。

夏原吉说完,詹徽立刻道:“都察院已经派了御史下去督察,尽量保证粮食和钱款能进百姓手里。”

“御史们也会督促官府帮助卖儿卖女卖老婆的百姓,赎回他们的老婆孩子,尽快恢复民生。”

“此次旱灾各地地方官表现都不错,及时上报了灾情,没有欺上瞒下,我认为灾情结束可以适当表彰。”

清廉的官儿当然值得表彰,可在古代这及时上报灾情,居然都成了值得表彰的功劳。

可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顾晨无奈地点了点头。

“工部征徭役先从灾区征吧,老天爷一时半会也下不了雨,留在家乡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倒不如让他们先干点儿活,挣点儿钱吃口饱饭,让没灾的地方也能在好好耕种。”

这样受灾的地方有了饭吃,也不至于太耽搁农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